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平乐独宿博山辛弃疾(候蛩凄断宋 张炎)

清平乐独宿博山辛弃疾(候蛩凄断宋 张炎)张炎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曾祖张鎡(zī),工诗词,善画,著有《玉照堂词》; 祖父张濡(rú),南宋将军,曾领兵驻守独松关,因手下错斩元使,在元军入关后被处以磔刑;父亲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家道中落】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宋末元初的一位大词人张炎的一首词《清平乐·候蛩凄断》。俗话说,读懂诗人才懂诗,在介绍这首词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词的作者——张炎,了解了作者的背景情况,以便于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

清平乐·候蛩凄断

宋 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清平乐独宿博山辛弃疾(候蛩凄断宋 张炎)(1)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宋末元初的一位大词人张炎的一首词《清平乐·候蛩凄断》。俗话说,读懂诗人才懂诗,在介绍这首词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词的作者——张炎,了解了作者的背景情况,以便于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

清平乐独宿博山辛弃疾(候蛩凄断宋 张炎)(2)

【家道中落】

张炎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曾祖张鎡(zī),工诗词,善画,著有《玉照堂词》; 祖父张濡(rú),南宋将军,曾领兵驻守独松关,因手下错斩元使,在元军入关后被处以磔刑;父亲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

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公元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覆灭,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杀害,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词作成就】

张炎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也是宋词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一般选宋词的书,选到最后,就得选张炎,讲到最后,也得讲张炎。可以说,在宋词这支柔丽的长曲中,张炎的词,是最后的一个音节,是最后的一声歌唱。由于他的词寄托了乡国衰亡之痛,备极苍凉,所以也可以说,他的声音,也就是南宋末期的时代之声。

张炎精通音律,审音拈韵,时有精警之处。早年词学周邦彦,又深受姜夔词风的影响,注重格律、形式技巧,内容多写湖山游赏,风花雪月,反映了贵族公子的悠闲生活;宋亡后,国破家亡的伤痛,浪迹江湖的凄苦,使其词风渐变,长于写景咏物,格调凄清,情思宛转。但由于他过分追求局部的诗情画意,在整体构思上不免失之空疏,故境界开阔而又立意甚高者并不多见。

张炎还是一位著名的词论家,他热衷于词学研究,著有《词源》2卷,有词集《山中白云词》8卷传世。他写的《词源》是一部有影响的词论专著:上卷是音乐论,其论词音律尤为祥赡;下卷为创作论,所论多为词的形式。他主张好词要“意趣高远”,“雅正”,“清空”。

【称号】

文学史上把张炎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

张炎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接下我们介绍一下张炎的这首词作:

【格式】

【名句】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基调】孤寂(家国之痛、故国之思)

【年龄】张炎53岁,公元1300年

【译文】

候(hòu)蛩(qióng)凄断,人语西风岸。

蟋蟀哀鸣欲断魂,秋风萧瑟秋江岸,人与秋虫共鸣。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千里芦花望断,不见归雁行踪。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默默愁煞庾信,可怜夜夜脉脉含离情。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

【注释】

清平乐: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清平乐令》、《忆萝花》、《醉东风》等。

候(hòu):节候。

蛩(qióng):蟋蟀。秋天的蟋蟀,鸣叫声凄凄咽咽,时断时续。

练:素白未染之熟绢。

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愁损:愁杀。

兰成: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庾信小字兰成,原为南朝梁人,后滞留北朝不得南归,常因思乡而多愁。这里作者以庾信自比。

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张炎年53岁,是张炎赠给他的学生陆行直(又称陆辅之)的。

【考点】

考点1:词的上阕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答案:勾勒了一幅秋江冷月图,营造出一种凄清淡远的意境。

考点2:古人认为下阕中的“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是此词的词眼,你是否认同?请作解说。答案:认同此说。从全词看,它点出了词人之所以满目凄景、满怀愁苦的原由,又借庾信之事含蓄表达了自己不尽的家国之痛、故国之思,并引出结句梧桐孤叶的人生沧桑之感。

【赏析】

这首词是宋末元初的词人张炎写给自己的学生陆行直的,据《珊瑚网》卷八记载,陆行直在《清平乐·重题碧梧苍石图》序中记载的内容如下:

“候虫凄断,人语西风岸。(对比定稿: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

月落沙平流水漫,惊见芦花来雁。(对比定稿: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可怜瘦损兰成,多情因为卿卿。(对比定稿: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对比定稿: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据说序中“卿卿”是当时陆的一个歌伎,长得美貌动人,而又有才艺,故序中所写的基调是“花柳青思”,表达的是风流艳情。而定稿后的基调却大变,故很多关键的字句都有较大的改动,比如比较关键的一个地方“多情因为卿卿”改为“可怜夜夜关情”,一下子词的基调就从写“花柳青思”转为写“为国破为家亡而发的感慨致深的悲愁”,这样整首词的立意和高度就一下子不一样了。

上阙:“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上阙写秋意:候蛩(即蟋蟀)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这样一幅秋景图,很容易引起读者心中忧愁的“共鸣”。作者选景立意颇深:写秋寒,不言西风呼啸,而言候蛩凄断;写秋感,不带愁字,而言芦花盼雁。既含蓄又有美感。

下阙:“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下阙道出无限“秋愁”:借用了“兰成”的典故——兰成,即南朝梁时诗人廋信的小字,后其被北方政权所俘而不能回归故国,常因思乡而多愁。在这首词中,作者将自己比喻成庾信,借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愁”。“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从字面上看是写秋景,秋风萧萧,一枝梧叶在秋风中索索抖动,显得那么孤寂,而秋风的呼啸声、秋虫凄断的鸣叫声、树叶飘落的飒飒声所汇合成的秋声,却充塞空间,无休无止,表达了空寂、淡远的意境。但实际上这两句词背后的象征意义才是作者真正的意图,一枝梧叶象征着作者孤独的形象,飒飒秋声则象征着作者的思绪,即萦魂绕梦的沦落之感、故园之思。“梧叶”,最易引发秋愁,而古人们也常用来表达愁情悲感,比如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比如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比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等等。下阙把上阙所写之景升华、提炼成了情语,借廋信之事道出人间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借梧叶之孤义表达人世的苍沧。

有人称张炎的这首词在艺术上非常成功,选景巧妙,言情深远,笔调精练,意境空远;情感真切,可以与宋玉的《九辩》、欧阳修的《秋声赋》并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