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地方(腾云驾雾桐柏山)
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地方(腾云驾雾桐柏山)丝丝的雨似有似无的飘着,暖暖的风软软的吹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侵润在绿色里,三三两两的人儿徜徉在山水里。桐柏山古树名木众多,具有千年以上树龄的汉柏及银杏等古树一百多棵,特别是河南桐柏山淮源风景区内清泉寺现存的千年银杏树,堪称中原第一,树旁有雍正十一年所立石碑。碑中载: “古刹清泉寺,其庙前银杏之高大,凡越数千年之遥,观其形势,四面环山,相连木成荫,而众鸟栖息,竹林茂密”。现该树主干腰围9.8米,基围11 米,树高27.5米,冠幅直径25.5米。天空下着雨,雾气笼罩了山野。沿盘山路行驶不远,就看见路边一侧峡谷中一面平静的湖水,湖边立一石碑,刻有“盘古湖”字样。三国吴人徐整所著的《五运历年记》载“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桐柏民间有关盘古的传说神话十分丰富,盘古庙、盘古山、盘古船、盘古井、盘古磨等相关盘古文化的质证性建筑随处可见。中国著名神话学专家袁珂多次来桐柏山考察后认为:“桐柏山是中原盘古文化产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位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上。
提起桐柏山,便不能不提那部曾经红极一时的电影《小花》。这部电影让大家熟识了唐国强、刘晓庆、陈冲等一批之后在中国影视界叱咤数十年的明星。但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电影《小花》的小说原著便是《桐柏英雄》。而《桐柏英雄》讲述的就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桐柏山,在解放桐柏地区时男主角赵永生回到家乡后潜伏战斗的热血故事。
桐柏山奇峰竞秀,层峦叠嶂,森林密布,瀑泉众多,更难得的是桐柏山还具有南北气候交汇区位最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中原罕见的原始次生植被。
其实路过桐柏山也有好几次了,却终无机会一览其壮丽景象。在一个下着雨的日子,又途经这里,便不顾雨天路滑云雾遮眼硬是将车开了进去。
天空下着雨,雾气笼罩了山野。
沿盘山路行驶不远,就看见路边一侧峡谷中一面平静的湖水,湖边立一石碑,刻有“盘古湖”字样。
三国吴人徐整所著的《五运历年记》载“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桐柏民间有关盘古的传说神话十分丰富,盘古庙、盘古山、盘古船、盘古井、盘古磨等相关盘古文化的质证性建筑随处可见。中国著名神话学专家袁珂多次来桐柏山考察后认为:“桐柏山是中原盘古文化产生的中心”。
桐柏山古树名木众多,具有千年以上树龄的汉柏及银杏等古树一百多棵,特别是河南桐柏山淮源风景区内清泉寺现存的千年银杏树,堪称中原第一,树旁有雍正十一年所立石碑。碑中载: “古刹清泉寺,其庙前银杏之高大,凡越数千年之遥,观其形势,四面环山,相连木成荫,而众鸟栖息,竹林茂密”。现该树主干腰围9.8米,基围11 米,树高27.5米,冠幅直径25.5米。
丝丝的雨似有似无的飘着,暖暖的风软软的吹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侵润在绿色里,三三两两的人儿徜徉在山水里。
看着满山遍野的树木和丛林带浸染在云雾里,心似乎也被这雨、这雾、这云柔柔的抚了一下,于是满眼里便都是柔柔的思绪,任自己沉醉在这绿色的世界里。
车到水帘寺,驻足观赏。
水帘寺依山势而建,小巧玲珑,殿阁危立。桐柏山水帘寺与开封相国寺、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等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
山门上的一幅对联是:门对青山云自闲,帘悬飞瀑境方妙。看对联就足显其景的优美、其寺的灵动、其水的绝妙、其云的悠闲。人在其间,亦是仙意飘飘。进入寺门,如入空明灵境之地。细细小雨洒在发稍,丝丝颂经声绵延入耳,一时,心寂静无比,思无欲无念。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来者皆是缘啊!
