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汉武大帝董仲舒天人三策(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

汉武大帝董仲舒天人三策(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轮到董仲舒时,武帝先后三次向他发问,前者皆借助儒家经典,给出了详实有据的答复,令武帝十分满意。尤其是董仲舒承接天意、君权神授的思想极大地提高了武帝执政的法力高度,不仅令武帝十分满意并加以采用,也令旁听的江都易王刘非大声叫好。策问是指被选拔上来的民吏去回答武帝提出的问题,最终按照武帝的满意程度为他们授予官职。汉武帝继位后,广泛征集地方上的贤士,并让他们来长安接受策问,其中就包括董仲舒: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上图——汉武帝雕像

秦火初残道已孤,壁经遗绪未全迂。百年礼乐逢明主,三策天人识巨儒。

汉武帝是汉景帝的接班人,在他登基之前,文景之治已然用四十余年的时光为汉朝社会积累了巨量的财富,为武帝留下了优秀的政治遗产。得益于丰厚的物质基础,年少有为的武帝极其渴望建功立业,超越前人的功绩,于是他积极作战,开疆拓土,极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汉武大帝董仲舒天人三策(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1)

上图——董仲舒雕像

为了加强对百姓的统治,武帝希望通过问策帮助自己找到优秀的治国理念,儒家大贤董仲舒在这时脱颖而出,他的《天人三策》提高了帝王执政的法理基础,巩固了武帝的统治根基。然而,在高度采用了《天人三策》后,武帝却没有重用董子,使得后者无法在朝堂上证明自己。

一、 董仲舒对策后被打发到吴地任相

汉武帝继位后,广泛征集地方上的贤士,并让他们来长安接受策问,其中就包括董仲舒: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汉武大帝董仲舒天人三策(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2)

上图——汉武帝雕像

策问是指被选拔上来的民吏去回答武帝提出的问题,最终按照武帝的满意程度为他们授予官职。

轮到董仲舒时,武帝先后三次向他发问,前者皆借助儒家经典,给出了详实有据的答复,令武帝十分满意。尤其是董仲舒承接天意、君权神授的思想极大地提高了武帝执政的法力高度,不仅令武帝十分满意并加以采用,也令旁听的江都易王刘非大声叫好。

在这次策问中,董仲舒的表现堪称卓绝,不过诡异的是,对董子之策高度赞赏的武帝尽管重用了其思想,却并没有给他登堂入室、进入中央做官的机会。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哥哥刘菲对大儒董仲舒十分欣赏,武帝便让董仲舒前往刘非的领地做国相。

汉武大帝董仲舒天人三策(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3)

上图——江都易王刘非墓中的出土文物

刘非是武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在七国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在事后得到了之前吴国的领地,建立了江都国,吴地有山海之利,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财富殷实,封地主更是在朝堂上有重要话语权的皇亲国戚,从这点上看董仲舒从平民一跃成为地方官员,已然是巨大的成就了。

不过考虑到董仲舒思想影响之巨大,他有足够的能力在朝堂上获得一席之地,所以成为地方官员对他来说并不能算是最佳结果。

二、 长陵、高庙大火事件使得武帝欲斩董子

虽然江都易王国相的身份不甚符合董仲舒的才华,但是他仍然兢兢业业地辅佐刘非。

刘非少年得志,性格骄横,有着强烈的称霸之心,常常以春秋五霸自居,暗喻自己有足够的实力脱颖而出,威胁中央。

面对这种危险的想法,董仲舒多次对刘非进行了规劝,以"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阻止了刘非的称霸行为。考虑到其提倡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从这里也能看出董仲舒仍然是心系中央的。

汉武大帝董仲舒天人三策(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4)

上图——长陵

建元六年,长安长陵和辽东高庙发生了大火事件,董仲舒认为这是宣扬天人感应的绝佳机会,于是上书武帝,表示这两起事件是老天对武帝错误行为的惩罚:

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

奏折还未彻底完成,董仲舒的言论便被主父偃汇报给武帝,令后者感到十分愤怒,竟然打算杀掉董仲舒。幸运的是,在关键时刻,武帝回忆起了董仲舒的贡献,最终决定下诏赦免其罪行,并罢免了他的江都易王国相之职。

从此之后,大难不死的董仲舒再也不敢过问朝堂之事,回到故乡后只专心于教书育人,这也基本宣告了其政治生涯的终结。

三、 董仲舒晚年任胶西相,不久后彻底告别朝堂

在经过了十年的教育生涯后,董仲舒本来以为自己会彻底告别朝堂,没想到公孙弘又将自己拉回了这片混乱的漩涡中心。

胶西王刘端为人粗暴残忍,他多次杀害朝堂派到其领地的高官,以此来表示的中央的不服从。公孙弘得知后,便向武帝上奏,称董仲舒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举荐他去担任胶西王国相:

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

汉武大帝董仲舒天人三策(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5)

上图——董仲舒的对头公孙弘像

董仲舒为人正直,而公孙弘为人世故,二者彼此皆看不惯对方,在政见上也有着激烈的冲突,于是身居高位的公孙弘打算借刘端之手除掉董仲舒,这就是他举荐董仲舒的根本目的。

然而由于董仲舒的巨大声望远播四海,就连刘端这种粗人都敬重其学识,因此在其担任国相的四年之内,都对董仲舒礼遇有加,非但没有害他性命,反而还打算重用他。

不过此时的董仲舒,却对朝堂上尔虞我诈的斗争深感失望,也为自己的政治抱负没有全盘实现而感到遗憾,再加上他年事已高,长久以来在刘端手下为官的不安全感极具爆发,于是决定彻底退出朝堂。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汉武帝和刘端都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反对,但是董仲舒的年龄成为了他的挡箭牌。而且辞官后的董仲舒潜心著书教学,对任何朝堂之事都不主动过问,也令他们无可奈何,最终承认了这一既定事实,这也标志着董仲舒的政治生涯走到了尽头。

汉武大帝董仲舒天人三策(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6)

上图——董仲舒墓,又称下马陵

四、结语

除了后人熟悉的《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外,董仲舒还留下了一篇著名的传世经典

《士不遇赋》,从此文的题目就能看出,作者将自己的惆怅和不满化成文字,抒发着自己怀才不遇、无力问政的情绪。

在《士不遇赋》中,董仲舒仍然保留了儒家以理示人的风骨,全文以说理教化为主,然而抒情的部分虽然写得比较含蓄深沉,但是也点出了自己的两难处境。一方面,自己作为平民,能够得到帝王的垂青,已然是不可多得的巨大福报,本应高度满足,而另一方面,个人追求的高尚人生目标始终无法实现,内心不安分的矛盾斗争始终折磨着自己。

董仲舒虽然告别朝堂,但是汉武帝仍然愿意在发生大事时派遣官员前去向他问政,而在他死后也允许其葬入长安西郊,并在路过时下马行礼,这足以证明他在武帝心中有较高的地位,可惜的是,朝堂斗争的输赢并非系于个人能力的高低,纯粹儒生出身的董仲舒在朝堂斗争上,还是显得稚嫩了一些。


参考文献: 

【1】《秋经景州董子祠》

【2】《汉书·传·董仲舒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