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姆登号防护巡洋舰(手持利刃的赤身露体武士)
埃姆登号防护巡洋舰(手持利刃的赤身露体武士)“埃米尔·贝尔坦”号的主炮指挥仪细节、主炮塔的正面细节“埃米尔·贝尔坦”号巡洋舰总共有9门Mle 1930型舰炮作为主炮火力,分别安装在三座奥梅库尔海军冶金/制钢厂生产的Mle 1931型炮塔内。该炮塔是法国海军的第一种服役的三联装炮塔。三座炮塔顶部的结构根据各炮塔的位置而有所不同:I号主炮塔顶部为连续结构,而II号和III号主炮塔顶部后侧为布置8米基线OPL(勒瓦卢瓦-佩雷精密光学仪器公司)Mle 1932型体视式测距仪而设计成了梯级结构,测距仪半融入了炮塔,仅有2侧的旋臂伸出。炮塔测距仪能够在±30度范围内自行旋转。主炮1928年,法国海军预期英国将在下一次海军会议(即1930年召开的伦敦海军会议)上将条约巡洋舰主炮口径上限从155毫米降至6英寸(152.4毫米),于是将新的轻巡洋舰主炮口径定为152.4毫米。经过2年的研制,法国军械部门在1930年推出了Mle 1930型55倍径15
文中照片感谢本厂长小友Jean Bart提供
本厂长务正业了!接《以布雷的名义去勇敢战斗,细品埃米尔·贝尔坦号轻巡洋舰之定型篇》
本厂长绘制的“埃米尔·贝尔坦”号轻巡洋舰定装武备二视图
作为一艘兼具水雷敷设能力的轻巡洋舰,“埃米尔·贝尔坦”号(或者愿意的话可以叫它“白劳易”号)的武备堪称精良,不过由于要兼顾水雷搭载,占据了一定的舰内空间,不得不在保证主炮火力的前提下削弱了部分防空火力和雷击能力
主炮
1928年,法国海军预期英国将在下一次海军会议(即1930年召开的伦敦海军会议)上将条约巡洋舰主炮口径上限从155毫米降至6英寸(152.4毫米),于是将新的轻巡洋舰主炮口径定为152.4毫米。
经过2年的研制,法国军械部门在1930年推出了Mle 1930型55倍径152.4毫米舰炮,该炮被定为法国海军新一代二等巡洋舰(轻巡洋舰)的标准主炮。总体设计衍生自“空想”级超级驱逐舰的138.6毫米Mle 1929型舰炮,是法国海军第一种用半自动楔式炮闩和金属发射药筒的巡洋舰级别主炮(之前一直是用“韦林”式横断螺纹炮闩和传统发射药包)。
“埃米尔·贝尔坦”号巡洋舰总共有9门Mle 1930型舰炮作为主炮火力,分别安装在三座奥梅库尔海军冶金/制钢厂生产的Mle 1931型炮塔内。该炮塔是法国海军的第一种服役的三联装炮塔。三座炮塔顶部的结构根据各炮塔的位置而有所不同:I号主炮塔顶部为连续结构,而II号和III号主炮塔顶部后侧为布置8米基线OPL(勒瓦卢瓦-佩雷精密光学仪器公司)Mle 1932型体视式测距仪而设计成了梯级结构,测距仪半融入了炮塔,仅有2侧的旋臂伸出。炮塔测距仪能够在±30度范围内自行旋转。
“埃米尔·贝尔坦”号的主炮指挥仪细节、主炮塔的正面细节
Mle 1930型炮塔是法国海军首个采用推送式扬弹机的巡洋舰炮塔。炮塔内的每一门舰炮都拥有各自独立运作的扬弹机。从弹药分配室直接连接到各炮耳轴左侧,炮弹在圆筒状扬弹管内竖直扬升。这种推送式扬弹机相较普通扬弹机的优势在于:扬弹管可以同时将数枚炮弹以较快的速度一次性的送入炮室,回复速度也非常快,这就保证了炮室的持续弹药供应,装填时间较普通扬弹机大为缩短,整套扬弹机占用的空间也比普通扬弹机小得多。
三联装152毫米Mle 1930型炮塔的内部结构
在三联装Mle 1930型炮塔中,三门舰炮分别安装在独立的摇架上,用于驱动炮管俯仰的齿弧固定在耳轴位置下方,各门火炮的俯仰由同一台电动机驱动。但还是可以做到独立俯仰,不过法国海军更喜欢让所有火炮一起联动。当然在电动机损坏的前提下,各炮也可以通过人力转动手轮来进行俯仰。在使用电力液压驱动时,主炮的最大俯仰速率为8度/秒,炮塔的俯仰角限制为-10度到 45度。
三联装152毫米Mle 1930型炮塔的射击室,图中可见待装填的炮弹正位于炮尾左侧的摇架托盘上
