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包拯的三口铡刀去哪了(没有铡刀没砍过驸马)

包拯的三口铡刀去哪了(没有铡刀没砍过驸马)京剧《赤桑镇》在戏剧小说、影视作品中,包公有个嫂娘。据说,包拯家世清贫,生下未满月,母亲病故。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儿子的摇篮里,给包拯喂奶,给儿子喂粥,将其抚养成人,并聘请恩师,教诲他一举成名。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这位贤惠的嫂子,也就没有包拯的后来。所以包拯对嫂子始终十分感恩,尊称为“嫂娘”。这个说法流传很广,其实,也是子虚乌有!比如南侠展昭,史书上根本没有这个人的任何记录;还有师爷公孙策,要知道师爷这个职位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连那三把大铡刀也是戏曲故事、武侠小说杜撰的,经过历代的演绎,越传越神,也就“深入人心”了。再说铡美案,如果一定要找到原型,那就要穿越到清朝去了,有一个叫做“陈年谷”的,跟这个故事有点像。所以,真实的历史上,包拯没有铡刀,没有砍过驸马,没有七侠五义。既然如此,为什么后世人要给包拯加出这么多戏?包拯到底干了些什么,可以让他的形象万古流芳?今天,我们来说道说道。

包拯的三口铡刀去哪了(没有铡刀没砍过驸马)(1)

文丨《那些年》陈蕾

要说中国古代,哪一个官吏让现在的我们最熟悉?如果包拯包大人自称第二,很难有人敢称第一。

得益于几十年来影视剧的熏陶,在大家心目中,包拯的形象是:黑面月牙,刚正不阿。在他的身边,有七侠五义相助;他有三口大铡刀: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狗头铡可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包拯每任钦差,必定会让人抬着这三把大铡刀。在驸马“陈世美”案中,包拯就用铡刀斩杀了这位“负心汉”,可以说是大快人心。

然而,历史并非如此……

比如南侠展昭,史书上根本没有这个人的任何记录;还有师爷公孙策,要知道师爷这个职位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连那三把大铡刀也是戏曲故事、武侠小说杜撰的,经过历代的演绎,越传越神,也就“深入人心”了。

包拯的三口铡刀去哪了(没有铡刀没砍过驸马)(2)

再说铡美案,如果一定要找到原型,那就要穿越到清朝去了,有一个叫做“陈年谷”的,跟这个故事有点像。

所以,真实的历史上,包拯没有铡刀,没有砍过驸马,没有七侠五义。既然如此,为什么后世人要给包拯加出这么多戏?包拯到底干了些什么,可以让他的形象万古流芳?今天,我们来说道说道。

“辞官尽孝十年”,至情至善

在戏剧小说、影视作品中,包公有个嫂娘。据说,包拯家世清贫,生下未满月,母亲病故。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儿子的摇篮里,给包拯喂奶,给儿子喂粥,将其抚养成人,并聘请恩师,教诲他一举成名。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这位贤惠的嫂子,也就没有包拯的后来。所以包拯对嫂子始终十分感恩,尊称为“嫂娘”。这个说法流传很广,其实,也是子虚乌有!

包拯的三口铡刀去哪了(没有铡刀没砍过驸马)(3)

京剧《赤桑镇》

在史书中,包拯根本就没有哥哥,哪有嫂娘?而且他父母双全。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

这本是一件好事,可包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来,建昌县离包拯家(安徽合肥)很远,包拯的父母年纪大了,经受不住长途跋涉,但包拯又不忍心离开父母,于是上书请求将他安排到离家近的地方任职。最终包拯被改派到和州任监税官,专门掌管钱粮税收。

比起建昌县,和州离家近多了,可依然有一百多公里。问题似乎并没有解决,父母既不能奔波,也不愿离开故土,更不愿与儿子两地分隔。思来想去,包拯于是再次上书,请求辞去官职,专心留在家里侍奉父母。

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亲友们多次劝慰,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这一年,他已经38岁。

