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花间的逸趣,万物的性灵。面对自古及今“最难其俦”的逸格,无论风格是工笔、写意还是没骨,无论所画是花卉、禽鸟还是草虫,创作者如何面对与解决物我、形神、雅俗关系的问题,依然是一个常驻常新的核心课题。在这里,逸格不仅意味着画家人格精神的自由不羁、逍遥无碍,也暗含着一条文脉的接续、一种传统的延展,它不仅是对于古今时态、中西地域的超越与反思,更指向了创作者主体心性的通悟与自适。所有画科中,最能彰显“逸格”情韵的,也许就是同样在唐代独立成科的花鸟画了。面对自然万物,无论是花卉、蔬果、蜂蝶、草虫,还是翎毛、鞍马、畜兽、龙鱼,画家要从生灵万物的物形、物情、物态中,唤起主客体的感应与冥合,并藉此表露心性、抒发情感。恰在这56位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和品赏到醇厚绵长的“逸格”之味。在他们的画笔之下,北方的故园风物、南国的庭院生韵、西北的高原风土、西南的雨林植被,皆显现出万物生长的精微与超逸,同时也呈现出创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1)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2)

总前言

逸格的趣味

自古绘事之“逸格”最难师学,最难践行,似乎也最难辨识与说清。

中国古代画学以神、妙、能、逸分品,大致始于唐代。张怀瓘的《画断》将画分为神、妙、能三品,另加逸品;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同之,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优劣也”;直到北宋黄休复最早确立了“逸格”的崇高地位,列逸格于神、妙、能三格之上,明确提出“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

事实上,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也提出了与“逸格”相关的“自然”一格,且将其悬置于“五等”品次之顶,其他诸品次自此等以下层层坠落:“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后来黄休复所言“笔简形具,得之自然”与张彦远“自然”说遥相暗合。同样将“逸”与“自然”相联系的,是初唐李嗣真《书后品》标举的“逸品”说,其将“逸品”列于“九品”之上,视为书法品评的最高等次:“犹希闻偶合神交,自然冥契者,是才难也。而登逸品数者四人,逸之为末,信也。虽然若超吾逸品之才者,亦当绝终古,无复继作也。”这里的“偶合神交,自然冥契”描述了一种神秘、混沌而奇妙的创作状态。

“逸格”是创作者性灵情感的自然呈现,是主观思想与创作理法的高度统一,更强调不守成规、不拘绳墨,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何为“逸”?循字义解读,“逸”字有四层涵义与艺术创作相关,一乃安闲,二乃超脱绝俗,三乃遁隐,四乃不受拘束。由是,“逸”既与写意之“意”相关,标举着“笔简形具”的潇洒超逸,亦与技艺之“艺”相连,涵盖着“格外有不拘常法”的创作之道。

以“花间逸趣”为题,本次展览邀请汇聚了当下花鸟画坛56位画家的新近力作,其代群涵盖中青,地域跨越南北,画体融汇工写,风格兼容简繁,此展将各地花鸟画家佳作荟萃于中原,展现了当代花鸟画坛中坚力量的真实状态与创作水平。

所有画科中,最能彰显“逸格”情韵的,也许就是同样在唐代独立成科的花鸟画了。面对自然万物,无论是花卉、蔬果、蜂蝶、草虫,还是翎毛、鞍马、畜兽、龙鱼,画家要从生灵万物的物形、物情、物态中,唤起主客体的感应与冥合,并藉此表露心性、抒发情感。恰在这56位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和品赏到醇厚绵长的“逸格”之味。在他们的画笔之下,北方的故园风物、南国的庭院生韵、西北的高原风土、西南的雨林植被,皆显现出万物生长的精微与超逸,同时也呈现出创作者各自在求真、求善与求美的过程中探寻求索的自信与自足。既要求真,首要得画作与自然对应之真,必从“识夫鸟兽木之名”始,继而求其与心性相合之真,以臻“作画在摄情”之境;同时又要寻求美与善的观念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价值与拔俗意象,进而和社会风尚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花间的逸趣,万物的性灵。面对自古及今“最难其俦”的逸格,无论风格是工笔、写意还是没骨,无论所画是花卉、禽鸟还是草虫,创作者如何面对与解决物我、形神、雅俗关系的问题,依然是一个常驻常新的核心课题。在这里,逸格不仅意味着画家人格精神的自由不羁、逍遥无碍,也暗含着一条文脉的接续、一种传统的延展,它不仅是对于古今时态、中西地域的超越与反思,更指向了创作者主体心性的通悟与自适。

