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如今的奶茶名(忽如一夜春风来)
如何评价如今的奶茶名(忽如一夜春风来)看这做法基本就是奶茶的步骤了,只不过真正的奶茶是奶加茶,他这里加的是酥油,比较贴近少数民族的做法。清代学者朱彝尊在他所写的饮食文献《食宪鸿秘》中也提到过‘奶茶’:“奶子茶,粗茶叶煎浓汁,木勺扬之红色为度,用酥油及研碎芝麻滤入,加盐或糖。”而说起奶茶,真的就是近些年来开始大流行的,珍珠加奶茶是标配,这谁都知道的。不得不说商家营销得很好,也牢牢抓住了年轻女性这个消费群体,现代女性嗑起奶茶来,就跟瘾君子似的,只要有奶茶,工作生活的辛苦都可以一扫而尽了。其实奶茶并不是人类的新晋甜宠,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奶茶的身影。奶茶奶茶,有奶有茶,都很重要,不过重点还是在奶的风味上,中国有奶的地方,那自然要说到西藏、新疆等地区。游牧民族的蒙古奶茶就是一种日常饮品,这些草原奶茶至少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的奶茶鼻祖了。
最近,又新出了一个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看到这条热搜的时候,全中国的奶茶店老板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看着满屏的红包截图,我意识到,这大概又是一个消费陷阱,反正不管是秀恩爱,还是追随潮流梗,最后笑得最大声的大概就是奶茶商家了。
很多人对这个梗一头雾水,有人解释说,此梗出现在9月23日,前一天是秋分,有个男生想跟女朋友分手,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给女朋友转了账,说去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吧,意思就是“我们凉了”。毕竟入秋了,天气转冷,奶茶早晚会凉。
这个梗看起来挺文艺的,其实没什么意思,同样的句式还可以有冬天的第一缕阳光、清明节的第一柱香、中秋节的第一口月饼。
而说起奶茶,真的就是近些年来开始大流行的,珍珠加奶茶是标配,这谁都知道的。不得不说商家营销得很好,也牢牢抓住了年轻女性这个消费群体,现代女性嗑起奶茶来,就跟瘾君子似的,只要有奶茶,工作生活的辛苦都可以一扫而尽了。
草原奶茶其实奶茶并不是人类的新晋甜宠,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奶茶的身影。奶茶奶茶,有奶有茶,都很重要,不过重点还是在奶的风味上,中国有奶的地方,那自然要说到西藏、新疆等地区。
游牧民族的蒙古奶茶就是一种日常饮品,这些草原奶茶至少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的奶茶鼻祖了。
清代学者朱彝尊在他所写的饮食文献《食宪鸿秘》中也提到过‘奶茶’:“奶子茶,粗茶叶煎浓汁,木勺扬之红色为度,用酥油及研碎芝麻滤入,加盐或糖。”
看这做法基本就是奶茶的步骤了,只不过真正的奶茶是奶加茶,他这里加的是酥油,比较贴近少数民族的做法。
其实草原奶茶不是我们现在喝的这种奶茶,他们的奶茶是咸的,材料主要是牛奶和砖茶,由于北方草原气候寒冷,所以他们很喜欢每天煮一大锅热气腾腾的咸奶茶,用来驱寒、解渴。
甜奶茶是从欧洲传过来的。我们现在常喝的珍珠奶茶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发展起来的,也叫波霸奶茶,珍珠又叫粉圆,用木薯粉制作而成,口感粘稠且滑Q,吃起来简直幸福感满满。当时台中市一经推出这种珍珠奶茶,就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
而在此之前,台湾的奶茶又是从哪来的呢?17世纪的时候,台湾成了荷兰的殖民地,荷兰人在台湾贩卖茶叶的同时也将奶茶带入了台湾。
而荷兰的奶茶,则是从印度带过去的。据有关资料记载,最早的奶茶记录是在印度的喜玛拉雅区域,印度奶茶分南北,南方奶茶讲究‘拉’,就是在两个杯子间倒来倒去,在空中拉出一道弧线,这倒是和调酒有点异曲同工。
由于印度以前也经历了很久的殖民地时期,那些殖民国英、法、荷等也从印度带走了奶茶。但因为印度奶茶会加入许多香料,有强烈的辛辣味,所以在被带到新的国家后,又经过了改良,去除了香辛料,加入了本土特色,奶味更香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茶是在中国通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欧洲的茶文化特别是英国的下午茶相当兴盛,所谓的英式奶茶,就是他们在喝茶的时候为了口感加了牛奶、糖之类的料才诞生的。
所以说啊,小小的一杯奶茶,其实东南西北地绕了半个地球,这大概就是奶茶的全球化吧。
香港丝袜奶茶台湾诞生了经典的珍珠奶茶,而香港则有丝袜奶茶。香港喝奶茶的习惯,也和英国的殖民统治有关,当时英国的上流社会喜欢喝下午茶、吃点心,这是一种很时尚的生活方式。在此影响之下,香港也流行起了奶茶俗饮。
丝袜奶茶是兰芳园创办人林木河发明出来的,在英式奶茶的基础上研制出的更浓郁的港式奶茶,现在已经是香港本土的代表奶茶了。
当今奶茶现状现在的奶茶,口味多了去了,贡茶、皇茶、奶盖茶、喜茶,为了不断迎合刺激消费者的口味,奶茶行业也是不断地创新、变化,从一种小饮料变成了主流饮品,奶茶潮流不断,夏天可以喝冰的,冬天可以喝热的,这样的百变奶茶,谁又不爱呢?
不过说起来,奶茶的价格是真的越来越高了,从七八块变到了十几二十几块,对于那些每天都想来一杯的人来说,真的是个不小的负担了。
这次看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中转账截图里的‘52’金额,突然有种危机感,以后的奶茶不会也能涨到这么高了吧?
在如今二三十块也算是普遍的价格之下,仿佛原本平民化的奶茶成了小资消费品一样,“忽如一夜春风来,52的奶茶遍地开”,这场风什么时候会停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