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什么样的可转债可以入手(一天输了一套房)
怎样判断什么样的可转债可以入手(一天输了一套房)可转债的疯狂已引起交易所关注,10月22日晚,深交所向正元转债的正股正元智慧发出关注函。正元智慧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3日开市起停牌。而截至收盘,涨幅在10%以上的可转债仅剩4只。今天(23日)开盘后,可转债市场仍然很疯狂,上演过山车走势,如银河转债一度大涨116.91%,尾盘翻绿至下跌3.86%。今天最高价449元每张,收盘时199元每张,杀跌幅度达125.6%。今天另一只备受关注的可转债——智能转债盘中一度涨幅达148.28%,截至收盘涨幅收窄至48.28%。值得注意的是,智能转债成交额更是达到297亿元,而目前正股智能自控总市值仅为26亿元,可转债的成交额已经超过其市值的10倍。银河转债成交额也超过200亿元,成交金额也是债券正股市值的10倍。而今日可转债市场总成交为192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成交额已经超过深市中小板的总成交。
导读:近期出现的个别可转债被过分炒作、大涨大跌的现象,充分暴露出制度规则与产品属性不匹配的问题。
近日,可转债市场上演疯涨行情,几乎每天在上演盘中临停,甚至二次熔断。
可转债又迎疯狂一天
昨日(10月22日)可转债市场近20只盘中临停,收盘时正元转债暴涨176%,银河转债涨73%,13只转债涨幅超10%,有投资者戏称,“一日暴富的场面又出现了”。
今天(23日)开盘后,可转债市场仍然很疯狂,上演过山车走势,如银河转债一度大涨116.91%,尾盘翻绿至下跌3.86%。今天最高价449元每张,收盘时199元每张,杀跌幅度达125.6%。
今天另一只备受关注的可转债——智能转债盘中一度涨幅达148.28%,截至收盘涨幅收窄至48.28%。值得注意的是,智能转债成交额更是达到297亿元,而目前正股智能自控总市值仅为26亿元,可转债的成交额已经超过其市值的10倍。
银河转债成交额也超过200亿元,成交金额也是债券正股市值的10倍。而今日可转债市场总成交为192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成交额已经超过深市中小板的总成交。
而截至收盘,涨幅在10%以上的可转债仅剩4只。
可转债的疯狂已引起交易所关注,10月22日晚,深交所向正元转债的正股正元智慧发出关注函。正元智慧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3日开市起停牌。
此外,23晚,两大交易所相继发布消息表示,已将可转债交易情况纳入重点监控,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疯狂的可转债
再来回顾一下昨日可转债市场有多火爆。
正元转债从128元涨至353.80元,每张可转债大涨225.80元,涨幅高达176.41%,成交金额达101亿元,换手率接近61倍。
当日近20只可转债盘中临停,其中,万里转债、哈尔转债、正元转债、银河转债等临停两次。
可转债的疯狂引起了深交所关注,10月22日晚间,深交所向正元转债的正股正元智慧发出关注函。
关注函表示,结合公司及同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及可转债价格走势等,详细分析公司10月22日可转债价格涨幅较大且与正股价格走势存在较大偏离的原因;结合市场宏观环境、行业情况及你公司具体经营情况等,说明可转债价格与你公司基本面是否背离,并对可转债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
同时,关注函要求公司结合市场宏观环境、行业情况及你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向投资者充分提示经营风险及业绩波动风险。
此外,正元智慧10月22日晚公告称,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将于2020年10月23日开市起停牌,公司将就近期二级市场交易的相关事项进行必要的核查,待公司完成相关核查工作并披露核查结果后复牌。
今天开盘后不久,可转债市场继续上涨,有20只转债涨逾20%,均盘中临时停牌。
深交所今天总共发了37个盘中临停公告,部分可转债连停两次。
值得注意的是,可转债市场已出现分化。截至收盘涨幅在10%以上的仅剩4只。今天涨幅靠前的几只可转债,均从高点大幅回落。
可转债换手率依然疯狂,债券余额较小的智能转债、银河转债遭到资金爆炒,成交均超200亿元,换手率分别高达12939%、12050%。
图片来源:wind
如银河转债一度大涨116.91%至449元,收盘翻绿至下跌3.86%至199元。如果有投资者当天以449元的价格买入,持有至收盘其亏损幅度将高达55.68%,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有网友在贴吧发言称,“今天十万本金进的亏了六万以后再也不玩了”。另有网友贴出的交易记录显示,其账户交易了多只可转债。其中,仅在银河转债上的浮亏便超过15万元,亏损幅度超过40%。
还有投资者在股吧称,“一天输了一套房”,他同时贴出股票账户,其账户显示持仓亏损超过26万。
还有投资者称自己亏了60%,且大部分是借的。
借钱炒债而巨亏的还不是个例:
