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黑泽明(大导演黑泽明惊世之作)
如何评价黑泽明(大导演黑泽明惊世之作)第一当事人,犯罪嫌疑犯强盗多襄丸,此人被抓是个偶然,捕快面带欣喜的微笑陈述,多襄丸从偷来的马上摔下来,疼到爬不起来,被小的像捆小鸡子儿一样给抓来了。二人证词出现了时间、地点和被害人。在密林中行走突然发现女人的帽子挂在树上,一顶被践踏过的武士帽,一条绳子和一个护身符盒子以上是全部,未发现作案武器,看到尸体第一时间前来报案。行脚僧:三天前的下午在官道上遇到被害人武士和武士妻子真砂,武士背弓挎箭带着武士刀,非常开心的和妻子与行脚僧擦身而过。
《罗生门》
就算没看过这部经典日本老电影的朋友肯定也知道它的大名,除了电影本身精彩的故事之外,罗生门效应也已成为常用的一句表述,形容人们无法对发生的事情达成一致所造成真相难辨的局面。这部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对今天的观众仍有极强的吸引力,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说不同语言的人对影片产生各自精妙的理解。
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谋杀的故事:中世纪的京都,一对武士夫妇路过密林,不巧遇上臭名昭著的强盗多襄丸,妻子真砂被奸污、武士被杀。然而当多襄丸终于被缉拿归案,众当事人分别陈述证词之时,却发现每个人的版本都不一样,案件也愈发扑朔迷离。案发三天后樵夫、行脚僧在残垣断壁的罗生城门下避雨,他俩愁眉苦脸大呼不解,一个路人也冲进城门避雨并与他们俩攀谈起来,于是樵夫和行脚僧把在纠察使署大堂下强盗多襄丸、武士(金泽武弘)和武士妻子(真砂)的供词又陈述了一遍。请路人帮忙一起分析:谁是凶手?事件为何如此复杂令人挠头?樵夫和行脚僧苦思而不解的又是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一下这些人是如何供述的:
樵夫:
在密林中行走突然发现女人的帽子挂在树上,一顶被践踏过的武士帽,一条绳子和一个护身符盒子以上是全部,未发现作案武器,看到尸体第一时间前来报案。
行脚僧:
三天前的下午在官道上遇到被害人武士和武士妻子真砂,武士背弓挎箭带着武士刀,非常开心的和妻子与行脚僧擦身而过。
二人证词出现了时间、地点和被害人。
第一当事人,犯罪嫌疑犯强盗多襄丸,此人被抓是个偶然,捕快面带欣喜的微笑陈述,多襄丸从偷来的马上摔下来,疼到爬不起来,被小的像捆小鸡子儿一样给抓来了。
这把皮革做的弓、17只鹰羽箭和马都是被害死者的东西。
强盗多襄丸立刻反唇相讥:“我摔下来了?我是喝了有毒的水腹痛落马的。”
反正我作恶多端你们是一定会取我人头的,对,那个武士就是我杀的。
多襄丸:不是我的错,微风惹的祸!
多襄丸供述:看到武士妻子的美貌他动了要把女人抢来的念头,即使要杀掉她的男人!
诈称有财宝可以便宜卖给武士,使诈偷袭武士把他绑了
把武士妻子骗来将她制服,多襄丸惊呼:“我从来没见过性子这么烈的女人”这个女人让他着迷。
拔刀与强盗搏斗,武士妻子真砂完全打不过强盗,她委屈痛哭。
女人被强迫居然也有快感很羞耻,这一点让强盗多襄丸也颇感意外,欺辱真砂之后他并未动杀掉武士的念头。
本想一走了之真砂突然冲上来祈求杀掉丈夫武士。
强盗居然也很有道义,他打开绳索与武士公平决斗大战23回合。
获胜后用长剑杀死武士,再转过身女人不见了。武士刀被我换酒喝了,女人的匕首我给忘了。
强盗多襄丸的供述完毕,镜头回到罗生门下,雨仍下得急,路人问到:“把马丢下的女人发生什么事?”行脚僧转述了武士妻子真砂的供述。
真砂:我从头到尾都是被欺辱的弱者
真砂供述:
被强盗强迫屈服,强盗多襄丸拿走武士刀夸张嘲笑两人后逃走了。
她委屈地扑进丈夫的怀里痛哭起来,却发现丈夫的眼神异常冷酷。
又哭了一阵之后才想起找到匕首,把丈夫的绳子割断。她祈求丈夫杀掉自己以保名誉,但武士用轻蔑憎恶的眼神看着她一语不发。
求你了,不要哇,不要用这样的眼神这样的态度对待我。
真砂一边痛苦的喊叫着一边握着匕首接近武士,然后她晕了过去。
醒来武士已死,她多次尝试也没能把自己杀掉,可怜的女人还能做什么呢?
