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秦淮一景(原创南京一瞥巍巍中山陵)
南京古秦淮一景(原创南京一瞥巍巍中山陵)徜徉其间,历史的厚重就在脚下。这里有叠加的历史,这里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这里还有条河叫秦淮河,人们来南京必到秦淮河几乎成了惯例。说它有名来历不凡,秦淮河古称‘龙藏浦。这还了得,秦始皇东巡听说这里有龙气,于是命人挖掘改道破其风水,于是有了秦淮河的来历,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在祭堂外的平台处小憩。俯视钟山风景区烟雨苍茫,纵观中山陵坐北朝南,依山而筑,峦翠环绕,气势磅礴。孙中山先生于广东香山(现为中山市)病逝于北京,葬在南京。早年在北京香山碧云寺瞻仰过先生的‘衣冠冢’。不禁臆想,南北‘香山’生死地同名,‘中山’‘钟山’又是名讳葬地同音。孙先生在世时曾到钟山打过猎,与同行人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抷土,以安置躯壳尔。” 葬在钟山亦是先生遗愿,真乃是上苍弄巧道不明的奇事。 孙先生一生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奔走呼号,他赞赏太平天国运动,为躲避追杀避难东瀛,建立同盟会,创立国民党;他主张‘联俄联共扶
来南京必到中山陵。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三十年前曾和朋友来过一次,巧的很,那次也是下雨天。泊车,徐进。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四柱三门上嵌蓝色琉璃的‘博爱’坊,周围花团锦簇林木森森;前行,一条两侧巨松枝干几乎相衔蓬起的宽阔笔直的‘墓道’通向前方;再行,是飞檐蓝琉璃罩顶三券石拱门的‘陵门’,最大的中拱上方阴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描金大字。
前方是碑亭,正在大修。记忆中的碑亭依然是蓝色琉璃瓦顶的单拱建筑,亭内巨碑上镌刻着“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的金色字迹熠熠生辉。碑亭没有碑文,蕴意先生的丰功伟绩用文字很难达意。
转过碑亭就是层层向上的石阶,仰视之感顿生。石阶落差七十三米,有八个平台,共计三百九十二级,具体阶数的象征不得而知。登上石阶是祭堂。祭堂三孔门内敛,两侧阙立突出,彰显巍然正气。依旧蓝色琉璃顶,沿下斗拱正中竖立石雕匾额,上书“天地正气”。三孔上方横梁依次阳刻篆文“民权、民生、民族”,这是先生平生践行倡导的“三民主义”。朝着祭堂内孙中山先生的坐像深深地鞠上三躬。
在祭堂外的平台处小憩。俯视钟山风景区烟雨苍茫,纵观中山陵坐北朝南,依山而筑,峦翠环绕,气势磅礴。孙中山先生于广东香山(现为中山市)病逝于北京,葬在南京。早年在北京香山碧云寺瞻仰过先生的‘衣冠冢’。不禁臆想,南北‘香山’生死地同名,‘中山’‘钟山’又是名讳葬地同音。孙先生在世时曾到钟山打过猎,与同行人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抷土,以安置躯壳尔。” 葬在钟山亦是先生遗愿,真乃是上苍弄巧道不明的奇事。
孙先生一生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奔走呼号,他赞赏太平天国运动,为躲避追杀避难东瀛,建立同盟会,创立国民党;他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主张‘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最终率领民众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体制。他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至今还警钟长鸣。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石头城,是六朝古都。毛主席在诗词中形容这里是‘虎踞龙盘’,中山先生说这里是‘美善之区’,唐代诗人杜牧著名的《江南春》描述这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里有叠加的历史,这里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这里还有条河叫秦淮河,人们来南京必到秦淮河几乎成了惯例。说它有名来历不凡,秦淮河古称‘龙藏浦。这还了得,秦始皇东巡听说这里有龙气,于是命人挖掘改道破其风水,于是有了秦淮河的来历,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徜徉其间,历史的厚重就在脚下。
秦淮河地处南京繁华之地,这里的最大建筑是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最醒目的是南岸的照壁,全长一百一十米,高十米,全国首屈一指。这里的江南贡院有名,明清两朝有一半的状元均出于此。“飞翔鸞鳳天,變化魚龍地”的对联,形象的阐释了‘飞黄腾达一步登天’的蕴意。
漫步其间,感悟历史的过往。
“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乏达官贵人的府邸,因三国时吴国守军身穿黑衣而得名。王导、谢安均是东晋名臣,他们就住在这里,书圣王羲之、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均出自这两家。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描述的就是这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景象。
这里还是香艳名妓聚集的场所,‘金陵八艳’历史有名,她们个个容貌倾国倾城,吹拉弹唱诗词书画皆通,招蜂引蝶达官贵人和赶考的士子。其中的陈圆圆,更是引出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直接关乎到历史的进程。
看见一块石碑,虽历史悠久但字迹清晰可辨:“奉督宪示:宫墙外留空地三尺不准接造房屋特示”。不知何人所立,看来古人对于环境保护也是很认真的。
现在的秦淮河已经赋予了的太多的商业气息,买卖家鳞次栉比,小吃的味道飘弥街市,但价格贵得出奇。秦淮河灯会历史悠久,现在如是。夜晚乘船游览灯光璀璨的秦淮河,更能体验灯火阑珊的意境。
走出繁华之地,拐进旁侧小弄,一株紫色的玉兰花开得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