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1这是父亲年轻时的相片,有时候照镜子,看看自己,其实,他的模样也在我的脸庞。在老何家采访那天,窗外天朗气清,而在屋内,母女俩交替的讲述,一直不曾停下。偶然,会有一霎那的寂静,大家都没了声响。这寂静之中,仿佛就会有一段旧日的时光被凝固在此,是那段逝去的漫漫时光。

这不是一个警察的故事。这是一个父亲和女儿的故事,是一个警察父亲和女儿的故事。

民警老何,57岁那年查出喉癌,女儿何珊珊听闻立即辞去工作,5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父亲,陪护、喂食、散步、检查、配药、缴费……左右不离。

这些最细碎,稀松平常的小事,让这1000多天的日日夜夜,直惹人凝睇,总有道不尽的温情与不舍。

有时候,当爱是一种领悟,就不再需要过多的言语去表达。

在老何家采访那天,窗外天朗气清,而在屋内,母女俩交替的讲述,一直不曾停下。

偶然,会有一霎那的寂静,大家都没了声响。

这寂静之中,仿佛就会有一段旧日的时光被凝固在此,是那段逝去的漫漫时光。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1)

这是父亲年轻时的相片,有时候照镜子,看看自己,其实,他的模样也在我的脸庞。

1

又是父亲节了。

这世上为什么会有父亲节呢?爸爸走了,这一天于我而言,只是一遍一遍提醒自己,这个世界上,我已经没有了父亲。

尽管,只要我一叫爸爸,那心里燃烧的一丝一缕,依然是生生不息的滚烫。

我的爸爸何伟民,在派出所做了40年民警。他是1955年出生的,属羊,杭州人。

我爸最爱这身警服。可万万想不到的是,他最后一次穿着警服,是在自己的追悼会上。

爸爸平时身体还行,只是咽喉炎比较厉害,一辛苦就会痛,但没当回事儿。他爱抽烟,也有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总是烟不离手。

突然生了癌症,这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2)

爸爸得知要住院前,特意带所里暂时接替他的民警,走访社区,告诉他们,自己身体不好,要离开一阵,请大家多多支持新民警的工作。

2

事情起先是这样的。爸爸去探望一个生肺癌的同事。在医院里,他咽口水时,觉得自己喉咙特别痛,就去检查了下。

医生发现,他舌头下有些异样,让他做喉镜。等看了检查结果,让他马上住院,但究竟怎样了,还是要等切片化验结果。

我始终记得那个早晨。刚过完年,一早,天开始飘雪,心里就隐隐觉得有个不好的预兆。我和妈妈一起去医院,陪爸爸等结果。结果……就是五雷轰顶。

医生说,是癌。

这是2012年2月。几乎从这一刻起,短短几天,妈妈忽然满头白发。我也立即辞去了工作。

他只有我一个女儿,在爸爸最需要我时,无论如何,拜托别人来照顾,都不如自己来得放心。况且,妈妈也受了很大的刺激,扛不住。

工作不是非我不可,但爸爸,只有一个。

喉部手术残忍,切开后,只能用肩胛骨上的皮去补。一次手术,身上两个地方要动刀。

第一次手术后,我们在医院挨了两个多月,妈妈负责烧菜,我在医院日夜值守,所有的陪夜、医护、跑腿都是自己来。

爸爸瘦了30多斤,伤口痛得咽口粥都要用很多力气,吃不下什么。眼见着病友们一个个出院,只有爸爸和我,不能回家。

但更让人预估不足的是,这样一种往复于病房、甚至和医院相依为命的日子,近乎占据了父亲的余生。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3)

在医院陪护,病人家属是没有名字的,时间长了,也习惯了别人叫我##床家属。

在这5年,不停的手术,不停的休复,不停的检查,不停的化疗……随着手术次数增多,渐渐地,父亲不再能开口讲话了。

我问他,好,或不好?痛么?好些么?想坐一会么?想去散步么?口渴么?