武士妻子真砂的供词在她痛哭声中结束。
镜头回到罗生门下,雨势大。路人说:“真是越听越糊涂了,但是女人擅长用眼泪迷惑男人,她们的话不能相信。”
但是武士也有供词,是借助巫女的口说出来的,说到这里,樵夫有点慌张,他站起来说:“谎话,那个死人说的也是谎话。”
行脚僧不这么想,他觉得人死之后就不会说谎了。
武士:妻子决定和强盗逃走后露出的表情惊人地美!
纠察使署里,巫女在炎热的太阳下做法招魂,武士来了,他开场控诉:
“让那些把我扔到地狱里的人受到诅咒吧!”
武士的供述:
说完开场白武士上身的巫女突然使出一记扫荡腿!
好吧好吧,你在黑暗中的的苦难我们了解了。
强盗多襄丸欺辱妻子之后巧言骗她和自己逃走,既然贞操已被玷污,不如就给多襄丸做老婆吧。花言巧语之下,武士的妻子貌似动心了,她像是被催眠一般的抬起头。
从武士的角度看过去,妻子前所未有的美丽。
武士的心痛极了。他扭着头继续看着这两人。
妻子的表述让武士大惊,没想到自己美丽的老婆居然如此轻浮,实在太让人失望了。不得不说此处的构图十分精巧,强盗与武士的妻子浓情对视,远景的武士在二人中间,很明显,武士已经成为两人在一起的障碍。
强盗多襄丸拿走武士的刀,拉着女人就想走,突然被武士的妻子拉住,要求杀掉丈夫。
妻子要强盗杀掉自己的话就像一阵风,猛烈的把武士向黑暗深处吹去。此处与强盗供述一阵微风惹祸巧妙前后呼应。武士痛苦地控制巫女突然使出360°托马斯大回旋扫荡腿。
武士说,连强盗都明显感觉到这个女人虽然美丽但是心如毒蝎。
强盗被真砂的狠毒惊醒了,
强盗把女人推倒在地,说:“这女人我不要了!”
强盗一脚踩在武士妻子身上问武士,你想怎么处置她?
是杀是放,强盗让武士来选择。
镜头一转,从这个角度看,武士妻子和武士都是强盗脚下之物。
强盗向前一步继续问武士,武士妻子爬起来就跑。
过了许久强盗一个人悻悻地走回来,没杀武士却给他松绑,然后强盗离开。
突然间的变故,被抢劫、被侮辱、妻子背叛、尊严被践踏,武士哭得稀里哗啦。
正在伤心处,突然发现前方匕首闪闪发光仿佛在召唤他,屈辱的人生不值得继续。
武士自杀
巫女继续替武士讲述,黑暗中武士感觉有人偷偷靠近把刀拔了出来,巫女背后的樵夫突然神情紧张。
由武士灵魂附身巫女所做的供述完毕,镜头回到罗生门下,雨一直下,气氛不太融洽。
武士灵魂的供述完毕后,樵夫不安的走过来走过去,然后突然回头说:“哪有什么匕首,他是被剑杀死的。路人用眼神表示怀疑。”
自此在纠察使署大堂内,樵夫、行脚僧、强盗、武士妻子真砂、武士的供述全部结束。
但故事肯定还未结束,路人感觉樵夫明显知道更多,他凑了上去。
事情变得有趣起来,你在堂上为何没全说?你的故事似乎最有趣。
僧人突然插话说:“我不想听,不要再讲可怕的故事了。”
路人对此嗤之以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我甚至听说过鬼怪害怕人而逃走的传说。”
路人穷追不舍,他又凑到樵夫身边。“你似乎知道的最多,把你知道的讲出来”,于是樵夫从强盗对女人说话开始讲起。
大雨中,罗生门内,樵夫开始讲述他所亲见的故事。
强盗奸污武士妻子(真砂)之后,央求真砂改做他的老婆。
招数使尽,真砂只是趴在地上哭,强盗说:“那就只好杀掉你了。”
真砂突然抬起身来:“不可能的,我一个女人怎么可能讲那种背德的话呢。”然后找出匕首割断绑着武士的绳子再趴下接着哭。
强盗:“我明白了,你是让我们两个男人决斗定输赢。”
武士听到这句话像个孬种一样回答:“我不愿为这样的女人去冒生命危险,这样的贱货,你把她带走吧,眼下我宁愿失去她也不愿失去我的马。”
听到这番话真砂惊讶地回望强盗多襄丸。
多襄丸一脸狐疑,看看女人,再看看武士,再看女人,忽地下了决心转身要走。
武士嫌弃真砂强盗改主意不要真砂,真砂在两个男人的胯下扑倒痛哭,女人的命运就只能在男人的掌控之下无助哭泣么?
