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特级大师棋路详解(棋行天下特级大师李来群)

特级大师棋路详解(棋行天下特级大师李来群)在场的秦连元没有笑话李来群,只是陷入沉思。也有人喊:“来群,你知道天外有天吗?你知道天多高,地多厚吗?”顿时,喧嚣的闲聊戛然而止,人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沉寂了一会儿,有人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李来群还是一本正经地说:“要下,我就要下到全国冠军!”这回大家听清楚了,唏嘘声四起。有人不客气,大声喊:“来群!你个小毛孩也太狂了吧!才得个邯郸第10名,你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还有人说:“小家伙,你打听打听,新中国成立这几十年来,邯郸有多少人获得全市冠军、亚军、季军?这些人现在都干什么,你知道吗?”

要下,我就要下到全国冠军!

特级大师棋路详解(棋行天下特级大师李来群)(1)

15岁那年,也就是李来群夺得邯郸象棋赛第10名的那年,李来群口出狂言,招惹了一片的讥笑和嗤之以鼻。

李来群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夺得第10名,虽名次很靠后,但人们还是觉得不简单,毕竟他只有15岁嘛。因而在下棋之余闲聊时,也有棋友夸赞他,鼓励他,叫他好好下,将来夺取邯郸冠军,打到省里去。

李来群则一本正经,口出狂言:“要下,我就要下到全国冠军!”

顿时,喧嚣的闲聊戛然而止,人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沉寂了一会儿,有人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李来群还是一本正经地说:“要下,我就要下到全国冠军!”这回大家听清楚了,唏嘘声四起。有人不客气,大声喊:“来群!你个小毛孩也太狂了吧!才得个邯郸第10名,你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还有人说:“小家伙,你打听打听,新中国成立这几十年来,邯郸有多少人获得全市冠军、亚军、季军?这些人现在都干什么,你知道吗?”

也有人喊:“来群,你知道天外有天吗?你知道天多高,地多厚吗?”

在场的秦连元没有笑话李来群,只是陷入沉思。

过后他问李来群:“你说要当全国冠军,是开玩笑,还是当真?”

“当真!”

“好!”秦连元说,“有志气!不过,光有志气还不够,还要有广阔、更丰富的实战锻炼。当然了,更主要的还是悟性,看你有没有这个命。”

回家躺下后,李来群回想秦连元老先生跟他的谈话,隐约觉得从第一眼见到象棋,就似乎已经与它结缘,象棋总牵着他的手,他舍不得松手,感觉只要一松手,命就没了一样。他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象棋是什么。

象棋为什么叫象棋?

公元前近2000年的传说是,象棋是舜帝发明的。舜帝的弟弟叫“象”,他缺教养,很顽劣。舜帝为了教育“象”,就发明了一种棋,叫“象”通过玩耍下棋,陶冶情操。因为弟弟叫“象”,就取名象棋。这个传说,把下棋与陶冶情操联系起来了。

公元前近1000年的传说是,象棋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那时多战无义战,战斗中以战车的数量衡量军队战斗力强弱。而象棋中有车。有马,而且有兵卒。《周礼·兵制》载:“五人为伍”,《诗经》也有“我车既攻,我马既同”的吟唱,说明春秋战国时的战斗场景,已经被人们搬上棋盘,发明了象棋,就不知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那副,还是韩信发明的那副了。

当象棋牵着李来群的手以后,他便似乎感觉到了“象”对他的召唤。楚河、汉界的棋子中,一边有“相”,另一边有“象”,二字相连,是“相象”。取“象”为其名,反映了我国相先的诸多理念,例为“象”字在古代有天象、气象、物象、形象、象征等多种含义。而象棋这个名称的“象”,揭示着祖先运用智慧驾取万物表象之意,是人类实践活动“形而上”的棋盘再现。

在李来群看来,古人取“象”为棋名,个中奥秘的症结所在,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广阔的精神世界就囊括在“神似”之中,各种各样的图腾,便变得栩栩如生了。

当李来群狂言做“全国冠军”时,他的灵魂向往,已经开始被象棋牵着手起步了!