他想答,却发不出声音,努努嘴唇,也没有声响,就靠用手指敲桌子,来回应我。

我们也想过要不要手写,或写在手机上。但这对他也有些难。也许是父女之间无形的默契,爸爸和我,都极其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新的对话方式。

现在想来,真有些怀念这些手指敲桌时的咚咚作响。

这是一种碎片式的谈话。别人看来,或者会觉得不理解,或有些奇怪,甚至觉得这不平等。

但在一遍一遍桌子的敲击声中和眼神之间,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就像我离不开爸爸,爸爸一样越来越离不开我。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4)

每一次等在手术门外,都希望,如果可以,真愿意替爸爸受苦。

这些已经逝去的咚咚作响,有时平淡如水,有时又如暴风骤雨。

这些再也听不到的咚咚作响,是爸爸心跳的痕迹,也是他在病榻之前的困窘。

而我,似乎是找到了一条出路。从小到大,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和爸爸对话,这桌面上无法复制的咚咚作响,仿佛让爱余音绕梁。

那些牵挂、那些委屈、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表白,时至今日,相信,就连桌子都听得分明。

一天又一天,父亲的生活越发悄无声息,他仿佛是在等待一个不安的终点,只是努力让自己平静。

而我为了给爸爸更多生命的鼓舞,却异常匆忙。

你不说我不说,你不慌我不忙。

只要陪着你。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5)

爸爸喜欢当警察,是对爷爷(左)这身警服有感情,我没有当警察,但只要看见和爸爸(右)一样穿警服的警察,也觉得亲切。

3

没有照顾过病人的,或许理解不了这些日常对一个人的无声摧残。照顾病人真的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尤其是精神上。

血脉相连,就无法不感同身受。

这5年,我的日常就是不停跑医院,挂盐水、配药……爸爸每一、两个月要复检一次。在这样不间断的反复中,我们最希望的,就是爸爸能好起来,我们的心情指数,和爸爸的检查结果,起起伏伏。

检出甲状腺不好,要找到甲状腺的医生,检查到糖尿病,要看糖尿病……

每次复查,都像等待宣判。医生说这周还行,指标正常,我和妈妈就稍微松口气。医生如果说,这周指标又上去了,不好,那完蛋,我们又要忙起来,就像紧急应战。

即使不去医院,也像上了弦的钟摆,早、中饭前都需要打胰岛素,饭后测血糖。我买菜,妈妈烧菜,变着法儿,要让爸爸吃出点的食物的滋味,家的味道。

早晚,会陪父亲去城东公园散步。有时,去西湖边散散心。这些都是杭州人再熟悉不过的风景,却是我小时候从来没有和爸爸一起走过的。

这5年,我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比所有之前的日子加起来还要长。

我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偶尔周末,爸爸会过来看我,在我眼里,他就像是一个陌生的叔叔。远远地,当我看见瘦瘦的、穿着警服的爸爸走来,我会立刻跑回去把门关上,问他你来找谁?你是谁?

父亲也从没带我看过电影,也没去过西湖边。记忆中,爸爸好像从来没拥抱过我,也很少有几次单独的相处。

好像过去所有的日子,我都未曾有机会好好打量过爸爸的面庞,直至他病了,我才有机会仔细看看,在我心里一直面目模糊的父亲。他是有着非常英俊的脸,浓黑的眉以及忧郁的眼睛的,我的父亲。

对我来说,这5年和父亲相处的时光,不仅仅是想能让父亲真的好起来,似乎,对我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疗愈。

我的世界,父亲的世界,多年以来,终于安静得都只剩下了彼此。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6)

公交票的票根,想起来都是年少滋味。

4

所有的时间都在重复。跟随回忆走入黑暗之中的童年,除了物质匮乏,还有父爱的匮乏。

小时候的我,不知道警察是干什么的,每天那么忙都在做些什么工作。对我来说,父亲只是一个符号。

我是1982年出生的,整个童年,都非常孤独,没有爸爸在身边,下课也见不到妈妈。

爸爸总是忙于派出所的工作,即使下了班,晚上也要加班清查,几乎见不到。妈妈在电信局机房上班,3班制,24小时轮流。父母都要工作,少有时间陪我。

我长得瘦,还经常拉肚子,有时一个月不到,病历本就写满了。外婆说,我瘦得肋骨都可以当琵琶弹了。

我的户口挂在奶奶家,到上学了,我住到父母在的江干区。当时,妈妈也曾说让爸爸去找找关系,让我在就近的小学读书,但是爸爸从没去开过这个口,他只说:“我没有人认识,自己克服一下好了。”

