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哪些楼盘发展最好(成都十年前的高端楼盘)
成都哪些楼盘发展最好(成都十年前的高端楼盘)为什么选择置信?可以说,当年在外双楠买房就是选择置信的楼盘:置信丽都丽府,置信丽都花园,置信逸都花园等…相信现在很多80、90后对成都置信这个开发商颇为陌生,但它在老成都人心里很有地位。先来看看置信几个产品的布局
最近二手房又热闹了,但部分二手房购房者,虽对楼盘有品质要求,但并不了解成都以前的高端楼盘是什么样,就更别说要点对点寻找这类房源了。
我认为,一个高端楼盘的首要“气质”是经得住时间的沉淀,不过时,不掉档次,十年如一日。
再看看现在的市场,我们可能等不了去印证当下高端楼盘的未来十年,那就品一品10年前的高端楼盘。成 都 早 年 的 高 端 盘
在2000年初的品质楼盘代表中,有几个楼盘名称不会被遗忘。
置信丽都丽府,置信丽都花园,置信逸都花园等…
相信现在很多80、90后对成都置信这个开发商颇为陌生,但它在老成都人心里很有地位。
先来看看置信几个产品的布局
可以说,当年在外双楠买房就是选择置信的楼盘:
为什么选择置信?
一方面是因为它开启了二环外房地产建设的大门;第二个是因为置信的楼盘足够有吸引力。
我以两个楼盘作为例子:一个是置信逸都花园、另一个是置信丽都花园丽府。
这两个不仅打响了置信的品牌,还奠定了成都高端楼盘的基础,也因为其影响力,间接打造了外双楠和丽都两个生活区。
⊙ 置 信 逸 都 花 园 天 乐 苑
楼盘位于武侯外双楠,紧邻双楠伊藤。
从外立面看,楼栋设计并不过时,根本感受不到是2001年建成的楼盘。
我当时围着楼盘走了一圈,小区园林环境相当安逸。
容积率只有1.8,所有铁栏栅对着的都是树,只能从树的缝隙处看到零星的楼栋影像。
小区内均为小高层,但缺点是未配备电梯。理解一下,毕竟楼盘也有快20年了。
物业是自家物业公司——蜀信物业
门口保安虽然年龄偏大,但还是非常警惕,并没有放我进入小区。
该楼盘目前二手房均价在18000元/㎡左右,比同期的二手房价格高1000元/㎡左右。
在置信路上,和置信挂钩的楼盘显得更保值。
⊙ 置 信 丽 都 花 园 丽 府
楼盘位于武侯红牌楼,丽都路599号。
我之前在调研丽都板块的时候,对这个楼盘颇有好感。
丽都系定调为置信的高端系列,或许有部分原因是,当年丽都板块进驻的全是高端楼盘,2010年打造的丽都丽府就是继丽都花园后的迭代产品。
丽都花园丽府当年开盘的时候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楼栋采用的是现代欧式建筑,园林打造为东南亚风格,放在现在来看既没有过时,还再被效仿。
楼盘为纯高层小区,最小户型都在100㎡以上,目前二手房均价在23000元/㎡左右,在丽都板块内属于价格靠前的楼盘,购买成本较高。
换句话说,也是最保值的。
对不起,由于物业公司太严格,我又没能进去,反正远观就有豪宅气质。
我开篇说的“十年如一日”,被这两个楼盘展现的淋漓尽致。
最直接的感受是:吹牛谁都会,但保持就真的很难了。总 是 领 跑 还 总 是 优 秀
老成都人对置信的认可一方面来自肉眼可见的楼盘本身,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开发商超前的匠人思维。
∞ 最先提出“先造环境再建房屋”的概念
从上面两个楼盘不难看出这点。
置信楼盘内的园林景观撑过了十几年依然郁郁葱葱,但在2000年初的时候,却像个异类。
当年置信最先一批提出并重视居住环境的打造,要让业主直接感受到小区的配套。当时这个不被重视的举动,却成为了很多购房者选择的理由。
现在很多品牌房企开始重视园林示范区的打造,或多或少也都是受到了当年置信的影响。
∞ 最先提出“生活方式”的开发商
1997年,置信提出了“让老百姓想得更多,让老百姓住得更好”的“置信生活方式”。
那一年,我还住着父母单位分的房子。
2001年情人节,置信生活方式办公室正式成立。因为这句口号,置信在未来的20多年都在做邻里关系的调和剂。
从“想要”到“得到”才是一个理想社区的状态。后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效仿置信推崇的社区概念,让邻里、物业关系变成楼盘的附加值。
仔细想想,置身当时的环境来看,这些观点确实有点“温饱还没解决,就开始操心精神富裕”的感觉。
但又因为这种为居住的人多一步的思考,才让置信霸占川内房企的龙头位置。
当年,没什么影响力的龙湖来学过,想进成都吃饼的凯德来抱过大腿。
但置信却混成了后起之秀的序章。凡 事 过 往 皆 成 序 章
我不止问了一个老地产人,对置信的评价都是“可惜了”。
可惜了在本该扩张囤地的黄金十年,做错了方向的抉择。
可惜了拥有超前别人十余年眼光,过早的把精力和金钱去做多元化的发展,去造国色天香、精典汽车等喂不饱的坑。
可惜了没为自己多想一步,在外地品牌房企扎堆进驻成都的时候,元气大伤。
可惜了比别人早活明白十多年,但生不逢时。
现在的置信依然存在,只是多布局在三四线城市。
如果你回彭州、遂宁、绵阳、巴中等城市,看到置信的楼盘,其实可以多看一眼。
当然,置信在成都的二手房更可以多看一眼,毕竟,我对这个开发商的好感之初,就是因为多看了某个楼盘一眼。
一些作者的话
在写这篇稿子之前,我对置信实业的了解并不深刻。
只是曾经从置信丽都丽府路过的时候,多回头看了一眼,让我对这个开发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章内关于置信的内容,更多的是整理了老地产人的回忆,如有片面或者不妥的表述,欢迎大家在留言区指正或者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