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苹果涨还是降(吴立峰苹果疯涨急跌)
今日苹果涨还是降(吴立峰苹果疯涨急跌)在当前这样的形势下,最希望郑州富士康停工,巴不得整个中国工厂都停工的,可能还是美国;连续急跌再结合此前苹果疯涨,美元资本疑似在疯狂收割股民同时,即可以让中国经济蒙受损失,又能够逼迫美国企业产业转移,更有利于它讲好供应链去中国的故事了。依照前5年免,后5年减半的安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辛苦栽种了10多年的郑州富士康,对郑州、河南经济与财税的回馈,这才好日子开始。然而,政客的想法与经济界人士未必是一致的,特别是那些与政治密切联系的金融资本财团,可能更是大相径庭。今年以来,郑州的不少事情大家都是印象深刻,而导致这些问题的,都有一个核心:钱,缺钱,非常缺钱。当年为了引进苹果生产线,河南省更是给富士康一系列大优惠:提供15亿美元建厂补贴,投产前五年免企业税和增值税,后5年减半,甚至还向国家海关总署请求了保税区政策。
论货币持久战(2)
美东时间11月1日美股最新行情,苹果股价持续下跌,以150.650美元收盘,继前一交易日下跌超过2%之后,今日又较开盘下跌1.75%。业内预测,富士康郑州工厂的疫情可能使该厂区11月产能减少达30%,供应链的阴影笼罩了苹果即将到来的假日季,这充分证明全球供应链使得各国密切关联,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整个链条。
回顾疫情初期,海外大规模疫情爆发导致工厂大面积停工,而中国则以几乎完美的防疫抗疫实现了率先复工复产,甚至做到了疫情中的保工保产,苹果因此大为受益,也对中国供应链保障力倍加看好。
在那个世界各国都困难的时刻,中国的努力使得中美两国产业经济呈现了双赢的良好局面,也使得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得以维持。
然而,政客的想法与经济界人士未必是一致的,特别是那些与政治密切联系的金融资本财团,可能更是大相径庭。
今年以来,郑州的不少事情大家都是印象深刻,而导致这些问题的,都有一个核心:钱,缺钱,非常缺钱。
当年为了引进苹果生产线,河南省更是给富士康一系列大优惠:提供15亿美元建厂补贴,投产前五年免企业税和增值税,后5年减半,甚至还向国家海关总署请求了保税区政策。
依照前5年免,后5年减半的安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辛苦栽种了10多年的郑州富士康,对郑州、河南经济与财税的回馈,这才好日子开始。
在当前这样的形势下,最希望郑州富士康停工,巴不得整个中国工厂都停工的,可能还是美国;连续急跌再结合此前苹果疯涨,美元资本疑似在疯狂收割股民同时,即可以让中国经济蒙受损失,又能够逼迫美国企业产业转移,更有利于它讲好供应链去中国的故事了。
我们都知道,在全球制造业领域,中国的供应链是最为完善的,这也使得像富士康和特斯拉这样的世界级行业巨头,纷纷选择到中国来投资建厂,中国政府为了引进他们,也给出了足够的诚意。
在良好的供应链生态面前,国内外政商关系非常融洽,中国和世界级行业巨头可谓是双赢。
特斯拉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面向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采购量,更是供应链的大变局,类似此前的“苹果供应链”为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带来的机遇。
因为苹果的直接采购,使中国该行业有了与全球的同行竞争升级产品与技术的机会。而中国企业也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事实证明,中国供应商并不是只能生产低端产品,它们缺少的只是平等竞争的机会。
特斯拉中国工厂的建成投产,同样也促进了中国的汽车供应链体系。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部件本土化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除了最核心的半导体芯片,特斯拉上海厂使用的都是我国本土生产的零部件,马斯克之所以想在大陆市场建造第二工厂,是因为中国的供应链震撼了他,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了特斯拉汽车的生产效率。
在特斯拉全球的产能恢复方面,最先控制疫情并恢复生产的中国,成为了特斯拉汽车生产的绝对主力,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特斯拉汽车一度占据特斯拉全球总销量的一半。
尝到了甜头的特斯拉已经启动了“第二工厂”的选址,未来汽车工厂的建立,势必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该地区配套产业的发展速度也会加快。
众所周知,特斯拉选择在我们国内建厂,是因为我们国内的供应链完整,而且我国在电池、电机、电控领域的技术是具有领先优势的,特斯拉可以直接与我们这些企业进行合作,对自己汽车产品的性能进行优化。
知情人士称,特斯拉对于“三电”的需求是非常大,这也带动了我国相关企业的发展,成就了宁德时代这类龙头企业,通过与特斯拉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了自己所占的全球市场份额。
