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乡愁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饱蘸浓墨写乡愁----读白来勤散文集乡愁扯不断感言)

乡愁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饱蘸浓墨写乡愁----读白来勤散文集乡愁扯不断感言)在《乡愁扯不断》这部散文随笔集中,尽管大部分篇幅都不是很长,但却显示了白来勤难忘的故乡情绪与朴实的人文情怀,在质朴可亲的乡风民谣、俚语俗话乃至童年游戏中,展示了他在少儿时清苦但乐观、青春期艰苦却豁达以及中年后的练达持重沉稳。集子中涉及灞桥民俗民情、饮食习惯的介绍都在简约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中,把时至今日仍影响着人们生活习俗、待人、接物、品行性格以及传统的思维定势勾勒得入情入理,如在眼前。白来勤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号称“长安八大镇”之首的古镇新筑旁边、广袤的灞渭三角洲人上文积淀深厚的西王村。他虽三次高考名落孙山,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当过搬运工、从事过乡村代课教师,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得到了在一农村金融机构打工的机会,从社会底层的临时工成为计划外合同工,继而而成单位中层管理人员,连续三届被推荐担任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阅历可谓丰富。多年来,他细心品味生活,常年笔耕不辍,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诗歌

饱蘸浓墨写乡愁

----读白来勤散文集《乡愁扯不断》感言

杨 军

乡愁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饱蘸浓墨写乡愁----读白来勤散文集乡愁扯不断感言)(1)

阅读作家白来勤的散文随笔集《乡愁扯不断》,深感其中的一些篇章如同安吉的白茶,初品味虽淡,再泡细品韵味绵长;又如关中村姑,初看一般品貌,细打量颇具风姿。正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粗服不掩国色”。读着读着,我竟情不自禁地想与诸君分享自己的感受。

席慕蓉在他的《乡愁》一诗中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在诗人的笔下,乡愁是对故乡无数碎片化的记忆,无法割舍,难以忘怀,永不老去。一轮中秋月,牵动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也唤起每个人心中淡淡的乡愁。乡愁,是院子里婆娑的树影,是母亲手中的一缕饭香,是故乡一抔温热的黄土,是寂静夜里的心潮涌动。乡愁,是家国情怀,是文脉延亘,是精神依归。

细品白来勤的乡愁,我明显地感到他的作品中贯穿着一种生命的律动,内质细腻而不张扬,文风沉稳而不放纵,给读者带来一种别样的精神感受。

白来勤散文的最大特色在于“四朴”,即:“朴实的土韵乡情,质朴的人情世故,纯朴的民俗俚语,朴素的行文风格”。这些在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是那么廪实丰赡又生动自然,篇篇扬溢着人文思辨的正能量。

白来勤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号称“长安八大镇”之首的古镇新筑旁边、广袤的灞渭三角洲人上文积淀深厚的西王村。他虽三次高考名落孙山,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当过搬运工、从事过乡村代课教师,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得到了在一农村金融机构打工的机会,从社会底层的临时工成为计划外合同工,继而而成单位中层管理人员,连续三届被推荐担任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阅历可谓丰富。多年来,他细心品味生活,常年笔耕不辍,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诗歌、小说、杂文和散文随笔,而近期出版的《乡愁扯不断》,更是他丰厚的生活体验与思索回味的厚积薄发,其中不少篇章写出了浐灞渭大地乃至关中道的风情、民俗、俚语,在平实细腻的笔触情调、转折起伏的人物命运中,抒发了他对家乡的拳拳情怀。书中那平实质朴,乡情浓郁的语言,那介乎憨厚与智慧多思之间的乡间蚕妇村氓、市井人物的性格,既饶有兴趣地把我的思绪凝在字里行间,又像一只无形但有力的手,把我的回忆也拉回到了童年的家乡、青年的家乡和中年的家乡,与他书中所写的一草一木、一池一河、一时一地以及可悲可喜的人物、动物、植物命运相撞融合,进一步引发了我对其作品长久的蕴藉与悠远的遐思。

乡愁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饱蘸浓墨写乡愁----读白来勤散文集乡愁扯不断感言)(2)

