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好人投票(6月温州好人投票开始啦)
文明好人投票(6月温州好人投票开始啦)第❷步:进入“文明温州”微信公众号,回复“温州好人”或点击底栏“微互动—2018年6月温州好人点赞”进入点赞系统。第❶步:关注“文明温州”微信公众号。【点赞时间】6月26日18:00—7月3日18:00【点赞规则】
发现最美温州人——2018年6月温州好人榜24名候选人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快来为你心中的温州好人点赞吧!
【点赞平台】
"文明温州"微信公众号
(wenmingwz)
【点赞时间】
6月26日18:00—7月3日18:00
【点赞规则】
第❶步:关注“文明温州”微信公众号。
第❷步:进入“文明温州”微信公众号,回复“温州好人”或点击底栏“微互动—2018年6月温州好人点赞”进入点赞系统。
第❸步:至少选出5位才能点赞。
【注意事项】
❶每个微信号每天可进行1次点赞,请积极参与。
❷严禁刷票,一经查实,票数清零处理。
❸此次评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 助人为乐 ]
郑秋燕,女,197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温州苍南,苍南县矾山镇矾都片区居民。郑秋燕一家三代接力行善,义务烧伏茶服务群众,将红色传承的爱心延续了72年。1946年的一天,郑秋燕爷爷郑立惠因听了商人的一句话:“这大热天的,有口水喝真是再好不过了,都说喝生水不好,可是出门在外哪里讲究那么多啊!”,便和妻子在自家门口摆起茶桶,烧起爱心茶,供过往行人饮用。1976年,她的父母郑益本和王宝贞谨记父亲临终嘱托,接过爱心接力棒。2012年,因为母亲王宝贞年事已高,郑秋燕主动接过爱心茶摊,成为第三代烧茶人。她们的事迹被温州都市报、浙江在线、浙江日报、中国新闻网、搜狐等各大媒体报道,曾获“2017年浙江省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洞头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成立于2007年6月1日。队员平均年龄37岁,她们身兼数职,既是各个岗位上的业务精英,又是每一个家庭中的母亲、妻子或女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她们利用休息时间,上孤岛,走渔村,进企业,到社区,足迹踏遍了103个岛屿。11年来,服务队已开展各类活动500多次,参加人数达854人次,队员也从最初的37名增加到54名。2008年2月,服务队成立了电力海霞扶贫帮困基金,用来帮助孤寡老人、特困户、残疾人等对象,立志为社会承担一份公益责任,为弱势群体奉献一份爱心。该服务队曾被授予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金锡宝,男,1971年8月23日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乐清,乐清市三佳公司董事长。16年前,金锡宝在外打拼事业小有成就后,就放弃外面优越的生活环境,不顾家人的反对孤身一人回到老家,在交通不便、设备缺乏、资金不足的困境中艰苦创业,为400多名村民解决了生计问题,带他们走上致富之路。“我没什么远大的理想,就想让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金锡宝用朴实的话道出了他最大的心愿。2017年,金锡宝的公司因就业援助效果显著,成功申报为国务院扶贫办和人社部联合认定的国家就业扶贫基地。
郑新书,男,196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河北邯郸,温州珍妮公主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面对素昧平生的残疾流浪老人马树山,郑新书将其接回厂中赡养并悉心照料。为了更好地照料老人,郑新书特意在自己办公室隔壁为老人腾出一个房间,安排厨房员工每日定时端饭送水。老人大小便失禁时,主动为其清洗等。在郑新书悉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虽素昧平生,但我愿为你养老送终”,一句朴实而深沉的承诺,温暖了流浪了40余年的老人。出身寒门的郑新书,多年来在自主创业的同时,始终不忘心中“慈善梦”,员工女儿生病,他带头捐款并慕得善款3万元,得知有贫困学生、病困者,他第一时间捐钱捐物。郑新书的事迹,先后被中新网、澎湃、搜狐、浙江在线、浙江卫视等媒体点赞。
水旭娟,女,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籍贯温州鹿城,温州市人民医院“超女来了”公益团队负责人。从事超声工作22年的水旭娟,具有丰富的妇产科超声诊断的临床经验及科研思路,她全身心致力医疗改革建设发展工作,积极推进精准服务、精准医疗、精准公益工作理念。2012年,她牵头创立了“超女来了”大型公益医疗项目,成为温州独具特色的超声医疗公益服务项目,为温州农村妇女疾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预防做出了贡献。在她的带领下,团队目前有常驻志愿者300人,吸纳和传帮带各界志愿者1800余人,截止目前共开展公益医疗活动50余次,受益人群近2万人次,金额达71万余元,志愿服务总时数4860小时,共走过15362公里路程。2017年前起,水旭娟带领“超女来了”送医进川藏疆,受到中新网、浙江新闻等主流媒体点赞。曾获得2018年“最美温州人”——首届温州市“最美志愿者”称号,带领团队获得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等荣誉。
