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河之北水脉(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⑤)

大河之北水脉(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⑤)游人自天南海北而来。他们穿过大门,穿过宫门,来瞧瞧这座皇家园林究竟有什么不一样。2019年7月11日,避暑山庄。每秒4—5米的年平均风速,以及丰富的日照资源,让河北人追风逐光,可再生能源开发蒸蒸日上。由此带来的充足能源保障和冷凉气候叠加,更吸引众多大数据企业入冀,开启河北大智移云产业新篇章。草原天路风光。 张树军摄●天然避暑带

大河之北水脉(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⑤)(1)

[阅读提示]

河北地理的全地形性,使得这片土地上,天生便有清凉爽快的天然避暑带和生长期短、物产独特、品质不易退化的冷凉农业带。

夏日炎炎,河北的燕山-太行山一线,随着海拔、纬度升高而呈现出一处处“清凉世界”。

平均气温低于4℃的冷凉气候,也让一些农作物在河北北部找到了繁衍生息之地,并由此催生了口蘑、莜麦、马铃薯等诸多名产。

每秒4—5米的年平均风速,以及丰富的日照资源,让河北人追风逐光,可再生能源开发蒸蒸日上。由此带来的充足能源保障和冷凉气候叠加,更吸引众多大数据企业入冀,开启河北大智移云产业新篇章。

大河之北水脉(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⑤)(2)

草原天路风光。 张树军摄

●天然避暑带

2019年7月11日,避暑山庄。

游人自天南海北而来。他们穿过大门,穿过宫门,来瞧瞧这座皇家园林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作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避暑山庄,当然不一样。

“别的园林……有的也会堆几座小山来装点一下,哪有像这儿的,硬是圈进莽莽苍苍一大片真正的山岭来消遣。”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笔下,一语点破了山庄的玄机。

山庄的气度和从容,没谁能比:层层叠叠的宫殿只占前面一小半,后面更加开阔的,是湖区、平原和山区。其中,山区占了整个山庄面积的八成左右。而这种东南多水、西北多山的格局,恰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正是这份山水,塑造了山庄的“无暑清凉”。

1983年,避暑山庄肇建280周年时,北京大学刘继韩等学者通过对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认为避暑山庄确有明显的避暑效应。这种效应,不仅体现在同北京的对比上,还体现在同承德市区的对比上。其中,山庄内的烟雨楼比闹市区的气温平均低1.4℃。

他们在研究中还发现,山庄初建时,水面比现代更大,植被也更繁茂:山岭上森林生长良好,可以狩猎;河流里水量稳定而充沛,可以行舟。而水体和植被是夏季降温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推断,当时山庄的降温效应比现代更好。

也正是这份山水,吸引康熙和乾隆祖孙接力建起了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康熙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他8岁继位,24岁时开始出关,实际上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避暑、理政的地方。”承德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孙继新研究山庄历史已有多年,他认为促使清朝帝王在口外建设离宫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当时京城的天花流行;二是处理和蒙古各部关系的需要。

顺治时,摄政王多尔衮就曾提议:“京城建都年久,地污水咸。春秋冬三季,犹可居止,夏日溽暑难堪,拟建小城一座,以便往来避暑。”

清初,来自塞外的统治者,入主京城后,一遇炎炎夏日,就迫切想逃离这苦热,何况还有疾病蔓延。

而营建园林,恰是中国古人避暑度假的主要方式之一。

汉武帝的甘泉宫、唐太宗的九成宫皆为其中代表。到辽、金、元三代,多在燕山及其以北建设避暑宫苑,张北元中都、崇礼金代太子城等就是其中代表。

1702年,康熙带着工部和钦天监的官员,又一次前往热河考察。他已经十分满意这里的“山爽朝来,水风微度”,于是欣然落笔:“今从臣工之请,宜于热河肇基行宫……”

作为山庄的前身,热河行宫一起步,就注定要成为中国园林史上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康熙亲手规划设计的避暑山庄,更是广泛采用借景、集景等方式,将山庄外的磬锤峰、僧冠峰等峰岭,甚至远在江南的西湖苏堤、嘉兴烟雨楼等建筑造型,都纳入山庄的景观之中。