在《乡愁扯不断》这部散文随笔集中,尽管大部分篇幅都不是很长,但却显示了白来勤难忘的故乡情绪与朴实的人文情怀,在质朴可亲的乡风民谣、俚语俗话乃至童年游戏中,展示了他在少儿时清苦但乐观、青春期艰苦却豁达以及中年后的练达持重沉稳。集子中涉及灞桥民俗民情、饮食习惯的介绍都在简约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中,把时至今日仍影响着人们生活习俗、待人、接物、品行性格以及传统的思维定势勾勒得入情入理,如在眼前。

运用憨厚朴实又活生生的个性语言,塑造性格鲜明的“小人物”,是其作品的又一特色,如对《黑姑姑》中“远房姑姑”先“惧而远之”后“敬而亲之”,《广福老汉》中的“广福”整治顽童的幽默方式、“父亲”最后对“广福老汉”后人办丧事的评价,《四姐娘》中的“远房叔母四姐娘”虽相貌不秀美但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等。类似这样充满民间智慧、独特个性、说在老百姓口头上的机言俏语,在其文章中多处可见,且运用得贴切自然,适当得体,毫无硬山搁檩之嫌。真实入微、细腻的细节描写,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散文是一种最具个性的心灵表达,它与生命的个体性和自由性有着天然的契合。散文必须依赖于作者生命本体的感知与生命的独特感受,否则就难以达到一定的艺术品位。白来勤从小就有着文学梦,生活是本教科书,他表面平静甚至安祥,但内心世界无疑是丰富多彩且自由奔放的,他的散文就有一种生命的动感。在他的作品里面,你不时能品味到一种哲思的睿智、乡土的韵味和庄稼拔节生长的动感,更有一种质朴生活的味道。行文跌宕,发人深思。这里说的生命动感并不是单纯的心理学问题,而是关涉到人的生存境界。如《墙缝芦苇》《倒栽槐》《凤凰山里寻隐者》等。特别是《小村,那一缕缕甘甜的乳汁》中将成功与磨难、顺境与挫折有机统一,让散文的质感因人生磨难而闪光,尤其在《又一次失约老父亲》一文中发出的感慨:“……爸爸,若果有来生,我绝不再做您的儿子,因为我不愿您再为我受尽苦难;我要您做我的儿子,我要把您对我的付出加倍偿还!”更是振聋发聩,令人难忘。

文学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生命结下了不解之缘。就人的生命存在而言,实际上在两个层面存在着:一是物质性的现实存在;二是意识性的精神存在。散文是属于生命本体的文体,往往直逼心灵。虽然可以写静态,但是内在的节律是动荡的。白来勤的散文充分体现了生命的动感,体现了生命的本体,有血有肉,有精气神,更具有灵性。他的生命张扬有个前提,那就是爱的情怀和悲悯意识。清晰地认识自己周遭的社会和历史环境,解读合理的生存方式。动感来自于心灵感受,动感的强弱与作者的主体意识相关,主体意识越强,感知的东西越丰富。《千年不朽胡杨林》《激情洋溢五棵柳》就写出了生命的不屈于倔强;《那碗令人垂涎的红肉煮馍》《浆水鱼鱼儿今昔味》又写出了往昔岁月生活的不易,今日生活的幸福甜蜜而容易“身在福中不知福”;《面皮儿的诱惑》又写出了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日子里,朋友之间感情诚可贵、口福亦堪享,但更重要的是彼此理解、相互祝愿身体健康无恙。而《妙境澄怀青龙峡》则向世人昭示了“幸福其实是一种及其主观的自我感觉”。

白来勤以自己的本体生命直面大自然的启悟,独自去获得大自然的灵性。在他的散文中,人被还原到应有的位置,与万物朝夕相处,这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愉快。

乡愁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饱蘸浓墨写乡愁----读白来勤散文集乡愁扯不断感言)(3)

白来勤的散文创作是一种有责任感的写作,他能够主动选择那些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一类的事物作为书写对象,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共同点。他的散文题材涉及的范围很广,我尤其喜欢那些和大自然对话的散文,如《桐花开在春风里》《春风送来榆钱香》《那是父亲栽下的树》《赏槐品蜜洪庆山》等,以小见大抒写生态之美,尤其是《在白鹿原的情愫立徜徉》,穿越的时空,恣肆汪洋,将人文历史、民间传说、生态环境与现实生活相关照,读后不由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白鹿原心驰神往;而《楼观竹摇风送爽》则将楼观台千姿百态的翠竹对世人的启迪、楼观竹海的历史及作者行走在楼观台竹海的所见所思艺术化的呈现给读者。

