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雪峰寺游玩攻略(乌龙峡阳高)
闽侯雪峰寺游玩攻略(乌龙峡阳高)大同火山群地质公园 国家级地质公园 第四纪火山群 中国五大著名火山群之一 于2009年7月8日正式开园。县城全景,和隐约可见的“昊天寺”。大同飞机场 清晨的大同县走到这儿,我们也该休息一会儿了。
由于这几年的户外活动,我成功把“重度”脂肪肝降成“轻度”,所有“血常规检查”指标都恢复正常,(比如以前的,甘油三脂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朜低)等。我户外的“成果”极大的提高了单位同事们户外运动的积极性。
今天又是一个休息日,由于我们单位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和大多数工作人员休息时间不一样。有好多户外组织机构的户外活动,我们都不能参加。只好和几个喜欢户外的同事一块儿出去,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欢乐。这次,我们决定骑行,大同县境内“乌龙峡”和交界处阳高县境内,大辛庄村的“洪门寺”遗址,预计骑行单程50多公里,没想到由于骑行“洪门寺”遗址走错了路,实际全程骑行130公里。
这次行程还是我,单位同事“小神”,和小侯在“方特游乐园”见面。
樊庄村附近的古树
大同飞机场
清晨的大同县
走到这儿,我们也该休息一会儿了。
县城全景,和隐约可见的“昊天寺”。
大同火山群地质公园 国家级地质公园 第四纪火山群 中国五大著名火山群之一 于2009年7月8日正式开园。
大同火山群省级地质公园分大同火山群景区、桑干河景区和秋林峪景区,兼具地质遗迹和人文古迹,是一处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该火山群属于第四纪地壳运动的典型遗存,处于平坦宽广的大同盆地东翼和桑干河中游的河谷地带,是我国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也是东亚大陆稀有的自然遗产,已知火山有三十多座。
大同火山群按所在方位,可以划分为东、西、南、北4个区域。其中西区火山是最为集中和壮观的,而最著名的几座火山如金山、狼窝山、阁老山、马蹄山和昊天山等都分布在这里。它们从宽广的桑干河河谷拔地而起,从高空俯瞰,就像一群具有生命形态的活物正在奔跑。
大同火山群中,海拔1369米的金山是最值得考察的一座。由于喷发时岩浆外流沉积,看上去就熠熠生辉,像钻石或金子一样发光,故得名金山。在金山的四周,有许多丘梁似的小火山,它们环绕着金山,就像一个个孩子依偎着他们的母亲,情态可爱。这种地质现象,地理学上称之为胎火山。
狼窝山,是大同火山群中火山口最为深邃的一座,山口深度平均达到30至50米。最特别的是,它的大火山口中又生成了一个小火山口,称为"继生火山",这是两次喷发形成的奇特现象。
东坪山是大同西区火山最孤立的一座,它的造型就像奔腾的天马不慎遗失在人间的一只蹄子。从地质学的角度看,这是由于火山喷发时熔岩流向东南方,火山锥的东南部因此留下明显的缺口,使得整个火山锥就像是一只惟妙惟肖的巨型马蹄子。
我们原来约定好要来这儿的,听说水库风景不错。不过后来大家还是决定去“乌龙峡”虽然远点儿但是风景要好的多,名气也大的多。
我们在网上,卫星地图上看到有一条:“大同县火车站-西沙窝村-东沙窝村-于家寨村-桑干湖生态园-乌龙峡生态旅游度假区”的路。本来想走这条路,没想到没找到,回来时才走上这条路,一路上风景特好。。。。。。
位于大同县东部的许堡村,距大同市区40公里,是一座古堡。这座古堡作为明长城的配套工程,是明朝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许堡村从明代建堡以后就成为大同以东地区军事、政治、文化重镇,然而现在,这座明代的边陲重镇只剩下高大的夯土城墙。昨日,许堡乡孟乡长告诉本报记者:“如今这座苍劲雄浑的古堡已引起了省内外专家的重视。现在,许堡人正在为保护开发这座边陲重镇而奔走,希望能够恢复这座古堡的原貌。”
现状
城墙被打开豁口 城砖被扒下盖房
位于大同县东部的许堡村,距大同市区40公里。一座明代的边陲重镇,如今只剩高大的夯土城墙,村里的孩子们都喜欢背着家人,爬上城墙玩耍。
据专家考证,许堡村的城郭是明朝后期修筑的,当时明朝屡遭北寇骚扰,统治者便在许堡等地设兵戍守。直到明嘉靖三十年 (公元1551年)改建为民堡,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至万历二十九年 (公元1601年)城墙修建完毕。