尽管Mle 1930型火炮采用了楔式炮闩、金属发射药筒和复杂的自动化供弹、装填系统设计以尽可能地缩短装填时间,理论射速可以达到12发,远高于“迪盖·特鲁安”级的155毫米舰炮。罢特,由于Mle 1930型火炮和炮塔供弹-装填系统太过复杂,再加上繁琐的安全保险设计使得Mle 1930型火炮和炮塔故障连连。在“埃米尔·贝尔坦”号的服役初期正常射速只有每分钟4~5发而已,即便在解决供弹系统故障后、再加上熟练的炮组也只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每分钟8发的射速。
Mle 1930型舰炮的致命缺陷就是它的身管寿命,只有300至350发左右,这个寿命远低于除了意大利安萨尔多M1926型53倍径152.4毫米舰炮之外的大多数同口径舰炮,但其炮口初速和膛压又不如以炮口初速高、射程远的意大利“嗑药”炮。在炮战中,这是一个不小的失分项目。
Mle 1930型舰炮总共配有被帽穿甲弹、钢壳爆破弹两类弹种,细分下来总共配有OPf(RC) Mle 1931型被帽穿甲弹、OPf(RC)K Mle 1931型被帽穿甲弹、OPf(RC)K Mle 1937型被帽穿甲弹、OEA Mle 1936型钢壳爆破弹和OEA Mle 1937型钢壳爆破弹,配用减装药型的BM7型发射药和标准装药型的BM11型发射药(发射药封装在金属药筒内)。
152毫米Mle 1930型火炮的弹药
Mle 1931型被帽穿甲弹使用BM11型发射药时炮口初速为870米/秒,45度仰角发射时最大射程为26474米;Mle 1937型被帽穿甲弹同等条件下初速844米/秒,最大射程25000米;OEA Mle 1936型钢壳爆破弹使用BM7型发射药时炮口初速790米/秒,最大射程21000米。
虽然Mle 1930型舰炮性能一般,身管寿命还坑爹得很,但得益于炮弹设计得比较优秀、弹重较大、弹头外形好,因此弹道也相对平直,存速较高,垂直穿深和远距离穿透力以及精度都相当不错(相反,意大利轻巡洋舰上的安萨尔多M1926型53倍径152.4毫米舰炮由于节省空间的原因采用公鞍式炮架,使得两根炮管之间的距离过近,齐射的时候会因为炮口暴风干扰弹道,致使射击散布面大、射击精度不佳)。这在炮战中是得分项,尤其是Mle 1931型和Mle 1937型被帽穿甲弹拥有十分不错的水下弹道性能,入水后能够在水下稳定运动较长的距离,能对敌舰的水下舰体结构造成类致命破坏。
本厂长绘制的三联装Mle 1930型152.4毫米舰炮炮塔示意图
“埃米尔·贝尔坦”号的主炮弹药库最多可以存储1315枚炮弹和1315个药筒,不过作战载弹量通常在1300发左右。
所有三座三联装主炮炮塔的射击指挥由位于巡洋舰前部三脚桅顶部平台上的一座主炮指挥仪控制(配备5米基线SOM公司的50 Mle 1926型合像式主测距仪和3米基线体视式辅助测距仪)。
“埃米尔·贝尔坦”号的152毫米主炮指挥仪,本厂长小友Jean Bart绘制
重型防空炮
20世纪20年代下半叶,列强各国的空中力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飞机的轰炸已经能对军舰造成致命的威胁,因此各国海军纷纷开发起重型舰用高射炮来加以应对。法国海军于1926年开始研制90毫米50倍径Mle 1926型高炮,1931年投产并装舰,因此“埃米尔·贝尔坦”号在设计时就已选择安装这型高炮。
该型炮分双联装和单装两种炮座式样,原本的设计方案中“埃米尔·贝尔坦”号只安装一座双联装型号,安装在后烟囱与III号主炮塔之间的甲板舱顶部平台上。但应海军要求加强重型高炮数量的要求,增加了两座单装型号,被安装在双联装炮座左右两侧的第一甲板上,构成了一个重型高炮炮群。
本厂长绘制的双联装CAD Mle 1930型和单装CAS Mle 1926型90毫米高射炮示意图