叙述和描写是散文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二者之间有明显区别。叙述着重交待过程,描写则着重形象的细节刻画。好的散文作品常常是叙述与描写交错在一起的。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这也是散文创作的难点之一。一个作者对于叙述和描写的成熟运用与否、结合得明亮或暗淡,关系到作者的魅力和品位。白来勤在《桐花开在春风里》中写道:“从窄狭的街巷到广袤的原野,从繁华的都市到贫瘠的塬峁,桐花,热烈的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白的如云,粉的似霞,紫的若锦……。”

从艺术上分析,白来勤的散文创作的重要特点是将叙述与描写结合得很自然,既有宏大场面的叙述,也有感人的细节描写,既是抒发情感的,也是表达哲思的。他的散文总能捕捉到别人忽略的事物,且不仅仅描写自然,更多是对现实生活和历史的思索,将生活体验上升到生命的体验,留下了许多生动的哲思隽语。如《落叶,春的叹息》中“落叶,不是生命的极致而是新生命的孕育!”

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作家在客观地分析和观察中,不能回避矛盾和冲突。写情感冲突并不是小说戏剧的专利,散文作家也应正视这个问题。散文写作表达冲突就是要自觉体察事物的内在本质,在谋篇布局时以此为着眼点,梳理脉络挖掘开去,进而提高文章可续性和吸引力,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这就要求散文作家直面现实,正视生活中的矛盾。

乡愁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饱蘸浓墨写乡愁----读白来勤散文集乡愁扯不断感言)(4)

白来勤的散文创作不是狭隘的描摹表面争斗,而是蕴含着一种呼唤、一种诉求、一种张力、一种抗力。表现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人的心灵风暴在内的狂欢、愤怒、压抑等等生命体验,这与他本人内心曾受过的煎熬进而迸出的生命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来看看白来勤的散文《大姐,上苍安排给我的“妈妈”》一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西安东郊的灞桥区农村,不少人就是靠卖血养家糊口的,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供养子女弟妹上学,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姐》一文叙述的只是整个卖血族中还不算十分悲惨那的一小部分。作者信手撷取生活中的几朵浪花,用映衬对比、矛盾冲突的手法,从冷与暖的对比、嫌弃与疼爱的对比、欢乐与泪水的对比、现实与向往的对比、香甜与苦痛的对比五个方面反映出“大姐如母”的主题,写出了一位个性很强的大姐,倔强而有志气的大姐!写出了姐弟深情,写出了民族传统美德和母爱——广义的母爱的伟大!

“在我记忆中,童年的冬天总是好冷好冷,村前的涝池总要结厚厚的冰,屋檐下的冰凌嘴子挂得老长老长,像要吞噬我的怪兽那可怕的獠牙。深更半夜,西北风的怪叫声震得窗棂直颤,我常常被冻得发抖,便依偎在大姐身边乞求:‘大姐把我搂在怀里睡,好吗?’大姐想都不想,一把将我揽进怀里,紧紧搂住,我觉得她的怀抱好温馨、好温馨,简直如一锅香汤,让我沐浴其中。”冷与暖的对比,情真意挚,骨肉情深似海。“那是大姐给我剥了一只像蒜瓣一样的黄澄澄的果子。我掰了一瓣往嘴里放,咬了一口,呀甜丝丝、凉滋滋、酸溜溜。我问大姐:‘这是啥蒜这么好吃?’”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方稚童没见过南方水果的心理和神态描写的惟妙惟肖!艰难的岁月也可略见一斑。

大姐卖血归来,给“我”带回“我”从未吃过的小笼包子,当“我”吃完包子才听到大姐在屋里放声痛哭。原来大姐卖血后就到食堂买包子,付钱时却发现钱被小偷偷走了,“乡党们为她买下了回家的车票,那几个包子,也是乡党们买给大姐吃的,她却一口没吃,全带了回来……”香与苦的对比,如歌如泣如赞礼。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写道:“大姐是上苍安排给我的‘妈妈’!”这是真情的颂歌!这是母爱的礼赞!心灵的呼唤,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自然,叙述简洁明快,结尾升华水到渠成。

《大姐》虽是一篇散文,但富有诗意,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不是诗,胜似诗,是献给可敬可亲可爱大姐的赞美诗!真情能将冰雪化融,真情能让世人感动!相信认真读过此文的读者都会有所感悟的!

