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画有啥特点(印象主义画作看不懂)
印象派的画有啥特点(印象主义画作看不懂)塞尚给自己的夫人画的肖像,就和前面的客体化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塞尚夫人的肖像画中,塞尚用混杂的色块和粗糙的线条,勾勒了夫人的脸庞和衣着。在一片杂乱和模糊的色彩之中,我们似乎又可以分辨出夫人裙摆上的花纹。画中的光线来源模糊不清,分布均匀,就如同自然光照射一般。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的《塞尚夫人肖像》先热热身,比较一下两幅名画。荷兰画家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女孩》在《戴珍珠耳环的女孩》这幅传统画作里,维米尔对于画中人物的刻画,完全来自一个艺术家的凝视,这种凝视使得种种细节一览无余,比如女孩嘴唇的质感、蓝色头巾上的褶皱。我们甚至可以从女孩儿的脸庞和珍珠耳环的光泽里,感到整个画中场景的光源,都来自画家身处的地方。维米尔和女孩一个是主体另一个是客体。
印象主义、哲学,这两个抽象的大词可能吓住了好多人,这回我争取用“负负得正”之法,花几分钟时间,让你读懂印象画。
这里提到的哲学是法国当代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
1现象学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可以说是艰深难懂。然而知觉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是一个人所有内在感受状态的总和。
这部著作一经发表就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它打破了人们对世界的传统认知方式——主观和客观二分法,转而关注身体的知觉。
先热热身,比较一下两幅名画。
荷兰画家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女孩》
在《戴珍珠耳环的女孩》这幅传统画作里,维米尔对于画中人物的刻画,完全来自一个艺术家的凝视,这种凝视使得种种细节一览无余,比如女孩嘴唇的质感、蓝色头巾上的褶皱。我们甚至可以从女孩儿的脸庞和珍珠耳环的光泽里,感到整个画中场景的光源,都来自画家身处的地方。维米尔和女孩一个是主体另一个是客体。
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的《塞尚夫人肖像》
塞尚给自己的夫人画的肖像,就和前面的客体化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塞尚夫人的肖像画中,塞尚用混杂的色块和粗糙的线条,勾勒了夫人的脸庞和衣着。在一片杂乱和模糊的色彩之中,我们似乎又可以分辨出夫人裙摆上的花纹。画中的光线来源模糊不清,分布均匀,就如同自然光照射一般。
在传统画作中,画家与女孩是泾渭分明的主体与客体关系,而印象主义画作中的塞尚夫人和画外的塞尚仿佛身处同一个世界,相互投射、相互呈现,彼此界线模糊,就如同我们和我们身处的世界一样。
2用身体获得的认识是“知觉”,知觉首先指的是我们在看、听、接触事物时的印象和感受。在梅洛-庞蒂看来,艺术品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原始印象,属于最早的知觉内容。这种知觉不需要思考的介入,可以被身体直接感受。
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呐喊》
这幅画作,我们不需要知道画家使用了哪些构图技巧,色彩运用,线条勾勒,更不用了解创作背后的复杂故事,只看一眼就能感到不安和恐惧。我们常用的表情[恐惧],就是从这幅《呐喊》演化而来。
同样,当我们欣赏一段旋律时,吸引我们的不是对音符、曲调或者节奏的理性分析。真正重要的是,这段乐曲会否导致我们心跳加速,不自觉地喜悦或者悲伤,激动或者愤怒,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去判定到底是哪几个音符给我们带来了这种知觉。一旦我们开始努力分割解剖这段旋律,试图通过理性反思到底是哪个部分触动了我们,我们就失去了整体性的知觉。
在影片《泰坦尼克号》出镜的睡莲
当你驻足观赏莫奈的《睡莲》,仿佛能感到万物皆静,我们拥有世界上所有的时间。你分析不出因何得出以上的结论,但你能确定自己的这种感觉是如此的真实,这就是感知的整体性。
3这一节要上点难度,不喜欢费脑筋的可以略过。
通过身体的知觉获得的这种整体认识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含混性,或者模糊性。这种特性不一定是贬义词。含混是认识本身固有的、不可消除的特征。比如我们对时间的认知,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时间的存在,然而,却无法确切地说出时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它在哪里存在。
一方面,时间好像仅仅存在于我们的主观感受之中,如果能感受到时间的“我们”消失了,那么,时间也会随之消失。另一方面,时间又像一个外在于我们的现实存在,不受主观感受的控制。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就是感叹时间的流逝。它似乎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保罗·塞尚《自画像与苹果》
对时间的理解中如果我们应用传统的主客观二分的框架,显然是失效的。于是梅洛-庞蒂援引了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话:“此在就是时间,时间就是此在。”
比如一座山,它只是矗立在那里,它仅仅只是存在。而人却不是如此,他总是想着超越自己的存在,想着要在未来的无限可能中实现自己。这样一来,时间性就成了人的本质。时间不是回想的过去,也不是投射的未来,而是一种鲜活的知觉。时间是一种被身体知觉不断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人存在的方式。恰如燃烧就是火焰的存在方式一样。
4当我们运用知觉来欣赏一副画作,每个人的感知都是不同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个人的感知也在发生着变化。有人看山是山,有人看山不是山,有人看山仍是山。
与莫奈专攻“睡莲”相似,塞尚死磕苹果。回看这位艺术家的“苹果人生”,我们会发现一幅“简单”的静物,他常常要画上一年多甚至三四年的时间。有人认为他是小题大做,然而,塞尚说,同一个苹果的光线角度、以及我们观察它的心境也永远无法与上一秒相同,因此物体将陷入无休止的变化中。我想以一个苹果震惊整个巴黎。
于是我们就看到莫奈画笔下更多的苹果,有人从苹果中读出了艺术家的坚持和绝不妥协;艺术史学家迈耶·夏皮罗(Meyer Schapiro)却认为塞尚将苹果视作人体去描绘,既充盈着欲望,又压抑着欲望;还有人说,人们透过一个小小的苹果,可以透析整个宇宙,即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水果,假若你没有完全研究透彻,那么你对宇宙的认知就有一个苹果的空缺,也就不能说自己了解整个宇宙。
《梨与青苹果》
5梅洛-庞蒂的著作艰深晦涩,但是,他所希望达成的哲学主线却一直很清晰。一位梅洛-庞蒂的研究者引用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诗句来描述这条主线:
In order to arrive there
To arrive where you are to get from where you are not
You must go by a way wherein there is no ecstasy.
And what you do not know is the only thing you know
And what you own is what you do not own
And where you are is where you are not.
为了到达那儿,到达你所在的地方,从一个你不在的地方启程,你必须踏上那永远无法出离自身的旅途。而你不知道的正是你唯一知道的, 你所拥有的正是你并不拥有的, 你所在的地方也正是你所不在的地方。
一本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连续两次做了同样的梦,他梦见埃及金字塔下面藏有宝藏。圣地亚哥卖掉了自己的羊群,一路向南,跨过海洋,穿越“死亡之海”,来到了广袤的撒哈拉大沙漠。面对沙漠的金字塔,他的梦想之地,他却日益迷茫,这时,一位炼金术士指引他返回故乡,他终于找到了一箱子的宝石、黄金以及镶着钻石的石像,他也意识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宝藏,其实就是这段寻找的经历。
心在哪里,宝藏就在那里。出发即抵达,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