世世代代住在城堡里的村民们,对每天出门都会看到的土城墙习以为常,也从没有觉得这有什么稀罕。村里的老人们回忆,民国时期,城郭、庙宇、殿阁等保存尚好。但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庙宇被拆除,城墙被拆开许多壑口,城墙外砌的石条、古砖皆被扒去它用。城墙上的青砖被扒下来盖房、垒墙,如今站在城墙上一看,大城堡里盖起了许许多多的小城堡。而城墙只剩裸露的墙体,断壁残垣使古堡城墙面目全非。
但是,城堡大门仍然保存完好,拱门上方的砖雕依稀可见。许堡古堡是明朝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为明长城的配套工程。城门开关有时间限制,专人看管,只要城门一闭,人畜便无法出入堡内。但是,为了方便堡内居民进出,城墙在上世纪已经被打开了多个豁口。
防御
明代边陲重镇 城墙上可并行两辆车
许堡村是远近闻名的“塞外教师村”,村里不乏文化人。大家查阅资料,又在村里做了大量调查,终于搞清楚了这座塞外孤城的前世今生。
城墙周长1500米,南北长于东西,呈长方形。古堡向南开有正门,城头石铭“许家庄堡”。当时,城墙高12米,夯土墙体外层包以砖石。城墙底层四层条石,堡门底层六层条石。城墙上面铺以方砖,其宽度可并行两辆古代花轱辘车。不仅如此,城墙外沿建有50厘米宽、212厘米高的女儿墙,用以蔽身。女儿墙在古代时也称 “女墙”,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指城墙顶上的小墙,建于城墙顶的内侧,一般比垛口低,起拦护作用,是在城墙壁上再设的另一道墙。女儿墙上设有垛口,每个垛口上嵌有外大内小的箭眼孔,可置箭或抢射杀来犯之敌。城墙外轮廓凸凹相间,排列有序,凸出部分为城墙墩子,每边计3个,外加角墩4个,共16个。
古堡最有特色的是正面南门设有瓮城,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加强防务。瓮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瓮城多是半圆形,而许堡的瓮城却是不常见的长方形。
村东2公里处,火山喷发形成的肖家窑头圪塔,山顶建有烽火台,与村西的“八里铺”、“九里铺”等烽火台构成古代从许堡到大同的重要军事防御体系,与古堡一起佐证了许堡是古代大同地区的军事重镇。
布局
8条居民巷 20余座庙宇
瓮城开有东西两门,东门城头石铭“迎恩”,西门城头石铭“息警”,站在城门下清晰可见。老人们说,距东门东面150米、西门西面150米处分别建有东西土关门,构成东西关街,既有居民区,又是防务圈。东西土关门顶上分别建有三官庙和观音庙。东土关城门上方石铭“保障”,西土关城门上方石铭“团圆”。东西城门与东西土关门的石铭文字合起来的意思为“上迎皇恩,下息兵警,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古堡以文昌阁为中心,分作上街和下街,从南街照壁到北街龙王庙乐楼,一条马路直穿南北,马路两边为对称的8条居民巷。上街、下街、东西关、小堡和官道是古堡的五个居民区。
北城墙中轴线顶上,东城墙与南城墙交接处的顶上分别建有祯王庙和奎星阁,结构造型精美,瑰丽壮观。村里老人们根据回忆绘制的古堡复原图上,古堡内外共建庙宇20余座。但现在庙宇地基有的被用来盖了窑院或加工厂,有的变为废墟,杂草丛生。
历史
抗击清兵 许堡内许姓家族全部牺牲
许堡村,据堡门城头上的石铭记载,其原名称为“许家庄堡”。但是,如今村内却没有一户人家姓许。究其原因,村民们讲了这样一段历史。
在明代,许堡村多为许姓,顺治六年 (公元1649年),清兵入关,占据大同,取道许堡入北京,驻守许堡的大将郭二冯誓不归降,力阻清兵入京。已经打到居庸关的顺治得知后,返攻回来。许堡的许姓家族拥戴郭二冯的义举,自愿组织起来与官兵一同守城。大同虽失,但十万清兵却于许堡无奈。顺治大怒,又增调十万兵勇强攻。许姓家族烧房屋,断后路,决心与清军决一死战,妇女老人为避受辱,纷纷跳进烈火中**。城外清兵尸体堆积如山,城内官民越战越勇。但一月后,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许堡城失陷,顺治一怒,传令将百姓杀光斩尽,方圆百里之姓许的也遭株连。从此,许堡变成一座空城,直到康熙年间,才陆续有移民落户许堡。
村民们带记者来到村北街西南部,这里的地面较周围低了许多,据说就是明末驻守许堡大将郭二冯的住址。地面较低是因为城破被擒后灭门,挖地三尺所致。
现在,许堡的居民主要以张、戴、郭、牛、刘姓为多,另有其他姓氏,但唯独没有许姓。
大车太疯狂了,我们只好走了会儿“N”年前的旧公路。
快到“目的”地呀!