“避暑临溪坐,树密易寻凉。”孙继新还注意到,当时的工匠还通过对地形、水流、植被、建筑、铺装等进行处理,来营建山庄舒适的气候环境。

正是这样的匠心独具,使得山庄不断被后人誉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而今,游览山庄,即便不用去看那些仿自江南园林的建筑,单是听听“烟波致爽”“芝径云堤”“万壑松风”“曲水荷香”“水流云在”等这些景观的名字,就足以让人心清气爽。

然而,这些景观背后,康熙奉行的建设原则却是“茅茨土阶,不彩不画”。

到了财力充裕的乾隆年间,山庄的营建又持续了几十年,但康熙定下的原则,一直未被突破。

如今,在承德市中心,武烈河两岸狭长的谷地上,密集分布的避暑山庄以及周围寺庙,作为清代前、中期皇帝夏季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总面积达564万平方米,共有建筑120余组。

1994年,这组皇家标准的塞外避暑园林,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大河之北水脉(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⑤)(3)

初秋的承德避暑山庄。 刘满仓摄

2019年7月4日,平山县驼梁自然保护区。

深山宜避暑,追凉山岭中。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便已将笼罩省会的38℃高温甩到了130多公里之外。

进入7月以来,持续的高温让气象部门连续发出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当天下午14时,省会周边,正定的气温达到了38.8℃,藁城达到了38.7℃,双双挤进了全国高温前十名榜单。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进驼梁景区,便顿觉清凉。等到山顶,凉意更浓。

“海拔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要下降约0.6℃。这是人类在所生活的对流层大气圈内,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李庆辰介绍。

根据这一原理,通常情况下,从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升高到800米以上的山地时,气温就会下降5℃左右,基本就能感受到类似室内空调开到26℃左右的效果。

也恰是这种规律性变化,让河北的燕山—太行山一线,呈现出了夏季凉爽的气候特征。专业研究表明,河北山区7月平均气温在17℃到24℃之间,属于典型的避暑旅游气候之一,因而形成了大范围的天然避暑带。

这一天然避暑带,自古就为人所识。

驼梁东北500多公里外,雾灵山。

上山的路旁,矗立着一块白色花岗岩巨石。巨石高28.4米,宽30.8米,已被风雨磨去了棱角,但其上雕刻的“雾灵山清凉界”六个隶体大字却格外显眼。

巨石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从这里往上,会越走越凉。

这块巨石素有“京东第一巨碑”之称,是雾灵山最值得一看的人文景点。六个大字据传为明代开国勋臣刘基所题,两旁的小字刻着众多曾到过此地的明朝官吏的名号,以及诗赋。那些热热闹闹的文字显示,至迟在1635年,这里就已经是避暑胜地了。

雾灵山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气候的多样性。

这里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称,“山下桃花山上雪”“山下阴雨连绵,山上阳光明媚”的景象时常出现,人们还称它为华北“热海”里的凉岛。

而这里的诸多自然景观中,最壮阔的莫过于云海了。

来自东南的暖湿气流爬坡上升过程中,伴随气温下降,冷凝成雾,形成了变幻莫测、波澜壮阔的云海景观:

无风时,云海出奇的平静;风势稍大,立刻波涛汹涌……站在顶峰远眺,山峦在云海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宛若海中岛屿;洁白云雾随风飘荡,行迹神奇缥缈,恰如人间仙境。

类似的景观,不止雾灵山有。太行山—燕山一线的很多高中山都有,涞源白石山、滦平白草洼也存在这种气象奇观。

暖湿空气还会遇冷而形成降雨,雨水滋润之下,林木茂盛,溪瀑飞流,还进一步为驼梁、雾灵山等河北山地增加了避暑要素。

如此怡人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自然充满魅力。湖南卫视热播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第一季的取景地,就选在了雾灵山北麓山脚下的一个小村。

大河之北水脉(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⑤)(4)

夏日的沽源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2018年7月16日,石家庄。

打开电脑,在省会一所中学任教的刘丹,开始谋划自己的度假之旅。一学期的劳累结束之后,她想带女儿找个地方放松下。入伏以来,省会已经逐渐开启“桑拿模式”。

“咦,未来15天的预报里,竟然只有两天最高温达到了28℃。”她的视线被一个叫沽源的地方牢牢吸引。

几年前刘丹曾随一支文学创作团队去那里采风——那里真的有风,即便太阳晒着,一起风也立马凉爽。她向女儿描述说:“那种凉爽,是一种夏季在石家庄永远感受不到的爽。”

