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滥竽充数小古文100篇(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八十九)

滥竽充数小古文100篇(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八十九)⑥说:通“悦”,对......感到高兴。⑤为:替,给。②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像如今的笙。③南郭:复姓。④处士: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原文】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三百人。南郭③处士④请为⑤王吹竽,宣王说⑥之,廪食⑦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⑧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滥竽充数小古文100篇(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八十九)(1)

【注释】

①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姓田,名辟疆。

②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像如今的笙。

③南郭:复姓。

④处士: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⑤为:替,给。

⑥说:通“悦”,对......感到高兴。

⑦廪食(lǐn sì):官府给的粮米供奉。廪:粮食;食:供养。

⑧湣(mǐn)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或遂。

【评析】

滥竽充数,这应该是大家最早得知的一批成语中的一个,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有时,会时不时从嘴里蹦出来这个词,更不用说书面了。这绝对是个常用成语,他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毋庸多言。其实,生活中滥竽充数的现象屡见不鲜。至今这个成语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想来,这个成语产生的初衷,是有为者对那些没有相应的本领却担任相应职务的人呢一种辛辣嘲讽,也可以说表达了他们的愤愤不平和无奈。说白了,这些南郭先生就是个来混饭吃的,他们看到有空子可钻,就来占了便宜。对付他们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他们承担单独的任务,有没有真本事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南郭先生,就是那种只能用来装装门面的人,如同群演当中的群众甲和乙,不能给特写,只能一闪而过。是绝对无法独当一面的。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一个人立身处世,没有一些本领是不行的。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或者即使有了一份职位,也很难做得长久。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对于团队成员的各自情况要了如指掌,要根据各自的擅长,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要能鉴别谁是真正的人才,并加以重用,团队不能养懒人,更不能养闲人。滥竽充数的人,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奉劝他们迷途知返,下点功夫,学到点真本领才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