推着走一会儿
大同乌龙峡,塞北“九寨沟”。
向右转是去“册田水库”大坝,我们下午返回来时才过去转了一圈。
远眺大坝
有气势!
“乌龙峡”传说介绍
桑干河流入大同盆地,河道宽阔,宛如一位年轻的少妇,缓缓地迈着步子。她东行50公里来到大同火山脚下,火山熔岩经河水亿万年的冲刷,形成了一条长约10公里,宽约1公里的大峡谷,这就是名冠桑干河的乌龙峡。峡内各具形态的黑色火山岩巨石横卧谷底,清流急湍环绕东行。环顾四周,绿草茵茵,赤壁危耸,瀑布高挂,泉水喷涌,百鸟争鸣,杨枊依依,一派江南风光。
己丑年初春时节,记者来到乌龙峡。暖暖的春风为我们推开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卷。峡谷的西口,两条瀑布飞珠吐玉悬挂在南岸,从谷底仰望,飞瀑似从黛色的六棱山腹中泄出,十分壮观。这就是著名的乌龙瀑布。游人每每至此,就情不自禁地吟起李白的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下是一幽静的小湖,曰乌龙湖。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绿树环合,朝暮时分,泛舟湖上,火烧赤壁,湖水添色,水声不绝于耳,令人喜洋洋者也。
乌龙峡地处大同火山群境内,峡两岸为火山熔岩,其怪石、飞泉、乌蝶被誉为“石峡三奇”。
过乌龙湖后,眼前是一片开阔的河滩,一块块巨大的黑色火山岩各得其所地散落在滩上。它们姿态万千,惟妙惟肖,有的如壮牛卧草,有的如雄狮沉睡,有的如猛虎下山,有的如鲲鹏展翅,有的如蛟龙戏水,有的如僧人打坐……时间和流水将它们打磨得光滑如玉,棱角全无,俨然一个其乐融融的水上大家庭。炎炎夏日,游人赤脚踩着光滑圆润的鹅卵石,河水亲吻着脚面;两眼观赏着大自然的一个个杰作,心中感悟着“天人合人”的意理。在乌龙滩人们都不知不觉地随流水东去,但他们因生活阅历不同,他们得到的感悟也有别。
游人徒步涉水经过1公里的乌龙滩,往往大汗淋漓,微有倦意。大自然仿佛知晓人意,在北岸凌空飞来一泉,曰乌龙泉。乌泉在崖壁上,其出口为一宽2米,高1.5米,深2.5米的岩洞。汩汩的泉水从洞中流出,流速为每秒0.27立方米,宛若乌龙泄玉。泉水曲折东流,流入一片茂密的杨树林地。红叶,溪水,嫩绿的浮萍,充满诗情画意。此泉此景,堪与杭州西湖虎跑泉媲美。
乌龙峡中有一种只在峡内生长的黑色蝴蝶。每当盛夏,碧水蜿蜒东流,乌蝶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清溪乌蝶”的美景。记者来访时,一只黑色的蝴蝶落在青草上,少顷,它扑扇着翅膀向南岸飞去。在南岸岩石的缝隙中一株株的山桃花正迎风怒放。
乌龙峡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丰富厚实的人文景观.