这个“克服”,一克服就是6年,为这事儿,妈妈没有少埋怨过爸爸。

在众安桥小学读书,离家很远。傍晚5点半放学时,正是拥挤的晚高峰,每天回家,只有一辆8路公交。

对我来说,有太长的时间,一直消耗在上学和回家的路途上……有绚烂朝霞,喷薄日出,也有夏夜落日,在城市楼宇间辉煌降落。

第一次乘公交,是妈妈带我的。她说:“你要记牢,坐到娃哈哈时,要记得跳下,耳朵要竖起,听售票员报站,不要坐过了头。”

此后,爸妈给我买了一张5块钱的月票,都是我一个人坐车上下学了。

我年纪小,长得矮,总是挤不上,往往要等下一班,或者再下一班。

等到家时,就要七、八点钟了,家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父母在等我。

妈妈为了照顾我,专门值晚班,下午3点前出门,是为了给我做好晚饭。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7)

一张饭桌就是一个家庭。饭桌上的温馨与热闹,是家的味道。

那时,没有电饭煲,用的是煤饼炉,烧好的饭就用稻草窝(注:专门保温的家用日用品)来保温。

我把稻草窝里温热的饭拿出来,就着妈妈上班前炒的菜,简单吃一下晚饭,再写作业。写完作业自己洗漱,然后上床关灯睡觉……一个人过。

一直以为,我在爸妈心中是可有可无的。但这只是小时候,不懂事的自己胡乱想的。

在爸爸妈妈心里,我也是无与伦比的宝贝。

记得,有一次放学,我没直接回家,去书店里买教材。妈妈发现我到8点多还没返回家中,焦急得给爸爸打电话,让爸爸赶紧去学校找我,爸爸马上停下手里工作,赶到学校去,学校里没有,又赶紧返回家中。

当爸爸妈妈一齐慌慌张张地赶到家中时,我也从书店返回。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8)

班上只有我一名学生,是要坐公共汽车上学的,从城东到城中,独自一人。

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爸妈为我如此紧张,我有些不好意思,以为他们会大动干戈,但他们只是和我讲通了道理,嘱咐我天黑了一定要尽快回家。

至今想起这件小事,仍能想起那天夜里,爸爸妈妈看我的眼神,非常非常确定,爸爸妈妈非常非常爱我。

爸爸妈妈对我关照最多的是,一路坐车要小心。

没有家庭的督促,我成绩也很一般,我要求自己,不能垫底,要认真写作业。那时,老师很严厉,完不成作业,一早就得到教室门外站着。妈妈也说,要我笨鸟先飞,不懂就问老师去。

学校里学拼音,妈妈懂一点,但她往往教了一次,就不再教了。妈妈总说:“考得出考,考不出算。”

如果妈妈在家,大多的时间,她都在家里挑毛衣。那才是家里重大的事情,那时,全家人的衣服,都是要靠主妇一针一线挑出来。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大专,是普普通通的学校,没有父母帮过任何的忙。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大厦柜台卖货,这也是我自己去应聘的。我胆子也蛮大的,两三个同学根据招聘广告,找了单位就过去。

这个工作做了三、四年,也陆陆续续做了一些其他的工作,工资差不都一个月只有3000多。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9)

读书时,总会有一种孤独感,如影随形。但长大后,才觉得也许就是这样的独来独往,让自己比同龄人,更有勇气。

5

爸爸很少插手我的事情,我也很少过问爸爸的工作。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突然生病,这样的状态,也许会一直持续到今天。

爸爸做了一辈子警察,但也是直到这次生病,我才渐渐了解到,我沉默寡言的爸爸,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是怎样的优秀和高尚。

工作中的爸爸,和家中的他,是截然相反的。生前,父亲所在派出所所长张亮说:“他什么婆婆妈妈的事情都要管。”