河南鹤壁一战,顶着邯郸第10名头衔的李来群,一局未输,大获全胜。与河南的老冠军孙胜科对弈,一胜一和。

一年后的1975年,李来群参加邯郸市象棋个人比赛,一路过关斩将,一举捧得冠军奖杯。

又是一年后的1976年,李来群走向了河北省象棋大赛的赛场。比赛在石家庄文化宫举行,所有参赛选手都住在省军区招待所。

李来群已名声在外,听说他来石家庄参赛,石家庄的一些老象棋冠军和高手纷纷在赛前赶来和他下棋。李来群来者不拒,一律应邀。

棋盘一直摆在那里,谁来谁下,最终下了多少盘,已经记不清了,李来群赢赢和和,几乎没输过。

大赛以地市为单位,共20多人参赛,分3个小组,进行循环比赛,每个小组的第1名争夺前3名,小组第2名争夺第4、5、6名。

李来群何其有幸,与当时号称“河北象棋第一人”的刘殿中分在一组。

刘殿中技艺全面,开局多有创新,中局扭杀力强,残局功底深厚,在黄河以北,能与其匹敌者为数不多,早已连续几年稳坐河北省象棋的冠军宝座了。

在参赛选手、棋迷和观众看来,刘殿中折冠如探囊取物。刘殿中嘴上没说,心里夺冠的信心满满。与李来群分到同一组,感觉没什么不同,与其他选手分到同一组一样。

与李来群对弈时,几步棋走下来,走成了“双方不变”的局面。殿中强行变着,结果为李来群所算。李来群战胜刘殿中,在与其他人对弈中,和1盘,最终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现。尽管与其他人对弈时,刘殿中全胜,但因早已输掉1盘,仍痛失了争夺冠军的机会,只能以小组第2名的身份出现,争夺第4、5、6名。

刘殿中败在李来群手下,令人大为惊讶,一时间报刊、电台以“杀出一匹黑马”为题,渲染着赛场气氛。

另外两组的头名分别为唐山的张利民和沧州的奚燕生。

张利民的一条腿有残疾,人称张大拐,对象棋的痴迷程度令人咂舌,他经常拖着一条残腿到处参赛,非常有毅力。

奚燕生是北京知青,颇有些学识,架着眼镜儿,不张口,斯文有礼,一张口,说话损得冒烟儿。

李来群的家乡话与河南口音接近,河南话在全国很有特色,于是,李来群一开口说话,奚燕生就喊他“小河南蛋子”。

李来群不介意对方叫他什么,叫什么都笑笑。

三人打循环赛,张利民与奚燕生下和,李来群一声不吭战胜了是奚燕生。此时,李来群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只要稳扎稳打,与张利民下和,就稳夺冠军了。

决赛那天,石家庄文化宫人山人海。偏爱下棋的人爱抽烟,这么多人齐上阵,大厅的环境可想而知,烟雾缭绕,乌烟瘴气。外人猛地一进来,都喘不上来气。

历史惊人的相似。此时,人们皆认为李来群获胜如探囊取物,打赢了冠军自不待说,打和了仍然是冠军。

对象棋高手而言,不想取胜,单纯想战和,是非常简单的。

李来群年轻气盛,心里根本不想和局,一门心思想的是取胜。

但凡竞技比赛,失了平常心,便首先失了先机,最终李来群输给了张利民,得了亚军。

大厅里批评声一片:这孩子,大沉不住气了!还是年轻织,能历的事儿少!

如今想来,李来群心态平谈。他说那时年轻气盛,骨子里有至今未改的好战性格,加之当时17岁,心里总想的是,如能拿下全省冠军,那多神气啊!丢了冠军,是求胜心切使然,他自我检讨,确实因为年轻气盛和好战的性格导致败北。

这次大赛的前6名依次为:张利民(唐山)、李来群(邯郸)、奚燕生(沧州)、刘殿中(唐山)、刘同喜(张家口)、孙寿根(邢台)。河北省象棋大赛虽落幕了,可对于前6名选手而言,比赛远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6人要封闭参加集训赛,集训结束,通过内部双循环赛选出前4名作为代表,走向全国大赛的赛场。

两个月后,6人齐聚石家庄东方红体育场,开始了紧张的集训赛。

集训通过内部双循环赛,6人的排名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依次为:刘殿中、李来群、刘同喜、奚燕生、孙寿根、张利民。