乌龙峡
乌龙峡地处桑干古道,是由火山熔岩经河水亿年冲刷形成的一条长约 10公里,宽约1公里的大峡谷。峡谷内不仅有"乌龙泄玉""乌龙瀑布"等绚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人称塞北"九寨沟"。这里现在已经成为生态旅游度假区,集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漂流、泛舟、垂钓、射箭、滑翔、跑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获得身心愉悦。
乌龙峡位于大同县鹅毛村南1公里册田水库库区下方,中间是一绵长峡谷,两岸为火山熔岩,经河水亿年洗刷,形成长10公里,宽百余米的天然奇峡,峡内杨柳依依,绿草茵茵,溪清崖翠,石坚花异,黑色巨石星罗棋布,汩汩泉流环绕其间,碧波鳞荡的湖水,小船不十的穿来穿去。是一方如诗如画的天然胜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丰富,还有堪称乌龙三绝的乌龙泉、乌龙滩、乌龙洞。真是您渡假旅游、消暑散心的理想去处。
桑干湖既大同册田水库。桑干湖生态旅游区,以册田大坝为脊梁,以水库5万亩湖面为中心,以二十里乌龙峡为趣韵,以南北山峦为衬托。主要景观由"坝"、"水"、"峡"、"山"四部分组成。地貌独特,植被良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景区南北宽3公里,东西长38公里,总面积95平方公里。
远处景区内用来表演节目的舞台
顾炎武足处: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自京城来山西讲学,途经乌龙峡时,为这里的山光水色所倾倒,以致流连忘返,在此盘桓数日,方恋恋不舍离去。乌龙峡中乌龙泉东畔,便是其驻足之处。
乌龙峡是大自然的杰作,它集色美、形美、声美于一体,是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和谐统一。乌龙峡随四季变换着自己的容颜。春夏之际,两岸岩石黑里透红,流水碧绿晶莹;树在水边长,水在林中流。秋天来临,乌龙峡层林尽染,与远处六凌山上的积雪,相映成趣。冬天,乌龙峡冰天雪地,松涛阵阵,野兔、野鸡出没其间,是人们围猎消遣的好去处。
近几年,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乌龙峡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受到人们的青睐。由大同市亚宝新龙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融旅游观赏、休闲娱乐、度假疗养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已经初具规模。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景区还配备了划船、漂流、草地摩托、骑马射箭、滑翔等游乐设施。中午时分,乌龙湖上飘来了一阵阵的歌声。记者寻声望去,几个小伙子边划船边唱歌,船上的游客发出一片叫好声。湖上的歌声刚落,北岸掩映在绿荫丛中的蒙古包又传出了悠扬的歌声,游客们正吃着手把羊肉,喝着美酒,听着歌声。
就在这儿,我们走错了通往“洪门寺”遗址的路。“洪门寺”遗址,当地人也叫“小龙门”景区。
本来我们准备向南走,看到路标背面“黑心”的商家的“箭头”指示,我们就继续向左(东方)走,没有向右(往南拐弯)。
最后,我们就来到了这儿:“小龙门旅游度假村”。工作人员说:“景区关门,谢绝游客浏览”。
不过我们从旁边绕过,来到了“乌龙峡”的下游,游人不常来的地方,景色更美!
茂密的树林
给“小神”来一张
弯曲的小溪
峡谷对面散落的火山石
一小块儿湿地
这是“泉眼”流出来的一小股水,我们在“泉眼”处补充了点儿水。不小心还把手机掉进了泉水里,我急忙关机取出了电池,害的我一天不能打电话。
想当年那么有名的“桑干河”,现在也就这么点儿水了。
我们把对岸的“古城”,当成了“洪门寺”遗址了。就这样我们踩着河里的石头,“举着”我们的“爱驹”过河了。
高空中飞翔,好多“大水鸟"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就“抓拍”了一张,不太清楚。
我们在没有路的路上行走,用同事“小侯”的话说:“反正我们不是开的汽车,自行车能搬着走”。
看看对面以前河床的高度,就知道那时的水有多少了!
