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测试法(投射测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投射测试法(投射测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2.投射性测验,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可以彼此渗透我的人格特质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在告诉我,有一个投射工具,可以清晰的看到我的人格特质,我会不相信。我在写时,想的是有没有一套相对科学的方法或框架,可以把这些条条框框全都代入分析一遍。这明显是理科生的思维方式,但在这之前,记得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用文科的方式思考。 我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可能我一直在变,只是现在有了发现。不只是测试,我都是不稳定的,这次测试跟下次测试,看到同样一幅画,都可能有不同感受。
#头号周刊#前面的几篇文章说到了投射分析技术,本文来总结一下,其中要点。对于投射分析的应用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投射性测验背后的机理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变无意识为有意识
我在想有更好的方法诠释这一句话。投射作用更多是一种呈现方式,所有测验都符合弗洛伊德的标准,变无意识为有意识。
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我一遍遍重复测验的原理、使用的要点。不断的重复打磨发现,自己的理解越来越深。
我在写时,想的是有没有一套相对科学的方法或框架,可以把这些条条框框全都代入分析一遍。
这明显是理科生的思维方式,但在这之前,记得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用文科的方式思考。
我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可能我一直在变,只是现在有了发现。不只是测试,我都是不稳定的,这次测试跟下次测试,看到同样一幅画,都可能有不同感受。
我的人格特质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在告诉我,有一个投射工具,可以清晰的看到我的人格特质,我会不相信。
2.投射性测验,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可以彼此渗透
每一种投射测验是独立存在的,同时又是相辅相成,彼此映照的。用绘画反过来测试房树人,用房树人反过来测试绘画。
3.投射性测验,目的重在交流,而不在解释,否则会陷入对号入座的困局
沟通比解释,比给出答案更重要。在我第一次做房树人测验时,我们都很执着于给出猜测和解释,为此想了很久,思考了很多。
不能说不努力,只能说努力的方向错了。南辕北辙,当时非常认真的解释他画的每一笔。现在想90%是猜测自恋。
我根据我想象中,他可能遇到的困境作出解释。跟他实际上面对的现状,遇到的困难,不能说毫不相关,只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那我可能会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释。看对方怎么回复,在交流中探索发现,寻找咨询思路,是比结果解释,找答案更重要的事。
4.投射性测验是为了寻求共识,而非单向的解析
心理学上有个重要的困境叫乔哈里窗,分为4个象限分别是你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们都不知道和我们都知道。
而在投射测验的交流中,更多的要关注,把我知道、我知道、我们都不知道的部分放大,到我们都知道的部分。
简单说是减少盲区,扩大共识,更加开放。这里有个技巧,就是在沟通中多问开放性问题。问“你觉得怎么样”,比“你说是不是”更好。
前者对方可能会12345,说出他的看法,而后者,对方只能回是或者不是。开放性问题的清单,我找到一个:
还有什么需要我知道的吗?
能麻烦你展开说说吗?
我想跟您请教请教。
机会难得,你能多指导指导吗?
你还有什么补充?
您能说说您的看法吗?
5.投射测验的解释,应该令人信服,而非给人以牵强附会、强加于人的感觉
对方是否信服,来访者的反馈是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不能牵强附会,强加于人。投射测验更多的是一种探索与发现,而不是生搬硬套。
6.任何一种投射性测验都具有探索性,独特性,趣味性,互动性,暗示性的特点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游戏,有着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特性。我以后要多去玩这个游戏,多尝试,多探索。
7.既然投射测验无法建立信度效度,那投射测验的重点就不应在评分解释上,而应在交流互动上
如果之前在评分解释上,放的注意力是8,交流互动上的注意力是2。那么现在要调整过来,在交流互动上的注意力应该放在8,解释评分上的注意力应该是2。
甚至是交流互动放90%,评分解释放10%。解释是不重要,对话互动,通过互动扩大共识,消除盲区,增加了解,是更重要的。
8.投射性测验可以有极大的娱乐性、创新性,这也是他广受欢受欢迎的根本
这是一个有趣的事情,而不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在互动中更多的观察思考记录。关注细节,会不断的带给我启发。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需要沉入细微的地方,去观察理解,看到整个世界。
部分观点来自《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