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光青州云门山(青州云门山游记)
如何观光青州云门山(青州云门山游记)沿石阶一路来到了云门山主峰大云顶,坐在小亭上可俯瞰青州市的全貌。层楼栉比,铁塔如林,来往车辆如梭,过往行人如潮......我们从“渐入仙境”来到一处较为平坦的空地上,展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座两重檐五重梁的仿古建筑——望寿阁。阁内的正殿建于悬崖之上,红墙青瓦,古朴壮观。置身阁中,恰好瞻望见号称天下第一的“寿”字,故名望寿阁。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柱三门的古式牌坊 ,山门正中匾额上书“云门山”三个烫金大字。此坊古色古香,金黄色琉璃瓦覆顶,飞檐翘角,雕刻精美,雄伟壮丽。仰望山顶,但见山体陡崖峭立,山势巍峨壮观,漫山松柏,景观棋布,另有石阶小亭点缀其间,也称得上景色可人。我们一路攀登,拾级而上。一条山路蜿蜒曲折,柏树罩着路面,少有太阳直晒,路面的青石很是光滑,一路上山风清凉,衣袖猎猎。林间的石桌石礅,随处可憩。笔直挺拔的柏树,骨干粼粼,树杈上塞着许多石块,枝头上系着一块块红绸布条,当然这些都
青州云门山游记
作者 | 巨同艾
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本非仁非智,不知道为什么也特别喜欢山水。
1996年国庆节,我同张永学、王来民、赵建华等一行人,坐上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一路颠簸,历经1个多小时,来到青州的云门山游览,欣赏这驰名中外的鲁中名山。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柱三门的古式牌坊 ,山门正中匾额上书“云门山”三个烫金大字。此坊古色古香,金黄色琉璃瓦覆顶,飞檐翘角,雕刻精美,雄伟壮丽。
仰望山顶,但见山体陡崖峭立,山势巍峨壮观,漫山松柏,景观棋布,另有石阶小亭点缀其间,也称得上景色可人。
我们一路攀登,拾级而上。一条山路蜿蜒曲折,柏树罩着路面,少有太阳直晒,路面的青石很是光滑,一路上山风清凉,衣袖猎猎。林间的石桌石礅,随处可憩。笔直挺拔的柏树,骨干粼粼,树杈上塞着许多石块,枝头上系着一块块红绸布条,当然这些都是游客的“杰作”,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从“渐入仙境”来到一处较为平坦的空地上,展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座两重檐五重梁的仿古建筑——望寿阁。阁内的正殿建于悬崖之上,红墙青瓦,古朴壮观。置身阁中,恰好瞻望见号称天下第一的“寿”字,故名望寿阁。
沿石阶一路来到了云门山主峰大云顶,坐在小亭上可俯瞰青州市的全貌。层楼栉比,铁塔如林,来往车辆如梭,过往行人如潮......
脚下为横亘东西数百米的峭壁,松柏叠翠,林森幽深。两端建有东西阆风亭,有“云门仙境”石碑、迎旭门、天仙玉女祠、玉皇殿等景观。
从庙宇建筑群出来,沿山坡前行,忽然发现一天然穴洞,高阔过丈,南北贯通,天然形成,远望如一轮明镜高悬太空。据说,夏秋时节,云雾缭绕,像有白云经云门洞冉冉升起。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人谓之“云门仙境”,云门山因此得名。
穿过云门洞,继续踏阶前行,几经转折,到达一个平台,这下一眼就看到山崖上那个“寿”字的全貌了。走近看,这繁体的“壽”字随山峰屹立在天地之间,仰之弥高有7米之多,近4米宽,镌刻在山阴峭壁上。该字结构严谨,端庄大方,犹如一幅用红墨书写的字画裱嵌在山崖,人称为“云门献寿”。
我们至此,也和其他游客一样置于“寿”字之下合影留念。随行的小姑娘顽皮地攀登上“寿”字,站在寸勾之上,伸长胳臂也没能超出“寸”高。她那里知道其中的“寸”就有2.23米,难怪当地人有“人无寸高”的戏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寿山”的云门山, 自明朝开始文武百官来此拜寿的人就络绎不绝,其名气也越来越大。无论是长寿路、观寿亭、望寿阁无一不是因为寿字而得名。我们此行不光领略到其怡人的风景,还领悟到青州所独特的“寿”文化了。
巨同艾,临朐辛寨街道一退休教师,平时喜欢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