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为什么要当继母(赵薇全盘皆输的)
赵薇为什么要当继母(赵薇全盘皆输的)在综艺节目《中餐厅》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01就连育儿带娃,都是一等一的智慧妈妈。最近赵薇在她的真人秀节目中,说出了上面的这句话,就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
赵薇语录:“不能太把孩子当回事儿!”
有没发现?好闺蜜总是实力相当,
赵薇和王菲就是这样的典范。
她们不仅在事业上一路比肩攀登,
就连育儿带娃,都是一等一的智慧妈妈。
最近赵薇在她的真人秀节目中,
说出了上面的这句话,就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
01
在综艺节目《中餐厅》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
有一家客人吃饭,妈妈说,“孩子说,再也不出来和我玩了”。
赵薇问:“为什么,他看不上你哪里?”
男孩妈妈接着说:“他哪里都看不上我,我在家里的地位被排到最后,他奶奶太宠孩子了,孩子觉得自己在家里的位置是第一的!”
妈妈们当即表示赞同赵薇的说法。
如今的孩子家庭地位都很高,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先让给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便认为这是他本该享受特殊待遇,甚至恨不得地球都得围绕着他一个人转。
渐渐地,孩子越来越自私,大人越来越没有威信。
其实,这样的家庭真不少:
● 特别强大,尽力给孩子创造了衣食无忧的条件
● 源源不断地给孩子零花钱。
● 什么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尽量去满足孩子的需求
● 为了给孩子最好的吃穿,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房子,让自己累死累活,却忘了让孩子们和自己一起分担责任
● 不是自己包办一切,就是花钱找保姆包办家里的一切家务
这样做直接导致孩子们:
● 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并没有意识到挣钱是个辛苦的过程
● 习惯了妈妈的付出,却并不会感恩
● 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吃懒做
● 一旦满足不了他们,容易做出过激行为: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某,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 一旦让他们改变,让他们承担责任,他们就变得百般挑剔和逃避,是十足“白眼狼”。
02
英国的利斯说过,溺爱的双亲应该记住:每样事都替孩子做,不希望孩子做什么事,这是对他有害的。孩子通常不需要娇养,他们要能尽职负责,过度的溺爱与娇养其结果是侮辱。
想起有一次我去朋友朱莉家吃饭。
朱莉在厨房忙着做饭,她七岁大的女儿艾米会主动帮忙打下手,择菜、洗菜,拿小刀切胡萝卜丁,干得有模有样。
吃饭前,艾米就摆好了碗筷,帮大人一一盛饭,我问会不会烫到孩子的手,艾米说,不会的,我经常给爸爸妈妈盛饭。
看到我惊讶的眼神,朱莉笑着说,艾米一岁半开始自己拿勺吃饭,两岁半学会了洗菜,四岁开始就是小帮厨了,吃完饭她会自己洗小碗。
饭后,艾米用抹布擦干净桌子,然后自觉地去做房间作业,全程主动自觉,不需要朱莉催促完成。
我对朱莉的教育理念佩服得五体投地,朱莉说,培养艾米的独立性很重要,艾米从小到大都是自己吃饭,摔倒了也是自己爬起来。
家里所有的事情他们都和孩子商量着来,而不是让艾米优先,绝不给艾米特殊待遇。
朱莉告诉我:如果真的爱孩子,就不要太把他们当回事,应该让他们学会承担,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
03
中国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家人全部围着孩子转。
我记得有一次逛街的时候看到一家五口人,妈妈抱着孩子,所有人以孩子为中心,围成一个圆形走着。
爷爷负责递块饼干给孩子,奶奶负责喂孩子喝水,爸爸负责逗孩子开心,一家人听从孩子的指挥。
若不是亲眼看见,我不会相信有家长在孩子面前这么低姿态。
我身边有百分之六十的朋友在啃老,房子车子都是老人买的,孩子出生后也是老人带。
如果老人身体不好,也必定要拿出钱来帮忙养孙子,不然就是狠心、自私、冷漠,所以中国的老人也很无奈。
中国的啃老族越来越多,啃老族其实就是长不大的巨婴。他们从小到大的所有事情都是父母一手操办好,就连婚事也是父母托人找关系介绍的好姻缘。
当父母年岁已老,再也不能庇护孩子的时候,这时候孩子就会反过来埋怨父母,为什么不帮忙带孩子,为什么不帮忙还房贷?为什么不关心年轻人?
我们曾经做过这样一组随机调查。
只有16%的人记得父母的生日、爱好、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有48%的人认为父母就该帮儿女,不然就是不仁不义。还有34%的儿女对于啃老一说保持中立的态度,认为年轻人的压力也很大。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孩子变成了稀缺物种,儿童的地位显著提高,也为如今老人的养老问题埋下了隐患。
这些被儿女精神遗弃的老人们年轻的时候犯过同样的错误,就是太把孩子当回事,家里永远是孩子第一。
教育就像投资,你对孩子前半生的教育,决定你后半生的命运。就像赵薇说的,一个家庭孩子的地位不能第一,千万不要太把孩子当回事。
等你老了,就会尝到自己种的苦果,因为你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晚年。
04
完美的母女关系,母子关系,应该是同甘共苦、及时互动的,需要双方心里有一杆秤,时刻保持爱的平衡,而不是一方一味付出,一方尽情接受。如果长期失衡,那么种下的不是爱和希望,而是白眼狼和毁灭。有这么几个关键,值得思考:
1)“不管”是最好的“管”
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比母亲口头讲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
2)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要让孩子独立面对问题
孩子真正的成长,都是从独立生活的那一刻开始的。第一次独自睡觉,第一次自己洗澡,第一次做家务,第一次做小义工……让孩子体会到独自生活的艰辛,从中学会自己出主意,自己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才有可能让其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温迪•莫格尔就曾说过,当父母倾尽全力不让孩子体验到不适时,他们长大后,反而不知道如何面对正常的挫折。
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从承担家务活开始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孩子从1岁起,就会形成关于自我的观念,3岁就会进入自尊期,开始寻找自我价值。
孩子为了寻找存在感,会试图去帮妈妈洗碗洗衣服拖地……那么,只要他们乐意,有什么不可?
● 担心孩子太小,怕磕伤?那洗碗的凳子放稳点呗!
● 担心孩子洗不干净?过后悄悄再洗一遍就是!
● 体力劳动浪费孩子时间?拜托,这是在教孩子自食其力好吗?
4)向孩子示弱,让孩子帮助你
养育孩子,不仅需要斗智斗勇,它更需要时刻保持平衡,既不能对孩子不管不顾,也不能对孩子溺爱得太深。
杨澜谈自己的教育经历时,曾说: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还有一种聪明的做法,就是向孩子示弱,让孩子懂得去理解和尊重父母,体验生活中的不容易。否则孩子们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贴父母。
长颈鹿妈妈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儿童心理资深研究者
免费分享成长资源,看到孩子更远的未来
长按专治#教育不好熊孩子#综合征
原创投稿|商务合作|版权问题
鹿妈18565645022 qq:21251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