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扶贫故事踏石留印(封丘扶贫扶)

扶贫故事踏石留印(封丘扶贫扶)2014年年底,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让封丘县陈固乡后河村杨贤恒一家陷入绝境。遭遇灭顶之灾 杨贤恒受伤的脑子里“刻”下一行字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封丘县着力构建上下合力、全方位发力的四大脱贫攻坚体系,形成了“封丘脱贫攻坚模式”,并于今年5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摘帽,感受最深的是那些曾经遭遇贫困的人们。是党的好政策,各级政府、党员干部的真诚帮扶,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走在封丘乡村,记者感受最多、听到最多的是群众对共产党、对政府、对党员干部的感恩之情。同时,这种感恩,也形成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点燃所有党员干部的奋斗激情,封丘党员干部将持续以群众满意度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为民使命。

扶贫故事踏石留印(封丘扶贫扶)(1)

有了帮扶人赠送的这把轮椅,瘦小的张玉叶可以推着丈夫出来活动了代娟摄

扶贫故事踏石留印(封丘扶贫扶)(2)

85岁的丁素英,让驻村干部帮她把入党申请书抄下来贴在墙上代娟摄

扶贫故事踏石留印(封丘扶贫扶)(3)

为了今年春节贴上自己亲手写的感恩春联,孙树河每天都要练毛笔字 代娟摄

□新乡观察记者李虎成代娟本报通讯员尹祖涛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封丘县着力构建上下合力、全方位发力的四大脱贫攻坚体系,形成了“封丘脱贫攻坚模式”,并于今年5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摘帽,感受最深的是那些曾经遭遇贫困的人们。是党的好政策,各级政府、党员干部的真诚帮扶,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走在封丘乡村,记者感受最多、听到最多的是群众对共产党、对政府、对党员干部的感恩之情。

同时,这种感恩,也形成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点燃所有党员干部的奋斗激情,封丘党员干部将持续以群众满意度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为民使命。

遭遇灭顶之灾 杨贤恒受伤的脑子里“刻”下一行字

2014年年底,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让封丘县陈固乡后河村杨贤恒一家陷入绝境。

自幼丧父的杨贤恒,还有个智障的母亲,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家里过得很难。好在结婚后,夫妻俩勤劳能干,又添了一儿一女,日子慢慢好了起来。2014年年底,夫妇俩开始建新房。没想到,房子主体才完工,杨贤恒却突遭车祸导致半身不遂。

为了照顾丈夫,张玉叶承担起了全部的家庭重担。她一边在医院陪护,一边发愁家里年迈有病的婆婆和一对儿女,尚未完工的新房以及为建新房欠下的几万块钱债务,手术治疗又花了七八万,两个孩子还要上学,家里没有一分钱经济来源……面对灭顶之灾,瘦弱的张玉叶在医院病房整夜流泪,濒临崩溃。

就在张玉叶一家走投无路时,村党支部书记师国鹏来了,他找来施工队,领着村“两委”成员义务帮工,还垫付资金购买建材。住院一个多月后回到家的杨贤恒夫妇,看着已经建成并粉饰过的新房,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虽然住进了新房,但困难依然像泰山一样压得张玉叶一家喘不过气来!

这时候,扶贫帮扶干部、县检察院原检察长胡高峰来了,陈固镇党委书记蔡明伟、镇长鹿韧、责任组长王秀峰来了,他们与村“两委”干部一起为杨贤恒一家制订了详细的精准扶贫计划,使一度绝望的张玉叶对生活又燃起了希望。如今,除了被纳入低保户和贫困户外,村里还为张玉叶安排了公益岗位,协调了子女入学教育补贴,还送上了8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

去年年底,能慢慢下地的杨贤恒开始强化康复锻炼。为了少给政府找麻烦,报答各级党员干部对自家的关心,张玉叶等丈夫稍微能自理,就恨不得一个人兼好几份工,不仅是村建筑队唯一一个女人,还要照顾一家老小和所有农活,每天像陀螺一样拼命干活。

由于脑出血后遗症,杨贤恒的智力和手脚协调力都未恢复。但眼看着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转,无论见了谁,聊到哪个话题,说不上几句话,他总能“神奇”地绕回来:“共产党真好!感谢共产党,感谢好干部……”妻子说这句话已深深刻在他脑子里。

去年10月,作为杨贤恒的帮扶人,封丘县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张培生买了一辆轮椅送给他。激动的杨贤恒歪歪扭扭地在轮椅靠背后面写上“党赠贤恒”4个大字。不仅在轮椅上写,他还编了顺口溜,用没太大知觉的双手,“画”在大门内最醒目的那面白墙上:“党的政策真是好/享贫困、吃低保、补双女、补五保/共产党真是好/冷了还给发棉袄/发了桌、发了床、还给穷人盖了房/感谢、永远记党恩……”

85岁的农村老太太,为何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去年7月,封丘县城关乡李家庄村85岁的村民丁素英,郑重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俺命好,赶上恁好的政策,碰上恁好的干部……”逢人都忍不住这样“唠叨”的丁素英老人,正是对党感恩,才又重新勾起她心里封藏70年的入党夙愿。

