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民间故事大全故事长一点(故事民间故事隔世情缘)

民间故事大全故事长一点(故事民间故事隔世情缘)虫子的俏皮模样逗得阿虹格格笑。她再次把虫子放在地上,然后转身种地瓜去了。奇怪的是,阿虹连续把虫子放在地上三次,它都自己攀爬上来,还抬头望着它,发出“吱吱”的叫声。一天,阿虹独自到地里种地瓜。中午,她坐在地头吃饭时,有一只虫子爬上她的裤腿,攀上她的衣襟。那是一只又白又嫩的虫子,有大拇指般大小,头和尾贴着地,每走一步,腰部就往上拱,憨态可掬。阿虹平时很反感虫子,看见大虫就吓得哇哇叫,唯独对这只虫子充满好感。当然,她也不想让她钻进自己的怀里,于是把它顺下地里。

民间故事大全故事长一点(故事民间故事隔世情缘)(1)

1

弄兰屯有一对夫妇,男的叫阿勒,女的叫阿虹。

两人结婚多年,勤劳,恩爱,小日子平淡和美。他们曾经生育一个儿子,可惜半岁就夭折了。遗憾的是,阿虹此后再也没有身孕。

眼看旁人儿女双全,年岁渐长的阿虹难免忧心忡忡。阿勒总安慰妻子:“咱的福缘还没到,别心急。”

一天,阿虹独自到地里种地瓜。中午,她坐在地头吃饭时,有一只虫子爬上她的裤腿,攀上她的衣襟。

那是一只又白又嫩的虫子,有大拇指般大小,头和尾贴着地,每走一步,腰部就往上拱,憨态可掬。

阿虹平时很反感虫子,看见大虫就吓得哇哇叫,唯独对这只虫子充满好感。当然,她也不想让她钻进自己的怀里,于是把它顺下地里。

奇怪的是,阿虹连续把虫子放在地上三次,它都自己攀爬上来,还抬头望着它,发出“吱吱”的叫声。

虫子的俏皮模样逗得阿虹格格笑。她再次把虫子放在地上,然后转身种地瓜去了。

傍晚,阿虹动身回家前,特意看了看四周,没发现虫子的踪迹,悻悻地回家了。

灯下,阿虹更衣时,意外地发现那只虫子居然躲在自己的衣襟里,一动也不动,仿佛在睡觉。

阿虹又惊又喜,但她不敢跟丈夫说,害怕把胆小的丈夫吓坏了。

时值寒冬,阿虹偷偷找来一条旧毛巾给虫子围成一个窝,把它挪到窝里,再把窝挪进床底。

从那天起,阿虹外出时都会带上虫子。虫子似乎很有灵性,如果阿勒在身边,它就躲起来;阿勒一走开,它就探头探脑出来。

有时,阿虹异想天开,说:“如果它是一个孩子,该多好呀!”

还有一件怪事,虫子不吃树叶,它饥了渴了就在地上翻滚,发出“吱吱”的叫声,像一个撒娇的孩子。

阿虹实在没辙了,随便丢给它几粒饭,竟然吃得津津有味。等吃饱喝足了,它伸伸懒腰,倒头就睡。

转眼一年过去了,虫子的食量越来越大,一天饭量有半碗。初进家门,它的个头不过大拇指般,渐渐地长成手腕大小,最后有成人的小腿般大。

原来的窝已经兜不住它的身躯,阿虹便趁阿勒不在家时,给它制作了一个木匣子,夜晚继续把它藏进床底。

虫子的个头越来越大,它不仅会爬行,还会翻滚,甚至还会直立行走,有时还向阿虹撒娇,发出“吱吱”的叫声。但是一听到阿勒的声音,它立即乖乖地闭嘴。

阿虹有时会精神恍惚:“虫子的身体里会不会藏着一个孩子?”

