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是红茶还是绿茶(明前茶淡雨前茶浓)
明前茶是红茶还是绿茶(明前茶淡雨前茶浓)即便同为绿茶,也不例外。但不是所有的茶叶,都信奉明前茶为尊。明前茶,最早是江浙一带的绿茶概念。指清明之前采摘的绿茶,在当地属于春茶明星。后来,明前茶才在茶圈内,逐渐普及出来。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明前茶,最早是江浙一带的绿茶概念。
指清明之前采摘的绿茶,在当地属于春茶明星。
后来,明前茶才在茶圈内,逐渐普及出来。
但不是所有的茶叶,都信奉明前茶为尊。
即便同为绿茶,也不例外。
若不信,大家可以去查一查海南的白沙绿茶什么时候开采?
长夏无冬的特殊气候下,那里的绿茶早在12月就开始采茶。
然而,这类超级早采的绿茶,在茶圈内的知名度却不高。
可见,春茶采摘也不是越早越好。
区域不同,气候不同,制茶规律不同,没办法一刀切。
包括其它茶叶也是如此,在买茶时,或许你能遇到明前小赤甘(红茶)、明前白牡丹(白茶)等。
但在乌龙茶里,却极少有明前一说。
对比下来,谈到春茶采茶,适度更可贵。
《2》
春茶不是采越早越好,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
但谁也没法否认,明前茶这一IP在茶界的疯狂走红。
江浙一带,流传有“明前茶,贵如金”的民谚。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每一年在追新茶的热潮里,明前茶都是当之无愧的当红明星。
而明前茶能在江浙一带走红,原因有很多。
比如,采摘时间早、产量低、养分充足、外形细嫩、茶味鲜爽无比……
清明前后,北纬30度左右的茶叶产区,气温仍旧偏低。
早春时余留的料峭春寒,还未彻底消散。
此时,茶树们正在陆续苏醒过来。
沐浴在柔和的春光下,发芽长叶,发出新绿。
清明之前,气温尚未全面回暖,茶树枝梢间可采的茶青数量较为有限。
但这些细嫩芽叶内部,蕴藏着茶树经历漫漫长冬修炼后,沉淀下来的养分。
再加上,适度的低温天气,利于茶树新梢的持嫩。
持嫩,即保持理想的嫩度。
这种嫩生生、水灵灵的新鲜茶青内部,茶氨酸含量可观。
丰富的茶氨酸,能够让这些明前春茶喝起来特别鲜爽、爽口、清润。
喝茶爱喝“鲜”的茶客,不该错过这样的风味。
《3》
春茶里,明前茶与雨前茶的时间是相连在一起的,一前一后登场。
以清明这个节气为跨度。
清明之前采的,算明前茶。
清明之后,谷雨之前,则是雨前茶。
虽然春茶圈子里,明前茶广受追捧,但有一说一,雨前茶的表现也不差。
和其它春茶有所不同,雨前茶本身拥有3大看点。
首先,生长期水汽滋润充足。
谷雨的“雨”,拥有滋润万物的力量。
过了清明后,雨水滋润增多,气温日愈温暖。
熬过寒冬后,首度迎来的“雨热同期”对春茶生长大有益处,茶青鲜叶能出落得更水灵,养分含量足。
其次,谷雨时节,冷暖适中。
到了谷雨,已是暮春。
彼时的气温,既不寒冷,也不燥热,而是冷暖适中,茶树生长状态很惬意。
生长期的自然优势积累下,雨前茶的香气更甜美,茶味更甘润,别有特色。
最后,“慢养”优势。
之前在武夷山和茶农吃饭时,对方介绍过当地的黑猪肉。
因为慢养的缘故,出栏慢,风味物质积累多,口感更独特。
其实在春茶里,和明前茶相比,雨前茶的生长期更充裕。
叶片发育更成熟,风味积累时间充足。
惬意“慢养”过后,茶汤滋味自然更甘醇、柔和、饱满。
可以说,明前茶虽好,但雨前茶也不差。
《4》
之前的文章里,分享过一个怪现象。
为什么越好、越细嫩、越高档的茶叶,反而会让人觉得淡?
绿茶如此。
名贵的雨前龙井,喝不懂的人大有所在。
红茶如此。
金骏眉的鲜醇茶味,一度让不少茶客觉得,它的刺激性不够强。
白茶也是如此。
和叶片舒展的寿眉相比,身为门面担当的白毫银针,时常被人觉得茶味太淡。
优质好茶,滋味偏淡、太轻柔。
相反,普通便宜口粮茶,反而“香气冲人,味浓劲大”?
