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建议荆楚悬于朝堂(楚辞中有一篇奇)
屈原建议荆楚悬于朝堂(楚辞中有一篇奇)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明明闇闇,惟时何为?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楚怀王,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谗害而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后因郢都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亡。
《天问》是《楚辞》中的一篇“奇”文,那么,在《天问》中屈原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什么?
曰: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
这其中,既有当时没能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有屈原明知故问的历史问题。这部作品之所以被誉为“奇书”,是因为我们无法给《天问》做出准确的定义。它究竟是像《卜居》一样揭露社会现状的哲学作品,还是一部探索宇宙求知求真的科学作品呢?
在开篇直到“曜灵安藏”的这部分里,是屈原对宇宙提出的问题。太阳、月亮和群星为什么永远不会坠落?它们每天要移动多远?月亮为什么会呈现阴晴圆缺等不同的状态?既然人们对这些真相都不了解,怎会以日月星辰为原型创造出种种光怪陆离的传说,“何以识之”?
自“禹之力献功”这一句开始,屈原话锋一转,正式开始质疑那些印刻在国人脑海中的传说形象。不过,虽说是质疑,但在屈原的笔下,女岐、鲧、禹、共工、后羿、启、浞、简狄、后稷、伊尹这些人物形象似乎被作者赋予了真情实感,他对每个传说人物的看法都相当主观。
从屈原以这些传说人物提出的问题中,我们能明显看出屈原对某人某事的爱憎。
鲧的传说大家都比较了解了,哪怕是在喜欢“八卦”的现代,也很少有人去剖析鲧为何被处死,死得如此不明不白。根据史料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鲧和禹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治水方式,且鲧并没有治水成功,但他治水之初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世人普遍认为鲧死于治水失败之过,可屈原却认为他死于帝对于鲧的嫉妒,鲧之死完全是因为“功高震主”。当然,在这个话题上,没有考古证物的我们无法妄加推测鲧的死因。之所以提及此处,是因为笔者认为屈原是在借鲧的形象,影射自己面临的政治处境。
正因为屈原在政治场上遭到了不公平对待,所以,他才会将这一切寄托于对鲧命运的发问。
到了“天命反侧”的部分,屈原借古讽今的意向就更加明显了。在该部分里,屈原以舜、夏桀、商汤、商纣、比干、周文王、周武王、周穆王、周幽王、褒姒等历史人物为原型,站在他们的角度(其实是屈原的主观角度)提出了关于善与恶、成与败、兴与亡的思考。
《天问》中的“天”字,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苍天,而是涵盖一切事物发展规律的“法象”。在其他学派中,亦有关于“法象”的专有名词。例如:在道家,这种法象被称之为“道”,《易经》中的“易”亦是规律的概称。能以法象来立著的,无不是拥有丰富学识和阅历的经世之才。
在《离骚》中,我们能从字里行间轻易地读出屈原的政治意向及对楚国政治的抨击。其实,这部《天问》与《离骚》所阐述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想揭发楚国的不良现状,希望国君能认识到这一点并汲取历史教训,将国家运转导向正轨。只不过,《天问》的表达方式比较虚幻,但这正是《天问》艺术价值的所在。
《天问》中的大多疑问句,都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而且,每个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从一个问题引出另一个问题。虽然读起来难度较大,但若能用心钻研,还是能从中理出一条清晰的主线的。在屈原的其他文章中,我们能看到极多的“兮”、“只”、“些”这些语气助词,但《天问》中并未出现。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虽然《天问》是以四言问句为主的,但其间还夹杂了三、五、六、七言,结构并不死板。每四句划为一“节”,各节的韵律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协调的。文章中的疑问词极多,何、胡、焉、几、谁、孰、安这些同时期常见的疑问词均有应用。哪怕是在文风严谨的古代,这部作品亦属上乘之作。
“原以造化变迁,人事得失,莫非天理之昭著,故举天下之不测不爽者,以问憯不畏明之庸主具臣,是为天问,而非问天。”王夫之对《天问》的剖析,笔者认为是最为精准独到的。“问天”与“天问”,语序之差,但境界却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屈原通篇的疑问,其意义浓缩在这最后一问上。一个悲天悯人却郁郁不得志的文人,感激徘徊,太息而不能自已。
参考资料:
【《楚辞》、《天问补注·王逸〈天问序〉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