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养老服务新规范标准有哪些(多地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

养老服务新规范标准有哪些(多地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1.80周岁及以上独居、空巢、孤寡或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自理老年人,按申请床位的老年人所发生的实际服务费用给予服务补贴,最高额度为300元/月(仅限于享受确定的服务,不发放现金)。其中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拟在居家照护需求相对集中的城市社区,建设不少于10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同时,建立适合北京市实际的“互联网 护理服务”发展模式。家庭养老床位目前仍处于政府主导的地位。随着家庭养老床位模式在多个城市取得良好反响,为促进模式快速形成,吸引多方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组织及社会资源参与进来,各地部门发布家庭养老床位养老补贴政策,涉及到养老服务机构如何获得政府补贴,如何开展服务。本篇文章节选五个城市政策便于读者直观了解。北京市2022年2月,北京市起草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从政策到落地:多地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一文了解补贴及内容!

长寿时代来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基于我国传统及血脉亲情缘故,家庭在养老方面的最基础地位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下去。但我国“421”家庭结构普遍——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家庭已不再具备让老人在家养老的条件。应对家庭养老能力弱化的问题,我国开始完善家庭支持政策,在各地推行家庭养老床位。

所谓家庭养老床位是将养老机构服务延伸至老人家里,通过对老年人能力评估及居住环境评估制定出合理的照护方案,在老人家里适老化改造,定时为老人提供所需得专业化养老服务。

一、全国各地“养老不离家” 家庭养老床位政策

家庭养老床位目前仍处于政府主导的地位。随着家庭养老床位模式在多个城市取得良好反响,为促进模式快速形成,吸引多方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组织及社会资源参与进来,各地部门发布家庭养老床位养老补贴政策,涉及到养老服务机构如何获得政府补贴,如何开展服务。本篇文章节选五个城市政策便于读者直观了解。

北京市

2022年2月,北京市起草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拟在居家照护需求相对集中的城市社区,建设不少于10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同时,建立适合北京市实际的“互联网 护理服务”发展模式。

1.80周岁及以上独居、空巢、孤寡或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自理老年人,按申请床位的老年人所发生的实际服务费用给予服务补贴,最高额度为300元/月(仅限于享受确定的服务,不发放现金)。

2.已享受北京市重度失能护理补贴的老年人,可申请家庭护理床位,并享受 最高额度为600元/月的重度失能家庭护理服务 (仅限于享受确定的服务,不发放现金)。

3.经评估失能或失智的老年人,服务补贴标准为申请人在控制额度内实际发生服务费用的50%,其余50%由申请人个人支付给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补贴控制额度为:轻度失能每月最高500元(申请人可每月享受1000元服务);中度失能每月最高900元(申请人可每月享受1800元服务);重度失能每月最高1200元(申请人可每月享受2400元服务)。失能或失智老人申请享受服务时未支付个人应缴纳服务费用的,不予支付服务补贴。

4.已享受护理补贴待遇的因公(工)致残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不再享受家庭照护床位服务补贴。

机构运营补贴参照《北京市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管理办法》(京民福发[2018]411号)、《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京民福发[2018]184号)文件,对提供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运营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床每月200元(家庭照护床位每月服务时间少于30小时的,养老服务机构不享受该项补贴)。

养老服务新规范标准有哪些(多地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1)

上海市

1.经服务机构登记并纳入机构日常管理的家庭照护床位,可享受各区对收住本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同样的补贴政策。服务人户分离老年人的,可申请户籍所在区的此项补贴政策。

2.服务机构原享受的运营补贴、以奖代补、税费减免等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延伸至家庭照护床位。工商登记养老服务机构与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执行同样标准。

3.服务机构为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的,其家庭照护床位服务对象发生的符合长护险规定的社区居家照护的服务费用,按照长护险有关规定进行结算。符合养老服务补贴要求的家庭照护床位服务对象,按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享受养老服务补贴。

4.将家庭照护床位纳入社区为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保障范围。

5.对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家庭照护床位实行“以奖代补”。服务机构连续六个月的签约服务总人数平均达到100人/月,一次性奖励15万元(签约服务周期不低于1个月);同时,每连续六个月平均每月新增加100人,奖补15万元。

6.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费用、设施设备安装配置费用,以及租赁使用辅具费用,参照面上补贴政策。

7.各区可根据本区实际情况,研究出台对家庭照护床位的扶持政策。

上海服务机构要求

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的养老服务机构为纳入民政部门行业管理的养老机构或长者照护之家,须满足以下条件:

执业两年以上,或机构运营单位有两年以上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经验,且机构入住率不低于50%;

有可以上门提供服务的专业团队,包括照护计划制定者、护理员、社工师等,且人员均符合行业要求并具备相关资质;

两年内未纳入社会失信名单、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群体信访事件;

符合上述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向试点区民政部门提出试点申请,长护险定点单位优先;经本市行业等级评定为二级及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优先。区民政部门审核后报市民政部门统一公布试点机构名单。

江苏南京

江苏省南京市是全国最早开展家庭养老床位的城市,2016年起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

江苏省南京市养老服务处处长周新华:“我们已经建成了5701张‘家庭养老床位’,按照中等规模的养老院来算,相当于已经建成了50个左右的中等规模养老院。”