我们在这儿用了点儿自带的“午餐”,也就是:”烧饼、黄瓜、豆腐干“(顺带捡了点垃圾)。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又出发了。
友情提示一下: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带走自己制造的垃圾!
“城堡”离水很近,我想是古人为了取水方便吧!
这是向上游方向拍摄的
这是下游方向,我们就是从那个“小坝”下方穿过来的。
终于到了,先来一张。
没想到,不是我们的目的地"洪门寺”遗址,是明代阳高境内“大辛庄”村的古堡,不过让我不解的是,从远处看像是大堡,里面是个小堡,这个是小的,外围大的损坏比较严重。
这小堡,“四周”城墙高大,里面还有一户人家。我想说不定是管理站,门洞还有一辆摩托车,门朝里锁着。同事们开玩笑说:“不论盗贼武功多高,也别想能把这家给偷了”。
大城内,小城堡旁的破旧窑洞。
这像是大城堡,城墙上以前的“箭楼”。现在的人,在上面盖了一间小房,我想应该是一间破“小庙”也是全堡次高点了。
我们站上了“箭楼”次高点向“桑干河”望。
站在快要消失的,不知年代的大城堡“箭楼”上,望。。。。。。
这些都是远古的旧房,都已人去房空。
这是大门,还都上着锁,我想大多数人估计还想回来,可是这么多年了,他们没有回来。。。。。。
不远处的新村,和村中央裸露的“火山岩”。跟村中大街上,休息的人打听才知道,这就是阳高的一个村就叫“大辛庄”,不是“洪门寺”遗址,不过“洪门寺”归这个村管理,还的向西走一段,在路边,走不远就能看到了。
我们原已为“洪门寺”遗址,就剩下一块儿石碑了。没想到向下一望。。。。。。
铁索浮桥:乌龙峡西口,有一铁索桥飞架于桑干河南北两岸。据《大同县志》记载,该桥为明嘉20年(1542)由署中路府李浚捐修。当时共铸铁索8条,每条重400公斤,长约18丈。河北岸穿凿石崖为桩,飞牵铁索与河之南岸,系于巨大木桩之上,并覆以巨石压之。铁索上铺木板为桥,这便是著名的桑干河铁索桥,亦称“普济桥”。因桥下激流如虎啸龙吟,铁索飘摇不定,行人每过此桥,无不胆战心惊,举步维艰。历代文人骚客从此桥经过,感于这里的惊险,都赋诗抒怀。清人黄文杰曾赋《铁索桥》一诗:“疑是飞仙度深涧,掷来铁索便成桥。苍龙偃水千层浪,天马腾空上九霄。蓬莱仙山云渺渺,珠宫秋夜月迢迢。迷津彼岸谁先觉,别有金绳路一条。”清末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殿林回乡后曾修此桥,桥修好后,他亲自为普济桥写下了这样的诗文:“层冰开冱客心惊,每到春秋阻旅行。西望河源来马邑,东连山势拱燕京。石壁直立千寻峭,铁索凌虚一道虹。步履舆梁无病涉,回头共说险途平。”
真是“天外有天”,没想到这么好的风景就藏在我们的脚下。
从这个裂隙能下到寺院,不过像我这么胖的人估计就困难了。我开始没有注意到,等看到有人走的脚印才知道。当我准备试试能不能下去时,听到有人喊,才知道旁边的小房子里,还有管理人员要收费,门票10元。钱倒是不多,可同事没人下去,我估计下去也困难,再说自行车也没人管,最后只好骑车下到下面。
大同的“小龙门”
"小龙门"位于册田水库生态旅游风景区下游五公里处,属山西省阳高县境内,距市区约60公里。
1831(清道光十年)黎中辅纂修的《大同县志》卷一,载有《小龙门图》。图上山势险峻,水流从三个石洞飞泻而下,浪击山岩,气势磅礴。图上配词:"浪激千层上,声腾十丈高"。从清代大同人的诗中也可领略到当时小龙门的景观:"骇浪惊涛万马奔,居然气象是龙门;金鳞一跃云霞丽,石阙双开虎豹蹲。"(黄文杰);"两岸山摇还岳震,中流电掣更雷奔"(郭庭槐)。县志记载,这里曾建有龙门桥,为解铭等人"凿石中流,上为舆梁,下穿三洞。嘉靖间,巡府侯钺,题曰'小龙门'。……今虽废圮,一洞尚存"。