这天,阿虹的母亲生病了。哥哥是个小生意人,出远门前托人来叫妹妹回去照顾母亲两天。

阿虹本来想带虫子一起回娘家的,但她担心老太太看见虫子时受不了,在给它喂饱后,独自回去了。

她以为哥哥出门两天就回来了,不料哥哥一去就是七天。另外,母亲的病情比想象的严重,阿虹只好整天寸步不离左右。

最初几天,虫子吃饱睡好,躲在床底的木匣子里,吃趣地不出声。

可四五天过后,它被饥渴撩拨得狂躁不已。

这天半夜,阿勒突然被一阵“吱吱”的厉声吵醒。他点亮煤油灯,循声从床底翻出了那只木匣子。

他好奇地打开木匣子,赫然地看见一只又白又胖的虫子正在里面翻江倒海,发出“吱吱”的怪叫。

阿勒尖叫一声,仿佛看见了怪胎,飞快地锁上木匣子。

他连夜起身烧了一大锅开水,再把木匣子浸入锅里,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原地。

大虫子在发出一阵咚咚的挣扎后,安静了。

次日,阿虹心急火燎地赶回家,从床底拉出木匣子,打开一看,发现虫子一动不动,已经死去多时。

眼见虫子惨遭不幸,阿虹放声大哭。

她越想越糊涂,迫切地想看清那张皮囊下到底包裹着什么精灵。于是拿起剪刀划开了一个口子,赫然看见里面藏着一个类似胎儿的东西……

刹那间,阿虹似乎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往日跟虫子亲密的情形又浮现眼前,忍不住又哭了。

阿虹这一哭,整整哭了三年,哭瞎了双眼。

遗憾的是,阿勒和阿虹余生再无子嗣,孤独终老。

2

初具人形的虫子死了,生死判官同情阿虹的悲痛和眼泪,决定让虫子复活。

经过妙手回春,虫子活了过来,可惜脑子再也康复不了。

虫子问:“生命没了,怎能复生?”

判官说:“你还欠阿虹三年的眼泪,还阳报答她去吧。”

虫子说:“我的脑袋一片昏沉。”

造物主说:“你修行未够,还是一个傻子。”

虫子问:“傻子能生存就不错了,如何报恩?”

判官说:“傻子有傻子的活法,你尽管去吧。”

虫子问:“阿虹在哪里?”

判官说:“在弄楼屯?”

虫子问:“不是弄兰屯吗?”

判官说:“100年过去,物非人非。你变成了人,阿虹变成了阿羽。”

虫子问:“我如何报答她?”

判官说:“前世你们母子情缘未了,今生再续吧。”

虫子点点头,低头看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婴儿。

3

弄楼屯的阿乖出生时,脸色青紫,一声不吭。

当时他娘阿羽已年过五旬。接生的婆婆妈妈便窃窃私语:“不会是怪胎吧?从来没见哪个婴儿不是嚎叫着来到这个世界的!”

几天后,阿乖是个怪胎的流言便满天飞舞,十里八乡都知道。

阿羽听了,不禁也怀疑起来,趁夜去请教一个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看了看阿乖的生辰八字,给了一句批语:“天生之,天养之。你养他,他养你。”

阿羽听不明白,又加了点钱请求算命先生把话说得浅白点。

算命先生抓过钱,说:“这孩子虽脑袋不灵光,却饿不死;你儿女虽多,给你养老的却是这孩子。”

阿羽听了,长长地舒一口气。

后来的事实证明,阿乖真的是个傻子。9岁了,仍不会系腰带,只掌握几句简单的对话。他双手拎着裤腰带,走起路来蹦蹦跳跳,嘴里咿咿呀呀,不知所云。

除了阿羽,家人都讨厌阿乖,把他当作牲口对待。兄弟姐妹更不把他当作同袍兄弟,耻于跟他称兄道弟。“你这头猪!”他们经常骂骂咧咧道。

阿乖穿的都是别人丢弃的衣服,五颜六色拼贴,浑身破破烂烂。

父亲在一次酒后放言:“阿乖肯定是我酒后糊涂播的种!”

阿羽听了,怒火中烧,说:“不管是聪明还是笨蛋,他都是你的孩子!”结果遭到丈夫一阵毒打。当时几个年龄稍大的儿女站立一旁,却没有上前劝架,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冷漠。

“这个家没一个人有情有义,你们自己过吧。”阿羽说着抱阿乖出了家门,到村边搭起一间茅屋栖身。

丈夫在那对母子的身后冷冷道:“既然你们执意离家出走让大家蒙羞,那就别想再回来,也休想分到一寸田地。”

没了田地耕种,阿羽和阿乖母子俩只能靠砍柴卖柴谋生。生活实在窘迫时,阿羽也忍不住骂阿乖:“什么天生天养?你连裤子都不会收,做娘的还敢指望你养老吗?”

阿乖渐渐长大后,个头又矮又壮,似乎天生神力。16岁时的一天,阿羽带他到山上砍柴,不慎摔了一跤,扭伤了脚踝。

“傻儿子,今天娘没法挑柴火回家了,可怎么办?”