“不持一砚归”,清正廉洁

包拯的三口铡刀去哪了(没有铡刀没砍过驸马)(4)

《少年包青天》剧照

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端州,出产著名的砚台端砚,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自己敛取数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而包拯到任后,严格控制砚台的产量,每年进贡多少就生产多少。

端州知府三年期满,包拯离任,这期间他没拿过一方砚台回家,史称“不持一砚归”。

关于包拯的清正,白寿彝的《中国通史》还记录了一个小故事:

二十三岁时,包拯受到庐州知州刘筠的嘉许,声名大震,家乡有一豪富曾邀请他赴宴叙谈,一位李姓同学欣然欲往,而包拯却严肃地说:“彼富人也,吾徒异日或守乡郡,今妄与之交,岂不为他日累乎。”可见他为官前即确立了从政不徇私情的志向。 “为百姓请命”,爱民如子

包拯为官期间,体察百姓疾苦,数次为民请命,提出“薄赋敛,宽力役,救荒馑”的谏议,并极力主张节省国家费用,要求减冗吏,减冗兵,减修建,省奢侈。

庆历八年(1048年),包拯调任河北路(治今河北大名)转运使,随后入朝任三司户部副使。当时秦陇的造船木材,都是向百姓征收索取;另外七个州交纳河桥竹索的赋税,一般有几十万,包拯都奏请加以废除。辽朝在邻近边塞地区集结军队,边境州郡局势紧张,包拯被派去河北调发军粮。这一路走下来,包拯发现:漳河地区土壤肥沃,百姓却不能耕种,邢、沼、赵三州农田有一万五千顷,却一概用来牧马。于是他立即上疏,请求把这些土地全都分给百姓。

包拯的三口铡刀去哪了(没有铡刀没砍过驸马)(5)

《包青天》剧照

嘉祐元年(1056年),包拯任权知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东京多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素以难管理著称。当时朝中官员和世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因为包拯的铁面无私,天子脚下的贵戚宦官们也大为收敛。

六十一岁时,包拯接到了一项重任:出任三司使,打理国家财政。在这个位子上,包拯展现出了经济管理方面的才能。以前,凡是各种封藏于仓库供皇帝用的物品,都从各地科派,给老百姓造成负担。包拯为此设立了市场,实行公平买卖,用市场的手解决了行政事务难题。

“37字家训流芳”,家风孝肃

包拯不仅自身廉洁奉公,还十分重视对子孙的规训,《宋史》记载了其留下的一则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的三口铡刀去哪了(没有铡刀没砍过驸马)(6)

合肥包公祠石碑

包拯让石匠把这条“家训”刻在碑上,竖在堂屋东壁,垂诫后世。这则家训不谈国法如山,不论修身之道,直截了当地立下家法家规,连用两个“不得”,一个“非”字,斩钉截铁,干脆果断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包氏子孙也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

包拯的儿子包绶一生秉持“清苦守节,廉白是务”的准则,他去世时,人们打开他随身携带的箱囊,发现除了诰命、书籍、著述和文具外,再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包拯的孙子包永年被人评价为“莅官临事,廉清不扰,而孝肃公之遗风余烈在也”。

包拯留下的文字不多,除了这个37字的家训,还留有一首诗《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他以清心治本,以直道谋身,留下了千古佳话。

千年以后,我们回望包拯,会发现其实他没有砍过负心的驸马,身边没有英姿飒爽的七侠五义,更没发明过三口威风的大铡刀。

包拯的三口铡刀去哪了(没有铡刀没砍过驸马)(7)

也许你要问,他干过些什么?

他辞官为尽孝、他不拿百姓一分一毫;他拆过官员的楼房、他给百姓免过税;他关心开封的建设,也关心宋朝的内政外交。

也许你还要说,他很擅长断案。没错,他确实断过奇案,不过,他干得最得心应手的,却是“就事论事”,给宋仁宗写报告、谏直言。

虽然这样的包拯少了许多神奇的光环,但不妨碍世人用崇敬的目光去注视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