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骂我我居然一点也不生气(人骂我我也骂人)
别人骂我我居然一点也不生气(人骂我我也骂人)《乐毅报燕王书》全文紧扣自己之所以奔赵委曲,反复论述,旁征博引,步步深入,是历史上一封著名书信。收入《古文观止》,很值得一读。《战国策》皆战国时代策士之作,极有实用性。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环境下,汲取古人智慧,对今天仍很有参考价值。
白石老人句。人家骂你,你也骂人,这当然不失为一种应对。不知道当年是谁因何惹恼了老人,老人用此句画过多幅姿势相同的画。今吾借用老人句题下图。
此刻想起鲁迅先生1936年大病后写下的遗嘱。其中第七条是:“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这里大先生的意思,似乎没让家人去对骂;或者,是教家人要远离那种既损人、又和事的人吗?
又想起《易经•遯》卦《象》辞:“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遯,意思为退,即避而去之。遯卦艮下乾上,乾为天,上进;艮为山,高起又止。故君子观此卦象,主张对小人不要以恶报恶,即不表现出憎恶,但同时须远离他,与他严格划清界线。
《颜氏家训》有“君子之交绝无恶声”句。典出《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乐毅,即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那个乐毅。乐毅曾助燕昭王攻齐,连下七十余城。但在尚有三城未下时,昭王去世,惠王继位。后者中齐人计,怀疑乐毅,撤了他的职。乐毅为自保,而逃到了赵国。后齐国反攻,收复了七十余城,燕惠王后悔了,同时又害怕赵国启用乐毅攻燕,“乃使人让乐毅”(让:责备,歉意)。乐毅回信,情致委曲,深沉愤忧,结尾处写道:“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乐毅报燕王书》全文紧扣自己之所以奔赵委曲,反复论述,旁征博引,步步深入,是历史上一封著名书信。收入《古文观止》,很值得一读。
《战国策》皆战国时代策士之作,极有实用性。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环境下,汲取古人智慧,对今天仍很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