一次寻常的夫妻吵架,会演变成孩子坠楼身亡;一次寻常的消防隐患,也许就会演变成一家4口的命案……

所有悲剧的起源都是那么琐碎和不起眼,但是这些起源必须要有人去发现,去遏制。如果不将它平息在萌芽状态,都有可能是引发龙卷风暴的蝴蝶之翼。

父亲平常工作时,一早到派出所,都会先和辅警小胡,骑上自行车去社区转转,跟楼道长聊聊,问问防火防盗防贼,邻里之间有没有新纠纷?社区周遭的店有什么变化?在父亲眼里,这些都是他眼中最重要的事情。

父亲病了,在家待的时间久了,他的同事经常来家里,他们聊的永远就是社区里的那点事。我也慢慢明白,小时候见不到爸爸的那些日子里,他都在忙些什么?

有一次,听说社区7楼和1楼的人家发生纠纷,两个人都动了手,7楼可能要被刑拘,1楼的要治安罚款。

爸爸知道后,想如果真按程序走,就会永远在邻里之间埋下一颗仇恨的种子。于是,他分别找双方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矛盾解除,互相宽容宽恕,邻里之间重归友善。

还有一次,一个保姆被一个近70岁的雇主动手动脚,保姆找到了管区民警。

当时,已经是晚上8点了。爸爸直接打电话,把老头的3个儿子全部叫回家,让老人在儿子面前承诺,再也不做此类事情,帮保姆要回来全部工资,并让她辞职离开。

照理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于爸爸来说,这样的家庭事情,在未发生严重后果之前,已经把工作做到如此细致,所有的收尾工作都如此妥贴,是他的标准和责任。

小胡说,“那位老人还很有名望的。当时老何的雷霆处理手段说一不二,干净利落,也让他心服口服。”

这些拼凑起来的事例,渐渐让我对父亲有了新的感受。

起初,我真的无比诧异,在家从来不多话的父亲怎么能那么有说服力?怎么能让这么激烈的矛盾顺利化解?为什么他和辖区里面的群众有那么多可以说的话?为什么他和我妈妈之间就没有那么多的话呢?

手术5个月后,怎么也拦不住父亲。他执拗地穿上警服,回去上班了。

所里的领导和同事都很体谅他,给他派一个轻松活,每天坐车查岗。但是父亲怎么可能拿自己当病人呢?

父亲最怕大家把他当病人,上班后,会把所有在他手术时前来看望过他的老百姓、同事、社工、校长等等一一走访了遍,仿佛是在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没事了,可以继续把警察工作给做好。

病前,父亲每天早晚两班岗,都在采荷二小这里护送学生过马路。病后,他依然是要站两班岗,不愿意减轻一点点分量。

父亲特别看重给小学门口的站岗,他喜欢看那些小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在学校门口进进出出。

不知这慈爱的目光里,会否想起我的小学时代,那些他缺失了的时光。

爸爸不能说话以后,常常会整天无语地望着天花板。我明白,那是他在牵挂他的那一方天地,惦念未曾解决的矛盾,可他有心无力。

做警察就是要做一辈子,这是爸爸的口头语。这句话他差点就做到了。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10)

爸爸退休前,所里为他举行了欢送会,这也是爸爸的相片中,为数不多的笑脸。

1

2016年10月,父亲在复查时发现,癌细胞在他的体内扩散了。

因为动手术次数实在太多了,他喉部的皮肤已经破了再补,补了再破。

有时候,觉得就像是马路上修下水道,打开又再补上,打开又再补上。想起真是心痛无比。

医生也建议做化疗,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但父亲执意要做手术。

或许,做警察的都比较执着。他觉得手术可以好得彻底。

我尊重父亲的决定,只要他做了决定,我都会帮他去跟医生谈。

有时候想想,这点,我还是非常的像父亲,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自己做决定,按照自己内心的希望去做。