在专家看来,凉和爽,是两种体表感受。

前者只要气温低即可,而后者,则是适宜的气温、气压、湿度对身体感觉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要素对人体的生理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体感温度和热量交换方面,湿度和气压与人体感受也关系密切。

沽源之所以成为避暑之地,就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沽源海拔在1400米以上,从平原上坝,气温会随海拔升高而下降。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只有1.6℃,夏季日均气温为5℃—19℃。

沽源地处北纬41度,从我省南部向北至此,气温也会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以全省平均递减率而言,7月份纬度每增加一度——大致自南向北行驶110公里,气温平均会下降0.27℃。

研究表明,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大气压范围是750百帕—950百帕。而沽源所在的坝上高原年均气压值为880百帕,正处于人体舒适区范围。

学界认为,作为旅游避暑胜地,需要能够提供舒适的避暑气候供给,夏季最高温度应在26℃以下。如果与周边中心城市存在10℃—12℃的温差,则是避暑旅游地形成的最佳气候条件。

河北地形独特,从坝上高原到冀北山地,从太行山—燕山一线到渤海之滨,避暑胜地也表现出了多样性。

2019年7月2日,北戴河机场。

一架由俄罗斯伊尔库茨克飞来的航班,引发媒体关注——载有84名俄罗斯游客的这趟航班,标志着今年秦皇岛至俄罗斯3座城市的国际旅游包机航线正式开通。

明明是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为什么俄罗斯人还要来北戴河旅游度假?

原来,长期生活在冷凉气候之下的那些人,看重的是北戴河的碧海黄沙,以及相较而言更为舒适温暖的气候。

北戴河沙软潮平,即便炎炎夏季,也气候宜人。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一避暑胜地,早就被人所关注并进行了开发。

1890年,津榆铁路英籍总工程师金达,发现了北戴河的蓝天碧海。

而后,英国传教士甘林在这里买下了约400亩土地,建起了第一幢别墅。别墅建成时,津榆铁路已通车,甘林遍邀友人前来庆祝。经此口口相传,北戴河自此闻名京津,各国传教士纷纷前来购地建屋。

1898年,清政府决定开辟北戴河海滨为避暑区,“准中外人士杂居”。

中国第一块由国家确定的旅游避暑胜地自此诞生。

而今,当年建设的那些老别墅,依然是北戴河一道风景。据1948年的统计,这里尚存别墅719栋。而北戴河本身,也与美国的戴维营、俄罗斯的索契一起,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夏都”。

大河之北水脉(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⑤)(5)

承德雾灵山云海。 谢敏金供图

●冷凉物产区

2019年7月9日,张家口市沙岭子镇,河北北方学院南校区。

口蘑专家忻龙祚的实验室,坐落在校园西南部的农场中。那间装有防盗门的小屋里,只摆着几个冰箱。然而,冰箱内恒温保存的菌种,正是忻龙祚眼中的宝贝。

因为,它们就是菇中珍品——口蘑,坝上这片土地贡献的一种令人吃过之后就念念不忘的菌类。

曾经有一次,作家汪曾祺自张家口返京探亲,在行囊中专门背了一大朵蘑菇。回到家,他用这朵晾干的口蘑做了一大碗汤,全家人喝了,都说比鸡汤还鲜。

对于汪曾祺而言,那种鲜,也许太深刻,以至于竟然被他写进了好几篇文字之中。

在民间传说中,口蘑之鲜美,更是神乎其神。据传,一艘货船沿运河南下,水面本来风平浪静,但船体却出现了异常颠簸。船老大仔细观察后发现,是大批鱼群在向船只追逐、冲撞……他们开始查找原因,发现与以往相似,货物中只多出了一包口蘑,而且味道浓郁。他们试着把口蘑撒入河中,鱼群竟然都去争抢,船体才恢复了平静。

