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神秘的武术(从朝廷的抑武和民间的尚武)
宋朝最神秘的武术(从朝廷的抑武和民间的尚武)宋朝丧失了西北方的畜牧业基地,将战马资源拱手让给北方强敌我们从版图上来看,宋朝丧失了西北部传统的畜牧业基地,从而无法获取有效的战马资源,导致边防压力非常的大,只能采取防御姿态来应对北方的辽、夏、金和西南的吐蕃和大理,即使没有爆发大战,边境地区受到各种小股袭扰也是家常便饭。所以,在此背景之下,朝廷一方面要通过“禁武令”来限制民间暴动的可能性,又非常“纠结”的数度扶持和褒奖民间军事武术组织来抵抗敌对势力的侵扰。真是难为我大宋了!共同的民族记忆往往都是由民间文学所构建。那么看来,是否正如小说中所写,宋朝的民间充满了对武术的热爱?激荡着“尚武”的热情呢?在此,本文不仅会为您清晰展现宋代民间武术组织的方方面面,还将为您剖析其对中华武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名著《水浒传》虽是小说,但故事中充满了宋代的“尚武”文化气息不少看过《说岳全传》的朋友,可能都会对岳飞枪挑小梁王勇夺武状元的情节热血沸腾,我们
说到宋代,大家自然会联想到那个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时至今日都足以令国人为傲的年代。但与之相对的是,武人出身的宋太祖感受过“五代之乱”,也体验过“黄袍加身”,故而制定了“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这为帝国长期的疲软衰败埋下了祸根。
这一矫枉过正的国策不仅让武将在朝堂上地位备受打压,导致了军事上“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孱弱态势。在民间,虽朝廷五次实行“禁武令”,但宋代却是我国历史上造反最多的朝代,有清晰史料记载的就有433次。很显然,禁武令也压制不了百姓对“自保”的强烈诉求,以及外辱内乱之下的“尚武”之心。
曾被“黄袍加身”当了皇帝的赵匡胤,定下了“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有意思的是,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三侠五义》(后改编为《七侠五义》)所讲述的就是北宋时期的故事。金庸的长篇武侠小说中,时代背景最早的也是从北宋的《天龙八部》、南宋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所开始。温瑞安的《四大名捕》和充满了尚武文化气息的名著《水浒传》的故事也都是发生在北宋徽宗年间。
共同的民族记忆往往都是由民间文学所构建。那么看来,是否正如小说中所写,宋朝的民间充满了对武术的热爱?激荡着“尚武”的热情呢?在此,本文不仅会为您清晰展现宋代民间武术组织的方方面面,还将为您剖析其对中华武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名著《水浒传》虽是小说,但故事中充满了宋代的“尚武”文化气息
在复杂时局之下,宋代民间武术兴盛的原因
不少看过《说岳全传》的朋友,可能都会对岳飞枪挑小梁王勇夺武状元的情节热血沸腾,我们也不必苛求文学内容的真实性,但至少在宋代,也不都是“抑武”。从前朝延续下来的武举制度,对民间习武热情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毕竟这给了武术和军略方面的优秀人才一条晋升之路。
我们从版图上来看,宋朝丧失了西北部传统的畜牧业基地,从而无法获取有效的战马资源,导致边防压力非常的大,只能采取防御姿态来应对北方的辽、夏、金和西南的吐蕃和大理,即使没有爆发大战,边境地区受到各种小股袭扰也是家常便饭。所以,在此背景之下,朝廷一方面要通过“禁武令”来限制民间暴动的可能性,又非常“纠结”的数度扶持和褒奖民间军事武术组织来抵抗敌对势力的侵扰。真是难为我大宋了!