有时,有老朋友来看爸爸,他也会说很累,有点坚持不下去了。

但这只是一瞬间,我能看到的也就一刹那,很快,父亲又会重新回到积极配合治疗的状态中去。在和疾病的抗争中,我依然看到了他的倔强勇气和韧性。

我想,这或许就是因为他干了一辈子警察,才会这样坚强。

很多时候,都会强烈地感觉到,爸爸的世界不在于此,是病痛把他囚禁在了此地。他的世界在工作的社区里。那是他的领域所在——工作时,他有稳妥的满足和简单的目标,有如鱼得水的经验和完全发自内心的热爱。

如果工作对他来说是一种治疗,那这种治疗看来是遥遥无望了。

最后一次手术比较复杂,需要割舌,非常痛苦。本来就无法发声的他,未来可能,真会变成一个哑巴。

但是父亲执意手术,他说哪怕死在手术台上,也要争取生命的希望。

谢天谢地,手术还是很成功的,父亲又一次从手术台上活着下来了。

这次在医院反反复复待了一个月。这期间,有次因为血管爆裂,他有过一次喷血经历,喷出来的血,把房间沾染得到处都是。

每次住院都是生死考验。守在父亲住院的无数个医院夜晚,走廊的尽头,能够看到雨水倾泻,薄雾的窗外,能看到晨曦怎样一点点把房间照亮。

那段时间真的不堪回首,别问我是如何度过的。只觉得无处着力,疲惫绝望,感觉父亲就像是吊在悬崖半空,可我怎么拉也拉不上来。

2017年,那年春节比较早,1月份就到了除夕。医生在复检之后,允许我们出院,但医生强调,一定一定要注意喉部跌落的小碎块,一旦引起窒息,这是最大的危险。

尽管如此,每一次被允许出院,我都会在心中因感谢而流泪,谢谢命运,又一次让我能带爸爸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和妈妈自己动手包小包子,用泥鳅、河虾剁成泥,加在小馄饨里,一点点喂父亲。

父亲胃口恢复得还可以,又开始吃东西了,但吞咽时总是要呛,可能还有点肺气肿。

到了4月,父亲又吃不下东西了,情况开始变得又令人揪心。

我们又去住院了。

这一次医生告诉我们,在舌根下面,一个很难发现的位置,发现有疑似癌细胞在转移。

我心疼爸爸。想爸爸实在是太痛苦了,太累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躯体,怎么能够承受那么多次手术的折磨。

但这一次父亲依然坚定的要进行手术。

那时,父亲身上已经没有更好的皮肤,可以切下来用了。医生都不主张再动刀。可父亲依然在坚持。

很多时候,在寂静的病房,看着身上插满管子的父亲,竭尽全力地呼吸,床单在他身上一起一伏,都会忍不住有些害怕,害怕这具病弱躯体一旦没了呼吸,会是怎样?害怕最终这呼吸仍是属于死亡的,而这又是无法逃脱的真实。

心中隐隐感知着,这想象正一天一天地向我靠近。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11)