美元霸权发动的货币战场,在全球各大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挑起事端,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各个国家的软肋,趁你病要你命的各种手腕层出不穷,包括自己人的命,该索要时一点都不含糊,英国和日本包括美国自己的跨国企业都是最有话语权的。
美元霸权对于全球供应链犯下的罪行,估计用一整本《不列颠百科全书》都不够记载的。
比如说,利用俄乌冲突,通过美元霸权切断俄罗斯与欧盟的天然气供应链,进而打压并削弱欧盟各国的制造业。
特别是德国更是损失惨重,随着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电价走势开始失控,此前德国的高杠杆经营模式也逐渐崩溃,德国的工厂不得不停止生产,以应对不断上涨的天然气价格。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瑞信明星分析师Zoltan将德国电价的高杠杆模式类比成雷曼危机时期的高金融杠杆:
过度的金融杠杆会触发“明斯基时刻”,对于供应链而言,即过度的经营杠杆:在德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价值200亿美元的天然气可以产生2万亿美元的经济附加值,这是100倍的杠杆,比雷曼兄弟破产时的杠杆水平还要高。
随着德国这种高杠杆模式的崩溃,“关厂潮”紧跟而来,钢铁、汽车、化工等几乎每个领域都难以独善其身,最终这些工厂可能会选择逃离德国以求自保。
这一发展过程是令人震惊的,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可能意味着相关行业不仅在重组,而且正在经历破裂——一种结构性破裂,一种在巨大压力下发生的供应链破裂。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富士康郑州工厂事件的影响必然会逐渐消散;然而,将近一周的这段经历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全球各国在新冠疫情面前几乎采取躺平的应对措施之后,我们如何即能够实现精准的疫情防控,又能够保障供应链的稳定运营。
总结以往经验教训,以破坏全球供应链为目标的新型货币战争,主战场可能会在汇市和股市等金融资本市场同时打响,而竞争对手破坏的主要目标可能就是供应链的关键节点;而应对这样的挑衅,我们如何应对?
汇市和股市的反击战以后再详细分析,我们先聚焦供应链,其关键节点包括:能源端、材料端、制造端、物流端、市场端等,竞争对手会通过货币武器选择最薄弱的环节下手。
尽管我们都知道,全球供应链是互联互通的,无论是哪个关键节点上出了问题,影响的都是整个链条。但是美元霸权不会考虑到整体利益,他们只会保护自己的利益会不会遭受损失,往往这样的操作手法会产生“杀人三千,自损八百”的共输结果。
我们无法左右其他国家的想法和行动,只能尽力保障自己参与的供应链不会出现此类状况;或者即使出现此类状况,我们也能及时纠偏和止损。
这就需要我们对供应链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管理;同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及时调整货币政策,为整个链条和生态体系提供精准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想当年,乔布斯选择主管供应链的库克作为他的接班人,因为他知道没有人能够继承他对产品的理解,不如把苹果的另一项优势发挥到极致,那就是“供应链管理”。
苹果对手机行业供应链体系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它的“自主设计 垂直采购体系”。苹果利用其技术优势在自主设计方面实现了充分的掌控,在此基础上把整个生产全部外包出去之后,把更多的零件拆分出来,让数百家供应商直接进入苹果的采购体系中。这么做增加了苹果的管理难度,但好处是降低成本,增加市场应变能力,这就是我们需要借鉴的地方。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发动的货币战争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新型混合战争;中国在全球供应链方面比较欠缺的就是各大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的货币政策也确实到了应该着重关注支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领域,与当年四万亿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不一样的是,尽管当前美国在极力阻挡我们全面开放的脚步,四处拉帮结派进行围堵;但越是这样,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越要加大,在支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领域,我们的货币政策也要保持同样的开放水平。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研究员吴立峰,为本平台原创作品,新的一年,祝愿大家携起手来、战胜疫情、遏制霸权,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