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基因工程实验室(走进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
作物基因工程实验室(走进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来源: 新华网6月25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刘高琼查看温室大棚内的温度。6月25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肯尼亚农业专家、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主任理查德·穆卢瓦在实验室内检查培养的样本。6月25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刘高琼(左)和肯方工作人员一起做实验。6月25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刘高琼(左二)和学生们在温室大棚内讨论花卉育种和病虫害防治。
6月25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刘高琼(左一)和肯方工作人员及研究生准备进入实验室。
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设立于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是中国科技部审批通过的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之一。
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6月25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刘高琼(左)与肯尼亚农业专家、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主任理查德·穆卢瓦(中)及肯方研究生在实验室内交流实验成果。
6月25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肯尼亚农业专家、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主任理查德·穆卢瓦在实验室内检查培养的样本。
6月25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刘高琼(左)和肯方工作人员一起做实验。
6月25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刘高琼(左二)和学生们在温室大棚内讨论花卉育种和病虫害防治。
6月25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刘高琼查看温室大棚内的温度。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