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最出名的五首七绝(李白有多向往侠客)
李白的最出名的五首七绝(李白有多向往侠客)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李白除了有诗仙的美誉,还有剑仙的传说。传说中李白挂一柄长剑,游历江湖,所以他的诗有江湖的飘逸洒脱,更有江湖的豪迈。而他的诗中,也有着大量对侠士、侠客的向往。向往那种仗剑江湖,向往那种“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而他的长诗《侠客行》正是对这种侠客精神的极端凝练。不过今天不跟大家聊《侠客行》,而是说说他的另两首诗,或者其实更适合合在一起算作一首诗。就是《少年行 二首》
少年行二首
唐:李白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第一首采用五古的形式。第一句“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这里用的是是高渐离于燕市击筑饮酒和荆轲于易水之上舞剑悲歌的典故。当年秦王扫六合,缉捕当年燕太子丹的宾客和荆轲的朋友,高渐离也在此之中。
高渐离和荆轲是一对难得的知音,也可以说是战国时代真正的侠客。燕市豪饮和歌相乐相泣之谊,易水旁白衣击筑惜别壮别之情,流传数年成为一桩美谈。这样的友谊,不仅是世人心中的佳话,而其中略带侠士风范的场面,大概也是少年李白向往的。
第二句“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是说自己也想得到像燕太子丹这样的人的赏识,想结交像并州侠士一样的朋友。前两句看似在怀古,实则借典故表达了自己满腔凌云壮志,想要在年轻的时候结交朋友,得到重用。
第三句“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从前面引用古人典故转移到李白自己内心感慨,觉得自己年少身负的凌云壮志,以后一定有机会抒发出来。这时已从怀古转换成正面抒情,年少心中对古代英雄的崇拜,希望自己以后也成为那样的人。第四句“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也是运用典故。鲁句践是战国时期人,和荆轲在邯郸下棋,最后还起了争执。这都是年轻气盛时能做出来的事,此时写来,也是李白心中重情重义的表现。
第二首改变了格式,使用的是七绝,也不再怀古,而是传神地描摹了少年应有的英姿,李白尽其所能描绘了少年意气风发的模样。一二句中的五陵年少,其实和《琵琶行》中“争缠头”的五陵年少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代表了五陵地区的贵族公子们。“金”、“银”,“白马”、“春风”这些意象,都代表了风流倜傥的少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潇洒不已。
三四句“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写出了当时少年在马背上的风流倜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两句与前面一二句,表面上写的是一群少年纨绔游山玩水,最后沉湎于“胡姬酒肆”。但看起来更像是和前面《少年行》第一首相连,前面写了对侠士的种种向往,对侠客生活的憧憬。而后面这首,则更像是描写一群少年纵马驰骋,快意江湖。
这两首诗作于李白青年时期游历多国,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有感而发。而李白整个创作中,将自己年少时对仗剑江湖的侠客的向往尽数写出。我们都知道他的《侠客行》更多的是一种“五岳倒为轻”的责任感,是“白首太玄经”的江湖传说。而这首《少年行》则更多的是“笑入胡姬酒肆中”的意气风发,更像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