更有人称昨天亏了13万,今天借了20万,一下又亏了8万多。
其他可转债如智能转债盘中一度涨幅达148.28%,截至收盘涨幅收窄至48.28%;宝莱转债盘中一度涨幅达100.85%,截至收盘涨幅收窄至31.62%。飞鹿转债涨幅一度达89.35%,尾盘也同样翻绿,收盘下跌2.58%。
图片来源:wind
作为点燃这轮可转债炒作的“起爆器”,蓝盾转债19日大涨64.10%,20日大涨13.07%,21日大涨27.50%,22日最高涨至525元,不过收盘跌至360.5元,杀跌幅度达31.3%。
23日蓝盾转债一度再次大涨,涨幅接近25%,但收盘大幅下跌至15.12%。
图片来源:wind
对于公司可转债的大涨,19日晚间,蓝盾股份发布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波动风险提示公告,近期,公司和部分子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柯宗庆先生、柯宗贵先生因涉诉事项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恳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机构频频提示风险
可转债作为市场一个投资工具,具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首先,可转债市场不设涨跌幅限制(但存在临停);其次为T 0交易;第三整体规模较小(或剩余规模较小);第四,目前可转债相对股票交易成本较低,不收取印花税。
正是由于有T 0交易、市值小等特性,可转债很容易被市场的投机资金盯上,短期内出现巨大的炒作现象。
光是在今年,资金对可转债的炒作就屡屡发生。在今年3月,可转债就有过一轮游资拉动、疯狂爆炒的行情,当时横河转债作为爆炒标的之一,一度由于超高的换手率和波动率,导致深交所下发关注函并且要求公司对于该情况进行风险提示。在今年8月,市场也再度出现了可转债疯狂炒作的现象。
但在今年3月和8月,很多可转债的涨幅已经完全脱离了公司的基本面,价格波动非常大。因此,很多可转债短期爆炒过后都是“一地鸡毛”,不懂风险而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可谓损失惨重。
“可转债是T 0交易,市场上很多资金喜欢短期波动大的投资品种,从而参与进来炒作。很多投资人就喜欢这种短线博弈,我身边就有些朋友在做这个。目前,可转债的规模、成交量、赚钱效应等很容易吸引大量的跟风资金进来,资金越活跃,赚钱效应越大,从而吸引更多资金进入。还有,近期可转债大涨跟市场环境有一定关系。目前A股市场投资机会不多,投机资金总会找出路,于是就会流入可转债这个地方。” 富利达基金投资总监樊继浩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樊继浩判断,目前来看,可转债的行情是阶段性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转债可能会“熄火”。不过其作为市场的主题投资品种,后面还会有反复炒作的机会。
“很多可转债已经脱离了基本面,由于是T 0交易,专业的投资者不会在可转债上停留太长时间,尤其是对那些基本面偏离程度比较大的债。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没有很强的投机交易能力、博弈能力,建议谨慎对待和参与可转债。” 樊继浩称。
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可转债,监管层也在不断提示风险。
就在近期,很多投资者就收到了券商的短信、弹窗提示等多渠道的通知,要求尽快签署可转债交易风险揭示书,否则无法参与交易。根据沪深交易所的相关规定,自2020年10月26日起,投资者参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债申购、交易的,应当以纸面或者电子形式签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风险揭示书》。即使是已经参与可转债交易的客户,仍要进行重签。
21世纪经济报道 21金融圈
记者:满乐 编辑:包芳鸣
图片:图虫
面对火热的可转债,监管层正式出手介入的同时,也开始寻求优化相关制度规则,从源头上遏制可转债暴涨。
10月23日,证监会起草制定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同日,沪深交易所也相继发文,对市场上涨跌异常的可转债持续进行重点监控(“正元转债”“智能转债”“蓝盾转债”“万里转债”等),并及时采取监管措施。更早之前,日涨幅超170%、换手率超20倍、成交额逾百亿收到深交所关注函,也被视作监管层正式出手介入此轮可转债暴涨的开始。
证监会方面表示,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的混合证券品种,近年来发行规模取得大幅度增长,是企业再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近期出现的个别可转债被过分炒作、大涨大跌的现象,充分暴露出制度规则与产品属性不匹配的问题。
