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谈过的六次恋爱(周杰伦才是你恋爱里的)
周杰伦谈过的六次恋爱(周杰伦才是你恋爱里的)我们这一代,好像很少有人不是他的粉丝。那可是周杰伦啊。还有各路专家对这首歌进行全方位的详解解读,大到整个歌曲的创作动机和立意,小到里面一个转场和音符的应用,让人一看就不明觉厉。而我们这些普通粉丝,就只会“好听”“牛逼”“666”。……
今天朋友圈被周杰伦屠版了。
上次发生这种事,还是在上次。
好吧,是上次发新歌《Mojito》。
这次是放了一个专辑先行曲的MV,大家争相转发,热泪盈眶,高呼“爷青回”。
还有各路专家对这首歌进行全方位的详解解读,大到整个歌曲的创作动机和立意,小到里面一个转场和音符的应用,让人一看就不明觉厉。
而我们这些普通粉丝,就只会“好听”“牛逼”“666”。
……
那可是周杰伦啊。
我们这一代,好像很少有人不是他的粉丝。
盖因他的风格太多变了,不管你喜欢啥,都能从杰伦身上找到影子。
就像我最开始听杰伦,就是因为初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传统文化,天天捧着个《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在那儿诵(zhuang)读(bi)……
然后就听到了周杰伦的《青花瓷》,顿时惊为天人。
然后就是《兰亭序》《烟花易冷》,还有早期的《东风破》《发如雪》《菊花台》……
因为那会儿没有什么正版的渠道,从网上抄下来的周杰伦歌词,总会有谬误,但依然乐此不疲地抄了一大本,然后跟着唱。
当然了,说起周杰伦,多少沾点儿青涩的爱情。
什么“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和你躲过雨的屋檐”,简直就是中学爱情定格最美画面。
我跟李女士的爱情,也多少掺和点儿周杰伦。
我跟李女士是2013年夏天在一起的。
那会儿已经临近期末,还没怎么缠缠绵绵呢,就考试了,考完试我跟着同学,去宁波打了一个多月的工,她则待在郑州的亲戚家里。
你得知道,那个年纪,刚在一起的小情侣,粘的不要不要的。
我们当时去宁波的,一共有六个人,休息的时候,他们五个集体去网吧开黑,而我就留在宿舍跟李女士打电话。
一个月高低得打六七百分钟的电话。
就这么一个多月之后,我结束了进厂生涯,回到郑州。
为了能多腻歪几天,明明九月一号开学,我们俩提前一个多星期就去学校了。
八月多的郑州,最热的时候,我们俩就顶着大太阳,天天在学校里面溜达。
学校南边有个小湖,湖边有个小树林,树林里有个凉亭,那大概是我们呆的最多的地方。
虽然有湖,虽然有树林,虽然有凉亭,但对于炎热的夏天,不说完全没有用吧,但也于事无补。
要搁现在,谁要去受那个罪谁就是大冤种。
但年轻真的不一样。
谈恋爱啊,别说室外三十八度了,八十三度都要谈。
只要是是牵着她的手,啥都无所谓了。
我们俩就在三十八度的室外,窝在小树林的凉亭里,一边喂着蚊子,一边谈着恋爱,汗流浃背。
谈恋爱嘛,说情话唱情歌。
恰巧我又是个喜欢唱歌的人,甭管唱好坏,总是想唱给心爱的人听。
被我霍霍最多的歌手,就是周杰伦。
我那个时候,说实话,还不会唱歌,只知道模仿。
别的没学会,周杰伦的吐字不清倒是学了个十成十。
也就这个最好学。
现在想想,自己当初唱的都是啥玩意儿,不堪入耳。
但李女士还是昧着良心夸我唱歌好听了。
这大概就算爱情使人盲目吧。
准确来说,是使我盲目。
因为李女士后来说想听我唱一首歌,让我去学一下。
我一听来了精神,学!现在就学!
李女士说她想听周杰伦的《我不配》。
……
要不说爱情使人盲目呢,我当时根本啥都没想,根本没意识到这个歌名有什么不对,抄起手机就是一顿学。
学完之后,非常自信地唱给了李女士听。
李女士当时毫无感情地点赞三连。
“嗯,好听,唱得不错。”
现在想想,大概李女士意识到了自己的暗示失败,彻底躺平了。
所以说不要给直男暗示。
你所有的暗示,对他来说,最后都变成了暗送秋波,变成了鼓励。
但现在想想,这大概,就是爱情吧。
后来的后来,我俩在一起很久了之后,我才发现了一个秘密。
那就是,李女士,其实不喜欢听歌。
我们俩在一块九年,我们去KTV,李女士能唱出来的歌,不会超过十首。
包括还珠格格主题曲。
回想起那会儿在小树林,我在她面前自信满满地唱歌,然后收获她所谓的“崇拜”,羞愧到想死。
我以为我当时光芒万丈,但可能她只会觉得吵闹。
也就是刚开始谈恋爱吧。
现在李女士原形毕露了,再也不说我唱歌好听了,而是直接说“你也好吵”啊。
……
呵,女人。
当然,偶尔带我出去,在她朋友面前露一手给她长脸的时候,她还是对我慈眉善目一下。
一个平平无奇的KTV工具人罢了。
……
至于那些年曾经唱过的周杰伦,早就不知道被李女士丢到哪里去了。
我那天问她,记不记得我们刚谈恋爱的时候,我给你唱的是周杰伦哪首歌。
她说忘记了。
我说周杰伦的《我不配》,当时还是你点名要听这首,我还专门去学,你忘了?
李女士瞪着无辜的大眼睛说那么久远的事情,那谁记得住。
……
她当年果然不是喜欢听我唱歌。
这些年,周杰伦成了回忆,那些历历在目的画面,都成了很久之前的事情
就像我和李女士谈恋爱的时候,是遥远的2013年。
大家对周杰伦还没有这么翘首以盼,他那个时候还很高产,也没有奶茶和长胖的梗。
他还是个流行歌手而不是一代人的回忆。
而我们这代人,已经长成了,需要靠回忆才能记住清楚的样子。
尤其是像我这种,一段恋爱谈了九年的人。
你要问我这九年代表着什么,倒也真说不太上来。
只是那些记忆,关于小树林,关于周杰伦,关于那些年的汗流浃背与音符飘荡,不管岁月再怎么磨损,也都还是清晰的模样。
这大概就叫做时光。
就像周杰伦发了新歌,我们集体在朋友圈里转发。
这个年代不需要再把歌词抄在歌词本上,也不需要从电脑上把歌下载到手机或mp3上来听。
你可以第一时间,把喜欢的歌,转发给喜欢的人。
一切都是那么的方便。
只是,它终究少了很多过程。
那些由笨拙而怦然心动的瞬间组成的过程。
我们在那些年唱过的歌,都成就了记忆里的故事和人。
而最幸运的,是故事尚未完结,而人,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