双联装炮座型号为CAD Mle 1930型,重13.7吨,安装在直径1.84米的座圈轴承上。炮座前半部分安装有5毫米厚的护罩,后部敞开。为了便于装填手装填,炮座后部设计有一个延伸出护罩的操作平台。炮座采用共鞍设计,2门火炮共用一个摇架,炮口轴线间距较小,炮尾之间几乎紧贴。使用电动机来驱动炮座回旋和炮管俯仰,火炮的最大仰角为80度,最大俯角为-5度,炮座回旋范围限制为±160度。
双联装90毫米高炮的炮尾结构,图中位于两炮尾中间呈“V”形布置的2个结构便是弹簧推弹机的摇臂
单装炮座型号为CAS Mle 1926型,重约7吨,安装在直径1.68米的座圈轴承上。和双联装炮座一样前半部分安装有5毫米厚的护罩,后部敞开。火炮的俯仰角也是-5度到 80度,炮座回旋范围均为0度到175度。
90毫米50倍径Mle 1926型高炮理论上最高射速为12~15发/分,不过在仰角超过60°时射速会下降至10发/分。
90/50 Mle 1926型高炮的弹药与双联装Mle 1930型炮座
Mle 1926型高炮配备三种炮弹,分别是OEA Mle 1925型钢壳爆破弹、Ol Mle 1927型燃烧弹和OEcl Mle 1926型照明弹。炮口初速850米/秒,理论最大射程15440米,80度仰角理论射高10600米。备弹数量为1000发钢壳爆破弹或燃烧弹、200发照明弹以及242发训练用空包弹。以2发一箱的方式装在721个弹药箱中存放在L舱段底部的90毫米高炮弹药库内,通过唯一一座“索泰-阿尔莱”型扬弹机从弹药库扬升至甲板舱末端的大厅中,然后再人力转运至各炮位。原本这座扬弹机只服务一座双联装高射炮,其每分钟20发的供弹速度还说得过去,但增加的两座单装高炮使得这一座扬弹机不堪重负,用了吃奶的力气也只能维持所有4门90毫米高射炮同时射击时5发/分的射速。
90毫米高炮弹药搬运路径,红圈处是扬弹机,红色区域为备射弹储架,蓝色的是通往甲板舱顶部的舱口
90毫米高炮配有2座Mle 1933型高炮指挥仪(配备3米基线SOM Mle 1932型体视式测距仪),分别安装在前烟囱后方的甲板舱平台两侧。但由于“埃米尔·贝尔坦”号在设计时只有一个重型高射炮火控中心,一套火控计算机只能处理单个目标的数据,原本只用于服务一座双联装炮座,因此即使应法国海军要求增加了两座单装炮座,但这四门90毫米高射炮只能同时攻击一个目标,不能各自为战。不过,在火控中心被毁的情况下各炮炮组也可以通过炮座本身的机械式瞄准具进行独立射击,但是命中率就只能看人品了。
“埃米尔·贝尔坦”号的Mle 1933型高炮指挥仪,本厂长小友Jean Bart绘制
轻型防空武器
原设计中,“埃米尔·贝尔坦”号巡洋舰装有四座双管37毫米50倍径CAD Mle 1933型半自动高射炮,两座为一组分别安装在舰桥两侧的艏楼甲板上。然而由于CAD Mle 1933型炮的产能不足,因此“埃米尔·贝尔坦”号被迫用四门单管37毫米CAS Mle 1925型炮来凑数,准备在CAD Mle 1933型炮产能上来后再换上,这一等就等到1939年11月。
单管37毫米CAS Mle 1925型半自动高射炮
37毫米Mle 1925型炮是一种早期半自动高炮,需要装填手不断地手动单发装填炮弹,总共21000发备弹以7发一箱的方式装在3000个弹药箱中储存在F舱段底层的弹药库里,通过2座电动扬弹机扬升至舰桥底部舱室,然后再由船员转运至炮位。尽管该炮的理论射速有30到42发/分,但实际上它的射速仅有约15到21发/分,完全无法满足防空需求。
本厂长绘制的双管37毫米、单管37毫米半自动高炮和双管13.2毫米高射机枪示意图
原设计中,“埃米尔·贝尔坦”号巡洋舰另装有四座双管13.2毫米76倍径“霍奇基斯”CAD Mle 1929型高射机枪,分别安装在I号主炮塔前部以及双联装90毫米高炮与后烟囱之间的甲板舱顶部平台上。单管射速250发/分,21000发备弹分装在700个30发弹夹内分别存在位于舰体前、后部的舱室的弹药箱中,使用时由人力搬运。由于13.2毫米机枪使用30发弹匣供弹,火力持续性严重不足,有效射程也非常有限。
双管13.2毫米76倍径“霍奇基斯”CAD Mle 1929型高射机枪