著名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于洋

己亥初春于北京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3)

花间逸趣 · 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

前 言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场中国花鸟画语言的变革,也便由此开始。百年来,艺术家不断推进花鸟画的探索与实践,徐悲鸿参融西画写实主义的水墨写实派,“二高一陈”借镜日本画开创的“岭南派”,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的“借古开今”方案等不同探索路向……这些中国现代艺术先辈们的不同选择,存在着合而不同的互补共生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释读中国花鸟画结构变化的历史线索。然而,在多元化与一体化并存的信息时代,影片、图像、文本等各种媒介让我们的目光应接不暇,却也习以为常。那么,当生活看似没有什么值得追问,形式又几乎穷尽了一切的可能,中国花鸟画在当下应该如何自适,如何出新?藉由“逸趣”这一话题,我们或许可以从艺术家的语言风格、艺术理念中重审当下的文化情境与价值结构,探讨花鸟画艺术本身所作出的应变。

特殊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的因素,构系了自身的文化属性,在我们所惯言的“当代”文化艺术语境中,花鸟画始终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自觉的驱动力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产生影响。当代画坛多元、开放、创新格局的形成,一方面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并逐步在交融、碰撞中探寻自身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则强调时代精神的张扬,历经数代人不断传承与革新,深深植根于画家心中,最终凝聚成自我变革和自我创新的巨大力量。面对当下,当代花鸟画家在长期、大量的生活写生的基础上建立起与当代生活、自然现象、造化规律相适应的审美构架,并在自身的文化理想与生命追寻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使当代花鸟画呈现出更为广泛而丰富的审美趣味。

由是,本次以“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的主题下,邀请了56位具有代表性的当代中国花鸟画家,以寻求更为广阔的文化视域来重新审视当代中国花鸟画的“逸趣”命题,并推动中国花鸟画跨地区的学术交流与互动,使各界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创作面貌及发展脉络获得更为深入的了解。

万物自在

世间万物,一草一木、翎毛走兽皆为生命的表征,当代花鸟画家以花卉鸟兽借物抒情,既延展了传统花鸟画的寓兴手法,又赋予其现代情韵。花鸟画之所以能沁入欣赏者的心灵,不在花、鸟、虫、鱼本身的自然特征,而在于画家注入了人文情感和现实关怀。他们深入生活,观察自然,融入了自身的情感、思考与判断。其作品,既有“入乎其内”的执着与生气,又不乏“出乎其外”的超脱与高致。在不断的入与出之间,他们把握着自身与造化万物的对话,体现出对生命精神的终极关怀。面对生灵万物,俯仰自得。“万物自在”邀请当代花鸟画坛16位艺术家参与,他们在继承和发扬花鸟画传统的同时寻求花鸟画在当代情境中的重新阐释,将花鸟画引向更广、更深的艺术层面。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邢少臣 姜怡翔 方 土 李得之

连俊洲 马顺先 乔宜男 麻元彬

任 清 满江红 刘春潮 焦永峰

韩 斌 董 罡 李志国 陈 涛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4)

姜怡翔 观春

240cm×12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5)

