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溶液所有计算公式(工科化学四五水溶液化学)
化学溶液所有计算公式(工科化学四五水溶液化学)5.3.3.1胶体的分类3)粗分散系(大于100nm):悬浊液或者乳浊液。比如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形成白色“牛奶状”的系统,就是一个粗分散系统。分散系的分类依据:分散相粒子直径大小。根据这个依据分散系分为三类1)分子与离子分散系(小于1nm):又叫真溶液系统,即为平时所称的溶液。比如氢离子的直径为0.053nm,那么氢离子在水中形成的系统就是真溶液系统。2)胶体分散系(1~100nm):即为胶体
5.3相平衡和非水溶液的化学反应
上一节我们讲了水的三相图和水溶液的相关操作的概念,接下来我们先延伸一下概念,看下胶体的相关知识。
5.3.3胶体
分散系:溶质/溶剂类似的叫法在分散系统中还有两个名字:(分散质/分散剂)和(分散相/分散介质),使用最多的是分散相/分散介质。
分散系的分类依据:分散相粒子直径大小。根据这个依据分散系分为三类
1)分子与离子分散系(小于1nm):又叫真溶液系统,即为平时所称的溶液。比如氢离子的直径为0.053nm,那么氢离子在水中形成的系统就是真溶液系统。
2)胶体分散系(1~100nm):即为胶体
3)粗分散系(大于100nm):悬浊液或者乳浊液。比如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形成白色“牛奶状”的系统,就是一个粗分散系统。
5.3.3.1胶体的分类
而胶体按照聚集形态又有不同的分类
胶体的分类依据:分散介质和分散相的聚集形态
新型冠状病毒就可以依附在气溶胶上传播。
典型胶体:
人体的细胞液、血液、淋巴液等体液(生物大分子的直径大于1nm);
地球表面浅海的附近的胶体沉积矿(河口处形成三角洲);
建工材料水泥的应用等
5.3.3.2胶体的性质
1)介稳性:胶体的性质处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问题存在,是单一相物质(胶体稳定的原因:布朗运动/胶体带电/溶剂化作用).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和化学平衡类似,很容易被打破。
2)丁达尔现象: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造成的。丁达尔现象可以用来区分胶体个溶液(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粒子大小的外在表现)
3)电泳现象:胶体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4)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聚沉的主要方法:
1)加热
2)加电解质
3)加带相反电荷的溶胶
5.3.3.3胶体的结构
胶体的性质与其结构相关:双电层结构
胶核(不带电)/吸附层(带负电)/扩散层(带正电)
总体显电中性
胶体的结构
胶核优先吸附具有相同元素的离子,比如上图中的碘化银胶体,优先吸附碘离子或者阴离子
5.3.4非水溶液中的反应
水作为溶剂的优点:适用性广,经济环保
缺点:带有活泼氢,极性分子(不适用非极性反应环境),不适用于沸点温度以上和熔点以下温度反应,水相反应的温度一般在0-100℃之间。
常见的非水溶剂反应:
1)冰醋酸:水杨酸钠的高氯酸滴定
2)乙基苯:氯化铝的电镀
典型的非水溶剂:液氨/二甲基亚砜/四氯化碳/三氯甲烷
下一节我们讲水质和水体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