“传说固然夸张,但口蘑在一干一湿过程中,内含的氨基酸分解、挥发出的香味的确会更浓。”忻龙祚从事口蘑研究22年,他熟悉这种天赐美味的很多习性。

作为陆路枢纽,张家口是包括口蘑在内的很多山货的集散地。早在康熙年间这里就有30多家口蘑加工作坊,其分号遍布全国——口蘑也即由此得名。

不过,口蘑并非单指一种蘑菇,而是十几种蘑菇的统称。其主要品种包括蒙古口蘑(俗名白蘑)、大白桩菇(俗名青腿子)、香杏口蘑、褐口蘑、草原黑蘑等。

2001年,在忻龙祚等众多专家推敲之下,行业标准出台,口蘑才有了明确的内涵:产自我国蒙古高原(包括坝上高原)的可食用草腐蘑菇生态群。

“草腐蘑菇,就是以吸收草本植物茎叶等腐烂后的腐殖质作为主要营养来源的菌类。”忻龙祚介绍,海拔较高的坝上草原,为口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生长环境,这里不仅有针茅科草本植物腐烂后形成的较肥沃的栗钙土,还有着以无霜期短、雨水稀少、干旱寒冷为特征的气候条件。

忻龙祚的实验室中,一个学生正在进行口蘑菌种选育试验。

菌种播下后,她开始调控温度,以观察菌丝萌发情况。她首先选择了18℃,而后逐渐升温到20℃、22℃、24℃……结果时间过去了很久,菌种竟纹丝未动。陷入困境时,忻龙祚给出了建议:“你反过来试试,把温度往低调一下!”

结果,菌丝萌发了,并在14℃时表现出了最好的生长状态——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得出了结论,这就是最适宜口蘑生长的温度。显然,口蘑的菌种,在土壤中潜伏越冬时,已经“练”就了对抗干旱和寒冷的能力。

有经验的坝上人都知道,采菇的最好季节在立秋后。那时候,才能采到口蘑中品质最好的白蘑。

“它肉质洁白致密,肥嫩细腻,独特之处在于菌盖并不浑圆,常带有缺口,菌柄也多不居中。”忻龙祚指着实验室内的标本介绍。

而草原黑蘑则是口蘑中最常见者,菌盖白色,菌褶生长中会发生由粉而黑的变化。其价格相对便宜,味道却很浓郁。老北京的一些涮羊肉锅子、浇豆腐脑的卤子,所放的都是这种,有时甚至只是碎了的蘑菇渣。

在采菇人眼中,长蘑菇的地方,草也不一样。最神奇的是,有些口蘑还会呈圆圈状生长。这些圆大小不一,形状也未必规则,但圈中的草常比外边的长势更茂盛,颜色也更深。

这就是“蘑菇圈”了。

人们对其成因产生了许多推测。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认为蘑菇圈的形成与草原上的蒙古包有关系。《察哈尔通志》写道,“包中多有余之弃骨、肉汁、腥膻等物,既包他往,其地即生蘑菇故为圆形”。

“蘑菇圈的形成,实际上是口蘑的孢子散落到草地上,萌发成菌丝后不断向四周生长、蔓延的结果。”忻龙祚介绍,作为一种生物,口蘑的菌丝体也会不断向四周扩张来追逐营养成分。

这种扩张的结果,会在入秋后钻出地面长成圈状群生的蘑菇。同时,自身代谢的产物,也会促进圈内草类的生长,使其更显茂盛。

然而,口蘑却不是一种易于驯化的物种。

“超市里不是有人工栽培的口蘑在出售吗?”

“那只是引自国外的双孢菇,草腐菌中的另一种,和口蘑长得比较像而已。”

忻龙祚是我省食用菌产业体系双孢菇岗位专家,据他介绍,双孢菇目前栽培较多,与此相反,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虽然均出现了对口蘑成功驯化的消息。但这些突破还远未达到可以进行大规模栽培的程度。

“尤其是蒙古口蘑、大白桩菇,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能成活,但子实体却不易形成。”1997年,忻龙祚与原张家口地区坝上农科所研究员田绍义,成功实现了褐口蘑的人工驯化栽培,这才第一次实现了口蘑中单个品种的规模化栽培。

