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vb没人用了(解析不用VB会陷入哪些误区)
为什么vb没人用了(解析不用VB会陷入哪些误区)
北大医疗脑健康工作的我开始做咨询岗位时,在那些未使用VB方法的学校和家庭中发现了许多常见错误。客观地说,这些计划课程不是由一些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负责督导,而是由某些出于好意、尽力想为孩子做事的好心人负责,但好心人恰恰会犯一些关键的错误。举例来说,DTT的基本要求包括让孩子到桌旁来完成一些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和家长被孩子的哭叫吵闹搞得情绪大坏,会在这个孩子一边哭哭啼啼一边开始拼拼图时,就给他奖赏。在这个例子里,大人给的奖赏实际上反而塑造了负面的哭闹行为。
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
我见过一些例子,大人给孩子的任务太难,时间太久,或强化太弱。我还见过大人给不会发声的孩子做接收性语言、配对和模仿技能的训练,却没有给孩子做表达性技能的训练,结果孩子们依然不会发声。
我也见过更有害无益、不是以行为疗法为基础的课程。孩子们实际上可能看起来表现良好,但是如果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沟通,不知道他的哪些技能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那么,把孩子培养成一位主动学习者、能具体记录下他在语言上有重大进步的机会是很渺茫的。在这些不拘一派,不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训练中,孩子们要跟随成人学习介词、时态和方位等复杂的技能。我观察过一个不发声的2岁孩子学习代名词(轮到你、轮到我)和介词(如,“把小熊放在箱子上”和“把小熊放在箱子里”)的训练。这个孩子既不会说任何话也不会打出任何手语,这种情况下给他指令,要他学着说“我还要积木”显而易见是不可能的。非行为基础的训练很少记录相关数据,其取得进步的速度很慢,而且很难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