丁素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身体多病,老伴去世后,她和患有癫痫病和智力残疾的二儿子李达一起生活。53岁的李达不仅没有劳动能力,且随时都有可能犯病。就在丁素英对余生绝望之时,在一系列的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母子俩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丁素英就住在村委会隔壁,村“两委”干部和新乡学院驻李家庄村工作队经常与丁素英拉家常、聊打算,询问老人生活、就医用药等情况。

去年,封丘县在开展低保、五保人口核查工作时,符合低保户条件的丁素英却决定放弃指标。她说:“党和政府这么关心俺,又有新乡学院领导、老师们的帮助,俺娘俩很知足,不能再给国家添负担!”

去年5月中旬,李达不慎烧伤,村“两委”干部第一时间送他去就医。第二天,与她家结对的新乡学院教务处党总支书记高荣菊便赶来慰问。该校主抓扶贫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杨士斌还专门四处打听,自费购买了治疗烧伤的特效药和慰问品入村看望,让丁素英感动不已。

获悉丁素英的房子漏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上报,为其申请了“万户安居工程”,不仅帮母子俩及时维修房屋,还为其彻底清理了厨房吊顶,消除了安全隐患。

因为心怀感激,只要菜园里有新鲜的蔬菜,老人总会第一时间摘下来,给驻村工作队员送过去。不忍心不收,驻村工作队长吕明哲就从自己家里拿来牛奶和点心回送给她。

有一天,吕明哲跟丁素英唠家常时,老人说:“我15岁就光荣入团,一直想向党组织靠拢,后来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因为俺娘家是地主,成分高,当时没通过,遗憾了一辈子。如今,一晃70年过去了,党和国家对俺这么好,我现在还能不能加入共产党?”

了解到老人埋藏心底的夙愿,经过和村支部商议,吕明哲为其代写了入党申请书。如今,尽管入党申请还未通过,但老人让驻村干部将这份入党申请书誊写下来,贴到屋里最显眼的地方。“我85了,干不成啥事儿了,可我知道,共产党给了俺今天的好日子!不管能不能入党,俺都要一心跟党走!”

60岁的五保贫困户,最近迷上了练书法

今年以来,封丘县荆隆宫乡东大工村的村民发现一件稀罕事儿:村里的“怪老头”——五保贫困户孙树河竟然迷上了练毛笔字!只要有空,孙树河就坐在家里的小板凳上,用毛笔蘸着墨水在旧报纸上练字。

其实,反反复复练习的,就是一副对联——上联是:全心全意跟着党,下联是:脱贫致富奔小康,横批是:共产党好。

“这可是我想了好几天才想出来的,是我实实在在的心里话!”7月2日,孙树河自豪地对记者说,“我已经练了小半年啦!今年春节,我要亲手写好这副对联,贴到我的大门上!”

孙树河是村里的残疾五保贫困户,小时候,一场小儿麻痹症让他双腿落下了严重残疾。长期的苦日子让他总觉得低人一等,不愿意跟外界交流。在村民们眼里,他这个人脾气怪、“不合群”。

为了生存,他学过拉坠胡、木工、修鞋、配钥匙、修拉链等,勉强维持自己生活。然而,年龄越来越大,他的日子也越来越难。前年,时任封丘县委宣传部驻东大工村工作队长,也是孙树河帮扶责任人的张志超入村后,隔三岔五上门和他拉家常、讲政策,听他诉苦难、说委屈、道心声,帮助他释积怨、消误解、解心结。

考虑他行动不便,每逢下雨之前,张志超都要叮嘱他尽量不要外出,遇到停电停水时,也第一时间跑去看他。去年冬天,听说他感冒了,张志超买来棉门帘给他挂上去,让他感动得几次落泪。

知道孙树河会拉坠胡、喜欢唱戏后,张志超积极为村里申请了一套音响设备,平常就让孙树河管理。小学都没毕业的孙树河爱学习,没事儿就鼓捣音响,没多久就把复杂的调音台摸得烂熟。如今,每月农历逢四逢八,附近村庄的戏迷们就汇集到孙树河家里一起热闹。他还编些戏曲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表达对党和帮扶干部的感激之情。

渐渐地,村民们发现孙树河的“怪脾气”没了,像变了个人,整天见谁都是乐呵呵的。

“我从来没过过生日,也记不住,那天,志超兄弟给我打电话提醒我,这才想起来。”孙树河笑着说。原来,农历五月十六那天是孙树河60岁生日,已经离开驻村工作队的张志超还特意给他打了个电话,让他心里暖得想掉泪。

骑了半辈子破自行车、二手三轮车的他,还花了3800块钱买了辆电动三轮车。指着三轮车,他高兴地说:“政府给我盖了新房,没了后顾之忧。这可是我用各种政策补贴买的第一辆新车,相当于党和政府送给我的60岁生日礼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