而今,他正在组建团队,用更加系统科学的方式,向更多口蘑品种的人工驯化发起挑战,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他说:“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河北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方向,不应该是目前已出现产能饱和、并要消耗大量木材资源的木腐菌,而应该支持和发展可消耗大量秸秆的草腐菌。”

接受完采访,忻龙祚急匆匆赶去坝上,他发明的那种可以把秸秆转化为草腐菌栽培基质的新型机械,正在一家致力于规模化栽培口蘑的公司内等待投入使用。

大河之北水脉(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⑤)(6)

这是4月28日早晨拍摄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朝阳湾旱作梯田。 新华社发(王立群摄)

“每天一早蹚着露水,掐两丛马铃薯的花,两把叶子,插在玻璃杯里,对着它一笔一笔地画……”

59年前的那个夏秋之交,作家汪曾祺被派往沽源给马铃薯画图谱,那份图谱后来没了,但坝上的马铃薯却越种越兴盛。

而今,汪曾祺待过的那个马铃薯研究站周边,几百平方公里范围内,白色的、紫色的马铃薯花已经“泛滥”成了海洋。

马铃薯,这种原产自南美洲的作物,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1902年进入张家口地区,而今已在坝上高原深深扎下了根。

“马铃薯在中国表现出了极为广泛的适应性,北起黑龙江南迄海南岛,哪儿都能种,但并非所有地方长出来的马铃薯,都适合作为种薯。”张家口市农科院原副院长杨才介绍,马铃薯性喜冷凉,不耐高温。

这不仅因为马铃薯原产地是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更因为高温会激活附着在它身上的“魔鬼”——马铃薯病毒,导致马铃薯出现退化:叶片卷曲、花叶皱缩、植株变矮、薯块变小……各种异常之下,产量也会逐年下降,甚至收不回种子。

马铃薯病毒,至今无药可除。但专家们发现,在高海拔、高纬度的冷凉地区,退化的程度要轻一些。

中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林传光曾在试验中发现,同样的薯种、同样的技术条件下,在张北高原的种植,一直保持稳定高产,只有个别植株出现花叶皱缩;而在北京平原的种植,第二代就出现了严重退化,产量下降了2/3;在海拔居中的张家口市附近,经过两三代后也出现了完全退化。

“这也就意味着坝上高原应该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杨才介绍,科技工作者自上世纪50年代就在坝上开始了马铃薯育种工作,其中培育脱毒种薯,就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原张家口地区坝上农科所在1978年率先取得了突破。他们培育了一种名叫“虎头”的种薯,不仅能抗病毒,还能抗晚疫病,抗旱性强,产量也高,与当时推广的品种相比能增产33%—107%。1983年,河北、山西、内蒙古三地栽培面积即达150万亩,还获得了原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几十年过去之后,我省的脱毒种薯研究不断取得进展。2019年6月13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名单。至此,我省张家口市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先后被确定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也正因为有如此背景,汪曾祺才有机会在沽源“吃过几十种不同样的马铃薯”。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画完了的薯块,他就放到牛粪火里烤熟、吃掉。

他还在文中品评道:“以‘男爵’为最大,大的一个可达两斤;以‘紫土豆’味道最佳,皮色深紫,薯肉黄如蒸栗,味道也似蒸栗;有一种马铃薯可当水果生吃,很甜,只是太小,比鸡蛋大不了多少。”

50多年过去之后,作家笔下的那些品种已经被更换了好几代。但坝上人依然记得那个餐桌上“土豆当家”的时代:“那时,一般家里,吃饭就一道菜,要么是土豆熬大菜,要么是粉条熬大菜,来客人了,才会加个炒土豆丝。”

过去,坝上人的餐桌很少能见到绿色。而今,拉菜的卡车,汇入旅游者的车流,让坝上的公路, 一进入七月就开始拥堵。

平原区域的蔬菜供应进入了淡季,而坝上的蔬菜刚好收获。生活在冷凉地区的人们,利用气候上的反差,打开了一条独特的市场之路。

而在找到这条路之前,坝上人经历了吃菜难。如同粮食有粗粮、细粮之分一样,他们创造了“细菜”一词,来代表西芹、甘蓝等当时坝上不出产的蔬菜,以区别马铃薯、白菜等大路菜。

