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护士有何出路(大多是二流人才)
作为一名护士有何出路(大多是二流人才)小小的成功之后,很容易迷失,以为自己从此与众不同,因此变得野心勃勃。但既然是二流,我就守好自己的底线,小火慢炖,渐出成绩。我选择2家微信平台,一家在全国影响力广泛,另一家符合我所属的专科。7月到10月间,共发表原创文26篇。没有井喷式的炫目,不和谁比,你就天下无敌。在自己的领域,安心修炼。作为二流人才的我,不再盲目地往前冲,而是冷静地思考,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并将它发扬光大。我不善言辞,更乐意用文字记录内心感悟。工作,成为我的灵感来源。两者完美地结合,我一边工作,一边写作,不亦乐乎。虽然二流,但也是“人才”,自己说的不算,得大家承认才作数。于是,尝试投稿护理微信平台。也经历失败,但编辑的意见给了我实用的帮助与提高的方向。终于,在某个午后,无意间发现自己码的字被发表。人,一旦突破自身的壁垒,便海阔天空。出自亲临现场的,今年9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护理大会上黄彩霖的名为《浅谈岗位管理》的主题报告。她
在自己的领域安心修炼,不和谁比,你就天下无敌。
临近年末,逃不过的就是年终总结。你别说,以前做护士的时候,总结就是流水账,工作中也没有太值得一提的亮点;当了护师,总结开始高大上,什么进修学习啦,参与课题啦,获得荣誉啦,好像人生开始灿烂夺目;现在是主管护师了,真的会去认真思考和梳理过去一年的所得所失,也不希望人生虚度,没有倚老卖老的意思(因为我还年轻啊),是真的很想从吃过的亏中总结经验,避免下次再掉坑。
今年是我被聘为主管护师的第一年,要细数点滴,太过庞杂,不如从这一年在工作中听过的这两句话里,来总结一二。
第一句话:做护士的,大多是二流人才。
出自亲临现场的,今年9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护理大会上黄彩霖的名为《浅谈岗位管理》的主题报告。她是博士,台湾集美医院人力资源部高级顾问。细心的主持人在之后总结,该场报告听众鼓掌与欢笑的次数高达30,极富感染力。而我也深深地记住了那句话:做护士的,大多是二流人才。
乍听此话,惊讶之余却又立刻认同。很简单的道理,问问自己,护理是你的第一志愿吗?如果可以考进清华北大的热门专业,你会学习护理吗?我不会。
认清自己的价值,或者说,认清自己并非那么有价值,至少对我,是件好事。我不会那么着急地想要去证明自己,想要超越许多人,反而,比较有平常心。不是只有做了护士长的,才是好护士,好护士不一定是好护士长。那些将近40年工龄的一线护士,认真而踏实,不也值得赞颂吗?
作为二流人才的我,不再盲目地往前冲,而是冷静地思考,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并将它发扬光大。我不善言辞,更乐意用文字记录内心感悟。工作,成为我的灵感来源。两者完美地结合,我一边工作,一边写作,不亦乐乎。虽然二流,但也是“人才”,自己说的不算,得大家承认才作数。于是,尝试投稿护理微信平台。也经历失败,但编辑的意见给了我实用的帮助与提高的方向。终于,在某个午后,无意间发现自己码的字被发表。人,一旦突破自身的壁垒,便海阔天空。
小小的成功之后,很容易迷失,以为自己从此与众不同,因此变得野心勃勃。但既然是二流,我就守好自己的底线,小火慢炖,渐出成绩。我选择2家微信平台,一家在全国影响力广泛,另一家符合我所属的专科。7月到10月间,共发表原创文26篇。没有井喷式的炫目,不和谁比,你就天下无敌。在自己的领域,安心修炼。
第二句话:专科护士,你得是好护士、教育者和研究者。
这是出自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专科护士培训毕业典礼上,一位院长的发言。总结的全面而接地气。
什么是好护士?“以病人为中心”,这是一句套话,举一例来说:当得知明天降温,首先想到的是我本组的病人有没有御寒的冬衣,而不是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走进病房,会有病人主动向我微笑问好,当我走近病人身边,他们会对身边的其他病友说,你是优秀护士,上过报纸。他们甚至会夸大你的种种好,出院后织帽子围巾绣十字绣给你,门诊配完药来到病房,只想多看你一眼,所有的一切都是想表达喜欢你的那片心意。
教育者,也是专科护士的另一重身份,一个人的优秀不算什么,有能力让别人优秀才算本事。我正在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东西输出给更多人。
研究者,从狭义来说,要做科研,申请课题,发表论文,研究专利,著书立说。从广义去讲,则是彻底精通你的专业,不能在同一科室待了十年,却还有被难倒的时刻。同时钻研如何从护理,给患者带去更多福音。今年,我的院级课题进入结题阶段,参与策划执行的科室医疗服务品牌也获得区级金牌项目的殊荣,这全是阶段性的胜利。
研究者的目标一定不是获奖,名利加身,太过功利,很难用心。但你的付出,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回报你。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我的脚下。
护理部主任问:专科护士培训过后,你对自己的未来怎样打算?
是啊,明年的路该怎么走呢?
护士写论文有个窍门,题目一定不要“太大”,找寻一个点,把它说透。同理,宏大的计划,不如耐心把铁杵磨成针,长久地做好一件小事。
挑选什么样的小事呢?最好是自己擅长的,因为容易出成绩。在学职业生涯规划课时,有“人职匹配”的概念,你得去适合自己的岗位,做自己适合的事。所以我决定,继续磨练写作,并且一定和专业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自己的光和热传递到远方。
我这一年好像眼一睁一闭就这么过去了,你的呢?
封面图作者: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胡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