哭着哭着真砂突然抬起头来发出不知是笑还是哭的声音,被两个男人同时抛弃,命运怎会开这样的玩笑?
真砂开始反击了,“你们两个都是孬种,都不是男人!”
在女人嘲讽和挑唆之下,两人都拔出武器。真砂惊恐的望向两边,一场决斗即将开始
两人拿着武器手抖着,脚颤着,打着打着武器都丢了干脆扭打在一起。
终于强盗抢回武器,他持剑的手抖个不停。
最后强盗痛下杀手的时候 显得特别惊慌。
樵夫讲述的故事和强盗讲述的大相径庭,完全不是一回事。
强盗多襄丸讲述的对决和樵夫讲述的战斗相差太多,简直是英勇对懦弱一边是英雄豪气万丈大战23回合,另一边是刚混街道的流氓街头斗殴一般双手颤抖不断跌倒。
杀掉武士之后,武士妻子真砂跑掉了,强盗追了上去没追到,随后回来拿走武士的武器和马匹一瘸一拐地逃走了。
镜头回到罗生门,这雨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路人听完樵夫的故事哈哈大笑。
“这就是那个真实的故事?我不信!”
樵夫“是真的我没有说谎。”
“没有人在说他自己打算要说谎后还说谎的。”
行脚僧突然插话:“太可怕了,人们互不信任这世界和地狱有何分别?”
路人拍了僧人后背一巴掌反问:“想想吧,在这三人当中那一个人讲述的事情是可信的 ?”
电影仍未结束,但我们要按下暂停键,回顾一下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
谁是凶手?事件为何如此复杂令人挠头?樵夫和行脚僧苦思而不解的又是什么呢?
樵夫讲完他所见的故事之后,路人总结“你终于不能理解人们所做的事情了吧。”
这一句正好破解樵夫和行脚僧苦思不解的核心问题,导演特意安排避雨的路人在樵夫讲述完毕之后直指焦点:你没有说谎我不信,没有人在说他自己打算说谎后还说谎的。言下之意:樵夫你的故事完全在说谎。
“想想看吧,在这三个人当中,哪一个人讲述的事情是可信的?-你终于不能理解人们所做的事情了吧?”这里点出樵夫和僧人在路人到来之前凝思苦想的问题,他们俩不能理解强盗、武士、武士妻子为什么说的都不一样,他们为什么都要说谎,对于每个人都说谎这一事实僧人最不能理解,樵夫不能理解的焦点在他几乎偷看到了全过程,但三个人的回忆和他亲眼所见完全不同所以不能理解。电影中荒诞且更不能理解的是他居然也说谎了。于是所有的讲述者都说了谎!
他的谎言是什么?先暂时放下樵夫的谎言的问题,让我们回头看,既然所有的讲述者都说了谎,那么有迹可循的真相会有哪些呢?
萬重认为,在纠察使署大堂上的供述最有可信度,在没有串供的条件下,只要有2个人讲述情节有重合的片段即为真实情况。
强盗和武士讲述的重合部分是:武士妻子要求强盗杀死丈夫。
武士妻子和武士讲述的部分重合是:武士被匕首杀死。
有上面这两条真实的线索进行推理就好办了,让我们再回看,魔鬼出现在细节当中!
第一个细节破绽:在武士的供词之后樵夫的表现非常不安,他走过来走过去,然后突然说:“哪有什么匕首,他是被剑杀死的。”
第二个细节破绽:武士鬼魂借巫女的口最后说有人偷偷走过来把匕首拔出去了。这时背后的樵夫神情大变非常不安。
从这两处细节破绽可以推断「樵夫有问题」他有所隐瞒。他偷偷看到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在纠察使署供词时一句没提匕首这真正的凶器!
第二个真相,武士妻子和武士讲述的部分重合为:武士被匕首杀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樵夫偷走了匕首,是他把匕首从武士胸口拔出来偷走了。
这一推断后面还会得到证实,但先把樵夫偷走匕首并隐瞒匕首的谎言问题暂时放下。我们一起再看看强盗、武士、武士妻子他们证言的真实部分和谎言分别是什么:
强盗多襄丸的隐瞒和说谎:
一开始说喝水有蛇毒是说谎,他是被马摔下来的,鼎鼎大名的强盗骑马摔到爬不起来被捕快轻松给绑了简直太丢面子。他趴在溪边喝水时背上有武士的弓、箭、和刀,然后一转身就蛇毒发作摔倒不起,但是捕快拿到的证物当中没有刀,此中间没有卖刀处理赃物的时间和机会,足以证明他说谎。此为一;
与武士豪气万千的决斗23回合,武士很强大,最终自己获胜,用自己的剑杀掉了武士。但我们知道武士是被匕首杀死的,所以决斗是假的,此为二;
作为杀人数量很多的强盗,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想要女人就强女人,想要财宝就抢财宝,将武士打败是极有面子的事儿,反正都是个死,把牛吹上天,让自己爽一爽,江湖上从此以后也有自己美名扬。强盗既有杀人动机也有杀人灭迹掩盖罪行的目的,他的谎言最具迷惑性!
真相:他被武士妻子真砂杀死丈夫的要求吓坏了,这女人太狠毒,于是撇下二人逃走了。
武士妻子真砂的隐瞒和说谎:
她强调自己是受害者,一直处于被欺辱的可怜无助的境况,真砂的罪状有二,一是被强盗奸污时居然产生快感,被绑的武士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在强盗巧舌如簧的劝说和引诱下真砂的情感居然向强盗倾斜产生好感,此是她的罪恶之一;二是要求强盗杀死丈夫这一违反道德伦理的事实更为恶劣。
真相:她可能真的杀死了武士
被害者和被欺辱再到一定会被丈夫抛弃,她最终起了杀心,但软弱和可怜掩盖了她证词的可信度,几乎所有人都不会相信是她杀死了武士!
武士金泽武弘的隐瞒和说谎:
他的证词中表示:
强盗说这女人我不要了,是杀是留让武士选择,这种方式让武士保留了尊严,而武士不堪忍受屈辱和保持武士道尊严最终自杀。
他的谎言包括两部分:一是强盗给自己选择,维护了自己作为男人的尊严,从强盗的真相推论我们已经得知【强盗被武士妻子的狠毒吓坏,撇下二人逃跑了】所以根本没发生强盗说这女人我不要了让武士做选择这一情节。此为谎言。另一个谎言是自杀。
武士夸大了自己的可怜和没能维护作为武士的尊严,由此为出发供词说是自杀。
真相:武士不是自杀,他也没和强盗大战23回合。
虽然没有证据能证明武士自杀是百分百确定的谎言,但分析到这里已经基本还原事实真相,凶手最大可能是武士妻子:真砂。
事件搞到如此复杂的原因是每个人处于自己的虚荣和目的,都说谎了。
对于真凶这一点,武士妻子在供述时就隐晦的说是自己杀掉了丈夫,但她的处境令人可怜,加上强盗强行认罪承认是他干的,所以武士妻子的供词极容易被忽略。
樵夫为什么说谎?他的故事中哪些为真哪些是假呢?
电影还没看完,按回播放键,在樵夫讲完故事,路人拍了僧人后背一巴掌反问:“想想吧,在这三人当中那一个人讲述的事情是可信的 ?”这里继续往下看。
大雨中突然传来婴儿的哭声,三人向后看发现罗生门后面不知何时有人遗弃一个婴儿在此。
路人兴冲冲找过去,把婴儿身下的衣服和护身符翻出来准备拿走,这时樵夫冲过来制止他。
路人:“关你屁事,这衣服我不拿走,也会有别人拿走的。”
樵夫:“你这是罪恶”
路人:“罪恶?这孩子的父母又如何呢?玩乐之后把孩子扔掉,他们才是罪恶的!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是自私的,不自私就活不下去。”
樵夫愤怒,“你们每个人都是自私不诚实,强盗、女人、武士还有你!”
两人起冲突在雨中推搡,路人把樵夫的谎言揭穿:“你把那把珍贵的匕首怎么样了?如果不是你是谁把它偷走的?”
樵夫一语不发,默认了偷走匕首的事实。
一个耳光扇过去,真是贼喊捉贼啊!
再次暂停。
终于,樵夫说谎的真相出现了。他偷走了那把价值不菲的匕首,正是他把匕首从武士的胸口上拔出来的。
那么他讲述的故事里哪些为真哪些是假呢?
