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温文辉任前公示(被提请任命为江苏省副省长的蓝绍敏曾梦想做航空工程师)
福建省温文辉任前公示(被提请任命为江苏省副省长的蓝绍敏曾梦想做航空工程师)1985年,摆在临近毕业的蓝绍敏面前有三条令人羡慕的路:留校、保研、选调生。校学生会主席和省学联副主席的学生工作经历让他的留校路顺理成章;获得过一等奖学金的学业成绩也让他获得了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而当年南航仅有的2个江苏省选调生名额也垂青于品学兼优的他。据蓝绍敏当年的同学回忆说,蓝绍敏在学习上有着极好的悟性和灵气,学习对他从来都不是件困难的事情。蓝绍敏也曾在学校获得过一等奖学金,大四时也因优异的学习成绩而获得保送研究生的资格。据公开资料显示,蓝绍敏出生于1964年1月,是广东大埔人。1981年,他考入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入自动控制系航空陀螺与惯性导航专业学习。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2011年刊登的一篇蓝绍敏专访文章中,当时已是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的蓝绍敏谈到当初的专业选择时表示,“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会选择陀螺仪表与惯性导航这样一个很窄的专业,其实我当时的梦想是做
蓝绍敏 资料图
3月28日上午,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省长石泰峰提请任命蓝绍敏为江苏省副省长。
蓝绍敏今年53岁,拥有在职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此前有过丰富的地方执政经验,曾在江苏的沿海城市南通深耕多年,又主政过内陆城市宿迁,现任省政府党组成员,泰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名校毕业,曾梦想做一名航空工程师
据公开资料显示,蓝绍敏出生于1964年1月,是广东大埔人。1981年,他考入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入自动控制系航空陀螺与惯性导航专业学习。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2011年刊登的一篇蓝绍敏专访文章中,当时已是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的蓝绍敏谈到当初的专业选择时表示,“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会选择陀螺仪表与惯性导航这样一个很窄的专业,其实我当时的梦想是做一名航空工程师,为祖国的航空尖端科技作出一点贡献。”
1982年,南航校报上有一篇针对大学生“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这一不良现象的评论文章,这篇文章出自当时还只是大一班长的蓝绍敏。这一年,他与年级4个班班长一起联手策划了这样一项德育活动,后在校报上发表文章,从这开始,更多的老师和同学注意到了这位学生。
据蓝绍敏当年的同学回忆说,蓝绍敏在学习上有着极好的悟性和灵气,学习对他从来都不是件困难的事情。蓝绍敏也曾在学校获得过一等奖学金,大四时也因优异的学习成绩而获得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1985年,摆在临近毕业的蓝绍敏面前有三条令人羡慕的路:留校、保研、选调生。校学生会主席和省学联副主席的学生工作经历让他的留校路顺理成章;获得过一等奖学金的学业成绩也让他获得了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而当年南航仅有的2个江苏省选调生名额也垂青于品学兼优的他。
组织上征求意见,领导谈话,蓝绍敏成为了一名江苏省选调生。1985年7月,蓝绍敏成为了共青团启东县委副书记,也从此踏入仕途。
1987年2月,蓝绍敏任南通市委组织部副科级组织员。1990年到1996年,蓝绍敏先后在南通本地的两家大型国有企业任党委书记。20多岁的党委书记,领导的都是比他资历老、年纪长的部下,工作如何开展,又如何在技术人员和青年工人中立足?蓝绍敏认为,要做到“人生理想谈起来像市长,管理技术谈起来像行家,兴趣爱好谈起来像前辈,投资理财谈起来像专业”。
“南通不仅是北上海,还要成为上海北”
1998年,蓝绍敏任如皋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那一年他只有35岁。蓝绍敏通过调研发现,如皋在工业经济的发展、项目投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上都存在问题与差距。
蓝绍敏在如皋工作期间,如皋确定了沿江开发战略,港城联动的哑铃式发展战略,加大了投入,跨越发展初见成效。如皋经济社会发展从南通落后位次全面跻身第一方阵,一些主要发展指标跃居全省前列,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特色之路,被省委党校、省社科院课题组调研总结为“江苏沿江开发中的如皋现象”。
2003年,时年40岁的蓝绍敏升任南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在南通工作期间,蓝绍敏颇为注重南通发展和上海对接,他曾表示:“南通不仅是北上海,还要成为上海北。”
在2011年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一次市长联席会议上,蓝绍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通与上海之间的同城效应正日趋放大,未来“选择南通就是选择上海”。