原本的冠军垫了底,李来群只有17岁,可以参加全国少年比赛。原打算选前4名代表河北去参加全国赛,现在却可以选前5名,只剩张利民一人孤形单影,黯然离开。

对于安排自己参加全国少年比赛一事,李来群原也是闷闷不乐的。他强烈拒绝参加少年赛,认为少年赛不练棋,自己完全有资格参加成年赛嘛。

省体委的答复不容更改,为了河北的荣誉,自己的意愿先放一边儿,必须参加少年赛。一来,李来群参加少年赛,获冠军的希望更大;二来,让出来名额,河北可以再增加一人代替他去参加成年赛。所以,没的商量。

李来群最终服从了组织的安排,省体委宣布了名单,河北最终派了5位代表参赛:刘殿中、刘同喜、买燕生、孙寿根参加成年赛,李来群参加少年寒。

一时间,让长利民情何以堪,他自是愤愤不平,说:“我这个省冠军却不能去参加全国比赛,这还有公平吗!”

可事实上,规则讲得很分明,双循环赛,是一场很公平的竞争。再者,高手的水平,本就不相上下,谁失了平常心,谁就可能大意荆州。张利民对参加全国赛的渴望,使得他的心态发生变化,最终双循环赛中被淘汰。

张利民实在是对象棋过于痴迷了,拖着一条残腿到处比赛,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站在全国象棋大赛的赛场上,他曾毫不掩饰地说:“能让我参加全国比赛,再砍我一条腿我都干,让我双腿瘸了都行!”

可无论如何愤愤不平,比赛就是比赛,规则就是规则。他最终没能去参加全国象棋大赛,并且成为终身的遗憾,直到他的象棋生涯结束,也一直没有机会再参加全国象棋大赛。

张利民走的时候,异常悲凉、落寞。他拖着残腿走出集训大院,那一瘸一拐的背影,让李来群至今难忘。作为一个棋手,不能登上全国大赛的竞技台,该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当比赛名单宣布的那一刻,张利民如此硬朗的一个汉子居然号啕大哭,让人感觉说不出的心酸。

比赛就是这么残酷!

按照惯例,参加全国赛前要进行热身训练。第一站,访问的河南。

在河南的热身赛,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让河南参赛代表直呼:“咱们还去参加全国比赛吗?都输了,咱们去还有意思吗?”

李来群超常发挥,在河南一共下了10盘棋,其中有少年代表,也有成年代表,他10:0大获全胜。就连河南冠军李忠雨都似乎没找着门儿,稀里糊涂地就0:2输给了李来群。

这场热身赛,在河南象棋界引起了轰动,李来群这个名字更是深深地印在了象棋爱好者的脑中。

但凡少年下棋,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要么因缺乏大赛经验,而不知不觉地对名家有畏惧心理,导致比赛时不能正常发挥;要么因初生牛犊不怕虎,不像名家为盛名所累,反倒毫不畏惧,比赛时往往能超常发挥。17岁的李来群,无疑属于后者,他性格开朗,颇有韧性,只要喜欢干的事儿,精神头儿就足,全身的细胞都能调动起来,下棋时往往能超常发挥,这无疑是他大获全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来群坦言,无论任何竞赛,大家的心理都非常相似,自己同样会心跳加速,处于紧张状态。但他往往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进而在适当的压力下,进入到一种兴奋的竞技状态。他说,面对高手,他首先想到的便是,我棋艺可能不如你,但我不惧你。

特级大师棋路详解(棋行天下特级大师李来群)(2)

在访问河南返回邯郸的路上,李来群和刘殿中有过一段对话。

刘殿中:“来群,你觉得你下棋定什么样的目标?你能下到什么地步?”

李来群:“我一定要拿全国冠军,这就是我下棋的目标!”李来群说这话时,神态严肃,意志坚定。

刘殿中:“好,就照这个目标努力,永不放弃!”

此时,已没有哄笑声,亦没有人说李来群玩笑开大了。

特级大师棋路详解(棋行天下特级大师李来群)(3)

刘殿中

未完待续~点点关注多多支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