2个37毫米高炮炮组各拥有1台1米基线OPL体视式测距仪用于测量目标数据。2台测距仪分别安装在II号主炮塔后部平台两侧,通过电话与炮位周边的官兵通讯。另有一台相同的测距仪安装在后部13.2毫米高射机枪附近为高射机枪提供数据。
鱼雷武备
“埃米尔·贝尔坦”号巡洋舰拥有两座三联装550毫米Mle 1928T型鱼雷发射管,安装在舰体舯部78号肋位的第一甲板两舷,鱼雷发射范围为20度到160度。用于发射550毫米Mle 1923D型鱼雷。由于舰体空间及排水量有限,该舰没有配备鱼雷再装填设备,仅仅只携带了鱼雷发射管中的6枚鱼雷。由位于司令塔内和航海舰桥平台两侧辅助鱼雷指挥位置上的三套Mle 1933型鱼雷火控计算机控制。在火控计算机失效时,还可由安装在鱼雷管控制平台上的一套Mle 1935型鱼雷瞄准具进行瞄准,当然精度也只能靠信仰了。
本厂长绘制的三联装550毫米Mle 1928T型鱼雷发射管示意图
三联装550毫米Mle 1928T型鱼雷发射管
水雷武器
“埃米尔·贝尔坦”号毕竟是顶着“布雷巡洋舰”的名头立项的,因此水雷搭载量是该舰的硬性指标。该舰搭载了两套50米长、可拆卸的“德科维尔”型水雷导轨。在需要搭载水雷时,这2套水雷导轨可以迅速安装到舰尾甲板上。一套安装完毕的水雷导轨可以从舰尾一路延伸至单装90毫米高炮后方,每套导轨上最多可装84枚“布雷盖”B4型反舰水雷(全重535千克,装有80千克TNT炸药)。另外还能搭载21枚“吉罗”型反潜水雷(全重52千克,装药35千克TNT炸药)。标准水雷搭载量189枚,最多可以搭载200枚。
“布雷盖”B4型水雷
舰载机
一战后新舰的法国海军巡洋舰把用于主炮校射或夜战投掷照明弹的舰载水上侦察机作为“标配”。“埃米尔·贝尔坦”号在前、后烟囱之间安装了一座长20米的“佩诺埃特”型回压缩空气旋弹射器。弹射速度95千米/小时,最大载重不超过2吨,发射角度限制在左、右舷60度到120度。在弹射器下方、后烟囱前部的第一甲板上布置有一个伸缩式的机库,能够储存一架拆卸机翼等部件的水上飞机。通常搭载2架“古尔杜-莱瑟尔”GL 832型水上飞机(法国海军订购了22架,该型机续航力低,机体过于小巧轻盈,只能在海况优良时降落,使用条件极为苛刻,并不受海军欢迎),一架放置在弹射器上,另一架则在拆卸后储存在机库中。2座用于回收水上飞机的2吨级电动起重机分别安装在后烟囱左、右侧,吊臂长16.1 米,最大起重能力4吨,在舰只停止、水上飞机停靠在舷侧时回收舰载机。
GL 832型水上飞机正在准备弹射
GL 832型水上飞机弹射的瞬间
对于这型水上飞机,1938年就任“埃米尔·贝尔坦”号舰长的、原海军航空兵飞行员出身的罗贝尔·巴特上校刻薄的评价道:“在战时,使用这种舰载水上飞机的机会其实并不多。还不如把占用舰上大量空间的弹射器、起重机和机库这样的航空设施拆除并换成更有用的高炮。”同时期的其他法国巡洋舰舰长也都持相同观点。性能优秀的“卢瓦尔河·纽波特”130式水上侦察机由于体积和重量都较大,无法由“佩诺埃特”型弹射器弹射(后续的“拉加利索尼埃”级由于配备了强力的弹射器,可以搭载并弹射“卢瓦尔河·纽波特”130式水上侦察机),因此,“埃米尔·贝尔坦”号巡洋舰的航空侦察和校射能力在法国海军新式巡洋舰中比较薄弱。
综合看来,“埃米尔·贝尔坦”号的火力在条约轻巡洋舰中处在中上水平,其主炮性能虽然中庸,但凭借着优良的观瞄系统和优秀的弹药性能,在有效射程范围内还是可以对其设计的主要假想敌——意大利海军条约轻巡洋舰占有一定的优势,面对另一主要假想敌德国海军条约轻巡洋舰也不落下风。但由于水雷搭载量的制约,使得“埃米尔·贝尔坦”号的防空火力和雷击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尤其是牺牲了装甲防护能力,在条约轻巡洋舰中居于末流。唯独凭借充沛的动力和优异的机动性能在海战中减少中弹的几率。
由于该舰没有姊妹舰,实际使用中遭遇了诸多尴尬境地,请请留意下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