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从面上给人的感觉,就是部门经理被会计牵着走,会计具有绝对的财务会计领导力。这种情况,在五年后随着“覃我行”新政的推行,向中层部门负责人放权后,缩减了财务会计的权力,增加了部门负责人的绝对权力后,发生了逆转与改变,“卢队长”也就离开了展览业务部。由于大量人都对门边边上的财会知识都不了解,所以对于营收支出的账务科目完全是懵的,出现了开支费用随意乱列支,当与会计意见相左时,会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让部门领导下不来台,尴尬到了极点。“王千仞”与“卢队长”发生过几次,前者不好高压命令去做,后者坚持原则让前者感觉头疼,到了关键时刻,财务老大姐“何算盘”出面周旋,后者再与前者商议解决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西财是高不可攀,记得西财录取分是完全碾压电子科大的,西财出来的高材生一般都是去大机关大企业, “卢队长”是商专毕业的资格会计,分到了我们这号小庙子单位,做起专业会计,也是根红苗正,从专业知识上要甩飞一大

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卢队长)

——纪念逝去的四川省展览馆工作岁月!

“卢队长”,这三字发音“卢”入声,音似“落”,还要略微拖一下,老电影《王保长》的角色卢队长启发才得到此绰号的。部门内部同事不太多,有了“卢队长”的称呼,就把期初“卢二娃”称号给废弃了。现在,很多人都是只知道“卢队长”,不知道“卢二娃”,都不太清楚二个称号其实都对应同一个人。 “卢队长”是同龄人,工作中有很多交集,从认识到熟悉,慢慢的成为了好同事,好朋友,常常都会有很多联系。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1)

会计故事

上个世纪90年代,西财是高不可攀,记得西财录取分是完全碾压电子科大的,西财出来的高材生一般都是去大机关大企业, “卢队长”是商专毕业的资格会计,分到了我们这号小庙子单位,做起专业会计,也是根红苗正,从专业知识上要甩飞一大帮人,成为大家眼里的“专家”。其实,“卢队长”个子不高,瘦瘦的,长的像香港老牌明星江华,常年三七开头发,一件夹克可以四季都穿,烟不离口、酒不离口,一个与烟酒相约的人。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2)

“卢队长”到了单位,立刻进了财务部,成为了部长“何算盘”的得力干将,不到半年就培养成了财务部的专职会计,那时很重要的工作岗位。后来,单位大力推进市场经济改革,财务部指派“卢队长”到展览中心蹲点工作,为营收部门提供更加高效的财务支持。这个原因,在展览业务部成为了工作交叉作业,算是半个同部门的同事。

其实,那时很多人对财务室只知道点毛皮,晓得会计是做账,出纳是取钱,说不出财务究竟是什么,会闹出很多笑话。记得有一次,“覃我行”召开工作会议,劈头盖脸的把参会的几个中层干部训斥一顿,说二三十年了,你们连财务报表都看球不懂,拿着财报跟白痴一样,不知道看哪里!现在还要给你们找老师补课,基本素质实在太糟糕了。下来,“王千仞”把会议精神给大家进行了通报传达,受到深刻刺激,第二天就去报了市电大财务会计专业。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3)

由于大量人都对门边边上的财会知识都不了解,所以对于营收支出的账务科目完全是懵的,出现了开支费用随意乱列支,当与会计意见相左时,会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让部门领导下不来台,尴尬到了极点。“王千仞”与“卢队长”发生过几次,前者不好高压命令去做,后者坚持原则让前者感觉头疼,到了关键时刻,财务老大姐“何算盘”出面周旋,后者再与前者商议解决问题。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4)

从面上给人的感觉,就是部门经理被会计牵着走,会计具有绝对的财务会计领导力。这种情况,在五年后随着“覃我行”新政的推行,向中层部门负责人放权后,缩减了财务会计的权力,增加了部门负责人的绝对权力后,发生了逆转与改变,“卢队长”也就离开了展览业务部。

证券经理

“卢队长”离开了展览业务部,来到了单位新组建的证券期货部,成为了客户经理,所以取名证券经理。其实,证券行业员工基本全是称呼经理,那不是很高大的职位,只为了称呼时髦,等于就是一批交易客户的服务员,大大小小的事情帮着联系处理。单位当时是成都市内最集中的证券交易集散地,“覃我行”想从做个二券商,超越租金多赚点,于是就和二个证券公司联合增设了交易的面积。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5)

最开始,单位出场地,出电脑及硬件设施设备,证券公司营业部出拍照与通道,第一批就做了近千㎡的交易大厅,双方联合管理,赚到的手续费五五分成。“卢队长”作为单位方的代表,在这个合建的交易场地做管理员,也就是证券经理,金融是与财务会计专业接近,很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真心真意的为客户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希望真心为单位创收。