随着2008年苏通长江大桥的通车,南通至上海虹桥机场的车程被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实现了南通与上海之间的“无障碍对接”。而2011年崇启大桥通车后,南通与上海浦东机场的车程也被缩短到40分钟。
蓝绍敏认为,南通在未来应当从上海的“后花园”走向“前客厅”,除了为上海提供服务配套外,要更多侧重于构筑上海辐射江北、江北接轨上海的互动平台。从推动长三角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南通作为上海与江北地区的重要联结点,在未来也应成为长江南北两翼要素优化配置、区域互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南通要进一步发挥江海优势,抓住有利时机,推进沿海开发,真正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
主政宿迁,“宿迁速度”引来的点赞
2011年5月,蓝绍敏从南通市常务副市长任上,调任宿迁担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宿迁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城市,1996年才建市。在任职大会上,蓝绍敏说,宿迁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革命老区,也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兴城市。能和一大批具有开拓精神和务实作风的同志们合作共事,能与546万勤劳质朴的老区人民一起学习生活,将是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难忘经历。
两年后,蓝绍敏升任宿迁市委书记。虽然江苏的工业化、城镇化走在全国前列,但建市最晚、底子最薄、贫困人口最多的宿迁,怎样才能走出一条既有速度、更有质量的城镇化新路?
2013年7月,宿迁市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一轴两副九市”城镇发展战略,这一空间格局最大特色、最大亮点,就是通过建设九个小城市,实现量的减少、重要性的提升,打造一个新的层级,真正把城市布到农村、布到农民身边,让整个城镇空间结构有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布局变化和发展梯次,让农民在身边就有城镇化的集聚源、辐射源和带动源,让“三化并进”特别是工业化推进在城乡区域结构中具有更丰富的平台、更完备的载体,从而形成分层拉动、梯度带动、互促互动的城乡发展格局。
2013年,宿迁有10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江苏省前列。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曾“三赞”宿迁:一赞宿迁干群精神佳,二赞宿迁发展速度快,三赞宿迁生态环境好。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称,宿迁“为全国同类地区如何切合本地区实际,实行差别竞争、特色取胜、创新机制、后发快进提供了具有样本价值的‘宿迁经验’”。
“宿迁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后发地区要实现大有作为、有大作为,唯一的跳板就是科技创新。”蓝绍敏在2013年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上表示,宿迁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科技“创新券”制度,共分四批向1033家企业发放了7247.4万元“创新券”,撬动了14.1倍的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在科技部下达的2013年度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立项中,宿迁市有8个项目入选,立项数量创历年新高,产业环境建设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2014年7月28日,50岁的蓝绍敏调任泰州市委书记。在宿迁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蓝绍敏发表了饱含深情的讲话《宿迁是我心中永远的眷念》,回顾了他在宿迁3年零3个月的工作与生活。
在讲话中,蓝绍敏回忆了他在宿迁39个月的施政思路和工作成果。其中,对近几年“宿迁速度”、“宿迁奇迹”、“宿迁改革”等着墨颇多。他用颇为抒情的语气描绘说:我们让原本遥遥无期的“高铁梦”,变得触手可及;让“地票”、“科技创新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一个个“创新之举”,成为了省内外竞相效仿、争相学习的“宿迁模式”;让过去“藏在深阁人未知”的宿迁旅游“一朝出阁天下闻”,3年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大突破,成为了苏北第一个被列入全省旅游统计日报的城市……
蓝绍敏也坦言,宿迁作为后发地区,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短板和难点。他和他的团队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是在打基础、在还欠账”,许多战略性举措、全局性工作才刚刚破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上,要离开这片土地,我心中有那么多的不舍、有那么多的眷恋”。他也“对因个人原因留给宿迁的不足和遗憾,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首倡设立“蜗牛奖”,给泰州发展带来“加速度”
