邱振中书法167种技法训练图谱(书画苑崔良洁与林散之笔谈)
邱振中书法167种技法训练图谱(书画苑崔良洁与林散之笔谈)林老教我如何执笔。关于选笔。林老建议“选用长锋小楷羊毫”,同时在纸上署“文物商店”四字,即指当时位于新街口的文物商店可以购得。平时练习可用元书纸折格写中楷。自此以后我一直使用皖制鹤颈笔,感觉羊毫长锋笔使用惯了便于得笔法,得笔法者笔画才雄强有力。林老强调写字要注意“横平竖直”,每一个字首先要写得“正”,这是书法中的“站桩”功,不可不识。林散之画像及作品1976年三十岁的我,经爱人的同事、林老同乡庆锐先生引见,我携带自己写的字赴百子亭林老家,向林老讨教关于学习书法的问题。林老家中陈设十分简陋,室内除了一张大写字台及几件必须的家具外,没有多余的物件。林老的生活由一位亲戚(老太婆)照顾。林老身着圆领老头汗衫,裤子膝盖处打着两个补丁。写字台的笔筒甚至是用玻璃瓶替代的。其不修边幅,全心全意投入艺术的献身精神可见一斑。其时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大多都是书法爱好者。一次一位朋友想用毛笔直接掭墨,被林老当即喝
林散之教我学书法▓ 崔良洁
2022年10月29日《京江晚报》
我出生在有“城市山林”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家族中文化氛围浓厚。家父崔清澄,擅长中国山水画并写得一手好字。
受家庭影响,我自幼便喜欢写写画画。在镇江二中上初中时常常得到美术老师表扬。毕业后,经该校美术老师、书画家关仲子先生推荐,并通过镇江国画室负责人符节先生主持考试,被镇江市锡剧团招录为攻习“舞台美术设计”的学员。为了学好该专业,从此便养成了每天习字的习惯,一直笔耕不辍,至今已经足足六十年矣。那年头字帖难觅,当时我正服务于长航上海分局上海至南京的定点货轮上,“近水楼台先得月”,经常光顾“朵云轩”购买各种字帖。首先买的是上海书画社出版的《颜真卿大字选字帖》。一心临习,求教林散之先生之前已经能写一手颜体字了。
林散之画像及作品
1976年三十岁的我,经爱人的同事、林老同乡庆锐先生引见,我携带自己写的字赴百子亭林老家,向林老讨教关于学习书法的问题。林老家中陈设十分简陋,室内除了一张大写字台及几件必须的家具外,没有多余的物件。林老的生活由一位亲戚(老太婆)照顾。林老身着圆领老头汗衫,裤子膝盖处打着两个补丁。写字台的笔筒甚至是用玻璃瓶替代的。其不修边幅,全心全意投入艺术的献身精神可见一斑。其时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大多都是书法爱好者。一次一位朋友想用毛笔直接掭墨,被林老当即喝阻道:“掭墨之前,毛笔必须先蘸清水,待挤干水后,再蘸浓墨,方可动笔。写完字后,笔必须清洗干净,倒垂挂在笔架上。”自此以后,我就都遵照林老的方法“开笔”“收笔”了。恰当掌握好水和墨的关系对于在不同的纸质上行笔的效果关系很大,需要自己仔细体会揣摩。
林老长眉善目、声音洪亮。但是,由于耳背,我每次请教,他都是通过“笔谈”(写字条)来辅助完成的。
关于选笔。林老建议“选用长锋小楷羊毫”,同时在纸上署“文物商店”四字,即指当时位于新街口的文物商店可以购得。平时练习可用元书纸折格写中楷。自此以后我一直使用皖制鹤颈笔,感觉羊毫长锋笔使用惯了便于得笔法,得笔法者笔画才雄强有力。林老强调写字要注意“横平竖直”,每一个字首先要写得“正”,这是书法中的“站桩”功,不可不识。
林老教我如何执笔。
关于执笔。林老看过我执笔姿势后,指出:“这样执笔不妥,笔力会受阻的。”一边说,一边写下了“执笔要虚,不能拘而实,要使宽而虚。一提腕、二枕腕、三悬腕(肘)。”千百年来书法执笔方法由于环境的因素,逐步演变成二指、三指、竖腕、回腕等多种样式,莫衷一是。经过反复实践,我认为林老所授执笔方法比较好,手指执笔不仅不能“紧”,而且要“虚”、要“宽”。
关于笔法。林老讲笔法有“中锋、偏锋”,运笔时要如“锥画沙”。林老一边说,一边执笔比画着写下了“中锋 偏锋 锥画沙”。从某种角度来说,“笔法”是书法的灵魂,“得笔法者得天下”。而执笔运笔又是得笔法的前提,所以我认为林老的执笔运笔方法是取得“书坛独步”成绩的重要前提之一。
关于选帖。林老建议“最好改写柳字”,当我提出“有柳公权书王羲之兰亭四言诗(此帖也是在“朵云轩”购得的)可以学吗?”的问题,他不予置评,一边说一边在我写了字的纸的反面写下了:“柳写有样 破邪论 学行书 董赵。”
林散之手迹:“柳写有样 破邪论 学行书 董赵。”
后来经过学习,我知道柳公权书兰亭序四言诗其本身真伪就有待商榷,不利于初学临习,难怪林老当时不接我的“茬子”。林老提出的“破邪论”可能指的是唐代虞世南小楷字帖“破邪论序”。学行书要学“董赵”即指明代董其昌和元代赵孟頫二位大书法家。
为了回答我“下一步写什么”这个问题,林老建议第二步写赵孟頫。后来我尝试写赵,始终感到赵字“软”而我写字的天性中又“柔”多于“刚”,无奈第二步只好自作主张改写李北海的“云麾将军李思训碑”、“麓山寺碑”,对这二个帖我用时最多。谈到行书,林老又介绍了《兰亭序》《圣教序》《黄庭经》等名帖。
林老介绍《兰亭序》等经典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次学习结束时,林老指着笔谈字条,深切地关照我:“好好保存。”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林老也早就驾鹤仙去了,然而林老平易近人、诲人不倦的神态至今还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中,鼓励我在书法的大海中击浪遨游。
崔良洁书法作品
欣闻《京江晚报》刊出拙作《林散之教我学书法》▓ 崔良洁
四十六年弹指间,
终身不忘林老谈。
推云拨雾落英飞,
画蛇舞龙墨指弹①。
京江暮鼓燃热血,
妙高台上双翅展。
每临白笺好舞笔,
再濡墨池不畏翻。
①林老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