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1978年引进中国的《追捕》在当时曾引起巨大轰动,戴着墨镜、身披高领风衣的男神高仓健,成为整整一个时代的记忆。这部影片在国内有着超高的口碑,被誉为一代经典之作。高仓健版《追捕》《追捕》口碑掉底,目前豆瓣评分仅为4.8分,这么低的评分作品在吴宇森的导演生涯中是极其少见的。年过七旬的吴宇森想必看到这样的结果也是颇感无奈,明明是自己擅长的双雄戏码,明明是热血燃爆的大场面,明明是暴力美学的风格延续,为何观众们就是不买账?翻拍经典本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有高仓健的《追捕》 珠玉在前,吴宇森想要拍出新意再造经典相当困难。人们会以审视前片的高度来要求你,再加上吴宇森超高的名气,观众们会以更苛刻更挑剔地眼光看待他的新片,一旦影片质量不济,评价将会跌至谷底。

《英雄本色》的余温尚未消散,导演吴宇森的重磅巨制新片《追捕》已经气势汹汹的登陆国内各大院线。

只可惜,这部号称斥资4000万美元、集合中日韩三地演员的大制作电影,在上映之后票房和口碑双双扑街了。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1)

除了首映当天以近3000万的票房勉强拿下日票房冠军外,《追捕》接下来的市场表现却不尽人意。不仅被上映已达一周之久的《正义联盟》死死压制,更被同日上映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大幅反超。出师未捷,颓势尽显,这样的票房成绩恐怕是很多人先前未曾预料到的。

更让人感到心塞的是本片的质量,《追捕》在上映之后遭到了很多观众的集体吐槽。卖弄老梗、尬聊英文、人物浅白、剧情老套、女主笑场等不一而足,映前对本片抱有强烈期待的观众纷纷加入了吐槽大军,这就是所谓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吧。人们实在想不通,大导演吴宇森为何将一部经典题材电影拍得如此不堪?

《追捕》口碑掉底,目前豆瓣评分仅为4.8分,这么低的评分作品在吴宇森的导演生涯中是极其少见的。

年过七旬的吴宇森想必看到这样的结果也是颇感无奈,明明是自己擅长的双雄戏码,明明是热血燃爆的大场面,明明是暴力美学的风格延续,为何观众们就是不买账?

翻拍经典本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有高仓健的《追捕》 珠玉在前,吴宇森想要拍出新意再造经典相当困难。人们会以审视前片的高度来要求你,再加上吴宇森超高的名气,观众们会以更苛刻更挑剔地眼光看待他的新片,一旦影片质量不济,评价将会跌至谷底。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2)

高仓健版《追捕》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1978年引进中国的《追捕》在当时曾引起巨大轰动,戴着墨镜、身披高领风衣的男神高仓健,成为整整一个时代的记忆。这部影片在国内有着超高的口碑,被誉为一代经典之作。

而吴宇森的新片与之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口碑票房双失利。《追捕》虽说不是直接翻拍自老版,但同样脱胎于日本小说《涉过愤怒的河》,可改编后的剧本立意浅显、逻辑混乱,主要角色缺少立体化的性格展现。拖沓套路的剧情也极大地影响了观感,再加上主创人员来自中日韩三国,语言沟通不畅、剧本磨合不深,使得影片的流畅度和感染力遭到削弱。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3)

《追捕》海报上的白鸽

当白鸽圣殿的画面再度出现,老观众们面露笑意地感慨老梗,新生代们则一脸茫然不知所谓。

新片折戟沉沙,吴宇森已经不是第一次感受到市场的寒意了。2008年的古装战争大片《赤壁》乏善可陈,鸿篇巨制最终成为一场闹剧,其中天雷滚滚的台词更是把观众们雷得里焦外嫩。2014年的《太平轮》同样难逃厄运,星光璀璨,视角宏大,想拍出乱世流离的人性,却偏偏亮点难寻,沦为平庸之作。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4)

《赤壁》中的金城武

更让观众难以忍受的是,《赤壁》《太平轮》都是分上下集上映的,影片质量好到还罢了,可这两部大片观众实在是没有耐心去等了。已经被坑了一次,难道还要再来一次?

吴宇森显然吸取了前两部作品失败的教训,这一次的《追捕》没有分成上下集去吊观众胃口,可人们依然不买账啊!

谁让你拍的不好?事实就摆在那儿,再多的解释也无济于事。想借助知名导演、人气明星就能大揽票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5)

怀旧的吴宇森真的不适合这个江湖了吗?当年那个意气风发、高举“暴力美学”大旗的中年导演去了哪里?

