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反坦克导弹怎么分配多个目标的(坦克重弩如何在千里之外精确命中)

反坦克导弹怎么分配多个目标的(坦克重弩如何在千里之外精确命中)▲波束制导,又被称之为驾束制导,主要分为雷达波束制导和激光波束制导两种,而炮射导弹使用的就是激光波束制导(如下图),值得一提的是该制导方式的必须要求导弹进入激光控制场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则大幅降低了射手的压力,导弹发射后接收器接受导弹尾部发出的红外光,然后根据射手指引的目标测量各种数据计算出修正量形成信号指令,然后通过导线发送给导弹,导弹根据信号指令修正导弹的飞行参数,直至击中目标(此外二代反坦克导弹还可以通过电视测角跟踪,导线传输的方式制导)。但是该过程中要求射手必须将瞄准装置对准目标为导弹指引,这样一来人还是整个制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少相比于机器,人出现失误的概率还是要大很多的,而且容易受到各种红外信号的干扰。到了第三代就完全实现了全自动制导,射手在制导过程中不会进行任何的操作,完全交给了机器,并且用无线电取代了导线,由于第三代反坦克制导技术众多,这里我们就直接来介绍基于第三代制导

反坦克导弹怎么分配多个目标的(坦克重弩如何在千里之外精确命中)(1)

2017年8月末,美国《陆军知识》网站报道了印度陆军欲对其T-90S进行火力升级的消息,此前印度一直装备的都是俄罗斯射程为4000米的9M119“斯维尔河”炮射导弹,如果印度的该升级方案顺利实施,那么印度的新型炮射导弹将具备昼夜攻击移动和静止目标的能力,最大攻击距离可达8000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让印度费尽心思的炮射导弹自诞生以来就饱受争议,关于其到底具不具备实战意义的讨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炮射导弹的秘密,详细了解一下这款“重弩”是如何精确命中的。

反坦克导弹怎么分配多个目标的(坦克重弩如何在千里之外精确命中)(2)

▲俄罗斯原装的9M119“斯维尔河”炮射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为4公里,可以击穿500到60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炮射导弹虽然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制导,但是其尾部一般会安装一个示踪灯便于对导弹的目测观察

什么是炮射导弹

炮射导弹是由装甲车辆利用火炮发射的一种制导弹药,主要用于摧毁敌方装甲目标,由于炮射导弹在发射时和常规炮弹共用同一火炮,火炮原模原样的保留着之前的发射功能,所以这种搭配使用的模式操作简单,通用性高。坦克装备以后可以具备远距离攻击敌方装甲目标和低空直升机的能力,能有效的弥补常规弹药的不足,所以近些年来颇受有些国家的重视,尤其是俄罗斯,已经发展了多达7、8种型号的炮射导弹。但是炮射导弹虽然攻击距离远,但是成本较高,结构负责,并不适合大量装备坦克炮,目前只能算得上是一种补充武器。炮射导弹主要由舵机舱、战斗舱、动力舱、仪器舱、药筒和弹尾托部件组成:

反坦克导弹怎么分配多个目标的(坦克重弩如何在千里之外精确命中)(3)

▲上图是常见的炮射导弹,除了弹体本身,整个炮射导弹系统还有用于制导的组合仪器,用于发现和识别目标,以及构成导弹在激光束中飞行的信息控制场,此外还必须有普通目视观瞄通道以及一个激光束信息通道,另外还得借助坦克常规的稳定装置用于目标的搜索,瞄准和跟踪

  • 舵机舱:该部分可以将传递的制导电信号装换成机械信号,通过前部的一套控制翼面按照传递的信号实现对导弹的控制
  • 战斗舱:一般的炮射导弹都会有两个战斗部,第一个战斗部位于控制舱前部,目的是破坏攻击目标的反应装甲,经过短暂的延时后,位于舵机舱后部战斗舱的第二个战斗部引爆主装药,形成的金属射流按照之前清理出的通道就能轻松击穿目标装甲
  • 发动机舱:该部分提供了导弹飞行过程中的全部动能,炮射导弹不同于常规的反坦克导弹,它的飞行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和常规炮弹一样,从炮口飞出一段距离后,固体燃料发动机开始工作,使导弹稳定的飞向目标
  • 仪器舱:该部分里面安装着整个导弹所有的控制系统(除了上文提到的舵机组件)以及尾翼控制系统,可以说是整个炮射导弹的大脑,内置的接收器可以将接受、甄别和处理接受到的信号(一般都为激光信号,下文细讲),并将该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舵机舱,舵机舱再将该信号转换成机械信号完成对导弹的控制,此外仪器舱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件,那就是双自由度陀螺坐标仪,该装置可以提供导弹发射时候的重力基准方向,这样一来就可以按照弹体建立一个坐标系(发射之前是按照地面建立坐标系的),这样就能确定后续的弹道控制信号方位,便与后续的制导
  • 弹尾托部件:该部件控制着尾翼的折叠与张开,同时还保护着精密的仪器舱免受高温高压发射药的侵蚀和影响,当导弹飞出炮管后,尾翼在弹簧的作用下张开,来维持弹体的飞行稳定性,此外翼面相对于弹体轴线有一定的角度,使弹体按照预定的速度低速旋转,提高稳定性
  • 药筒:因为通过火炮发射,所以炮射导弹的药筒也是必不可少,用于容纳发射药、底火等重要部件,此外还能防止火药燃气腐蚀膛壁提高火炮的使用寿命,提升射击频率
反坦克导弹的制导方式

