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评价湖心亭看雪(赞僧偈pk曹雪芹好了歌)
曹雪芹评价湖心亭看雪(赞僧偈pk曹雪芹好了歌)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禹尊九洲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
文/入诗
《赞僧偈》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位皇帝)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禹尊九洲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
朕今撒手归山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细细读过《赞僧偈》与《好了歌》,无非就是一个在大彻大悟后感叹事世“薄如纱”。
一个在求而不得中,叹息世味“如纱薄”。
曹雪芹的《好了歌》仅是对世情的诠释。而《赞僧偈》里,福临是在探究人是从哪里来?最终又去了哪里?“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爱新觉罗福临写《赞僧偈》时,也已经登基做皇帝。“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这句诗,就犹如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闹情绪一样。遇见困难,就要拔腿撂挑子。
撂挑子以后去哪里?
当然寺庙里就是最清净的地方。那么,福临接下来就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这句诗出自帝王之口,令人尤为惊诧!
每个人都去寺庙里出家,衣食住行这些基础性保障也无法满足。更不用说什么国富民强了。
学佛是为了更好的搞家国建设,而不是让每个人都去避世。单看这句诗,福临还是没有参透个中真谛啊。
而接下来的一段,就打破了这句诗的格局“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这个话题真的是无限大。也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课题。
难以想象的是,贵为“天子”的福临,也会发出此般疑惑!
像普通人一样追问,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无穷尽的哲理禅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禹尊九洲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
之上这段又开始回归世情,感叹丰功伟绩即便如同尧舜禹、商汤王、秦始皇,如今也不过是,南北山头上一堆泥啊!
在古代,一个皇帝都这么悲观,老百姓又怎么活?
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
朕今撒手归山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曹雪芹的《好了歌》与《赞僧偈》,具有一脉相承的异曲同工之妙。
清•曹雪芹《红楼梦》作者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看过爱新觉罗福临的《赞僧偈》与曹雪芹的《好了歌》,不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又了悟到什么?
才诱发出这样如梦一场的悲催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