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癌该怎么坚持生活(关于患癌这件小事)
如果患癌该怎么坚持生活(关于患癌这件小事)从那时开始,杨絮就紧紧盯着我的写作,并把我写的东西往外投稿,收获寥寥,终归是有,让我有了动力。1997年,杨絮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原本的人生轨迹。她是城里来的孩子,也早慧,思想见地非常好,十个我也抵不上她。限于我父母学识有限,我是散养,跟千家万户的农村孩子一个样,睡觉吃饭玩耍,没有什么特长,但一年级时,杨絮就发现了我的写作能力,尽管那时这个能力仅仅比他人多出一丁点犄角。这个人叫杨絮,是我的白月光。在我生命中,苦厄和幸运其实相伴相随。杨絮,就是我的幸运。小时候觉得村里生活还行,晨起有雾,日落有霞,鸡鸣犬吠,老牛暮归,夏天有繁星,冬天有白雪,吃得饱穿得暖,一切都很好。乡里乡亲家里的孩子,大多初中毕业或者肄业,早早在家干活。我大概也会是那样的命运。
2022年8月21日 被确诊患癌的第29天
已经算秋天了,时间好像并不真实。虽然温度仍旧很高,但早晚已经有了明显的温差,能够感受到入秋的凉意。
不知道今年冬天,我还能不能在大雪纷飞中再穿过大唐不夜城,穿过这座我深爱的长安城。
白天的时候,我又跟一个陌生人怼了起来,那人说得不治之症是因果报应,是积恶太多所以毁身。本来我不在意这些,毕竟我也不用为别人的想法来买单,也不用为别人的质疑来改变我的生活。但之所以要怼,是因为一个人。
这个人叫杨絮,是我的白月光。
在我生命中,苦厄和幸运其实相伴相随。杨絮,就是我的幸运。
小时候觉得村里生活还行,晨起有雾,日落有霞,鸡鸣犬吠,老牛暮归,夏天有繁星,冬天有白雪,吃得饱穿得暖,一切都很好。乡里乡亲家里的孩子,大多初中毕业或者肄业,早早在家干活。我大概也会是那样的命运。
1997年,杨絮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原本的人生轨迹。她是城里来的孩子,也早慧,思想见地非常好,十个我也抵不上她。限于我父母学识有限,我是散养,跟千家万户的农村孩子一个样,睡觉吃饭玩耍,没有什么特长,但一年级时,杨絮就发现了我的写作能力,尽管那时这个能力仅仅比他人多出一丁点犄角。
从那时开始,杨絮就紧紧盯着我的写作,并把我写的东西往外投稿,收获寥寥,终归是有,让我有了动力。
后来杨絮因为转学不辞而别,事实上也不算不辞,毕竟那时候没有通讯工具,放假即失联。但我下了决心要去城市里找她。
当时对城市的概念,只有离家几十公里的小县城。而要去城里的学校念书是推荐制,必须是全乡排名前一二才有资格,动用人脉就另说。我这种没有背景的人,只能自己考。于是努力读书,把一天5毛的零花钱省下来,加上偶尔赚到的两三块钱稿费,交给班主任买复习资料。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为了某个目标而拼尽全力。
为什么我要努力去追随杨絮呢?
大约八九岁时我的腿疾开始比较明显,后来又骨折,走路略跛。除了我的发小,其他朋友不再愿意跟我玩,也许是因为我再也跑不快,也许是因为他们家长的告诫。杨絮不一样,她从来没有因为我身体状况跟我疏远,甚至会为了别人嘲讽我而去跟人打架。
1997年到2005年,我们从孩童到少年,一起成长。只是很遗憾,2006年初的某一天,风雨如晦,杨絮一身红装,独身一人,默然西去,自此足迹所至,踏遍了云端海底、树末山谷,无人见得。
我很庆幸在我的生命里曾遇到过杨絮,跟她一起成长几年。但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她最终活在了只属于她的时间与旁人的记忆里,再也没有往前走过。
要算的话,杨絮今年也31岁,但是这个世界千万人,不再有几个人还记得她。期望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能够再遇到她。也期望看到过我文字的人,也会有人能偶尔想起这个姑娘,帮我记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