灞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灞桥地方遍地传说遍地诗、遍地古迹遍地金,白来勤对此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文本中写出具有独特灞渭三角洲美丽的乡愁。

乡愁是什么?乡愁就像小时候爱吃的东西,总也吃不够,无论多久,那种味道在记忆里永远挥之不去,想到都很美好。所以有人说乡愁是记忆里妈妈的一碗手擀面,是家乡小摊上一碗冒着热气的馄饨……。在《乡愁扯不断》的《乡村美食》一辑中,白来勤就如数家珍地将家乡灞渭三角洲一带美食的特色、历史渊源和轶闻趣事介绍给了大家,其中《那碗令人垂涎的红肉煮馍》《浆水鱼鱼儿今昔味》《难忘童年的荠菜饺子》写的妙趣横生。《灞桥臊子面的前世今生》《好吃不过饺子》《咥一碗羊肉泡馍心倍儿爽》把源远流长的关中美食写得有声有色有型有味有故事有传承,令人垂涎。

乡愁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饱蘸浓墨写乡愁----读白来勤散文集乡愁扯不断感言)(5)

这就是最接地气的乡愁,是离读者最近的乡愁。最简单的东西,却也只有在故乡才能吃得出那种味道,那是只有在故乡才能体会到的幸福感,那是故乡独有的特色。乡愁,是对故乡最深的眷恋和牵挂,无可替代,无人能比。乡愁是什么,就是看到就会喜欢,喜欢就不想离开,离开就会永远牵挂。白来勤曾在自己的一首诗里写道:“乡愁,是祖先留下的一项专利/令人神往叫人着迷/乡愁,是一块偌大的磁铁/将游子紧紧的吸引/无论走到哪里/她都将你火辣辣的亲吻/乡愁,是一座熊熊燃烧的熔炉/将乡情熔冶得醇烈、纯清/流到哪里/哪里就化溶所有冷漠的感情!”《乡愁扯不断》中的《村事拾珠》《年俗记忆》《红白喜事》《方言民谣》等专辑,就是灞渭三角洲一带乡愁的最好诠释。

民族传统文化是乡愁的“根”。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工业化、城镇化不能割断乡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记忆,靠的是科学的理念、科学的规划、科学的管理,也靠有责任感的文化人拿起手中的笔,饱蘸浓墨重彩,描摹、记录和传扬。如今,灞渭三角洲一带的开发如火如荼,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随着东欧班列、“十四运”而名扬海内外,而用文字记录乡愁、还原乡愁、传承乡愁,白来勤无疑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其实这也表现在他早年编著的《灞桥民俗》《灞桥婚丧礼仪》《关中民俗》中。

唐代诗人张九龄有诗云:“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对于普通人而言,乡愁或许是妈妈的唠叨、儿时的玩伴、房前的小河、嘴里的零食。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乡愁就是散落在秦砖汉瓦里的一搓泥土、神州飞船划过太空的那一抹痕迹,所有炎黄子孙的踪迹,都是中华儿女牵挂的乡愁。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爱祖国就是从爱家乡开始。白来勤对家乡怀着赤子之情,感恩之意。他把朴实的民风,浓郁的乡情与可感的人物、事件交融在一起注入笔端,让回忆浮想联翩,使情感飞腾升华,也许就是这部集子的成功所在吧。当然,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是,白来勤本身是一位热爱生活、不倦学习、热衷文化,尤其是热衷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而他的文章总散发着生活一线劳动者的体热和气息,展示着他的博大心胸、深厚学养以及对家乡对人民的真挚情怀。

当然,和任何事物一样,《乡愁扯不断》这部文集并非完美无缺,比如篇目的分类有些欠推敲,个别篇什还属“急就章”略嫌仓促,属璞玉待雕琢。但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白来勤定会写出无愧于家乡、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乡愁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饱蘸浓墨写乡愁----读白来勤散文集乡愁扯不断感言)(6)

(作者杨军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编剧协会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家协会主席)

壹点号陌上风文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