1968年,时年22岁的吴宇森以编剧身份踏足影视圈,三年后,他加入邵氏公司,师从一代名导张彻学习电影拍摄。张彻阳刚暴力的影像风格对吴宇森日后的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暴力美学”的种子就此埋下。

1973年,吴宇森导演生涯中的首部影片《过客》问世,只不过由于镜头太暴力而遭到禁映,在作出修改并将片名更改为《铁汉柔情》后,他的处女座才得以上映。早期的吴宇森多拍摄喜剧片,动作片也有涉猎,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6)

《发钱寒》、《滑稽时代》这两部喜剧片虽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吴宇森依然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影像风格。在离开嘉禾转投新艺城后,他又开始遭遇创作瓶颈,苦闷之中转往台湾发展。

1984年《英雄无泪》的出现,标志着吴宇森开始由喜剧片转向动作片,这部阳刚热血的影片昭示着吴氏“暴力美学”的时代即将来临。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7)

《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

两年之后的1986年,狄龙、周润发、张国荣主演的《英雄本色》横空出世,影片里上的小马哥成为无数人崇拜的偶像。沉寂多年的吴宇森一战成名,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暴力美学”时代。

充满诗意的暴力场面、酣畅淋漓的枪战镜头,快意恩仇的江湖情义,这些独具一格的元素成为吴宇森影片中最惹人注目的标志。《英雄本色》让人大呼过瘾,以3465万港币一举打破香港电影票房记录,并在后来的金像奖、金马奖上获得多项大奖。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8)

至此,吴宇森仿佛找到了通往电影新世界的大门,他手里握着“暴力美学”这把钥匙,时刻准备着为人们送上精心打造的经典之作。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9)

《纵横四海》剧照

随着《英雄本色》获得巨大成功,续篇《英雄本色2》也在次年顺势推出,同样大受好评。尔后的《喋血双雄》《喋血街头》《纵横四海》等经典影片相继问世,吴宇森“暴力美学大师”的地位至此已不可撼动。这些风靡一时的影片为吴宇森俘获了无数的粉丝,远在大洋彼岸的鬼才导演昆汀就是其中之一。

意气风发的吴宇森在执导完《辣手神探》后,选择离开香港去好莱坞发展,踌躇满志的他在美国大展身手,他执导的影片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卖座又叫好。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10)

《变脸》剧照

1993年在好莱坞执导的首部影片《终极标靶》拿下3000万美元票房,三年后的枪战动作片《断箭》取得7000万美元佳绩,后来的《变脸》和《碟中谍2》更是火遍全球,吴宇森藉此成为全球最具商业价值的导演之一。

吴宇森在好莱坞征战多年后,于2006年重新回到国内发展,他的电影制作开始进入到第三个阶段,这时距离他离开本土主流市场已经过去了13年之久。内地的广阔市场和充沛的资金吸引着大批香港电影人北上,在这种大背景下,吴宇森的发展重心自然放在了内地。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11)

《赤壁》剧照

两年后,他推出了古装战争大片《赤壁(上)》,这部云集了两岸三地诸多实力派演员的影片并未赢得好彩头,评价偏低,口碑不佳。2009年,《赤壁(下)》卷土重来,依然没能获得观众的好评。那个我们曾经熟悉的动作片导演,在执导这类大题材的历史片时仿佛有些力不从心。

吴宇森好像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冷淡反应,问题出在哪呢?他也在思考着。离开了自己擅长的动作片,难道就驾驭不好别的类型片吗?在潜心五年后,他再度推出了爱情战争片《太平轮(上)》,依然大制作大明星,结果再次败北,这部影片甚至比《赤壁》的评价还要低。后来的《太平轮(下)》差强人意,但吴宇森最辉煌最高峰的时代俨然已经落幕。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12)

《太平轮》里的金城武

吴宇森自然不甘心,最终又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题材,惺惺相惜的双雄设定、快意恩仇的江湖情义,一切都那么熟悉,然而《追捕》终究没能重塑经典。相比于他八九十年代拍的那些片子来说,连及格线都没过的《追捕》很那与之相提并论。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13)

尴尬地是,重映版的《英雄本色》还在影院放着,《追捕》反而显得更加黯然失色。

导演吴宇森放白鸽(当白鸽再次飞起)(14)

英雄迟暮,风采不再,当成群的白鸽再次在吴宇森的新片里飞起时,我们发现他是真的老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