转回寺后山间小道,水流之声不绝。殿堂后面,紧临一座百米峭崖,一泓山泉自崖巅倾泻下来,活像一条水晶挂帘悬在空中,将峭崖上部的一座天然石窟遮掩在幕后,称为水帘洞,寺因以为名。
水帘洞是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居挺翠峰48米高的绝壁上。洞宽10米,深5米。透过如雪飞帘,尽可远眺水帘寺、太阳城等山色寺景,“水帘挂雪”是明清以来桐柏八景之一。
明嘉靖年间吴承恩曾在桐柏邻县新野作过县令,期间多次到桐柏山游览,后根据“禹王锁蛟”的故事及结合此地的水帘洞、通天河、放马场、太白顶、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传世名著《西游记》。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亦明确指证“巫支祁就是孙悟空的原型”,桐柏山淮源景区为“西学”提供了起源。这在国内景区文化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拾阶而上,追寻电影《小花》里小花抬着哥哥跪着走过的血路,去探找西天大圣《孙悟空》奇妙的踪迹,攀岩石而立,登高处望远,听悠远的鸟鸣。
水帘洞前的石头抚栏上,刻满了千奇百样、玲珑剔透的石猴。扶摸玲珑奇巧的塑像猴,揣摩千姿百态的可爱身,掬一捧清脆的泉水,飘一脉清香的茶韵,施施然顺流而下。
桐柏山不少山峰海拔千米以上,山势陡峭。桐柏山具有独特的候观,每当冷空气过境,山间的云雾或淡薄飘渺,或绵厚稳重,或雄伟壮丽,或瞬间变幻,如玉带,似瀑布;忽而云蒸雾翥,峰顶即为云海淹没,雨丝拂面,行云如万马奔腾;忽而骄阳当空,峰顶犹如孤岛,脚下一派云海,蔚为壮观。
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又名凌云峰、白云山、胎簪山,以水分界,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各占一半。千里淮河就是发源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
将车开到太白顶的过程是艰难而又危险的。
在山下时问过景区工作人员这雨雾天还能否开车登顶,他看了下我们的车后肯定地答复:没问题的!因了他这毫不犹豫的果绝,我们便也相信开车上去也似乎是件易如反掌的小事。没成想,盘山公路曲折陡峭,蜿蜒而上,窄处会车是非常考验驾驶技术的事,而且,我们越往上开,雾越大,能见度极低,180度的急转弯比比皆是,这对于第一次行走这里的我们来说可谓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一侧是乱石突兀的山体,我们如爬行般慢慢移动着车子,主副驾驶都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列死盯住前方这不到十米的距离,不停地按着喇叭提醒着前后方的车辆。
22.5公里的上山路程,我们足足开了两个小时,当我们终于到达太白顶停车场的时候,心情还久久不能从这惊心动魄之旅中平静下来。
如今主峰太白顶上建有一井,称之“小淮井”。淮河从这里开始奔涌千余公里,流域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大淮井终年丰沛,从未枯竭。唐代茶圣陆羽考察天下沏茶名泉时,将淮源之水列为“天下第九佳水”。
淮河被华夏儿女尊为“风水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渎”,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诏令祭祀名山大川,其川有二:曰淮曰济。此地始建淮祠,即淮渎庙。
相传大禹治淮,发现淮水泛滥有一水妖巫支祁在作怪,即令太阳神的儿子庚辰手拿定水神针捉拿,捉住后用铁链束于淮井之中。而庚辰因迷恋桐柏山水美景,不愿随大禹东征治水,大禹一怒之下将其斩首。当地百姓念庚辰伏妖功高,就用石块将大禹怒斩庚辰的整个山顶围砌,叫作“太阳城”。
另外,佛道文化在桐柏景区文化内涵中也占据着较重的份量。桐柏山道教源渊流长,太白顶汉时曾建“保安观”、“金亭翠阙”历为桐柏旧八景之一。武当派鼻祖张三丰曾在此修真,目前境内的祖师岭道家的香火仍旺。桐柏山被道家称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三十六洞天 ”。
告别太白顶,我们穿云拨雾,沿另一条盘道下山,依然艰难。
走出神话来到尘世的时候,不由地长舒了一口气,感叹道:现实世界真美好!
(摄影/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