方土 君子风月

90cm×24cm×4 纸本水墨 2017年

精致入微

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之路承载着现实与历史的碰撞,在文化品格的吸收和图式形态的转型方面,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它直观地体现了艺术家在图式选择、生活经历及审美观念上的差异。相较传统工笔花鸟画而言,新工笔花鸟画既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也是对工笔花鸟画这一悠久画科在当代情境下的新发展。学院出身的工笔花鸟画家作为新工笔的主要创作群体,既受过严格的西式造型训练,亦保留着善于体味经典的创作气质。他们都在文化的延伸与传统的辉映中,在坚持传统工笔艺术样式的同时,表现出当代人对社会及传统的反思。“精致入微”聚焦于新工笔花鸟画领域,与观者于状物精微的审美境界中共同体验丰富的生命意趣。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陈湘波 莫晓松 郭子良 刘 英

陈 林 许晓彬 陈文利 赵春恒

李恩成 季 颁 樊 磊 韩 非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6)

陈湘波 徐引塘间步

42cm×78cm 绢本设色 2018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7)

莫晓松 荷塘深深几相许

57cm×91cm 纸本水墨 2017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8)

陈林 苔痕·云

50cm×86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9)

郭子良 热带花卉写生系列之绿玉藤花

82cm×62cm 绢本设色 2017年

天地之心

在中国文化谱系中,“梅花”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创作主题。传统题材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又如岁寒三友、芝石松鹤,等等,在传统文化观念里有“借物比兴”“缘物寄情”的意向与哲学象征。画梅者,以数点梅花,领悟阔大的天地之心。当下,“画梅”自然不能独立于传统经典的文化品位之外。岁月嬗递,品位变化,自然变革传统审美习惯、拓展审美领域是当代梅花题材创作的共同倾向。当代花鸟画家笔下的梅花,既是自然界时序更替的亲历者,也是画梅者文心的再现。“天地之心”集萃当代花鸟画坛8位艺术家的梅花题材创作,其梅花一反古人遗意,其创作源泉来自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他们胸怀万物,心师造化,与自然融合一体。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方楚雄 黎柱成 王居明 许敦平

阴澍雨 周午生 李雪松 杜 宁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10)

方楚雄 曹溪元梅

145cm×356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11)

阴澍雨 春消息

50cm×2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12)

周午生 争得梅花扑鼻香

66cm×133cm 纸本设色 2017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13)

李雪松 春雪满空来,触处是花开

180cm×97cm 纸本水墨 2019年

观花入怀

当代青年艺术家作为中国画坛的新生力量,受学院主流语境熏陶,同时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观花入怀”关注于当代青年艺术新锐的艺术思想、创作思路的新动向及其观照世界、体察自然的方式,追问在当今高科技、信息化时代,青年艺术家是如何创造出透视世界的新方式。显然,在21世纪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艺术家,他们的视域、内心世界的动向,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更多地源自他们在对当下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感知。当面对造化万物时,他们不是对象化的“观看”,而是内化的、换位想象的、返身关照式的浸润相化。荟萃当代青年艺术家的花鸟画作,进一步去理解青年艺术新锐的新观念、新语言。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杨广涛 冯剑平 吴龙强 孙 玮

罗旭平 曹 简 李梦龙 王 昊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14)

杨广涛 窗外03

90cm×40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15)

冯剑平 冬闲

216cm×140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16)

孙玮 梅花鹦鹉之二

49cm×70cm 绢本设色 2018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17)

曹简 春雪谱·流

纸本彩墨 125cm×300cm 2018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18)

李梦龙 无声

165cm×165cm 绢本设色 2018年

一念花开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中国传统哲学里,一花一叶可视为顿悟世界万物的媒介。作为一种抒情寄意的艺术样式,写意花鸟画因其独特的视觉形态与重大命题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在感受大自然的时序变化尤其是“借物咏怀”以观照人的内心世界这一点上,写意花鸟画具有着某种经久不衰的人文特性和精神内核。在当代写意花鸟画领域,艺术家从趣味、诗意的角度去体察自然万物。他们在长期、大量的生活写生的基础上建立起与当代生活、自然现象、造化规律相适应的审美构架,然而,他们的花鸟画艺术中却含有一种割不断的传统韵味和人文特质。“一念花开”以条屏形制呈现,邀请当代花鸟画坛12位艺术家参与,他们的花鸟画艺术超越了某种习以为常的“现代”界限,始终以中国文化根源为依托,并在自身的文化理想和生命追寻中,创造出其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观者尽可从他们的写意花鸟画作中,感受造化自然的生命精神,领悟物我一体的和谐状态。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尚 涛 陈永锵 吴冠南 熊显林