父亲常被兄弟派出所邀请,和大家讲讲社区治安调解的经验,父亲说,办法就是要站在大家中间,换位思考,才能让大家接受。

7

那天,是爸爸在我身边的最后一天。

虽然他病了很久了,可当他真的再没有力气抓住生命的手,还是会让人猝不及防。

早上,离开病房时,爸爸状态还不错,还看着热播的电视剧。我跟爸爸说要去配中药,晚上再来陪他。爸爸对我摆了摆手,意思是让我快去。

我从下沙跑到另外一个医院拿药,刚到家里,还没来得及烧饭,就接到了妈妈的电话。

等我匆匆赶到医院,爸爸已经在病床上开始抢救了。

他的呼吸还在急促地升腾着,口中的氧气管随着头部晃动。

我就站在他病床边,我们之间隔着茫茫的生死。

直到离去,他的眼睛再没有睁开过,我们没来得及见上最后一面,说上一声永别。

爸爸真的留下我和妈妈,管自己走了。曾经以为会有的亲情补偿时间,如同流水一样,从指缝中滑落消失。

父亲的心电图,只剩下留在窄小的白纸上的一条直线。这是父亲留在世上的最后印记。

我抚摸他的脸,手心所接触的那块皮肤依然柔软,有胡须碴碴。

爸爸,原谅我,这一次我再不能把你带回家了。

医院护工推来专门的棺材,用来装过世的病人。这是一个塑料盒子,有点像冰箱抽屉,是我和母亲两个抬进房间。

下午三、四点钟的阳光依然晃眼,护士催着我们给病人的遗体擦身、换衣服。因为时间久了,身体就会发硬,穿不进衣服。

我拿着毛巾,看着满墙满地的血发呆。

脑子一片空白,身边的世界仿佛静下来了。隔壁房间隐约传来病人家属的喧闹,依稀也有走廊护士之间的谈笑。而我的耳边响起的,只有父亲在喊我的声音:珊珊,珊珊……

父亲走了,这声音一定是他最后想要呼喊的名字。

让父亲穿着警服走,这不是父亲的决定,他也来不及做这个决定,这是我的想法。

在我眼里,好像还从没见过不穿警服的父亲。

既然是他最喜欢的衣服,一辈子都穿着的衣服,那也应该在他走的时候,让他穿着这衣服走。

是我给父亲擦的身,也是我给他换好的衣服。

他脸上的血迹已经擦干,还留有各种仪器印在脸上的痕迹。

我在心里对父亲说,终于结束了,爸爸,你可以解脱了,这几年留在你身上的痛苦全都结束了,不再有手术,不再有化疗,不再有欲说无语的痛苦,不再有牵挂不下的工作。

爸爸的头发,耷拉在额前,他的脸苍白而无助。这是我看过的最安详的父亲的脸。

所有的节奏到此到停止了,人生的年轮也到此停止了。而这一刻只是父亲退休后的第二年。

我们把父亲推往医院的太平间。父亲的身体迅速的变重,体温还在。我们等着他逐渐变冷,然后放入冰柜。

我们的告别真的要结束了,我能慢慢感觉到他的身体渗透出来的寒气。上天要把他收回去了,这个辛劳孤独的男人,这个我未曾给予任何报答和安慰的男人,他被收走了。我是这样的不舍,除了告别,我什么都不能做。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12)

江干区第一校园警务室在采荷第二小学正式成立,这其中有爸爸的不少心血,他总说不管有什么治安冲突,千万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8

家中没有其他兄弟姐妹,父亲的丧事,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在支撑的,妈妈已经难过得近乎瘫倒。

妈妈曾经说,当初找对象时,给他介绍的人里,有记者,还有飞行员。但是外婆说了,飞行员守寡的多,警察和部队差不多,人本分就好。哪知道嫁给警察也要守寡的啊。

在父母亲生活了30多年的狭小房子里,搭设了灵堂,也摆满了贡品。我和妈妈再也听不到晚回的父亲钥匙开动门锁的声音。

也是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手边没有可以冲洗的爸爸的照片。

爸爸一辈子不爱拍照,从来没有想过这个照片,还有最后一刻的用处,就是用在他的灵柩上,用于去挂在追悼会的礼堂上。

于是又在忙乱的搜索父亲的遗物,在他的工作证上找到照片,急忙翻拍,算是做好了父亲的遗像。

那个夜晩,坐在没有灵柩的灵堂里,我的心好像还跟爸爸紧紧牵连着。

想起,每天的每天,虽然和爸爸不说话,但交流的信息非常频繁。只要四目相对,我就知道他想说什么,只要手指敲桌,我也知道他想要什么。当这些就此戛然而止,爸爸,我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走了……

想来,这5年里,和爸爸最多的对话是关于吃,问爸爸最多的话是,“爸爸,你今天想吃什么?”爸爸最喜欢吃红烧肉、墨鱼、南方油包。不吃很难受,而且还特别喜欢吃月饼。

爸爸患上了糖尿病后,医生不让吃月饼了,但他还是喜欢偷偷地吃。

有时,我心里着急,和他说几句,觉得再说下去,可能父女两个又要吵架了,又担心他吃下的月饼,让他的血糖又升高。

如今,一切都结束了。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13)