这种奇怪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以肯定一点,好茶味淡绝对是个伪命题。
真正的好茶,不会滋味寡淡。
包括明前龙井、桐木高山金骏眉、福鼎高山白毫银针在内,它们的茶味共性不是淡,而是鲜味突出。
将茶汤泡开后,小口喝入,会让你感觉入口顺滑、滋味绵柔。
拥有格外淡雅、清新、柔和的气质。
真正的好茶,香气不追求冲鼻,或者闻起来特别香。
闻起来太冲的香气,格调不高,闻久了还会发腻。
真正的好茶,茶香都是清新雅致的。
香型多元、茶香持久、大量香气分子沉入水底,喝茶时能品尝到又香又滑的风味。
同时,优质好茶的滋味,并不追求重口味。
苦涩、刺激、冲劲强的茶,喝起来口感并不好。
并且,这些煞口刺激的茶汤,多饮无益。
真正的好茶,追求入口顺滑、茶味饱满、层次丰富。
喝起来香香的、柔柔的、滑滑的。
喝茶过后,唇齿留香、回甘生津、喉间特别放松。
细品一番,高低立现。
喝起来不爽口、不顺滑、不醇厚、没有回甘生津,不算什么好茶!
《5》
“好茶味淡,劣茶味浓”的谣传,总算暂告一段落。
但有茶友提起,茶味浓淡和采摘时间有关,明前茶普遍都淡,雨前茶相对浓一些。
这显然是一大误区。
部分茶客眼里,明前茶的芽叶细嫩,茶味清淡,泡上两次就不耐泡……
这种看法,并不客观。
前文已经反复介绍过了,明前茶的最大特点在于“鲜”字,而不是淡。
若是比茶味鲜爽程度,雨前茶肯定不如明前茶的鲜味足。
优质明前茶,细品之下,别有一番隽永茶味。
喝茶之后,唇齿与喉间还能留下持久回味。
回甘快、生津感强、清凉感明显、回甘之间伴随着花香浮现在喉间。
袅袅云深处,习习凉风生。
这种美妙不已的回味,也是明前茶的一大优势。
至于不耐泡,更是一大谣传。
内质丰富的好茶,茶味积累充足。
若是用盖碗冲泡,在茶水比例搭配适中前提下,又怎么会不耐泡?
另外,雨前茶的茶味,也不能用“浓”来概括。
对比明前茶的清爽、鲜香、鲜爽,雨前茶的汤感更醇。
喝起来,会让你感觉汤水更滑、更饱满。
雨前茶看似略宽、略大的叶片,积攒着丰富茶味。
虽说在鲜爽程度上,略逊一筹。
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醇厚度、汤感厚度方面,又别具优势。
明前茶与雨前茶之间,茶味各有千秋,分不出高低好坏。
买茶时,大可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
《6》
优质茶味道淡,劣质茶茶味浓;
明前茶味淡,雨前茶味浓;
越贵的茶反而味道越淡,便宜茶反而滋味浓……
上述说法,统统不准。
一切的一切,可用一句话话概括——浓非厚,淡非薄!
茶味浓淡,可以通过冲泡来调节。
想要茶味浓,仅需增加投茶量、延长浸泡时间即可。
不论茶叶品质好坏,都能轻松将茶味泡浓泡苦。
用浓淡二字来对比明前茶、雨前茶,有失偏颇。
但鲜爽、醇厚、饱满的茶味,却不受人为调节。
一杯茶喝起来鲜不鲜?醇不醇?茶味厚薄与否,得看茶叶品质。
学习品茶,千万别以为苦涩刺激才是好茶。
真正的好茶,是养分充足、入口香滑、口感甘润、醇厚饱满、回味持久的。
单纯口味重的茶汤,格调反而不高!
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都说明前茶好,那白茶、绿茶、乌龙茶,哪些茶的明前茶品质最好?
头采茶、明前茶、雨前茶,参照绿茶的标准,能买到优质春白茶吗?
白茶的白露茶、寒露茶,就是明前茶与雨前茶的区别?太会拉郎配了
茶叶六两,礼盒三斤,只看包装买茶叶,能挑到高品质的好茶吗?
从茶叶店、到茶馆、再到茶叶会所,你带同行来,是要砸场子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