在尚义,一个叫潘永和的农民率先站了出来,他拿出准备盖房子用的2000元钱,种了2.5亩西芹、西红柿、甘蓝。在县科委的指导下,他种的菜,头一年就纯收入7000元。

那是1992年,张家口市已经开始推动错季蔬菜产业,但主要还是在坝下山区扩展。

不过,“细菜上坝”已成大势,种菜的高收益,更是如同燎原之火,撩动了无数坝上人的心。他们打起了机井、流转来土地,把坝上的冷凉气候变成了一个大产业。张家口也由此成为全国五大错季蔬菜基地之一。

大河之北水脉(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⑤)(7)

燕麦收割后的大地。摄于沽源县。 孙慧军摄

>>莜麦故乡

7月的坝上高原,大地铺了一条又一条花色毛巾,看上去养眼而又舒心。

黄色的是油菜花,浅蓝色的是胡麻花,白色的是马铃薯花。同时,必有一块纯纯的绿色,属于莜麦。

跟外来户马铃薯不一样,这里是莜麦的故乡。

“国内外学界公认,莜麦起源于中国。”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才年近古稀,仍然停不下为莜麦奔忙的脚步,他说:“我是吃莜面长大的!”

莜面以耐饥饿而闻名,当地人说“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吃了莜面,步行三十里也不会饿。

莜面,是坝上人的主食,他们也常拿来待客。

莜面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做莜面拿手的农村女性能做出三十多种花样,她们还会用羊肉口蘑做出特别可口的蘸莜面的汤汁……很多外地人吃了莜面,都会终生难忘。

坝上人更是离不开莜面,外出打工也要背上点,甚至传说还要包上点家乡的土,蒸莜面时放进水里——他们说,离开了家乡的水土,莜面就蒸不熟了。

杨才的研究破解了这一“魔咒”——他发现莜面能否蒸熟,决定性因素在气压。过去,走出产区的莜面蒸不熟,实则大多是蒸过了头。因为,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坝上,蒸莜面需要8分钟;海拔七八百米的坝下蒸6分钟即可,而到了海拔更低的上海、海南等地,只需4分钟。

然而,莜面好吃,莜麦却不高产。曾经,一亩莜麦只产75公斤。

杨才是1973年开始接触莜麦研究的,他决心改变这一古老作物品质差、产量低的状况。

田地里的莜麦,一片片的,梳洗过一般干净。正是在众多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之下,莜麦的面纱逐渐揭开。

有人说莜麦看起来和小麦相似,但实则迥异:小麦的穗直挺着,而它的穗则向一侧下垂;气温上升到30℃,小麦啥事没有,它却会被烤伤,不再灌浆结籽。

一句话,这种学名裸燕麦的古老作物,喜冷凉、耐干旱,适合种植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过去坝上人种莜麦,都是“干寄籽”——把种子播在没有水分的土壤里,如同“寄存”一样等雨来。

莜麦在国外还有个“堂兄弟”——皮燕麦,常用来加工麦片。二者同属燕麦这个大家族。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位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选育的春小麦品种“墨麦”进入中国,在张家口市的推广面积一度达到一百多万亩,甚至搞莜麦研究的科技人员也被派去做推广。

那时,杨才偷偷地把莜麦种植的试验田放到了田地中间,被“墨麦”重重包围着。

很快他培育出了“578”莜麦新品种 初步改变莜麦低产的状况。随后育成的“品字号系列”,可适应坝上高原的各种土地:无霜期最短的坝头、中北部的二阴滩地以及贫瘠的坡梁地……因为适应性强,一时间,这些品种遍及了整个华北产区。杨才还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省长特别奖。

而“墨麦”蒸出馒头来发黏,不好吃,慢慢地被淘汰了。

几十年过去之后,杨才已选育了40多个燕麦品种,为河北及全国燕麦产区更换品种5—8次,燕麦单产最高时也达到了400公斤。

然而,新问题又来了:燕麦“腿短”,产区内它是主要粮食作物,但却很难走出产区。

1981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彪,联手北京18家医院开展的燕麦降脂协作研究,经过历时5年反复试验,最终认定燕麦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的作用。