金融市场作为全新的市场,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之多,并不是你把服务的工作做好了就能创收,因为这个市场还有交易清淡,牛熊之区分。牛市时,交易量很大,赚的手续交易费金额就大,单位能分到手的利润也就会很多,熊市几乎很小的交易量,单位迅速就发觉分不到利润,还倒贴场地租金。所以五年下来,单位的证券部根本未赚回场地的租金,还倒贴进去购买数千台电脑硬件的支出,这个新部门就注定了要按照市场规律予以关闭。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6)


“卢队长”在这个证券部期间,有什么收获呢?我看就是认识了一帮证券行业的从业者,熟悉了一些证券交易的规则,尝试做了一些测试性的实盘交易,明白了这个市场并非像媒体所讲很容易赚钱,相反更加容易调入坑底被吃掉。经常与他开玩笑,说“卢队长”在那个部门混了二年,啥都没学到,还不如回到原先的展览业务部继续做财务会计的老本行。

东云公司

那几年的单位大跃进大发展,积累了很多资金,“覃我行”看着单位的荷包胀鼓鼓的,就动脑筋打这些血汗钱的主意,想到外面去投资,其中设立了这个东云公司,准备在成都繁华盐市口商圈大干一场,狠狠的大赚一笔。

记得这个东云公司成立之初,“覃我行”依照股份制公司的管理,准备向职工发售股份,许诺今后如何如何高额度分配红利,可惜到最后都没能从职工手里圈到一分钱。最后只能全额由单位持股,委派“鱼不倒”去做负责人,专门挑选了“卢队长”去做会计兼任一些内勤工作。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7)

由于单位人傻但钱多,先在成都盐市口买下一大片土地,也不清楚准备用这片地做什么。所以买好了土地,到处征集意见,寻找投资达人,帮忙出主意,一时间单位到处都是火热的要在外面大干特干的火热场面。第一笔生意,就是修建一个大棚子,做了一个火锅店,认为成都人喜欢吃火锅,单位每个职工先发400元餐券去扎场子,凑热闹。那几天,火锅店烟雾缭绕,好不热闹,感觉顾客络绎不绝,造成非常热闹的情况。可是,当职工免费就餐完成后,就发现根本没生意,难以赚到钱,必须想另外的行业入驻。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8)

第二笔生意,想到了做百货零售。按照行业特点,进行设计,建设成为小百货零售商场,分成近百个小摊位,一个一个出租,每次收取半年租金。“卢队长”就是负责收取租金的员工之一,开始看着还是很火爆,毕竟是黄金地段,可是慢慢的商家销售不了产品,拖欠场租的多了,纠纷扯皮的也多了,发觉做百货商场也有问题。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9)

后来,“覃我行”认为还是做房地产符合国家产业扶持政策,改行房地产,可是有没有更多的资金支持,也不懂融资的渠道,只好把手中这块肥肉转让给其它公司,结果是真正端在碗里的肥肉拱手让出去了。东云公司开始尝试商业旅游地产,与花水湾温泉旅游公司合资开发,准备再尝试一次,结果又一次掉入这个公司坑里,彻底失败,从此完全退出实体经营,成为了一个空壳公司。

停车场

在外面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卢队长”年龄越来越大,

也知道了外面闯荡的艰难,市场江湖的尔虞我诈及江湖险恶,主动要求回到原点工作。这一次,他回到了单位停车场做内勤,也就是从守车员手中收取停车费,存到银行,再上缴财务部门,购买停车票再分发到守车员手中,这是一分非常简单惬意的清闲工作,甚至可以说是养老的工作。

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卢队长”仅用三分力气,就足以把工作完成十分优秀,所以多了很多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譬如去喝喝小酒,打打麻将之类。一年多的时间不到,“卢队长”过得非常舒心,长的油光水滑,肤白水嫩,甚至感觉他精气神状态非常好,也开始体重都长胖了。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10)

这样的日子注定难以长久,单位主营业务终止了,要改建成做科普展览,大家都要成为基层科普工作者,养尊处优的日子宣告结束。鬼使神差,“卢队长”居然被选中,作为科普展品八君子,成为了四川科技馆筹建的奠基者之一,参与了很多常设展览展项的项目执行人,再次让他又充实而快乐的忙碌了三年。之后,“卢队长”又被折腾了一次,又到单位外去负责东云公司的善后事情,好在他开动脑筋,迅速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任务,回到了新组建的单位,成了一名真正的科普工作者。

四川博物馆刘松年(四川省展览馆的故事)(11)

岁月已逝,“卢队长”还在科普工作者的岗位上,还在发光发热,勤勤恳恳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并肩工作8年。希望最后八年的工作中,与“卢队长”保持良好关系,站好最后一班岗,做一个拥有年轻的心科普工作老人。

祝“卢队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文中“卢队长”系文学作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2022年10月2日写于成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