宋朝丧失了西北方的畜牧业基地,将战马资源拱手让给北方强敌
另外,正因为宋代的造反次数为历代之最,可以说禁军驻扎相对少的地区,世道还是很乱的,那民间怎么办?所以,各乡村就搞起了以地方自保为目的的武术组织,求一方安宁。
还有,我们都知道政策往往都有两面性,所以“崇文”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现代国学大家陈寅恪先生对宋代的经济文化就有极高的评价。
“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崇文抑武”导致朝堂之上文臣地位显赫,武将备受压制
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致使以“卖艺”为主要手段的娱乐性的民间武术组织如井喷一般的出现,丰富了百姓的日常娱乐生活。在文化和思想方面,我们都知道二程的“理学”启蒙于北宋,成熟于南宋,最终成为了我国古代社会后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理学思想的熏陶下,以武为修行的“武德”思想也孕育而生。
总之,尽管宋代之时局纷繁复杂,官方总试图压制民间的“尚武”欲。但在冷兵器时代,人性中使自己习武变强的欲望就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欲,是谁也挡不住的。
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百姓寻求更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组团结社,宋代的各类民间武术组织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由于各种复杂的成因,民间习武热情高涨,民间各类武术组织如雨后春笋的涌现。由于宋代的宗教管制并不严苛,所以民间宗教性武术组织也有所盛行,先来一一介绍:
1、民间军事性武术组织
宋代的边患显然是个大问题,面对北方势力成规模的打家劫舍,边民便纷纷结社自保,教习武术以御强敌,在此背景之下涌现出了许多按照民兵标准进行训练的武术组织,比如下述史料中记载的“忠义社”、“弓箭社”等等。
“河朔之民愤于兵乱,自结巡社”;“福建诸县,旧有忠义社……量置枪杖器甲之属。”
——《系年要录》
“今河朔西路被边州军,自澶渊讲和以来,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不论家业高下,户出一人……人自为战,敌深畏之”。 ——《宋史》
宋朝边民便纷纷练习武术以求自保,大量诞生“弓箭社”
既无法有效保护边民,又无法阻止日渐增多的边民结社习武的现象。此时宋廷认为不如好好的招安这一类的民间军事力量。利用得好,不仅外可防边患,内还可压暴民!所以从明令禁止,迅速扭转为给予支持!
“弓箭社人依保甲法推赏,准政和保甲格比较最优。” ——《宋会要》
据上述记载,北宋末年,朝廷曾颁布诏令大力鼓励人民组建弓箭社,并将组建弓箭社的数量多少与各地方官吏的考核升迁挂钩。
“岳飞遣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赵文、李进、董荣等破金人于垣曲……金人张太保、成太保等以所部降。” ——《宋史:岳飞传》
《宋史:岳飞传》中还曾记载,岳飞曾纠合忠义社联合抗金,并取得战果。可见,民间军事性的武术组织和官军主力配合作战抵御外侵也是常态,作用的确不小。
根宋史记载,岳飞曾和“忠义社”等民间军事武术组织协同抵御外敌
2、地方自保武术组织
两宋时期的社会动荡情况就不再赘述了。其实,各地农民起义军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他们没粮没饷的时候怎么办,自然是要靠抢啊!有时候抢官府的太难,富户和百姓就遭殃了。所以,宗族土豪就把“组织乡里,团结宗族、各聚党徒,以保其乡里和宗族”的口号喊得震天响!
真实的历史中,剿灭方腊的并不是梁山好汉,除了宋正规军之外,出于地方自保的武术组织“宗族武装”也出力不小。
“方腊起桐庐,蔓延新昌,官吏奔窜莫敢当”,邑人董公健“慨慷率子弟聚里中万人,驳以纪律,遂破贼”。——《两浙名贤录》
《水浒传》描述方腊起义被朝廷招安的梁山好汉所剿灭,事实并非如此
方腊造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所到之处屡屡遭到地方宗族武装的强硬抗击,这一点在《两浙名贤录》中多有记载。这些地方势力不但用于自保,还成为朝廷绞杀农民起义的助力,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宋朝的统治,还不需朝廷供给粮饷,因此宋代地方自保性武术组织得到宋廷的默许与支持,在各地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庄前庄后有五七百人家,都是佃户,各家分下两把朴刀与他。”“中间祝家庄,东边扈家庄,西边李家庄……总有一二万军马人等……但有吉凶,递相救应。” ——《水浒传》
《水浒传》虽是虚构小说,但确清晰反映了宋代的整个社会风貌。其中的“祝家庄”就是以宗族为纽带的武装团体,地主把武器分发给佃户,兼顾务农和习武。祝家庄还和其他临近乡社结盟互助。小说中,祝家庄在没得到盟友帮助的情况下,梁山打了三次才取得最后的胜利,可见宋代宗族武装战斗之强悍。
梁山三打祝家庄才剿灭,可见宋代地方宗族武装之强悍
虽然说,地方自保性武术组织对防御敌国入侵和镇压起义对国家和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但往往由于宋廷的纵容,受到地主阶级控制的这些武装力量也非善茬,驱使乡民、鱼肉百姓,让贫苦大众蒙受了更多的苦难,也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在《水浒传》的描述当中,梁山以黑吃黑的方式打掉了祝家庄之后,不少受欺压的乡民都扶老携幼的出来庆祝。
3、宋代宗教性武术组织
在宋代,随着中外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入,宋人的信仰也丰富了起来。除佛教和道教仍保持巨大影响力外,其他宗教信仰也大为流行。所以,以宗教信仰活动为目的而结成的民间宗教组织开始兴盛。
在这里不得不说“明教”和“弥勒教”,其宗教首领甚至希望通过结成武术组织来进行武装暴动,以此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在北宋时期的王则、方腊起义,或多或少的与这些宗教性武术组织密切相关。
靠近泉州港的晋江草庵寺,是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
先来说说明教,其最早源于唐代传入中国的摩尼教,在唐武宗会昌灭佛时遭受了沉重打击后逐渐转入地下。在经年累月传教过程中,摩尼教不断受到其他宗教的影响与渗透,逐渐的中国本土化,最后连教名也因崇拜光明而改成了国人容易理解的“明教”。北宋初年,明教在泉州等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港口地区就有流传。
宣和二年大臣上表的奏章中反映:温州等处狂悼之人,自称明教,号为行者。今来明教行者,各于所居乡村建立屋宇,号为斋堂,如温州共有四十余处……建设道场,鼓扇愚民男女,夜聚晓散。——《宋会要》
由上《宋会要》的记载可知,明教在温州一带已有四十多处斋堂,拥有比较发达的组织结构,对底层民众影响相当巨大,这么大的规模当然也引起了宋廷的强烈关注。
弥勒教于梁武帝时期创立,隋唐时期,曾一度盛行。后引起唐玄宗的警觉,于是下诏禁断,随着唐武宗的进一步镇压,从此弥勒教也转为秘密组织。其后,因不断吸其他教派的思想,于元明时期最终形成了白莲教。
弥勒教后来发展为白莲教,对平民阶层极具煽动性(图为影视作品中的白莲教)
“王则今河北孫县人。因为饥荒,流落到贝州……冀俗妖幻,相与习《五龙》、《滴泪》等经及图谶诸书,言释逝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初,则去汲,母与之诀别,刺“福”字于其背以为记。妖人因妄传福字隐起,争信事之。”——《续资治通鉴长编》
由于宋朝宗教管制相对宽松,弥勒教又开始公开活动。庆历七年,王则以“释逝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为号召发动起义,两个月内就被后来成为宋朝名相的文彦博给剿灭诛杀。另外,公开造反的还有摩尼教首领吕师囊,他曾带着上万教徒响应方腊起义。然而一年多以后,即被擒杀。
既然说到宋代的宗教性武术组织,就不得不提一下大家耳熟能详的少林寺和全真教。少林寺相传是从南北朝时期达摩祖师来到少林寺之后,僧众开始研习武术,并逐渐形成了一支保护寺院不受侵扰的僧兵队伍。在宋代民间,少林寺还有着“十三棍僧救唐王”等等传奇故事,虽然各种文学影视作品是吹得神了一点,但少林和尚习武自古就是人人皆知。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仅仅是传奇故事而已
全真教的开创者王重阳本就是文武双全之才,曾中过武举人,功夫了得,仕途不顺才创立教派。抛开小说不谈,全真教众有没有大规模习武则很难考证,但历史上的道士练习武艺确实是常态。目的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是为了在山中为了防备虎狼盗贼之厄。至少,全真教的第五代掌门丘处机,可以确定是会武功的。如下所述:
“丘处机每日静坐之余,还习练武功。他经常手托一巨石下山,回来时再托石上山……至于小石,他能双手同时发出,击中数百米以外目标,且百发百中。”——《丘处机略传》
虽然少林寺和全真教在我们当下的名气相当大,但在宋朝,都是属于很低调的宗教武术组织,习武也仅仅是最多几百号人规模,目的也是真正的看护山门而已,非常本分,其真实影响力在当时也很有限。
全真教的道士练武无非是为了强身健体和看护山门
总而言之,宋代的成规模的宗教性武术组织中,大多都有非常不单纯的政治目的。还有很多造反势力,自创教派后打着“大圣”、“仙人”的旗号蛊惑民众,因为实在太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4、文化娱乐武术组织
经济繁荣的宋代出现了一些商业大城市,如人口达140万的北宋京城汴梁,150多万人的南宋京城临安,都属当时世界上令人叹为观止的超大城市。超大的规模让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文化在城市中蓬勃兴起。于是,娱乐化的习武卖艺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并且出现大量的以练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
此背景下,宋代的娱乐社团非常的多样,如蹴球的“齐云社”,唱曲的“遏云社”,变戏法的“云机社”……等等。从事文化娱乐的武术组织,如摔跤和相扑的有“角抵社”、“相扑社”,射弩的有“锦标社”和“射弓踏弯社”,使棒的有“英略社”……等等。
这些武术组织结社都不下百人,成员即有武术家和江湖艺人,也有娱乐为主的富家子弟和达官贵人,更有平民百姓爱好者。宋代娱乐性武术组织给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交流的平台,丰富了他们的娱乐生活方式,同时也为更多的习武艺人们提供了经济来源。
女子相扑成为宋朝比较新奇且吸“流量”的娱乐项目
宋代民间武术组织对中华武术的深远影响
宋代的“文强武弱”,其弱主要是弱在统治者的军事思想、策略和军队制度方面,而两宋得以延绵三百余年,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民间的武术组织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宋代民间武术组织对整个中华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重点突出在如下方面:
1、丰富了武器类型和武术套路
俺老孙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孙悟空的这句话想必大家都会很熟悉,“十八般武艺”的说法最早就是源自于宋代兵书《翠微北征录》,写于元末的《水浒传》对此也有相关印证。
“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南宋《翠微北征录》
“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水浒传》
至于十八般兵器具体哪十八种呢?从宋代到近代,实际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民间也常常从异族学习和引进新式武器,所以武艺人常常耍弄的武器也多有更新换代,因故至今也流传了很多个版本的十八般兵器。简单的说,“十八般武艺(兵器)”这个说法从宋代确立后就已深入人心,但是具体哪十八种武器?则一直在变!目前普遍认同较高的是近代戏曲界的定义,即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等。
其实作为战争机器的军队来说,冷兵器时代可能实用武器的种类并不会过于繁多。但是在宋朝,特别是在民间武术组织的推动之下,作为练习和表演之用的兵器就演化得越来越丰富,可谓是智慧来于民间!
“十八般兵器”始于宋代,经过不断演化逐渐于明代定型
2、宋代理学对“武德”的成功塑造
在当下,武德是习武者尚武崇德的一种规范,是武术界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习武者据此修养身心,规范举止。
武德不是现代化的产物,而是伴随着武术的发展而产生。在宋代由于理学思想的成型,且理学极其注重人的道德修养,作为武术界的思想意识,武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理学教育思想影响。
武德教育目的就是让习武者拥有善恶分明、重义轻利、尊师重道等优良品质。从此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理学的“敬以直内”和“义以方外”的道德修养要求。
在传统的武术教育中,师徒关系犹如父子,师父往往会以身垂范的对徒弟进行武德教育和武术传授,这完全是秉承了理学中的“师道”。可以说,宋代的理学对武术思想体系中的关键点——“武德”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
宋代“二程”理学教育思想促成了“武德”观念的形成
3、促进对民间武术朝着多样性方向发展
军队的武术训练强调简洁实用,但在练习时会十分枯燥无味。所以民间的武术教头为了让动作更易被广大农民阶层接受,在实用的基础上增加有表演色彩的成分,使得训练方式和内容多样化。所以说,乡村的民间武术终是朝着有观赏性的多样化的方向进行发展。
在宋代城市中形成了大量的娱乐性武术组织与固定游艺场所“勾栏瓦舍”,为了迎合市场和大众的消费欲,这就使得民间武术朝着多样化、大众化、娱乐化方向发展。如《武林旧事:诸色伎艺》就有多样化表演项目的记载:
“角抵比赛四十四人,相扑比赛九人,女子表演相扑七人,使棒二人,打硬二人,举重六人及打弹、射弩儿等伎艺人。”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
想要持续获得观众的喜爱,应对同行的竞争,这些以武谋生的艺人就必须对武术表演内容和方式保持不断的改良和创新。因此,在宋代经济繁荣、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强烈的大趋势之下,文化娱乐性武术组织对武术项目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推动。
宋代经济繁荣,固定游艺场所“勾栏瓦舍”吸引了大量百姓驻足
4、对明清武术发展的影响
明清时期是我国武术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一大批著名武术家与武术著作的诞生,十八般武艺也迎来了具体化的演变,杂类武术和各种拳法门类层出不穷,这些无不折射出明清武术发展巅峰时期的耀眼光芒。
前面提到过“十八般武艺”是在宋代得到确定,随着时代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加工,正是明代武术家们在宋代的基础上具体化为我们现在认知中的十八般兵器。还有,我们影视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比如清代的白莲教、天地会、小刀会、义和团等等……他们在组织活动形式上,可以说和宋代的宗教性武术组织如出一辙,甚至白莲教和弥勒教本身就是传承关系。
另外,我们不仅从明清的街头武术艺人身上能清晰看出和宋代娱乐武术组织一脉相承的关系。还可以从“陈氏太极拳”这种始于明代的拳术门派的身上,看到以宗族组织和传承为基础的宋代地方自保武术组织的影子。可以说明清武术可谓处处继承自宋代,无宋代不成明清武术之巅峰。
宋代民间武术组织的发展也造就了明清武术发展的巅峰
结语
宋代的“崇文”带来了经济、文化的极大繁荣,宋代的“抑武”让军队在对外战争中长期处于被动状态。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正是因为军队的“武弱”的现实状况,直接和间接的刺激了民间的“尚武”。不管是乡村田间地头,还是城市的勾栏瓦舍,习武之风盛行!
武术是我们的国粹,在传承的过程中持续纪录着中华民族的成长的轨迹。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可以说是荟萃了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的精神面貌以及文化精髓。
现代武术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宋代民间武术组织的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高起点”,不仅培养了广大的群众基础、丰富了武术种类和形式,甚至是完善了武德等基础理论。宋代在武术发展领域的高度,不仅为明清时期武术发展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将持续在未来熏陶着的一代一代的以中华武术为荣的国人。
武术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荟萃了中华民族各时期的精神面貌及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