这为燕麦从产区走向全国,从原来单一的产区主粮变为功能性食品作物奠定了基础。

“燕麦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杨才着手推动燕麦走向全国。

对于燕麦产品的开发,除了莜面传统食品、燕麦片之外,他还创出了“裸燕麦米加工技术”——把燕麦加工成燕麦米,用来替代进口的皮燕麦加工麦片,或者用来与大米、大豆等粮食配伍煮粥、打浆。

而今,燕麦方便面、燕麦饮品,甚至以燕麦食品为主打的连锁餐饮企业已经遍布全国。市场打开了,杨才重又回到田间,推动冀北百万亩有机无公害燕麦种植带尽快建成。

大河之北水脉(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⑤)(8)

塞北管理区的胡萝卜进入收获季。 武殿森摄

●产业新“风口”

2019年5月10日,张北。

车辆从省道张尚线左转,驶向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就驶进了一片太阳能板汇成的海洋:阳光下的那些光伏发电组件,蓝汪汪一片,一眼望不到边。

站在电站观景台远眺,近处是成片的光伏组件,远处山梁上座座高大风机迎风而立。尽管5月的塞外尚存一丝寒意,但工作人员介绍,电站带来的减排效益,相当于种下了59万棵树木。

原来,这座电站自建成起,每天都能发出300万度清洁电能。这意味着,每过24小时,就能节省1200吨标准煤,减少2991吨二氧化碳排放——要知道,一棵壮年树木每天只能吸收5公斤二氧化碳。

带来如此效益的,正是电站对张北地区独特气候资源的利用。

张北高原年均风速每秒可达4—5米之间,是全省平均风速最大的地区。具体到张北,10米高空年平均风速为每秒6.2米以上,70米高空年平均风速达到每秒8米。同时这里还是全省年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可达2800—3063小时。

然而,风大、日头足,却曾经是坝上人生产生活中的一大困扰。

而今,坝上人却御风而行,把“西北风”变成了新饭碗。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的风电场内,伫立着各种类型的风机。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那种5兆瓦永磁直驱型风机了,光叶片长度就有20层楼高,整套设备总重743吨。它要转起来,扫过空中形成的圆形截面,直径能达128米。转一圈,就能产生5.5度电量。

几十公里之外,长城风电场,1996年建设的张家口首座风电场,24台风机装机容量仅有7.5兆瓦,只比上述那一台风机高2.5兆瓦——但恰恰因为有了这样开拓性的探索,河北的山地、高原才成了一座新磁场,吸引各种资本前来追风逐光。

10年后的2006年,张家口市坝上地区被列为全国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又过了一个10年,张家口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超过千万千瓦,这里还成了国家唯一一个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不独张家口,整个河北的山地高原区域,风能、太阳能产业都发展得风生水起。截至2018年,河北全省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超过了2000万千瓦。

然而,风能、太阳能的一大先天缺陷,决定了行业发展起步时要面临世界性难题:风能、太阳能具有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等特征,其能量转化也会随着天气变化而呈现出不规律的特点,并入电网后,对电网稳定运行存在着冲击。

“我们的破解之道,是采用了全球首创的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技术路线,开启了储能规模化应用先河,为世界范围内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问题,提供了良好示范。”国网冀北电力风光储公司综合部副主任梁立新说。

同一般的风电场、光电场不同,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内,用6座厂房装配了30多万节储能电池。这些电池多种多样:磷酸铁锂电池、超级电容、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钛酸锂电池……这里已成目前全球电池种类最多的大规模化学储能电站。

当风能、太阳能发出的电流超过电网需求时,电能就会被储存在这些电池之中;当风能、太阳能不能满足电网所需时,这些电池会迅速释放电能,保证上网电流平缓运行。

最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这里竟然还有很多从电动汽车上替换下来的电池!