陈海琴,男,1977年12月出生,农工民主党党员,籍贯温州瓯海,瓯海区政协委员、南白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科主任。2018年5月18日18时55分,杭州东开往温州南的G7463次高铁列车上,一位25多岁的年轻乘客在列车上突发全身皮肤瘙痒、头晕。危急时刻,陈海琴果断起身,与其同行者展开急救。处理完成后,不放心的陈海琴一直守在患者旁边,并安抚患者焦躁的情绪,直到患者症状缓和才离开。当天,所有乘客和列车组人员见证了救人的全过程,看到病人转危为安,所有人主动地为他们鼓掌不止。曾荣获优秀政协委员、“最美瓯海人”等荣誉称号。
徐多,女,1977年12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瑞安,瑞安市花雨艺术培训学校创始人。创办艺术学校的十年间,她带领团队频结硕果,并积极投身爱心助残等社会公益事业。2012年,一次慰问活动让徐多萌发义务教听障儿童舞蹈的念头,她开始每周安排老师前往康复中心,为孩子们量身设计舞蹈课程,帮助他们每年登上大型助残公益演出的舞台,让孩子们获得自信与快乐;与福利院弃婴结对,送衣物、做游戏,给孩子带来温暖;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从金川学校的贫困留守儿童,到枫岭山区的孤寡老人,再到福利院的患病小朋友,都留下了徐多无私关爱的身影。曾获2018年度“最美温州人-最美助残人”等荣誉。
郑超豪,男,1961年11月出生,瑞安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市崇德书院创始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2005年以来,郑超豪先后创设陶山教育基金、华峰诚志助学基金、华鑫道德基金、温州大学校友会反哺基金等10个民间慈善基金,帮扶超2万人次;创办崇德书院、崇德慈爱站、崇德诚善农场、崇德互助义工队等6项崇德公益系列事业。十多年个人捐赠达200多万元,每月捐出工资5000元。《慈善》杂志、浙江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曾专题报道。荣获第五届浙江慈善奖、第二届温州市慈善奖、首届温州慈善大使、感动温州人物(提名)等荣誉。
永嘉关爱老兵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4年,开始开展“社会救助监督宣传团”各类活动33场。入户走访困难群众81户,三老人员(老游击队员、老党员、老交通员)92名,优抚对象600多户,开展暖冬慰问上门慰问困难群众200余名,送医上门300余人,出动社会救助宣传团成员和志愿者1500多人次,总共花费20余万元。发表《探寻永嘉消失的荣誉》《走近永嘉最可爱的人》连载探访活动文章,让老兵们有一个倾诉、交流的平台。同时在永嘉多个偏远山区共开展结对助学活动出动志愿者300多人次,慰问贫困、留守儿童500多人;发放慰问物资10万多元,结对贫困学子40人,发放慰问金6万多元。出动楠溪江环保志愿者42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300多份。获得温州市第三届慈善奖“项目奖”、温州市志愿服务大赛特别奖、温州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永嘉县慈善贡献奖、永嘉县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
[ 诚实守信 ]
许丽芳,女,1971年10月出生,群众,籍贯温州洞头,洞头区北岙街道原野花屋店主。经营花店,许丽芳明确规定,只要发现蔫了和得病的花草,必须及时当作垃圾处理,宁可少赚或不赚,也要保证其质量,使顾客满意。她说这是做人的良心,也是做生意人的职业道德。十几年的诚信经营让她赢得了尊重和认可,尽管赚的钱并不多,但她却从不忘回馈社会 热心公益。连续多年,她坚持每月为全区道德模范免费赠送鲜花,只要有时间就去做更多力所能及的善事,反哺社会。曾被授予洞头区“诚信纳税人”,洞头区第一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见义勇为]
吴成玉,男,1983年4月出生,籍贯浙江瑞安,2002年12月参军,现役军人,现为浙江省杭州警备区战备建设处参谋。5月12日晚,吴成玉同志与一帮运动爱好者,从西湖音乐喷泉处出发,打算绕着西湖走一圈。当他走到曲折湖景路时,只听身后“扑通”一声响,他一转头,看到身后两三米距离西湖里有人落水正拍着水花,有点往下沉的样子。当时,吴成玉顾不得多想,紧跑两步直接跳了下去,尔后迅速将落水女子从水中托举使其头部露出水面,推着她向岸边游去,在岸上伙伴的协助下将落水子女拉上岸(其救人事迹第一时间被媒体报道,详见“浙青网《女子西湖边拍照不小心掉西湖里,旁边一大哥反应神速跳下去救人》”)。曾连续三年被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评为优秀学员,被原南京军区一军一师评为优秀机关干部,2010年12月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等荣誉。
陈思念,男,1973年7月出生,群众,籍贯温州文成,意大利华侨。2018年4月17日下午5时,一对母子不慎落入珊溪镇飞云江中,正值晚饭时间,四周无人。碰巧路过的陈思念听到呼救声,见情况危急,毫不犹豫地冲过去跳进河里施救。他竭尽全力将两位落水者顶出水面,然后抱着孩子使劲往岸边游,在听到动静后纷纷跑来的周边群众接应下,合力将母子俩救上岸。陈思念确认母子无生命危险后,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李健,男,1975年10月出生,籍贯浙江苍南,现为苍南县灵马客运有限公司司机。2018年6月20日下午16时许,在232省道矾山加油站附近一拐弯处,一辆失控大货车冲向李健驾驶的中巴车,并与驾驶座位外侧发生正面碰撞。在生死关头,李健凭借多年的驾驶经验,紧踩刹车,不惧正面冲撞的危险后果,将客车稳在了护栏内侧,避免了整车翻下悬崖的危险。他用“宁失一双腿,不负一车人”的勇气和担当,守护了全车乘客的平安,以“教科书式”的处置方式完美演绎了一场“英雄救援”。全国多家媒体对此事迹积极转载和广泛关注。
谢上璠,男,1974年9月出生,群众,籍贯温州平阳,平阳县尚璠机械厂总经理。从平阳开往山东临沂的鲁QA2100大巴车出现惊魂一刻,由于驾驶员突发脑中风,在高速公路上“失控”,连续撞击护栏,车上近30名乘客陷入险境。危机时刻,谢上璠冲向驾驶室,控制住车速在100公里/小时以上的大巴车,而此刻其他乘客大多在睡觉,没发现异常。由于刹车踏板的空间被司机的下半身堵住,没办法去踩刹车,只能保持当前车速。而此刻另外一名驾驶员也察觉到异样,也赶到驾驶室,与他一起控制大巴车。车上近30名乘客全部获救,并对晕厥的驾驶员进行急救,让其恢复正常呼吸。《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纷纷对谢上璠的事迹进行关注和转载,央视新闻周刊就此事进行了特别报道。
陈昆,男,1976年11月12日,中共党员,籍贯温州平阳,平阳县中医院门诊部主任兼针灸推拿科主任。2018年1月3日晚上,陈昆医生和平常一样参加每周二次羽毛球活动。大概八点半时,突然听到球场有人在喊,有医生吗?球场有人昏倒,听到呼喊声,他第一时间跑到事发地,查看病人后第一判断为心脏骤停患者,一边做心肺复苏,一边让人疏散球友。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患者心肺成功复苏,为营救患者争取黄金五分钟。当记者采访时,他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一个医生的本能反应,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根本没有想到要防护,只想尽自己能力把患者救回来,真心感受到救人一命的幸福感和从医职业的成就感。事后,今日头条、钱江晚报、温州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
[敬业奉献]
孙莉,女,1979年9月生,籍贯浙江兰溪,中共党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2017年底,孙莉主动请缨离开丈夫和年幼的孩子,来到极度贫穷、充满战乱、传染病肆虐的中非,一个人挑起了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友谊医院整个眼科的门诊、手术、咨询和宣教等所有工作,她为中非当地眼科医疗带来了零的突破,是中非患者心目中的“光明使者”。
2018年5月1日,在医疗现场全面停水停电、高温炎热以及没有助手配合支持的情况下,孙莉靠着手机自带手电筒用比头发丝还细的手术线,持续两个半小时站着为一名面部受严重枪伤的中国籍工人成功实施了难度极大的缝合术,不仅及时挽救伤者生命,也最大限度地减少日后伤者面部疤痕的形成。一场手术下来,孙莉医生浑身湿透、几近虚脱。伤者同事对医疗队表示万分感谢,深情地说:“虽然受伤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万幸的是在非洲碰到了这么好的中国医生。”孙莉精湛的技艺和敬业精神也获得国际友人点赞。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专题报道了她的感人事迹。国内各大媒体纷纷予以宣传报道。
董加晓,男,198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温州苍南,苍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盗抢二中队侦查员。他是同事眼里的“拼命三郎”,辖区群众心目中的“好刑警”。自2011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董加晓充分发扬“负重拼搏、勇敢顽强、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刑警精神,在刑侦战线上摸爬滚打,始终奋战在刑侦一线,并参与了一系列大要案的侦破工作。从警7年,抓捕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00多名,主侦破获刑事案件300多起,主侦大案要案10余起,追回赃款1000余万元。
王新棋,男,1948年8月7日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乐清,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十朋纪念馆馆长。从答应开始修葺王十朋坟墓开始,王新棋主动承担起了弘扬王十朋人文精神的重责。他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建设王十朋纪念馆上,却不收半分工资;他10多年向各地书法家寄出10000多封信为梅园求来了220副楹联,熬夜到凌晨3点成了“家常便饭”;他四处奔波发动亲朋好友捐资,甚至还把自己的退休金也搭了进去。从不惑到古稀,他用了近30年的光阴,筹措2000多万元,终于让王十朋纪念馆和梅园呈现在世人面前。
胡东方,男,197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安徽东至,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模具设计师高级技师。自2003年来到龙湾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模具设计师,他扎根生产一线,潜心研究模具相关技术,到目前为止,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国家13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一种上进下出式防窃电表”在国家电表招标中获全国第一名技术评分,入选浙江省科技成果库;专利产品成为国家电网指定优秀产品,被联合国采购系统注册供应商采购,每年为企业带来4亿多元的订单,并为企业每年节约300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黄日胜,男,1977年7月生,民革党员,籍贯温州鹿城,温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副主任。4月23日,黄日胜下班途中不慎摔伤导致左臂尺骨粉碎性骨折,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残疾。想到接下来还有几台重要手术,“拼命三郎”黄日胜拒绝最佳时间提早施行手术,术前几天他绑着绷带溜出病房跑到自己科室为病人查房、做术前沟通,晚上七点忙完工作再回病房输液,住院期间甚至在骨科病房“开张”诊疗自己的病人;术后原本应该静养3个月的他只休息了一天,每天服多种止痛药都不能缓解疼痛的他打着石膏坚持上手术台给患者实施手术。5月21日,黄日胜《手臂不慎骨折 可温州这位医生还在坚持》的新闻感动了整个温州,获得社会各界点赞。
鞠海亭,男,196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瑞安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十七载的职业生涯,他不忘初心,传递公平正义,主审的“泰顺矽肺病工伤案”、“温州之星汽车有限公司上诉案”、“海鹤药业破产重整案”、“中房集团破产清算案”等一批前沿性疑难复杂案件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在多个法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公开发表论著100多万字,出版个人专著1部,主编1部,副主编1部,合著4部;六次承担省部级重点调研课题并获奖,近14年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十项。荣获“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浙江省审判业务专家”等称号。
周仕柳,男,198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温州泰顺,泰顺县柳峰乡卓宅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受丈夫周仕柳影响,妻子江小丹放弃了在外经商机会,毅然成为卫生室的一员。作为最基层的卫生机构,夫妻俩一直坚守岗位,将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将卫生室当成自己的家。经常有病人凌晨来电要求出诊,周仕柳二话不说,背上药箱就前往看病,回到卫生室后常常是凌晨两三点。最难忘的是2016年“莫兰蒂”台风过后的第二天,周仕柳在无法通车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赶到病人家里救治,使病人转危为安。类似这样的事还很多,周仕柳一直践行着最神圣的职责,卓宅卫生室成为村民交口称赞的“夫妻档”卫生室。周仕柳曾获2012年度、2013年度、2015年度泰顺县基层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周仕柳一家曾获2016年度泰顺县“最美家庭”称号。
[孝老爱亲]
李衡,男,1955年2月出生,群众,籍贯温州龙湾,龙湾区海滨街道蟾钟村村民。自16岁时,父亲不幸离世,近半个世纪时间里,他含辛茹苦、省吃俭用,边打工边照顾年幼弟妹,直至弟妹长大成人,风风光光的结婚后,他才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结婚生子。生活刚有所起色,离异的弟弟又被查出了癌症。面对生活再一次考验,他无怨无悔,不离不弃,把孤身一人的弟弟接回家中,一边承担起照顾弟弟饮食起居及医药费的重任,一边予以精神慰藉,让弟弟鼓起与病魔斗争的勇气,这一照顾就是20多年,直至弟弟康复。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李衡一位普普通通农家汉子,用大爱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大家庭。
赖大莲,女,1952年7月出生,群众,籍贯温州泰顺,泰顺县大安乡罗汉村村民。40多年前,她和丈夫接过照顾智力残障哥哥的重担,15500多个日子,赖大莲每天为夫兄洗脸洗漱、做饭喂饭,家里有什么好吃、好用的,总是要留给哥哥。为了照顾夫兄,她白天只能在附近做点农活,每隔两个小时就回屋看看,每天夜里也要起床查看两三次,从来不敢出远门。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腿脚残疾、智力残障的夫兄88岁了依然健康硬朗。赖大莲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让她变得不普通,受到邻里乡亲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