让可转债有规可依开源证券固收首席杨为敩分析称,本轮部分转债的爆炒主要是股票市场缺乏投资主线,而资金面又较为充裕,部分闲置资金就借助热点主题,涌入T 0交易、且无涨跌幅限制的转债市场,抱团推高小规模转债。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规章层面尚无专门规范可转债的规则,也未对可转债制定专门交易规则,简单适用普通债券交易规则,交易宽松度远大于股票交易。同时可转债天然存在“随着持有人不断转股,债券存续规模逐渐缩小,因而易被炒作或者操纵”的固有缺点,与上述宽松的交易规则叠加产生共振效应,导致部分可转债被过分炒作。
针对部分可转债被爆炒的现象,此次《征求意见稿》着重对可转债的交易作出了完善。
首先,《征求意见稿》着重要求完善交易制度,要求证券交易场所根据可转债的风险和特点制定交易规则,防范和抑制过度投机。尤其是要结合可转债的“股性”,以及可转债盘面小易被炒作的固有缺点,重新评估并调整完善现有交易规则。
另外,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方面。市场人士表示,鉴于可转债具有较高的投机性、波动性、风险性,而且这一特点将随着正股价格的波动而进一步放大,部分可转债成为“高危”产品,与散户投资者的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并不匹配。
因此《征求意见稿》要求证券交易场所应当制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尤其是要与正股所在板块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相适应,同时要求证券公司应当对客户是否符合投资者适当性进行核查评估,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可转债交易。
除此以外,《征求意见稿》还明确证券交易场所应加强风险监测,建立可转债与正股之间跨证券品种的监测机制,并制定针对性的异常 波动指标。可转债交易出现异常波动时,证券交易场所可以根据业务规则要求发行人进行核查、披露异常波动公告,或者采取临时停牌等处置措施。
警惕可转债强赎风险而对于“高悬”的强赎风险,《征求意见稿》也从规则上进行了防范。
所谓的强赎是指当正股价格连续高于事先约定的转股价格一定比例并持续一定期间后,发行人有权按照债券面值及利息提前赎回债券,其触发往往会带来较大市场风险。
渤海证券分析师朱林宁介绍称,强制赎回的条件一般有两个:一个是连续三十个交易日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股价上涨到转股价的130%,另一个是流通数量低于3000万元。所以应警惕价格过高,流通盘过低的转债。
今年以来,共有98只可转债进入转股期,其中有40家公司发布了“不提前赎回转债”的公告。部分公司可能前期发布不提前赎回可转债的公告,但后期发布强制赎回公告,对于符合强制赎回条件的个券朱林宁认为仍应注意风险。
为防范上述交易风险,《征求意见稿》规定,对于预计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发行人应当在赎回条件满足前及时披露,向市场充分提示风险。如果发行人决定赎回,应当充分披露其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持股 5%以上的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交易本公司可转债的情况。
如果发行人决定不赎回,则在交易场所规定的期限内不得再次行使赎回权。同时要求发行人在决定是否行使赎回权时,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误导投资者或者损害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保荐人要对发行人赎回权的行使是否得当进行持续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存在部分可转债募集说明书规定的赎回与回售条款明显不对等的情况也被监管层关注。
如发行人只需在正股价格高于转股价格满15 个交易日即可行使强赎权,而持有人需在正股价格低于转股价格满 30 个交易日才能行使回售权。或是发行人行使强赎权次数不受限制,而持有人回售权每年只能行使一次等。
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征求意见稿》此番要求赎回与回售条款设计应当体现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赎回和回售的触发条件、行使期间、行使次数、计息方法等应当平等一致,不得单方面扩大发行人的权利或者限制债券持有人的权利,保荐人、律师事务所应当对条款的公平性进行核查并发表意见。
“对可转债的投资依然需要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所属正股趋势和可转债内在转股价值。对于高转股溢价率、高换手率、高收盘价类转债应及时规避风险”朱林宁称。
本期编辑:ZPP
因微信平台推送规则改变,大家如果想经常看到21金融圈的文章,就赶紧星标我们吧。在每次阅读之后点个“在看”,我们的推送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订阅列表内。21金融圈已入驻微信号,头条号、企鹅号、新浪看点、微博、抖音、B站各分发平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