“这些退役电池,虽然不适合电动汽车继续使用,但经过比对挑选,用于工程化系统级联平台上,完全可以再次深度应用。”梁立新介绍,他们已经就此打造了电动汽车和储能产业电池梯级利用的全新应用模式和技术规范。

古老的中国有个夸父逐日的故事,今天的追风逐日,需要的是对核心科技的把握,是对大自然规律的尊重和认识。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秉持的正是这样的原则。这项工程还于2016年12月,获得了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

大河之北水脉(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⑤)(9)

张北县阿里巴巴云计算数据中心。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2018年“双十一”前夕,一部短视频走红网络。

视频中有这样一个地方,运维人员需要长时间面对机器,以致“把机器都当成了媳妇”;备下了42台柴油发电机,还把设备浸泡在一种比茅台贵的冷却液里;在特殊的日子,连警车消防车都会在门外随时待命……

这个地方,就是位于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的阿里巴巴集团张北数据中心。视频中,这个保障全球参与天猫双十一“剁手”的基础平台第一次向外界曝光。

“从数据中心开建起,行业内就有人来问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么大集群的一个数据中心建在张北?”这是参与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位工程师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

业内人士都知道,集结大量服务器的数据中心,最怕两件事:一是没电,二是太热。数据中心遭遇停电,会使创造了现代便利生活的各种网络服务停滞,其灾难性令人不敢想象。而数据中心汇集的大量服务器,工作时会散发出很多热量,过热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甚至会缩短使用寿命。

基于此,如果说给大数据中心选址是门学问,那么首先考虑的,就是要为这两个问题求解。

2016年,张北庙滩,拔地而起的两座世界级绿色数据中心,让人们感觉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原来,这片高原,竟然蕴藏着破解难题的天然力量。

张北的大风之下,这里年平均温度只有2.6℃,冬季最冷时会达到-38℃。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完美的自然冷源,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冷却。”阿里巴巴集团参与张北数据中心建设的专家表示,张北不仅风力强劲,而且空气清新,采用新风自然冷却是绝佳选择,当清洁的自然冷风通过风阀引入数据中心,在机房内流动,自然就能实现给服务器降温。

与此同时,吸引这些行业巨头入驻张北的,还有这里充足的可再生资源。

张北的风,就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目前风电装机已达233万千瓦。同时,这里海拔高、云量少,太阳能蕴藏丰富。

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这意味着在张北建设数据中心,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清洁能源。

而今,阿里巴巴集团张北数据中心已经建成了全球互联网行业最大的浸没式液冷服务机群和风冷服务机群。在这里,全年约350天可利用水侧自然冷却,约320天可利用新风自然冷却,制冷能耗降低59%。

170公里之外,官厅湖畔,秦淮大数据产业基地同样已经“枝繁叶茂”。

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秦淮数据2017年落户这里后,发展势头迅猛。过去3个月内,秦淮数据先是获得贝恩资本5.7亿美元投资,创下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历史上单笔融资额的新纪录;而后在2019年数据云(Datacloud)全球奖项评选中,一举斩获全球超大规模创新奖。

和阿里在张北自建自营的数据中心不同,秦淮数据则在扮演信息基础设施生态圈的“开发运营商”角色,开发数据存储空间供其他企业使用,目前已有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入驻。

“怀来的独特优势,是距离北京更近,不仅可以使数据传输真正实现零延时,而且便于吸引人才汇聚。”河北沙城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局长张红岩介绍,京张高铁今年年底通车后,怀来和北京的同城效应凸显,将会进一步吸引大智移云企业入驻,怀来也将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增加一个新的节点。

这个节点之内,产业链条正在延伸。

2019年3月,知名电气设备制造企业施耐德电气与秦淮数据签约,计划展开多重合作。而此前,腾讯已与怀来签署协议,宣布将投资300亿元建设腾讯华北信息技术产业总部基地。

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新的基础设施,在张北,大风成为计算能力,正在驱动互联网奔腾;在怀来,区位渐成新的云端,正在吸引各方企业汇聚,进而支撑大智移云产业不断升级。

从这个节点向外延伸,张北、怀来、廊坊、承德……我省的大数据产业已经风生水起。

崇礼,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小县,已经和冬奥会这一全球冬季体育盛事在一起紧紧捆绑了四年,在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机缘巧合?

以奥运场馆为龙头,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在这背后,又需要破解哪些地质难题?从滑雪到冰球,从专业训练到3亿人上冰雪,冰雪运动全面普及的背后,又该顺应哪些自然规律?

敬请关注《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第六单元。

(采访/记者董立龙、郭峰 通讯员王英军、朱炅、张树军、郑恒利 执笔/记者董立龙)

猜您喜欢: