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形物语中的感情(我们为何爱这水中的一吻)
水形物语中的感情(我们为何爱这水中的一吻)这种水的质感也流淌在影片的配乐中。配乐师亚历山大·德斯普拉对音乐有着极度敏锐的直觉,总是能够把握住细腻独特的情感,他曾六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这是他第二次获奖(上一次是《布达佩斯大饭店》),包括《本杰明·巴顿奇事》、《国王的演讲》、《色·戒》等电影的配乐都是出自他手。水中拥吻作为墨西哥三杰之一的托罗,他的作品总是与奇异的怪物有关,而整个故事却又十分真诚简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怪诞童话风格。这种风格的最终呈现是由影片的艺术指导实现的。全片的基础色调是较为晦暗的蓝色和绿色,而主要光源的色调都是高饱和度的红色和黄色,冷暖色调的对比冲和形成了一种外在冰冷压抑而内里温暖活泼的质感,而这正与故事设定背景的冷酷和核心主题的炽烈相印证。与水有关的镜头充斥全片影片的许多镜头都与水有关,例如艾丽莎在雨夜坐着电车望向窗外的镜头,水滴密布的玻璃上反射着霓虹的光彩,在雨滴中散射成令人目眩的光晕;又如最后的水中相拥
《水形物语》海报
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最大赢家无疑是墨西哥怪才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 Del Toro)的《水形物语》(The Shape of Water),包揽了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配乐、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四个重要奖项,这场相濡以沫的温润爱恋似水一般包裹了每一个观众。
《水形物语》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63年冷战时期的美国,彼时的科学家们发现并捕捉了一只神奇的人鱼,他们将它囚禁在实验室中等待研究。哑女艾丽莎是实验室的清洁工,她注意到了这个令人诧异的怪物,孤独的她渐渐地和人鱼产生了感情,她决定要帮助人鱼逃离此地,重回自由的水域。
《水形物语》情节图:“为动乱年代造一个童话”
作为墨西哥三杰之一的托罗,他的作品总是与奇异的怪物有关,而整个故事却又十分真诚简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怪诞童话风格。这种风格的最终呈现是由影片的艺术指导实现的。全片的基础色调是较为晦暗的蓝色和绿色,而主要光源的色调都是高饱和度的红色和黄色,冷暖色调的对比冲和形成了一种外在冰冷压抑而内里温暖活泼的质感,而这正与故事设定背景的冷酷和核心主题的炽烈相印证。
与水有关的镜头充斥全片
影片的许多镜头都与水有关,例如艾丽莎在雨夜坐着电车望向窗外的镜头,水滴密布的玻璃上反射着霓虹的光彩,在雨滴中散射成令人目眩的光晕;又如最后的水中相拥镜头,灰蓝色的人鱼和一袭红裙的哑女融合成一个整体,细腻地把握住了水对于光线的柔化,让这一幕变得无比温情。在水的晕染之下,全片的色彩似乎都在弥漫、在交融,相互浸染,相互渗透,带给人一种奇妙的“沉浸感”。
水中拥吻
这种水的质感也流淌在影片的配乐中。配乐师亚历山大·德斯普拉对音乐有着极度敏锐的直觉,总是能够把握住细腻独特的情感,他曾六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这是他第二次获奖(上一次是《布达佩斯大饭店》),包括《本杰明·巴顿奇事》、《国王的演讲》、《色·戒》等电影的配乐都是出自他手。
亚历山大·德斯普拉 Alexandre Desplat
这次的配乐则做出了水下那种模糊、摇荡的听觉效果,似从水底远处传来,甚至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动听的弦乐漂浮在凝深的水汪之上,牵扯着你的注意,想沉下去看个究竟。视与听的完美结合,使这部影片足以让情感溢出屏幕,把每个人包围。
值得一提的是哑女艾丽莎的饰演者莎莉·霍金斯和人鱼饰演者道格·琼斯的表演。莎莉曾出演过《蓝色茉莉》《指匠情挑》等佳片,在2016年凭借在《莫娣》中的精彩表演获得当年的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
莎莉·霍金斯主演 《莫娣》(Maudie)
她的表演宁静而富有张力,能够处理好各种不同情感的交织状态,在一个个沉静的不动声色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中里表露自己的心境。这样的表演风格使她很适合饰演一些身体有缺陷但内心丰富的角色,例如《莫娣》中身患关节炎行动不便但对生活富有热情的画家莫娣,和本片中的哑女。她的沉默非但没有减少戏剧力量,反而因为她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变得更加饱满。
《潘神的迷宫》中的牧神潘
而道格·琼斯则是十分有名的特型角色扮演者,他总是隐藏在重重的化妆之下,用夸张而笨拙的肢体动作去扮演一个个试图与普通人沟通的怪物,他曾在托罗的另一部影片《潘神的迷宫》中饰演牧羊神潘,在本片中他的表演与莎莉的表演一起实现了这个怪诞却美妙的爱情故事。
在接受采访时,托罗说到他的这部影片灵感来自于1954年的美国电影《黑湖妖谭》,当年仅6岁的他看见人鱼在水中追寻少女的镜头时,他感受到了这个怪异场景中的美感——一种纯粹的爱慕,过了46年他才将这个灵感以这种方式重现。
《黑湖妖谭》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
托罗已经年过半百,但他对于怪异传说和童话故事的热情从未削减,他自己培育了一个微型动物园,建造了一个名为“幽暗山庄”(Bleak House)的私人博物馆,其中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兽的模型以及漫画故事书。托罗对于这些故事的迷恋最终转化成了他影片的情感特质,一种义无反顾的理想主义情感,纯粹真诚而炙热,难以被磨灭。与之相对的,托罗会把这些成人童话故事设定在特定的严峻的历史背景之下,《潘神的迷宫》里是二战时期,《水形物语》里是冷战时期,我们都知道政治文明中的虚伪险恶和波诡云谲,托罗把这些都引入进来自然很难避免一种故事背景和前景的割裂感,却也在对比中极大地增强了影片整体的浪漫主义色彩。
导演 吉尔莫·德尔·托罗
《水形物语》中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社会边缘人,形单影只的哑女清洁工,郁郁寡欢的同性恋老画家,与丈夫龃龉难和的黑人女工,渴望在组织中得到认可的军官等等。实际上他们与人鱼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他们的想法不受关注,他们受到人们的冷眼,他们渴望与人拥抱。托罗在采访中说道,他在这部影片中想要表达的是“你可以热爱你所不懂的东西,而不是恐惧它。”“怪物代表着最不被接纳的边缘人,但它也可以被接受。”“电影讲的是拥抱他人。”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找到了另一种应对陌生人边缘人的方式,那是一种我们几乎不能实现的方式,所以在人鱼相拥之时,我们才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热泪盈眶。
尽管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但我们依然爱着这深情的水下一吻。这一吻,相濡以沫,包容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