反坦克导弹怎么分配多个目标的(坦克重弩如何在千里之外精确命中)(4)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中的经典,苏联AT-3反坦克导弹,该导弹有效距离为500米到3000米,为了给射手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速度仅为120米每秒,从上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导线,观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炮射导弹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反坦克导弹的一种,只不过为了追求极高的生存性,炮射导弹的速度较快,便于快速完成射击。所以研究炮射导弹的制导技术就必须回到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导弹的制导技术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三次升级,第一代的制导系统比较的简单,这种制导技术通过目视跟踪导弹,利用导线手动传输命令直到击中目标,这就使得射手、导弹、目标必须形成三点一线,这种导弹完完全全考验的是射手的能力,为了给射手留出一定的反应时间,导弹的飞行速度不会太高(这和上文提到的炮射导弹为了追求生存性速度要高是互相矛盾的),这种攻击的限制性太大,较长的飞行时间足够目标躲避攻击或者是对射手进行打击,而且导线传输指令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一些可视度较差的情况下导弹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反坦克导弹怎么分配多个目标的(坦克重弩如何在千里之外精确命中)(5)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中最为经典的当属陶氏反坦克导弹了,该导弹几乎参加了越战以来的所有局部冲突或者是战事,但是其还是有线制导,从上图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两条导线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则大幅降低了射手的压力,导弹发射后接收器接受导弹尾部发出的红外光,然后根据射手指引的目标测量各种数据计算出修正量形成信号指令,然后通过导线发送给导弹,导弹根据信号指令修正导弹的飞行参数,直至击中目标(此外二代反坦克导弹还可以通过电视测角跟踪,导线传输的方式制导)。但是该过程中要求射手必须将瞄准装置对准目标为导弹指引,这样一来人还是整个制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少相比于机器,人出现失误的概率还是要大很多的,而且容易受到各种红外信号的干扰。到了第三代就完全实现了全自动制导,射手在制导过程中不会进行任何的操作,完全交给了机器,并且用无线电取代了导线,由于第三代反坦克制导技术众多,这里我们就直接来介绍基于第三代制导方式的炮射导弹激光驾束制导。

激光驾束制导技术

反坦克导弹怎么分配多个目标的(坦克重弩如何在千里之外精确命中)(6)

▲波束制导,又被称之为驾束制导,主要分为雷达波束制导和激光波束制导两种,而炮射导弹使用的就是激光波束制导(如下图),值得一提的是该制导方式的必须要求导弹进入激光控制场

反坦克导弹怎么分配多个目标的(坦克重弩如何在千里之外精确命中)(7)

炮弹发射后制导系统会发射一道激光束,激光束通过一定的手段(自动变焦等技术)会形成一个·直径为米6的控制场并且一直延伸,导弹发射以后在激光束产生的控制场中飞行,导弹在控制场中的位置不同时,导弹内置的接收器就会接受不同频率的激光脉冲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该信号通过限幅放大器后一些杂质干扰信号就会被抑制,然后电信号通过门限电路输出各种方波信号,最终通过坐标鉴别电路得出导弹偏离中心线的方向以及偏离的距离大小,这样一来就能确定导弹在控制场中的位置(这个过程有些难以理解,通俗点来说就是导弹根据控制场内各处信号的不同确定导弹的位置),最终这个位置通过电信号传输到导弹的陀螺坐标仪上,陀螺坐标仪得出弹体与中心线的误差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舵机舱,舵机舱通过调整两对垂直翼面控制导弹按照控制场中心线飞行,直到击中目标。

如有错误欢迎指出,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