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预测未来但不能逆转乾坤(他希望世界能加快步伐)
他可以预测未来但不能逆转乾坤(他希望世界能加快步伐)“人类必须摆脱自己,《模仿》并不好读,英文读者甚至评论道:“这本书很好,但是什么时候能翻译成大家看得懂的英文呢?”但你一旦翻开《模仿》就不想再合上,因为你迫切地想看到彼得·沃茨为人类构想的那个未来——那个冷酷、严峻、充满对人类存在本质的怀疑的未来。今天分享的文章是资深科幻读者邓思渊为《模仿》所写的导读,可以让我们更顺利地进入文本。再套用一句经典台词:“欢迎来到彼得·沃茨的未来。”《模仿》[加] 彼得·沃茨 著;姚向辉 译作为一部“足以令菲利普·迪克引以为豪的妄想狂故事”,《模仿》将时空设定在22世纪前夕,主角是一位深居沙漠的野外生物学家,他在一个晚上忽然被卷入不明所以的追杀中,被裹挟着与逃出实验室的吸血鬼、寻觅儿子下落的上校吉姆和一群自称得到了进化启示的僧侣一起乘上了逃往太阳系的飞船。
人类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未来的设想,在当前这个巨变的年代尤其如此。猜测新冠大流行何时结束、想象人工智能的未来是否令人担忧、争辩“元宇宙”是否真能为人类构建另一个平行时空……
想象未来,从来不只是科幻作家的专利。但如果真让科幻作家来提供一幅未来图景,那多半会比恐怖片还恐怖。
“雨果奖”得主彼得·沃茨就是这样一位科幻作家。
继“硬科幻神作”《盲视》之后,理想国推出彼得·沃茨“星火”系列第二部长篇力作《模仿》,延续《盲视》背景设定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更加大胆的假设。
《模仿》
[加] 彼得·沃茨 著;姚向辉 译
作为一部“足以令菲利普·迪克引以为豪的妄想狂故事”,《模仿》将时空设定在22世纪前夕,主角是一位深居沙漠的野外生物学家,他在一个晚上忽然被卷入不明所以的追杀中,被裹挟着与逃出实验室的吸血鬼、寻觅儿子下落的上校吉姆和一群自称得到了进化启示的僧侣一起乘上了逃往太阳系的飞船。
《模仿》并不好读,英文读者甚至评论道:“这本书很好,但是什么时候能翻译成大家看得懂的英文呢?”但你一旦翻开《模仿》就不想再合上,因为你迫切地想看到彼得·沃茨为人类构想的那个未来——那个冷酷、严峻、充满对人类存在本质的怀疑的未来。今天分享的文章是资深科幻读者邓思渊为《模仿》所写的导读,可以让我们更顺利地进入文本。再套用一句经典台词:“欢迎来到彼得·沃茨的未来。”
“人类必须摆脱自己,
才能在宇宙中生存”
文 | 邓思渊
01.
想象你是丹尼尔·布吕克斯。
你是一个生物学家,躲在俄勒冈沙漠里搞一些莫名其妙,无关紧要的研究。因为你是一个基准人类——在如今这个时代,这几乎就是一句骂人话。所谓基准人类,对应的就是那些超人类:吸血鬼,意识云,集群智能,改造人,等等。在这些超人类的映衬下,你跟猴子没有多大区别。况且,你还搞砸了。现如今只有超人类才有真正的工作,像你这样的基准人类一般的下场都是进入“坟墓”混吃等死,你在俄勒冈沙漠做的这些研究,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人会关心。
你生活中唯一有趣的事情,是你住所旁边的那个修道院:那是二分心智教会的一个根据地,他们正是如今集群智能最大的一派。总而言之,这就是你的生活,一潭死水,毫无波澜。直到有一天,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吸血鬼,和她手下的一队军用僵尸;你的住所变成了超人类神仙打架的战场,你想活下来,只能逃向修道院。于是故事由此开始。
《模仿》是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彼得·沃茨的作品,是《盲视》的续作。在《盲视》的导读中,我们介绍了这位加拿大科幻作家的生平,以及前作《盲视》;那这本《模仿》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模仿》的书名。跟《盲视》相同,《模仿》的英文原名Echopraxia也是一个医学术语,指“对其他人行为的不由自主的模仿或者重复”,是一种症状。对于人类的幼儿来说,模仿身体和语言行为是早期发育(直到两三岁)的重要学习手段;但是那之后,当这不再是学习而变成了一种反应之后,它就成为了一种症状了。一般认为,这与人类大脑额下回的一组镜像神经元的正常或者不正常活动有关。
之所以本书要取这样一个名字,第一,当然是彼得·沃茨对于人类认知的痴迷,以及本书中提到了,在书最后的全球骚乱中模仿成为了一种模因病毒全球传播;其次,这实际上是一个隐喻:模仿行为作为人类幼儿重要的学习手段,当人类渡过幼儿期之后就变成了一种病症;而这实际上是说,书中这些脱胎于人类的,更高级的诸如集群,吸血鬼这样的超人类智能,在幼儿期他们仍然需要模仿人类来发展;而当他们渡过了幼儿的阶段,就必须摆脱人类,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02.
相比于《盲视》,《模仿》将视角放在了地球上的争斗中,《盲视》的事件发生数年之后。我们也能在小说中一窥那个后奇点世界:相比于《盲视》中浮光掠影的描述,《模仿》中的细节丰富了很多。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被人类的技术搅得一团糟,各种超人类智能在技术的加持下层出不穷。在《盲视》中已经出现的吸血鬼,在这一部里更加活跃,书中的一个主要的阵营,就是吸血鬼瓦莱丽和她手下的一队军用僵尸。
在《盲视》中,彼得·沃茨别出心裁的给吸血鬼设计了一个缺陷“十字架障碍”(Crucifix Glitch):由于吸血鬼的视神经受体是交叉相连的,所以看到直角就会产生正反馈,导致癫痫。在《模仿》中,作者则更进一步的解释了这个障碍是如何产生的,会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以及吸血鬼通过他们的超智力如何将这个障碍绕过去。而书中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正好是《盲视》主人公席瑞·基顿的父亲摩尔·基顿,一名军人,为了寻找他在忒修斯任务中失联的儿子,跟着他们一起踏上了旅程。
而更重要的则是以二分心智教会为代表的集群智能。
关于集群智能,彼得·沃茨之前就写过一篇科普文:《蜂巢意识:我们真的想把大脑融合在一起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