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藏菩萨金身像(根津美术馆藏高丽佛画地藏菩萨立像)
画地藏菩萨金身像(根津美术馆藏高丽佛画地藏菩萨立像)观礼佛像,可以感化心灵,使人证悟佛道。清净的佛像总给人以神圣庄严感,对人有一见生情的吸引力,可以启迪人的悟性,能在无形中发挥祛恶扬善的功德。《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像》展现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巧,也融入了作者对佛教深切真实的体悟,圆融地体现了地藏王菩萨清净庄严、慈悲无我的形象。此佛像在近些年来的拍卖市场中实为罕见。(文/静庵)
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地藏菩萨形象颇有特点:一般菩萨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缨络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多现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他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据《地藏菩萨仪轨》、《地藏菩萨十轮经》等记,由于地藏菩萨在无佛的“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济渡众生,为了让众生能深信因果,皈依三宝,所以显示出家僧人相。在佛教传统中,地蔵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是佛教的四大菩萨。
画中地藏王左手持锡杖,右手持宝珠,如《地藏赞》里所说“金锡振开地狱门,明珠照彻天堂路”,是比较典型的形象造型。值得注意的是,图中地藏王菩萨的冠饰为披帽而非毗卢冠,身上所着,也难以确定为袈裟,而脸部造型中比较特殊的是有髭须——这些特征,都说明这一躯地藏王菩萨并不是常见的出家相,而是比较特殊的在家菩萨相。一般菩萨造型,都作在家相,如观音菩萨,或现白衣大士,或天人相;文殊菩萨现童子相;普贤菩萨也现在家相。按《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所记,地藏为救苦救难、方便说法有四十四变化身,其化身与观音菩萨大致相等,此图中的髭须也与菩萨留须所近,在众多地藏王菩萨造像中,此躯是属于比较特殊的类型。
此《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像》,绢色深沉,画面包浆厚重,虽然并无年款记述,但年代距今久远则毋庸置疑。从佛的面部和手足部的丰腴造型看,很符合唐朝的审美情趣。画中所绘锡杖、宝珠等法器和披帽、宝冠、珍宝耳环、珍宝项链、珍宝缨络、珍宝臂镯、珍宝手镯等宝饰,多以金线勾描,线条细挺,设色艳丽,历久而益见其光采灿烂。按宋以前菩萨像并不以单躯形象出现,以地藏王菩萨的面孔造相而论,慈眉善目之形应在元后出现,画风的稳定和饰珠、手形等细节的处理手法则为明代人物造像中所常见。以纸绢的老旧程度而论,也不会晚于明,故以此推论,至少在明之前。再从用料上推断:此佛像所用的绢极为精致纤细,非民间作坊所能生产;画面中大多用纯金钩线,使整个画面显得高贵而富丽,透出皇家至尊之气,应是宫中佛堂供奉之神像。从其无落款上也可窥见一斑。明以前作为皇帝膜拜的神像均不允画师与工匠落款,因该佛像要经受至高无上天子的膜拜,画师工匠之名款是承受不起此礼拜的。
该佛像面部开光精准,神态壮丽而肃穆,令观者有尘垢净去、凡心皆无之脱俗之感。尤其是用金线勾勒的线条,挺拔有力,手中的明珠通透而纯净,像诱人的夜明珠一般,仿佛会随时滚落下来;那胸前的缨络珠宝,像在微微地颤动,尽显高雅与珍贵……通篇画幅的每处细部都处理得那么的细,那么的准,那么的精,定是当时顶级的宫廷御用画师所作。
观礼佛像,可以感化心灵,使人证悟佛道。清净的佛像总给人以神圣庄严感,对人有一见生情的吸引力,可以启迪人的悟性,能在无形中发挥祛恶扬善的功德。《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像》展现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巧,也融入了作者对佛教深切真实的体悟,圆融地体现了地藏王菩萨清净庄严、慈悲无我的形象。此佛像在近些年来的拍卖市场中实为罕见。(文/静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