阿乖听了嘿嘿一笑,过后他一边背着母亲,一边挑着柴火,一路狂奔回家。一路上阿乖没有换过肩膀,整个人累得大汗淋漓,仿佛刚从水里钻出来。

阿羽对儿子的神力大为惊讶,一百多斤重的柴火放到他肩上,二话不说就闷头赶路,任凭汗流浃背,气喘如牛也不停下脚步。

那时,乡亲们经常看见阿乖一手提着裤腰带,一手把着肩上的重担,在村道上呼啸而过。他肩上的重担,有时是两桶水,有时是一担柴火。

乡亲们看见了,都笑阿乖是一头骡子。

阿羽怒怼众人:“你才是骡子,你们全家都是骡子!”

阿乖既然是傻子,母亲自然不会供他上学,再说也没有学费。

看见同伴上学,阿乖也会羡慕。有时,他会悄悄地夹在同伴中间,提着裤腰带,咧着嘴傻笑,嘶哑着声音:“上学咯!上学咯!”

有些同伴恶作剧,让阿乖背着上学。只要同伴不驱赶,阿乖也乐呵呵地背着,有时一下子能背两三个人。

有些同伴骑在他的背上,将他当成一匹马,“驾驾驾”地打他的头,哈哈大笑。

有一次阿乖被惹恼了,耸着背部一蹦一跳的,将背上的人颠得呕吐,吓得脸色变绿,哇哇大哭。阿乖则哈哈大笑,像凯旋的将军。

阿乖跟同伴们来到学堂后,乖乖地站在窗外,听着先生上课,流着口水,提着裤头,嘿嘿地傻笑。

让阿乖最开心的是先生教唱歌时,也偷学一两句,在随后的十天半个月里每天一睡醒就开口唱。尽管来来回回就是两三句,还颠三倒四的,他也感到其乐无穷。

阿乖16岁时的一天,跟同伴们到河里游泳,差点淹死。

那天,同伴叫阿乖下水后,纷纷骑到他背上,让他学鸭子游泳。

初到深水区的阿乖仿佛秤砣掉水缸,又是学狗刨,又是学猪拱,折腾了好久喝了一肚子水。好在母亲阿羽及时赶到,伸出一条扁担,将他捞出来。

阿乖大难不死,按照村里的习俗,母亲让他在水里捡回一块石头当作给自己赎命。

阿乖听了,似懂非懂,一头扎入水里,过了几分钟才冒出水面,双手举着一块粗糙的鹅卵石,朝母亲嘿嘿笑。

阿羽吓得面如土色,但看了那块丑石,忍不住笑骂道:“傻儿子,河里那么都好看的石头,偏偏选这块又丑又重的!”

石头一经选定就不能变换,母亲只好让阿乖抱着那块石头回家。

那块石头很丑很沉,但阿乖每天都拿在手里把玩,吃饭睡觉也抱着怀里。

一天晚上,阿羽看不下去了,就把石头丢到门外。阿乖醒来找不到石头,就像发了疯似的,直到母亲又把石头捡回来才平息。

从此只要谁抢了石头,阿乖就急红了眼,就要跟谁拼命。

阿羽笑着骂阿乖:“傻子,你这辈子没媳妇,就把当石头当宝贝吧!”

阿乖19岁那年的一天,跟母亲到山上砍柴。跟往常不同的是,他抱着那块丑石一同上山。

出门前,母亲叫阿乖把石头放在家里,他死也不愿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在一处悬崖边,阿乖看见一株干枯的枫树,伸手就去拉。由于他一手抱着石头,一手拉着枯枝,结果失足坠下了20多米高的悬崖。

当阿羽赶到崖底找到阿乖时,他已经奄奄一息,怀里仍紧紧抱着石头。

阿乖临终前,突然双眼明亮地盯着那块丑石,泪流满面。

他张张嘴,似乎想跟母亲说什么,但始终说不出话来。就算他清醒时,也说不成话,何况弥留之际呢。

母亲呜咽道:“傻子,真当这块丑石是你的儿子吗?好,你死后,娘拿它给你陪葬!”

埋葬好阿乖,阿羽又在坟前哭了一阵子。她摸了摸那块光滑闪亮的石头,抡起锄头狠狠地砸了三下,骂道:“我看你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硬是把我儿迷得神魂颠倒,甚至不惜为你丢了性命,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

随着“咣咣咣”三声巨响后,丑石裂开了,一颗耀眼的金蛋滚了出来。

阿乖的母亲双手捧起金蛋,嚎啕大哭:“傻子,莫非这就是你留给娘的养老送终钱吗?呜呜呜……”

阿羽活到80岁才去世,临死前她迈着蹒跚的步伐,拿着一笔钱找到村长,说:“我死后请将我埋在阿乖旁边吧,让我陪伴他。至于花不完的钱,就由村里支配吧,修条路、架座桥、挖口井都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