洪门寺遗址:地处乌龙峡北部,据史料记载,洪门寺曾是一座佛教古刹,其时僧人云集,香火旺盛。唐初,因寺院主持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被唐太宗派兵捣毁。大同地方剧种耍孩剧中演出的《洪门寺》一剧中,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生长在"火山岩"上的树木 彰显了生命的顽强。
洪门寺始建于隋末,整座寺庙依山开辟,天然岩洞和人工凿洞占据半壁山崖。其规模之大,年代之久,洞穴之深,实为罕见。神秘莫测,奥妙无穷。据《阳高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道士王继伦在此凿洞修炼,依次凿崖开窟,座南朝北建有佛殿、玉皇阁、关帝庙、河神庙等,现存建筑为佛殿之一的洪门寺遗址。峡谷上有一间新建筑是管理人员是管理人员的办公场所,旁边竖着“六棱山十八景之一洪门寺遗址”的汉白玉说明碑。据管理人员介绍说,现在依山建筑是龙王庙,参观门票为10元。进入庙只有一条路,从2块巨石中间的窄逢中下去,抬头是一线蓝天,体胖的人我感觉会有困难。山腰中有个小山洞,通到庙里,洞口有铁门平时锁着,买了门票管理员就带着开门进入。龙王庙是三层阁楼建筑,顶部和山崖齐平,底部前是一个小平台,庙前还有一通玄武岩石碑,是乾隆十七年秋重修天主庙碑记。地上散落着武士、残碑等石刻。在高高的平台上竖着又一块“铁索浮桥遗址”汉白玉碑,记载明嘉靖二十年在此修建铁索桥,八条铁索上铺设木材,有栏杆,架在桑干河上,长一十八丈,为关南、口北必经要道。桥下桑干奔流,天上蓝天白云,两岸山崖陡峭,杨柳垂青,是为六棱山十八景之一。清协办大学士李殿林叹诵;石崖撑立千寻峭,铁索凌虚一道横。想必当年十分壮观。
可惜这么好的湿地,都快成了垃圾场了。
洪门寺和龙门桥
湖水北岸绿树成荫,南岸高地上古堡与云天相接。西南陡峭山体间原有寺庙已完全修复,人称洪门寺。山体向东北方伸出部分有一孔洞,被称为"象鼻",对照县志上的图,可以看出这孔洞就是原龙门桥尚存之一洞。县志说,府志将龙门桥与普济桥(铁索桥)"混而为一,误矣"。人们的讲述及一些新印的文字材料中,仍认为龙门桥就是铁索桥,这一说法显然与现存的桥洞不符。
这么壮观的地方,我也的留个影。
“小神”也强烈要求来一张。
给我的新“驹”也来一张,第一次就跑这么远,算是奖励吧!
返回的路还远,我们只好稍作停留后,继续我们的行程,回头再望一眼这远古的记忆!
返回“册田水库”时,补拍的“峰火台”。
桑干湖生态旅游区位于桑干河中游的大同县境内,是在册田水库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景区南北宽5公里,东西长40公里,湖面5万亩。本来想游览水库,但是库区管理部门采取封闭管理,谢绝游人参观游览。
这儿也关着门,不知道是没有游客,还是不能浏览反正我们也不愿进去玩了。
我们沿着水库,北边的环湖旅游公路继续前行。下站依次是,于家寨-东沙窝-西沙窝-瓜园等乡村。正好也是我们设计的来时的路,没想到“歪打正着”。不仅景色优美,还能少走路,不用怕那“发了疯”的拉煤车。
西沙窝村
站在“西沙窝”村南,俯视“册田水库”全景,没想到是一个最佳位置。
水面上好像有“网箱”,估计有人在这儿养鱼。
幽静的小山村
村中到处可见的“火山岩”和用来盖房子的“火山石”。
向上爬升一段路,回望这个美丽的山村。
奋力前行的同事们
通过“大同县火车站”旁边,一个来时没有发现的立交道口。拍张照,以便大家来玩儿时能找见这条景色不错的路。
冒似已经开业的“方特游乐园”。
我们快要回家了,一天快乐的旅程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