爸爸(左一)在电台《警察故事》中分享自己的派出所故事

9

最后一次见到爸爸,是在追悼会上。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最后一站。爸爸在冰库里放了一夜,按风俗,要凑在单数的日子去火化。

爸爸的脸上被抹了一点点胭脂,原本是为了显得红润,可这不再是我记忆中的爸爸了。

在我眼前,我看到的,仿佛不是我的父亲,他已经不在那了,而他们要火化的,只是一具尸体。

从窗口接过骨灰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手上的热量。他还在我的怀抱里。

我爱的人,亲手送走他,看他化成了一堆灰,而我们自己也将如此。谁能告诉我,如何来穿越这漫长的,漫长的绝望。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14)

爸爸年轻时在孤山时的相片,他病了以后,我也陪他再来这里散步,却总是忘了合影,总觉得,时光还长。

10

追悼会那天,来了很多我不认识的父亲的同事,也有一些领导,我也不认得。

他们写的致悼词,他们一起行礼。但我只觉得那个大厅很空荡,很陌生。

所长张亮,得知爸爸走了,他在老同事群里说,希望大家都来送一程老何。在那条消息下面有近百条回复:“我一定准时到达。”这是所有战友对父亲最后的承诺。

虽然我不知道爸爸的工作具体还做了一些什么,但是从一波又一波到家里来送行的居民群众,以及当爸爸的战友和同事,从追悼会上对爸爸表现出的痛惜肯定,我感受到了爸爸平时所做工作的分量,在他们心里的分量。

一个人生前,可能是不起眼的,但他走了,他的离开,就会让人觉出他有多么重要,多么不可或缺。

在我们杭州的大街小巷,像我爸爸这样的警察有很多很多。他们的职业是警察,但他们也真的都只是一群普通平凡的人,是儿子、是女儿、是丈夫、也是妻子。

这些和我父亲一样的警察,他们愿意选择生命的大半时间,做着大量琐碎的工作来保护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那他们就是不一样的人。在我眼里,我的父亲也是这样一群值得尊重的人中的一员。

很多个夜晚,依然会想念爸爸,想的最多的,是当年那个被我关在门外的爸爸,同样也想念,被我照料了5年的不能言语的爸爸。

我在想,爸爸在家不说话,是不是因为白天在社区、在派出所说得太多了?他的工作总是面对各种纠纷、冲突、矛盾;他的工作就是苦口婆心,调解解决疏导、教育,只要在他的岗位上,他的话是不停的。

因为太累了,说了一天的话,他回到家,可能再没有力气说更多的话了,但他的爱还是在的。他对妈妈的爱,对我的爱一直一直是藏在心里的。

爸爸为什么那么喜欢在家里吃饭?不仅仅是喜欢我妈妈烧的菜吧。或许,他也是以这种形式来聚合我们的家人,弥补不在家的那一份欠缺。

30多年来,这张小饭桌上持续着我们家里特有的圆满。我们家,就是杭州城市几十万个家庭中的普通一家,没有过多的丰富节目,有的只是一家三口平安平静的生活。

这小饭桌,是我们感情的纽带。但偏偏命运如此无情,这唯一的纽带,也因为爸爸生了喉癌而无法存在。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15)

从得知父亲得癌的那一刻起,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风雪交加。

11

在这个父亲节,无法相见的父亲,你可安好?

相思始觉海未深,而夜晚的海,又是黑色的。

这种想念,多是绝望。

爸爸走了,我也好像死去了一半。

但生活又逼迫着自己,从绝望中看到希望。

父爱厚重无声,却如无声的阳光,温暖着我的心。问世间爱为何物,我如今觉得那是最深沉的父爱。

父爱高大深沉。从小到大,或许父亲给予我的一直是这么一种稳重的爱。

虽然,我曾怪过他没有在生活细节上为我提供过优越环境,也没有在学习成长中给我灌输学问知识,但他一直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做人处事方式,站在我的背后,像一座高山一样,像一座丰碑一样树立支撑着我。