家庭养老床位综合运营补贴:养老机构收住本市户籍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基准运营补贴分别按每人每月160元、240元的标准发放,其中收住对象为本市户籍低保“双失”(失能、失智)老人的,按每人每月400元标准发放。AAA级以下、AAA级、AAAA级、AAAAA级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分别享受基准补贴的0.9倍、1倍、1.1倍、1.2倍。补贴经费由市、区各承担50%。服务对象已经享受政府购买居家照护服务的不得申报运营补贴。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相关补贴按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补贴文件执行。

南京基本服务要求

1、服务主体:经民政部门设置批准的A级以上养老机构、AA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服务对象:本市户籍失能失智、半失能老年人。

3、服务人员持证上岗。

4、安装必要的信息化服务和监管设施及紧急呼叫服务设备。

5、签订家庭养老服务协议3个月以上。

6、护理人员每日上门服务时间不少于1小时,月累计时间不少于30小时,服务组织应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每天24小时管理,并提供24小时紧急服务需求。

7、满足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基本内容,鼓励各养老服务机构按照老人的服务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老人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不低于90%。

山东青岛

家庭照护床位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签约的老人就达到14000人。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施由区(市)民政部门或街道社区免费提供,由区(市)民政部门统一招标具备医养结合能力的养老服务企业或组织运营,3—5年为一个运营周期,对具备基本功能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等级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

新创“家庭养老床位”概念,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周边社区的居家失能、失智以及部分失能老人签约,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助餐送餐、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专业照护服务,享受“家庭养老床位”待遇,签约家庭养老床位享受运营补贴及老人意外伤害责任险,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享受雇主责任险。

四川成都

家庭照护床位可按照养老机构收住本市户籍老年人享受的服务性床位补贴政策标准,同等享受床位补贴。

服务机构为长期照护保险协议照护机构,发生的基本照护费用,由长期照护保险基金结算。

符合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要求的家庭照护床位服务对象,可按照机构补贴标准将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资金用于家庭照护床位照护服务费用。

推动将家庭照护床位纳入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保障范围。

对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家庭照护床位实行“以奖代补”。服务机构在同一区内连续六个月的签约服务总人数平均达到10人/月,一次性奖励3万元(签约服务周期不低于1个月);同时,同一服务机构在同一区内每连续6个月月均新增加10人,增加奖补3万元。

二、家庭养老床位包含哪些内容

各地在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提供内容并不相同,但大致分以下三种:

  1. 适老化改造

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及居家生活品质,提供适老化装修设计咨询方案及上门进行改造。保证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根据养老入户评估员对老人的评估,政府对符合条件的老人予以补助支持,如地面无障碍处理、洗手间安全扶手加装、安装防撞条等,营造无障碍空间,有效预防老年人日常安全隐患。有需要的家属还可以向服务机构购买其他改造套餐,如适老化护理床、适老椅、智能床垫等。深圳绿蜘蛛的智能床垫,实时监测老人卧床睡眠质量,也能做到离床/尿湿提醒,实时分析、计算、传输心率、呼吸、打鼾及睡眠质量等身体健康数据,如有异常,智能报警至家属端APP或呼叫器。保卫长者睡眠质量,降低急救风险。

2.智能检测

通过安装必备的家庭养老床位系统和智能化传感器设备,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服务人员先对老人进行评估,再提供合理的安装方案。对中度失能老人提供必备的紧急呼叫设备,安装在卧室、卫生间、淋浴间等安全隐患较大的地方,方便长者操作。若是家人有及时、准确掌握老人在家实时情况的需求,可自行向服务机构租赁或者购买其他设备,充分做到“兜底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比如为受养老人全天时佩戴福贵夕阳红旗下的智能手环。社区全时接收来自长者手环上的安全健康监测仪信息,根据信息反馈或老人通知,随时派员帮助老人处理需要处理的问题,提供照料;万一生病,及时送医院。也能在一定区域划分电子围栏,防止老人因迷路不归造成走失。

3.居家照料

为切实解决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料的困难,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一周提供一定次数、一定时长的居家养老服务。这种老人不需要天天日托给专业服务机构,平常偶尔上门服务便可以满足照护需求,诸如帮助洗澡、洗衣、代办等。通过福贵夕阳红旗下的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老人或家属只需要电话下达工单,平台立刻安排护工上门服务。护工上门服务后完成护理日志,并拍照定位打卡,还能向平台反馈老人家里出现的其他隐患问题,老人或家属后面再对其服务进行评价。平台会统计各服务项次数、时长,方便运营者做决策。

三、推行家庭养老床位的益处

对于长者而言,满足老人“不离住宅、不离社区”就能享受到更专业、综合的多层次养老支持,并且通过建立回访机制,服务机构自我回访、居委居民回访、街道抽查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进行协调处理,根据诉求和建议不断完善,提升居民的满意度。

对于服务机构而言,养老服务人员往往配比较高,将服务与管理进行整合可以充分提升效能。在服务人员相对空闲的时候可以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通过专业的养老服务平台进行及时对接供需,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盈利水平。

对于政府而言,家庭养老服务人员上门后,通过对居民的有效评估与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进行长护险、适老化改造、辅具租赁等政策申请,使各类养老资源得到整合。

未来的理想养老模式一定是分层次的,有条件的居民可选择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病情严重的选择去专业机构护理。在专业机构护理恢复好些,继续选择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虽然此服务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它是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的融合过程,之后会延展到更多老人所需,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