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调侃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男孩调侃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元宵节闹花灯,州府下令可以放花灯三天。可田登手下的人怎敢写“放灯”呢?思来想去,只得如此出公告:元宵佳节,郡守下令,州里放火三天。公告写好后,高悬在闹市街头,过往百姓围在公告牌前,议论纷纷。人们对如此荒唐之举,讽刺讥笑地说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人们对待事物及处理事物时,往往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主,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对待别人与要求自己就有了双重标准。推己及人,我们应将心比心,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同理心的表现。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懂得将心比心,能够体会到对方的情绪和意愿,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宋朝时,有个人名叫田登,平时与人交往十分挑剔,而且苛刻。他当官做了郡守,架子就更大了,脾气也是更凶了,对百姓作威作福,出格摆谱。
田登忌讳别人说出他的名字,但凡与他名字中的“登”字同音的,都得换个说法。比如“登高”,只能说“上高”。比如“灯”字,只能用“火”字代替。
谁要是疏忽说了“灯”字,那可就倒霉了。轻者,少不了一顿挨揍,一旦他心情不好,恐怕就要被罚款和革职。百姓及他的手下为此吃尽了苦头。
元宵节闹花灯,州府下令可以放花灯三天。可田登手下的人怎敢写“放灯”呢?思来想去,只得如此出公告:元宵佳节,郡守下令,州里放火三天。
公告写好后,高悬在闹市街头,过往百姓围在公告牌前,议论纷纷。人们对如此荒唐之举,讽刺讥笑地说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人们对待事物及处理事物时,往往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主,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对待别人与要求自己就有了双重标准。推己及人,我们应将心比心,宽以待人,严以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