在赴泰州任职时,蓝绍敏说,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他今年刚好50周岁,是“天命之年”,他说他的天命就是“融入泰州,奉献泰州,和泰州人民一道共同奋斗,攻坚克难,竭尽全力,把泰州建设得更美好,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泰州篇章。”
泰州,位于长江之北,于1996年从扬州分离出,组建成为新的地级泰州市,史称“扬泰分家”。近年来,泰州的经济发展一直呈现温和上升的态势,经济总量在江苏的13个地级市中多年排名第九。外界认为,组织上选派开拓能力、改革意识均较强的蓝绍敏主政泰州,也许是想给这座性格温和的城市带来新的突破和“加速度”。
2015年11月30日,泰州市委第四届九次全会召开,市委书记蓝绍敏就市委关于制定泰州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稿作说明,着重提到关于建设“四个名城”的城市定位,这也是泰州市首次正式提出建设“四个名城”。
所谓“四个名城”,就是以大健康产业集聚为特色的中国医药名城,以江海联动、工贸发达为特色的长江经济带港口名城,以文昌水秀、古今交融为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水城水乡、都市花园为特色的长三角地区生态名城。蓝绍敏说,城市定位是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是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坐标,也是城市的标志和名片。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泰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增幅在江苏全省及沿江八市分别居第5位和第2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紧接着的2016年1月,蓝绍敏首倡设立“蜗牛奖”,颁给那些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及时的责任人,以此作为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解决“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的重要举措。
4月13日,泰州市效能办向社会公布了首批“蜗牛奖”获奖名单,12个部门单位榜上有名。这其中,既有市级机关,也有基层站所;既有关乎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重要部门,也有外界看来高枕无忧的“清水衙门”。
蓝绍敏说,设立“蜗牛奖”,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蜗牛奖”的设立,针对的就是做不到“马上就办”的现象;“蜗牛奖”的认定,说到底就是一次问责,就是一次批评,就是一次曝光;在作风建设上,教育千次,要求千次,不如问责一次。因此,这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绩效管理的一个好的手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效能办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真正通过认定“蜗牛奖”,将其负向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在2016年以“聚力创新、聚焦富民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后,蓝绍敏对于泰州发展提出了 “三个GDP”的新坐标:“金色GDP”,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质量效益的统一;“绿色GDP”,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幸福GDP”,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的和谐统一。
此后,泰州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市县机关部门、镇街园区、村居党员干部组成100个工作团走进镇街村居,深入园区企业、重大项目、低收入农户,全面摸清市情、村情、民情、企情。
这一项工作也引起了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关注。在2016年12月29日的第三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李强强调,聚焦富民关键在行动力,以务实行动、创新举措做好聚焦富民文章,要在江苏全省推广泰州开展的“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交出让老百姓满意的答卷。
交汇点记者注意到,在这次的提请任命中特别提到:蓝绍敏同志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熟悉经济工作,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驾驭全局和统筹请协调能力比较强。决策果断,推动工作魄力,改革创新意识较强。长期担任市县主要领导,经历多岗位锻炼,熟悉基层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经验丰富。
53岁的蓝绍敏的仕途,在历经江苏三座城市以后,将首次从地方到省里工作,“改革创新意识较强”的他将为转型期的江苏发展带来哪些新思路,备受外界关注。
(原题为《蓝绍敏被提请任命为副省长,曾在这三座城市留下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