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学生心脏骤停急救知识及意愿(南大二附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例心脏骤停高龄产妇)

大学生心脏骤停急救知识及意愿(南大二附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例心脏骤停高龄产妇)膈疝是内疝的一种,指腹腔实质脏器等通过膈肌异位移动到胸腔内的疾病状态。可分为创伤性膈疝与非创伤性膈疝。多发群体是婴幼儿,常见病因是膈肌发育缺陷,常见症状有腹痛、呕吐、呼吸困难、紫绀。“膈疝”科普图:宝宝好转出院时,昏迷产妇有了明显的反应据了解,目前该产妇已转入康复医院进行下一阶段的治疗。该产妇的成功救治,也充分印证了二附院扎实的多学科综合诊疗能力。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将继续综合医院优质诊疗资源,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图:产妇恢复过程,医生给予下床康复

近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过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历经12小时的生死营救,成功救回一名极其危重的高龄产妇。

该产妇于2021年12月21日入院,因腹痛、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合并胎儿宫内窘迫,于22日凌晨行紧急剖宫产术,胎儿娩出时产妇出现心脏骤停,经过长达25分钟的心肺复苏,产妇虽恢复自主心率,但病情仍旧十分危急。完成手术后,该产妇紧急转运至该院重症医学科,但已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并有大量的阴道出血。重症医学科科主任龚园其团队联合多学科立即对产妇进行了积极抢救,并快速明确了产妇的病因。

大学生心脏骤停急救知识及意愿(南大二附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例心脏骤停高龄产妇)(1)

图:产妇心脏骤停后入ICU的床边多学科会诊

该产妇因10年前左季肋区的刀伤导致慢性膈疝,随着妊娠周数增加,腹腔压力逐渐增大,导致急性嵌顿,伴随肠梗阻、肠坏死,且合并纵膈移位、心脏移位至右侧胸腔。在二附院妇产科、胸外科、胃肠外科、麻醉科、综合ICU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下,该产妇成功进行二次手术,解除了嵌顿梗阻,回纳了病入胸腔的大肠、小肠、胃、网膜,切除了坏死的结肠,修补了破损的膈肌。但由于病情凶险,术后产妇合并严重并发症,除继发了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面积脑梗死外,还先后出现重症肺炎、腹膜炎、乳腺炎、宫腔感染,经历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肠功能紊乱、凝血功能障碍等脏器功能损害。产妇在重症医学科昏迷长达2周,但在所有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团结协作下,产妇逐渐苏醒,并恢复意识、认知、语言和部分肢体活动功能,于2022年1月17日好转出院。同时,其早产缺氧的宝宝也在二附院新生儿ICU的有效抢救及治疗下,先于产妇好转出院。

大学生心脏骤停急救知识及意愿(南大二附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例心脏骤停高龄产妇)(2)

图:宝宝好转出院时,昏迷产妇有了明显的反应

据了解,目前该产妇已转入康复医院进行下一阶段的治疗。该产妇的成功救治,也充分印证了二附院扎实的多学科综合诊疗能力。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将继续综合医院优质诊疗资源,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大学生心脏骤停急救知识及意愿(南大二附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例心脏骤停高龄产妇)(3)

图:产妇恢复过程,医生给予下床康复

“膈疝”科普

膈疝是内疝的一种,指腹腔实质脏器等通过膈肌异位移动到胸腔内的疾病状态。可分为创伤性膈疝与非创伤性膈疝。多发群体是婴幼儿,常见病因是膈肌发育缺陷,常见症状有腹痛、呕吐、呼吸困难、紫绀。

非创伤性膈疝中最常见者为食管裂孔疝、胸腹裂孔疝、胸骨旁疝和膈缺如等。食管裂孔疝是膈疝中最常见者,达 90 %以上,形成食管裂孔疝的病因尚有争议,少数发病于幼年的患者有先天性发育障碍的因素,但近年来多认为后天性因素是主要的,与肥胖及慢性腹内压力升高有关。

创伤性膈疝是一种易被延误诊断的疾病,其延误诊断率较高,主要是由于此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急性膈肌破裂造成腹腔脏器病入胸腔会引起心、肺功能明显减退,因为病入胸腔内的腹腔脏器不仅会压迫患侧肺脏,影响膈肌运动,而且可以引起纵膈移位,压迫健侧肺脏,并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导致休克及气体交换功能下降。如果病入的脏器出现梗阻、狭窄甚至坏死、穿孔等症状,会使病情进一步复杂、恶化。

大学生心脏骤停急救知识及意愿(南大二附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例心脏骤停高龄产妇)(4)

图:产妇二次术中

重症医学科简介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属于综合性ICU,成立于2006年。2011年7月伴随南昌大学二附院医疗中心大楼正式启用,正式成立了南昌大学二附院重症医学科(综合ICU)。2012年科室被评为江西省重点专科。2015年科室成为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及南昌大学批准为重症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授予点,学位代码(1002Z3)。2020年经教育部及南昌大学批准为重症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型)授予点,学位代码(105108)。科室现有医护技人员72余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讲师/主治医师10人。科室设在东湖院区,总床位数25张,病房建筑面积约1300m2。科室成立以来不断开展并熟练掌握临床新技术,如深静脉穿刺置管、气管插管、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呼吸支持治疗、无创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2)、重症血液净化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床旁重症彩超、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以及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等危重症监护和治疗的方法,成功救治了无数垂危病人。在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前任科主任齐协飞教授的带领下,科室以现代化诊疗设备及先进的诊疗技术作为平台,在相关科室协助下,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为全院各科室及全省各级兄弟医院、医联体协作医院的急危重病人提供了专业、系统、有效的监护与治疗。

大学生心脏骤停急救知识及意愿(南大二附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例心脏骤停高龄产妇)(5)

供稿:袁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