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鹤洞大桥算快速路(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

鹤洞大桥算快速路(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意见三 鹤洞桥新设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鹤洞大桥丫髻沙大桥现为环城高速路段,东起海珠大干围,西连芳村沙洛,珠江江面跨度达800米。长距离的跨度加上不能影响珠江后航道的船舶正常通行,意味着加建人行桥的工程建设成本巨大。而且大干围和沙洛均较为偏远,对于非机动车群体出行的吸引力过弱,因此该方案可行性极低意见二 鹤洞桥主桥两侧加建人行桥鹤洞大桥通航净高达34米,若仅于主桥侧新建人行桥,则新建桥面与地面的连接方式成了另一个问题(不外乎楼梯、斜坡、垂直电梯)同时,新建的人行桥桥面的承重方式在不影响通航净高的前提下该如何考虑呢?利用原桥塔作斜拉索会对原本的受力结构产生影响,而作拱桥形式,从城市景观学的角度出发来说,各位可以自行脑补(拱桥和双塔斜拉桥的复合体???)当然,新建的人行桥还可以与原有主桥一样做塔索斜拉桥,只不过经费在燃烧罢了

上篇文章我们简单的概括了目前非机动车群体往来河南芳村两地所面临的困难,亦有不少读者在留言分享自己的见解。

而今期文章,则逐一分析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可行性有多高,但并不作为最终的论证结果。当然,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探讨过程中如有错误,还请各位指正

鹤洞大桥算快速路(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1)

丫髻沙大桥 图源网络

意见一 丫髻沙大桥两侧加建人行桥

丫髻沙大桥现为环城高速路段,东起海珠大干围,西连芳村沙洛,珠江江面跨度达800米。长距离的跨度加上不能影响珠江后航道的船舶正常通行,意味着加建人行桥的工程建设成本巨大。而且大干围和沙洛均较为偏远,对于非机动车群体出行的吸引力过弱,因此该方案可行性极低

意见二 鹤洞桥主桥两侧加建人行桥

鹤洞大桥通航净高达34米,若仅于主桥侧新建人行桥,则新建桥面与地面的连接方式成了另一个问题(不外乎楼梯、斜坡、垂直电梯)同时,新建的人行桥桥面的承重方式在不影响通航净高的前提下该如何考虑呢?利用原桥塔作斜拉索会对原本的受力结构产生影响,而作拱桥形式,从城市景观学的角度出发来说,各位可以自行脑补(拱桥和双塔斜拉桥的复合体???)当然,新建的人行桥还可以与原有主桥一样做塔索斜拉桥,只不过经费在燃烧罢了

鹤洞大桥算快速路(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2)

鹤洞大桥

意见三 鹤洞桥新设人行道/非机动车道

目前的鹤洞大桥并没有预留条件,若要新设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意味着机动车道的宽道需要收窄,影响通行能力。同时,鹤洞桥两端引桥地面段均位于马路中间,与路面非机动车道的连接只能新设斑马线或者新建非机动车用引桥连接路面

意见四 鹤洞桥拓宽

该意见与早前的洛溪大桥拓宽工程类似,通过桥梁拓宽工程,新修建人行/非机动车道,弥补前期同行条件不足。但受建设条件(如旧楼征地拆迁)影响,这种想法只能作为长远规划,短期内难以实现

鹤洞大桥算快速路(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3)

S09航线船只

意见五 S09航线加密班次

自8月14日鹤洞大桥封闭施工以来,白蚬壳-白鹤洞轮渡航线已经加密班次,但每逢上下班高峰期,面对庞大的客流依然难以应付,且晚8点即开出末班船。若延长营运时间,夜航难免存在风险(虽说2007年 “穗轮218” 沉船事故并非发生于晚上)且夜间客流未必有日间需求旺盛(黄沙-芳村轮渡航线亦已自2008年3月6日起取消通宵过江服务)因此,对于深宵时刻仍需通过非机动车往来河南芳村两地的街坊,只能 “三渡珠水” 了

意见六 洲头咀隧道增设人行道

早在2015洲头咀隧道建成通车之初,就有人说它忽略的非机动车群体的出行需求,是一个败笔,而如今在隧道内划设非机动车道又是否可行呢?很明显,如何保证安全分隔以及收窄部分机动车道使这个设想的可行性大大降低

鹤洞大桥算快速路(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4)

永兴街码头泊位现状

意见七 永兴街码头复航

自2018年11月23日起,永兴街码头因 “设备维护” 停航。而据笔者考察,目前永兴街码头虽然仍处于封闭状态,但其泊位依然正常使用。另一方面,由于海珠涌大桥工程的影响,其北段引桥即在码头出入口前,但实际影响并不严重,只是显得码头稍处偏僻而已。相信对码头本身稍作维护,重新复航,客流量依然是可观的

鹤洞大桥算快速路(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5)

永兴街码头门口现状↑

鹤洞大桥算快速路(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6)

想绕过桥底,先走条羊肠小道↑

意见八 新设白蚬壳-芳村码头轮渡航线

该意见在永兴街码头依然停用的情况下,新设一条往来珠江后航道两岸的轮渡。但笔者并不看好,原因有两个。一是成本效益问题,从白蚬壳码头至芳村码头有2.8公里距离,与当年的新洲-军校-鱼珠航线相当,其过海时间与距离对应票价将注定客流惨淡。二则是白蚬壳码头目前规模较小,高峰期候船乘客排队到码头外的沙渡路公厕是常有的事,若加开航线,码头设施显然需要改造才能匹配庞大客流

鹤洞大桥算快速路(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7)

白蚬壳码头目前仅有两个泊位

意见九 深宵时刻特许非机动车通行鹤洞大桥/洲头咀隧道

这种意见认为,白天渡轮运营时段,通过非机动车出行的街坊应该老老实实去排队坐船过海,到了晚上航班停运则应特许他们借道鹤洞大桥或洲头咀隧道。但还是先前所提到的那个问题,如何能够确保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安全分隔问题。开过车的人都知道,晚上路面车流量较日间少,车速难免稍快,万一发生交通事故该如何定责?(怎么说也是非机动车骑行在机动车道上,理应罚他个50大洋再说 不然大学城外环那些单车手不服气)

意见十 增设人行/非机动车专用过江通道

简单来说,就是新建一条专用的跨江桥梁或者是跨江隧道。这种想法出发点是好,但河南芳村两岸最短直线距离都有300米,无论是建桥还是修隧道都不是随便说的(虽然我们号称 “基建狂魔” )征地拆迁、施工条件、建设成本等都是需要考虑进去的。另外,斥资专门修建这么一条过江通道,对于缓解路面交通压力(主要是指机动车)效果几乎为0 这就要看我们的管理者怎么去想的了。


好的 长篇大论了这么多 其实也很难得出一个最好的办法 正所谓 “针冇两头利” 要把非机动车群体往来河南芳村两地这个困难解决好 也就只能看看我们的管理者有没有这个心思去做了

最后 还是希望大家日常出门都能够平平安安的 注意交通安全 宁慢三分,莫抢一秒

本文由巴士收风机原创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