樵夫在雨中讲述的故事:强盗恳求真砂做他的女人--真砂拿匕首松绑武士--武士不愿为这样的女人冒险--真砂嘲讽二人挑动决斗--两人扭打强盗侥幸获胜。完全是谎言,从头至尾都是。
樵夫谎言的目的是:掩盖武士是被匕首杀死的,而拔出匕首偷走的人正是樵夫自己。
到这里电影《罗生门》的疑点全部推理完毕。怎么样,是不是还有那么一丢丢一头雾水的感觉呢?
萬重找到芥川龙之介的两个小说《筱竹丛中》和《罗生门》阅读之后,再结合电影剧情,梳理出完整真相。
完整的真相:
强盗听到武士妻子要自己杀死武士,他觉得这女人美到极致也毒到极致,于是改主意不想要这女人了,他狂笑着离开。武士妻子被侮辱之后自然也无法再与丈夫生活,丈夫冷笑要求她自杀。妻子发现丈夫的冷酷,丈夫没有保护好自己导致被奸污,还要自己以死守节!,于是武士妻子把丈夫杀死。官府的人找到她时,她在寺庙忏悔。她觉得在官府面前无法隐藏自己杀死丈夫的最终事实,所以她隐晦的狡辩:自己完全是按照丈夫的要求杀死丈夫的,同时自己也没提出过让强盗杀死丈夫而独自偷生的邪恶念头。她恨丈夫没能保护自己贞洁所以诱劝强盗杀掉丈夫,可当她看到强盗那吓人的面孔之后,她又不不希望与强盗一起生活,这样的生活是没有指望的。强盗狂笑跑掉,于是她亲自动手杀死武士。
回到电影,路人拿着婴儿的衣物和护身符离开了,僧人抱着婴儿对满口谎言的人们和满是恶行的世界几乎要完全失去信心,樵夫提出领养婴儿当做自己罪恶的忏悔,他说:“我才是那个应该感到羞耻的人,我不理解自己的灵魂。”
樵夫收养弃婴是对自己偷刀和说谎的忏悔,而对僧人来说,年复一年、战争、地震、暴风、火灾、饥荒、瘟疫,除了灾难还是灾难,成群结伙的强盗每晚都来突袭他已看过太多的人如蝼蚁般被人杀害。这五浊恶世中似乎都没有希望了。收养婴儿的善举让他对人世间有了一丝希望。婴儿成为最终阳光下沐浴正义的微小希望。成为僧人对人世的最后一点希望。
此时大雨停了,温暖的阳光照进破败的罗生门内,希望在每个人心中重新升起,樵夫抱着婴儿在阳光中离开。
电影结束。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这部电影值得再看一遍?萬重在制作这期解析的时候觉得黑泽明导演的确很有意思,在剧中貌似和剧情无关紧要的路人恰恰是最重要的角色,他好比是导演本人,在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在适合的机会发掘真相,如果没有这个角色的点拨,这部电影恐怕就真的成为“并没有所谓的客观真相”的典型力作了。萬重觉得只要有足够的证据和线索,我们执着星人最终有一天还是能找到真相的。
《罗生门》是导演黑泽明与桥本忍共同改编大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两部作品混编而成,电影包裹在小说《罗生门》的大框架之内,从樵夫开始讲述故事到武士最后说有人悄悄拔去他胸口的匕首之后段落均从《筱竹丛中》改编而来。樵夫对路人和僧人讲出他所看到的“真实的故事”和婴儿出现被路人拿走衣物等剧情冲突是小说《罗生门》的内容。桥本忍改编了第一稿,黑泽做了最终改变并决定作品要表现“人在描述自己的时候不可能不做修饰”的核心思想,只要深刻明白这一点就算是把《罗生门》这部旷世的电影看通透了。
这部电影从诞生就不容易理解,拍摄前电影公司安排了三位副导演给黑泽明,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三个都看不懂剧本去请教黑泽明,在解释了一番之后一位叫做加藤泰的副导演竟然还是表示无法理解,后来只好离开剧组。当时投资拍摄这部电影的大映制作公司领导人永田正一曾在该片的首映礼中途离场,甚至在此片于国外获奖后,还是对外声称对这部电影“几乎不懂”。
幸亏意大利电影节特别关照了此片,才让这部影片后来能够扬名世界。《罗生门》最终斩获了1951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意大利影评人奖,深深震动了日本。《罗生门》放到今天观看,它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影史上长盛不衰的经典,恰恰在于其超越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局限,直接深入人心,对人性本质进行拷问。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作品不断在西方及西方以外的世界各国重映、反复得到不同层面的解读与讨论,足以说明了一切。
好,电影《罗生门》的解析就到这里,如果觉得这期有那么点意思,请不要吝惜您的赞美。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