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施入土壤后的去向(尿素土壤表施等于撒钱)
尿素施入土壤后的去向(尿素土壤表施等于撒钱)植物的叶片含有大量的气孔和间隙,尿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气孔和叶片间隙被植物吸收,因此尿素也是一种常见的叶面肥。叶面施肥相对土壤施肥具有吸收快、用量省、作用强、效率高的特点,可以有效地缓解作物脱肥的症状。二、直接叶面喷施作物的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尿素,尿素需要在土壤中“脲酶”的水解作用下,分解成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才能被植物的根吸收。正常情况下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要4~7天,在水分适当时土壤温度越高转化越快;当土壤温度在30℃时转化仅仅需要2~3天,当土壤温度在10℃时,完全转化成铵态氮则需要7~10天。尿素转化成的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对光和热不稳定,氮素容易转化成氨气而挥发,会导致养分严重浪费。农谚说“尿素撒地表,十有八九浪费掉”,因此尿素要深施覆土(埋土5公分以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肥效。此外,尿素表施还容易随雨水流失,覆土可以防止氮素被水冲走,对提高尿素的肥效很有帮助
农谚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对农作物的增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氮肥是用量最多的肥料,其可以促进植株茎叶发育、可以促进谷类“分蘖”、可以防止植株早衰,氮是农作物需求量最多的大量元素,作物氮缺乏时产量会严重降低。
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肥料,也是人们使用得最多的氮肥之一,我国尿素的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尿素的使用可有讲究,很多人在施用尿素时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养分白白浪费,今天我就向大家分享尿素的正确施用方法,可以让养分利用率翻倍。
一、深施覆土
很多人在施尿素时,为了图方便,喜欢把尿素直接表施在植株根系附近,这种施肥方式是非常不科学的,会导致养分严重浪费。
作物的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尿素,尿素需要在土壤中“脲酶”的水解作用下,分解成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才能被植物的根吸收。正常情况下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要4~7天,在水分适当时土壤温度越高转化越快;当土壤温度在30℃时转化仅仅需要2~3天,当土壤温度在10℃时,完全转化成铵态氮则需要7~10天。
尿素转化成的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对光和热不稳定,氮素容易转化成氨气而挥发,会导致养分严重浪费。农谚说“尿素撒地表,十有八九浪费掉”,因此尿素要深施覆土(埋土5公分以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肥效。此外,尿素表施还容易随雨水流失,覆土可以防止氮素被水冲走,对提高尿素的肥效很有帮助。
小妙招:尿素深施会增加种植成本,如果一定要表施,那么我们可以在阴雨天进行(大雨、暴雨、土壤干燥或者太阳光线强烈时禁止表施)。阴雨天土壤潮湿,可以加快尿素溶解;此外,阴雨天气温低,可以防止氮素转化成氨而挥发,能相对减少养分的浪费。
二、直接叶面喷施
植物的叶片含有大量的气孔和间隙,尿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气孔和叶片间隙被植物吸收,因此尿素也是一种常见的叶面肥。叶面施肥相对土壤施肥具有吸收快、用量省、作用强、效率高的特点,可以有效地缓解作物脱肥的症状。
尿素单独喷施:尿素单独喷施时浓度在0.5%左右(即稀释200倍),喷施的浓度一般不超过1%(即稀释100倍),这样可以防止产生肥害。一般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即可使作物叶片明显变绿,并能促进作物生长。
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氮、磷、钾是植物需求量最高的大量元素肥料,磷酸二氢钾是高效磷钾复合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可以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在喷施时,我们每亩可以用60克磷酸二氢钾、90克尿素,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
特别注意:叶面肥附着在叶片上的时间越长,叶面肥的吸收效果越好,肥效越高,因此我们在喷施叶面肥时忌讳在中午太阳光线强烈的时间进行,可以选择在阴天喷施,也可以选择在晴天早晚进行喷施,这样可以提高肥效。
三、“尿素 复硝酚钠”混合喷施
复硝酚钠是一种低成本、使用剂量少、效果好、无毒、无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国际粮农组织指定为绿色食品工程推荐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和尿素混合喷施,可以增加叶面肥的渗透、粘着、展着力,可以促进肥料进入植株体内,可以提高肥效30%以上。
此外,复硝酚钠具有促进植株发育、防止落花落果、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抗病、抗虫、抗寒、抗热、抗盐碱、抗旱),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尿素和复硝酚钠混合喷施非常适合叶菜类蔬菜的种植,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作用。
使用方法:每亩我们可以用尿素150克、1.8%复硝酚钠1克,兑水30公斤,混匀后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喷施2~3天后,植物的叶片会明显变厚变绿、长势会更加旺盛、抗病虫害等抗逆能力会大幅度提高。
总结,尿素表施会导致养分严重浪费,相对于表施,尿素深施覆土、叶面喷施可以使肥效翻倍。
如果你对种植感兴趣,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