我久久仰望,难以企及,但也收获了丰盈的安全,以及脚踏实地的信念。

有爸爸在,好像什么都可以放手大胆地去做。有爸爸在,这个世界没有过不去的坎。

时至今日,才豁然发现,也许正是成长过程中,父母对我放手的爱,让我拥有了比同龄人更独立的个性,敢闯敢拼的勇气。没有乌云,没有压抑,就算早有的那些孤独,随着年龄也会烟消云散。

我30多岁的人生一直洒满阳光,这样的阳光就是在这样的爱下生长出来的。我感谢他们给了我宝贵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

唯一愧疚、无法原谅自己的是,在父亲在世时,没能有一个家,有个孩子给他一些安慰。但父母亲也是从来不催我,他们认定我就是一个自由天然的孩子,我有充分的自由做我自己认定的事情,他们会有支持,不会干涉。

在这个父亲节,我们不谈忧伤,只谈收获。

人生在每时每端都会以他特有的方式给到你启迪。我庆幸自己在父亲生病后做的选择,我为我做了如此一个重要的决定感到欣慰。在我与父亲相处的5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是任何财富也换不来的。

在父亲最后的5年人生里,我抓住了那一刻属于我们命中注定的相聚,每一分每一秒我都没有荒废,是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相信这5年时间对爸爸来说也是一样的欣慰,或许他也是重新在这一刻认识了他这个大大咧咧的女儿,有阳光永不气馁的女儿。

在这个父亲节,我们不谈失望,只谈感恩。

或许世上有比我更优秀多的女儿,但是我对父亲的爱,奋勇无声,天下无双。

有些爱是不需要言语的,各自在心中存放,各自在心中仰望,心满意足,感到安慰,这也是爱的不辜负,爱的延续,爱的勤能补拙。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16)

2013年,《平安时报》“感受温暖警营 寻访美丽警察”专栏报道爸爸的事迹

12

爸爸不在了,我想多留住妈妈的微笑,多对妈妈尽一份孝心,多陪伴她度过这漫长的人生。

我带妈妈去看世界。日本、韩国、泰国……未来,我们还想去欧洲走一走。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妈妈,失去了爱人的妈妈,怀着爱与伤痛的妈妈,挣扎在希望和失望的边界。

假若,爸爸真的化为天上的一颗星,假若,但凡有一次,爸爸真的能远远听见,我们的生活,还有清亮的笑声,相信爸爸一定也有会心的微笑。

真希望能再见到爸爸,哪怕是在梦里。

如果再相逢,爸爸,请您再叫叫我的名字,我们多说说话;爸爸,请您再给我一个故乡,让我踮起脚尖,就能抱抱您。

如果真的有相逢,爸爸,也许话到嘴边又咽下,但爸爸,我还是想问您,今天想要吃点什么?

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你也是一种伤害(这一次我没法再带你回家了)(17)

2014年1月10日,爸爸(左三)当选为杭州“美丽警察”。

〖人物名片〗

何伟民,195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73年2月参加工作,从警40年。他生前是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分局采荷派出所的社区民警。

他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6次,分局优秀民警3次,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荣获“党员示范岗”荣誉称号。

2012年初,何伟民检查患了喉癌。术后5个月,他像正常人那样上班,照样沉入社区,走访群众,照样巡逻查岗,从未间断。他负责的社区,是一个有着2000多名居民的老小区,也是江干区发案率最低的小区,邻里纠纷最少,小偷也来得最少。

2013年,他被评为江干区学前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江干区第三届“十佳道德模范”。

在何伟民负责的辖区,江干区第一校园警务室在采荷第二小学正式成立,这个小小的警务室也倾注着他的心血。在他生病前后,有一年多的时间,每天早上7点钟、下午4点钟,都会到校站岗巡防。

2014年,被评为杭州市首届十大“美丽警察”。在现场,他和其他获选民警一起宣读《杭州“美丽警察”倡议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让我们为打造‘敬业、专业、公正、廉洁’的现代杭州公安队伍,扎实推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匹配的杭州公安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5年9月,采荷派出所组织召开了“最美警察”何伟民光荣退休的欢送会,他说,做警察,就是要做一辈子和老百姓打交道的警察,要将心比心,要让老百姓认你,给你面子,事情就好办多了。


来源:真水无香公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