刘清华 郑阿湃 孙万灵 林 蓝

刘元飞 陈天硕 张纯彦 卓 愿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19)

尚涛 暗香

137cm×34cm×4 纸本设色 2012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20)

陈永锵 岭南风

181cm×32.5cm×4 纸本设色 2011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21)

熊显林 芙蓉秋韵 (左)

180cm×49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熊显林 芭蕉伴梅花 (右)

180cm×49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22)

张纯彦 新篁

180cm×45cm 纸本水墨 2014年

院风新体 · 当代中国花鸟画专题展

“院风新体·当代中国画专题展”以四位艺术家的艺术面貌,帮助观众获悉花鸟画在当代文化生态中的境遇。展览以艺术家的近期力作、艺术观点、写生随笔等为线索脉络,呈现艺术家多元的创作视角和创作形式。旨在探讨当代中国画的叙事模式,向大家传达当代中国画图式的独特价值,发掘花鸟画艺术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重意境的写心观念。

暗香疏影 · 黎柱成中国画作品展

黎柱成的梅花作品重“气”重“韵”,展现了水墨淋漓的通透感,极具书写性的造型和跌宕多姿的气韵,他的写意画营造出虚实相构且深远的意境。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23)

黎柱成 古梅苍石图

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24)

黎柱成 铁骨清香

180cm×9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25)

黎柱成 清气 (左)

180cm×58cm 纸本水墨 2019年

黎柱成 王冕诗意 (右)

180cm×59cm 纸本设色 2019年

素处以墨 · 麻元彬中国画作品展

麻元彬对佛教造像艺术的专研和收藏,体现了其素处以默的文化特质,他常以花卉田园、佛境造像入画,以没骨画法体现形质色的平衡,其创作蕴含禅意而不刻意追求肃穆,往往能带来鲜活与亲切的感受。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26)

麻元彬 昭化写生

38cm×89cm 纸本水墨 2019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27)

麻元彬 合阳红薯

38cm×89cm 纸本水墨 2019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28)

麻元彬 花落雨不知

44cm×67cm 纸本水墨 2019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29)

麻元彬 豆叶青

44cm×67cm 纸本水墨 2019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30)

麻元彬 秋雨湿

44cm×67cm 纸本水墨 2019年

草木本心 · 许敦平中国画作品展

许敦平在创作中不断进行多画风的尝试,尤其近年来的版纳写生是其创作生涯中独特的一环,通过深入大自然与生活,并从传统之中吸取有益学养,不断锤炼笔墨语言,使其体现了独特的审美和广博的视角。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31)

许敦平 乾坤清气

238cm×496cm 纸本水墨 2017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32)

许敦平 日月光华

183cm×146cm 纸本水墨 2015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33)

许敦平 花鸟条屏

248cm×62cm×4 纸本设色 2015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34)

许敦平 版纳写生系列之二

138cm × 34cm × 4 纸本设色 2016年

观物之生 · 阴澍雨中国画作品展

阴澍雨的作品给人一种平和的美感,将笔墨的质感、层次、肌理、韵味与自然物象的灵韵神气融为一体;他以本心映证“格物之理”,以笔墨来体察物象,以此探索传统笔墨进入现代生活的道路。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35)

阴澍雨 没骨樱桃

57cm×48cm 纸本水墨 2017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36)

阴澍雨 纯以水墨写红椒

57cm×48cm 纸本水墨 2017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37)

阴澍雨 柏子千秋

248cm×129cm 纸本水墨 2019年

岭南花鸟画合集诗意盎然(花间逸趣)(38)

阴澍雨 秋林尽染

纸本设色 248cm×129cm 2018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